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剑圣-第5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隆基直接跳过了李亨,选择了老四棣王李洽。

    李隆基本就没有嫡子,在继承人的选择上也就自由了许多,跳过老三,选择老四也无人说什么。

    只是?

    裴旻打量着面前的这个皇太子,心底忍不住为之一叹。

    想象李隆基即便后半生荒唐,也能称得上是人中俊杰,可是他的儿子实在不相干。

    前太子李嗣谦太过耿直老实。

    而现在这个太子却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主,自己一点主见都没有,就跟应声虫,乖宝宝一样,让干什么就干什么,没有别的多余的想法。

    李隆基对于这个太子显然很满意……

    但是在裴旻看来,唐王朝交到这种人的手上,除非有诸葛亮、张居正这样能够镇得住满朝文武的人物辅佐,不然大好的河山,也有拱手让人的危险。

    “裴国公快快免礼……”对于裴旻,李洽还是很尊敬的,亲自上前搀扶,想了一想,似乎整理了措词,就如背稿子一样,说道:“国公此次征伐,以一敌二,破吐蕃取青海湖,以弱势兵力,力敌阿拉伯狮王,丰功伟绩,便是卫霍也未有不及……”

    他夸赞了裴旻之后,又逐一扶起王忠嗣、高仙芝等将,也夸奖说了一通,与百官一道拥着裴旻一行功臣前往望春楼。

    望春楼这个名字像极了平康坊的烟花酒肆。

    实际上是唐王朝一个神圣之所,是唐朝帝王祭天、迎春的重要场所之一,用来举行迎春活动,所以被称作“望春楼”,位于龙首原,是汉长安城和唐长安城的分界点。龙首原以北,是汉长安城;龙首原以南,是唐长安城。

    李隆基选择此处迎接,也体现了他个人对于此次大胜的重视。

    经过一连串繁杂的理解,不太习惯这方面琐事的王忠嗣、高仙芝等将,一个个都觉得比打仗还要疲累。

    裴旻到是习以为常了,从容的应对一切,直至礼闭。

    王忠嗣是直接回裴府休息,高仙芝、雷万春李嗣业、折虎臣、李翼德等人也去了驿馆。

    裴旻却得高力士暗自传达的消息,让他休息片刻,直接进宫面圣。

    李隆基显然是等不到正式的庆功宴会,打算提前跟他见上一面。

    此次会晤,正好对了裴旻的心意。

    裴旻回府洗漱一番,直接进了皇宫。

    高力士一如既往的迎接。

    随着地位的提升,李隆基早就不让高力士干这种事情了。

    但是面对裴旻,高力士还是亲自来迎。

    只是这一次,高力士并未如以往一样说话,而是蒙头领路。

    他不是不想说,而是不知如何说。

    裴旻倒是找着一定的话题闲聊,都是一些毫无意义的废话。

    抵达了兴庆宫,高力士入内汇报。

    急促的足音响起。

    李隆基人未至,笑声先达:“静远,朕的大功臣,快快进来,无需客气!”

    李隆基亲自走出殿外,拉着裴旻就往殿内走去。

    殿里除了高力士并没有其他人,显然是私人会晤。

    李隆基现今取得的成就几乎可与太宗、高宗相比了。

    因为人口劳力的关系,国家之富更在前两者之上。

    如此也令李隆基尤为自满,豪气干云的说着:“朕有今日成就,静远当居首功!”

    裴旻并未跟着高兴,反而愤愤不平的说道:“陛下,臣斗胆向您弹劾一人!!”

第七章 另类的打报告() 
    裴旻的话,他的表情,让李隆基大感意外。

    自裴旻卸下御史台的担子,出任外臣之后,就没听到裴旻弹劾人了。

    而且现在这个时候,这个场合也不太适合说这私人恩怨吧。

    不过李隆基对于裴旻一路既往的偏袒,心中念着不管有理没理,只要不是特定的几人,余者说谁谁滚蛋。

    裴旻这样的俊杰难寻,其他的官吏,满大街都是……

    “是谁惹静远这般动怒?哈哈,朕认识你那么久,还没见过你如此生气。说出来,朕给你出头。”

    裴旻依旧一副气愤难平的模样,道:“臣也不知道是谁,总之先拿主要的京兆府尹,再加万年县县令好了。最好将他们叫到御前来,臣要好好的质问他,到底怎么理事的。气死我了,他们这官也不知怎么当的,纵容宵小胡言乱语,当真可恨。”

    万年县在长安境内,归京兆府直接统辖,地位并非“县令”如此简单……

    至于京兆府尹更是了,庙堂上的三品大员,地位仅次于宰相,与尚书是平级的。

    李隆基这下更是好奇了,裴旻这连对方名字都不知道,居然不顾得罪人,公然弹劾他们。

    这是多大的仇怨?

    “静远,到底听说了什么,看将你气的,不就是刁民的胡说。这谣言止于智者,多日不见,你的城府气度都跑哪去了……”

    裴旻欲言又止,纠结了半响,最终叹道:“确实是臣无状了,陛下就当臣醉酒胡言,没听到罢。”

    他说这话的时候,脸上还有些不甘,但一副不想继续说的样子。

    这世界最欠打的人就是话说一半,就如后世更新断章一样。

    李隆基给挠的心痒难耐,哪里肯就此罢休,佯怒道:“静远快快说来,朕最烦这种欲语还休的,你我君臣之间,还有什么不好说的?”

    “遵命!”裴旻一脸为难的道:“陛下,臣长久不在长安,不知长安风气。今日往宫中而来,途径一酒肆,闻到浓烈酒香。陛下也知道,臣别无所好,唯好这一口喝的。长安裴府酒窖里的藏酒不是运到姑臧就是送人了,储备不足,便抽身去酒肆,补些库存。这还未进酒肆就听刁民说着陛下的坏话。”

    李隆基听居然牵扯到自己身上,表情不由的一沉。

    一旁的高力士也意外看了裴旻一眼。

    李隆基闷声道:“百姓都在议论什么?”

    裴旻支支吾吾的,在逼问之下,才说道:“那群刁民满口胡言乱语,说什么陛下昏庸无道,宠信奸佞,纵容宵小欺压体恤为民请命的好官,霸占他人祖宅。为了讨得美人一笑,效仿昔年周幽王……”

    裴旻一字一句说着。

    李隆基从裴旻说的第一个字开始,便铁青着脸,拳头紧握,听到周幽王这里更是气血上涌,面色绯红,叫道:“岂有此理,哪些刁民,胆敢如此污蔑朕?”

    裴旻也跟着怒喝道:“臣也听得也是盛怒非常,血气上涌,当即就跟他们动了手。陛下乃当世明君,可比汉武太宗,焉能与为了讨得美人一笑,导致国破家亡为犬戎杀于骊山下的昏君可比?”他说道这里,有些灿然道:“这个臣下也确实不太冷静,以国公之尊,却跟市井小民动手,实在有失身份。但臣实在是听不得那些刁民这样的诬蔑陛下,火气一上头就出手了。”

    李隆基哼道:“教训的好,这些刁民,就应该好好教训教训,让他们乱说。”

    看着裴旻也越来越顺眼。

    他到不怕裴旻打输了。

    剑圣之名,不是白叫的。

    裴旻接着说道:“属下想着定是有人诬蔑陛下,意图逼问罪魁祸首,以还陛下清白。”

    李隆基不住点头道:“理当如此,静远就是想得公道。”

    裴旻苦着脸道:“臣问了造谣者,造谣者却说并非是有人特别授意,而是长安人人皆知,早已传遍关中各地了。”

    “什么?”

    李隆基脸色骤变,原本一脸血气的脸,显得有些苍白。

    李隆基还是很重视自己的名望的,听整个长安都在说自己昏庸无道,整个人便如冷水淋头一样。

    尤其裴旻还以周幽王为例子,让李隆基更是生出了一点点的危机感。

    裴旻愤然道:“也不知万年县令还有京兆尹是干什么吃的,这种虚假的事情都传遍长安、关中了,他们居然毫不作为,实在可恨。再下去此事天下皆知,导致三人成虎,人人以为陛下是昏庸之主,那还了得?”

    说到这里,裴旻有一脸的古怪,“自语”道:“也奇了怪了,陛下诛韦后、武氏余孽,平太平公主专政,内用先相,外显武力。我朝今日之盛,甚至较之太宗、高宗朝都不遑多让。百姓不称道也便罢了,还听信如此荒诞的谣言?”

    李隆基脸上忽青忽白,忽然想到了之前杨妃在床第间跟他说要给自己的事情,好像说要给自己的父亲买一栋屋子。

    自己当时没有多想,一口应诺下来了,杨妃的父亲就是自己的老丈人,大唐的国丈。

    给老丈人弄一套屋子那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难道?

    李隆基突然看向高力士。

    高力士脸色微变,吓得跪伏在了地上。

    一看高力士这表情,李隆基心底也明白了大概,知道此事绝非谣言,实在是自己给瞒在鼓里了,哼了哼道:“也许这其中有什么误会,别提这种扫兴的事情。我们君臣许久未见,聊些别的。”

    裴旻也不再此事上多言。

    李隆基、裴旻君臣感情还是挺深厚的。

    一路过来李隆基给了裴旻最大的支持,裴旻也没有辜负这支持,将唐王朝打造成今日之盛。

    李隆基高举着酒杯,说道:“静远之前有一句话说错了,现今这大唐天下,在各方各面都超越了贞观朝,都将我朝最辉煌的时代,甩在了后边。除了疆域或许略逊永徽朝,经济、田地等各方各面都有过之而无不及,可不是什么不遑多让。只要静远日后能够打赢阿拉伯,再一次将我朝疆域推向黑海一线。那么朕的天下,将会是我朝的巅峰。也许后世人排个先后,朕能在太宗之上,也不一定呢!”

第八章 不要脸的李隆基() 
    裴旻听着李隆基的自吹自擂,让他的无耻给震惊了。

    虽然李隆基说得确实是事实,现今唐王朝的综合国力可以将贞观王朝甩一条街。

    但是账根本不是这么算的。

    贞观之治为什么给后世人称之为奇迹?

    细细说来,能与李世民相比的君王并不算少,但贞观之治却显得格外高大上?

    实是因为没有一个功绩与他相当的帝王,治国环境有李世民艰难的。

    秦始皇不用说,奋六世余烈,秦始皇即位的时候,秦朝的国力几乎是东方六国的总和。

    汉武帝得文景二帝数十年的经营发展,也是国富民强。

    至于明成祖接手的是经过朱元璋的发展稳定的大明江山,固然期间经过四年靖难内斗,但并未造成全国性的灾难。

    而李世民接手的却是杨广留下的烂摊子。

    当然后世人喜欢给杨广脸上各种贴金,说李唐坐享其成,更搞笑的后世人将隋朝的败亡说成为了天下百姓得罪了世族,还有个别电视为了体现杨广的爱民,描绘百姓生活富足的场景。

    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百姓生活富足会为了逃避劳役,大笑着打断自己的手脚,变成一个残废?

    还是因为生活的太好了,闲得没有事干,造个反玩玩?

    中国千年历史有多处农民起义,但隋末农民起义毫无疑问是所有农民起义中规模最大,次数最多,而且是维持的时间最长,破坏力最大的。

    从隋大业六年六月,尉文通起义开始,王万昌起义,瓦岗农民起义、翟让起义、王薄起义、刘霸道起义、郝孝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