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旭依旧为李白抱着不平道:“不管怎样,李泰和是祸首,理当得到教训。学无前后,达者为师,这话说的真好,若非静远的剑,也无某的字了。”他看向贺知章道:“这与这篇文章,你待如何?”
贺知章肃然道:“那还用说,现在的士林风气不正,长辈哪有一点长辈的表率?就如文章中说的,先贤之所以贤明,就在于他们能够认清自己,不耻下问。而愚者,学问远比不上先贤,却以向智者学习为耻。因故先贤高不可攀,而愚者更加愚昧。就让这篇文章,给天下愚者,一个当头棒喝吧!”
他说着认真的伏案写着点评。
裴旻的文章不过五百余字,但是贺知章的评语却多达千字,也是他这一辈子写的最多的评语。
士林有士林的渠道!
贺知章将裴旻的文章,将自己的评语,传了出去。
短短几日间,裴旻的这篇文章燃爆了士林圈,西京、东都首先沦陷。
好似一刻炸弹,在士林头顶上炸开。
看过文章的文人雅士竞相传写,相互通知,竟有一种洛阳纸贵的感觉。
**********
长安褒圣侯府。
在士林中有一脉,他不是世家,更非大族,但在士林中的影响力远在门阀世家之上。
即便是武则天这样心狠手辣的人物,杀得世族门阀血流成河,也不敢对这一脉如何。
那就是孔家!
儒家至圣,孔子的后人。
不过对于孔子的后人,朝廷大多都是敬而不用。
并非他们无能,反而有很多孔家后裔因为家学渊源深厚,拥有超凡的才学。只因他们在士林里的地位太高太高,天下所有儒生都是孔家门徒,若让孔家人执掌朝政权柄,那还了得?
是以孔家人极少有做大官的,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在士林里的超然地位。
如今孔家的掌权者是孔子的三十三代嫡孙孔德伦。
孔德伦拄着拐杖,迎着自己的老友孔惠元入府。
他们都是孔家人,不过孔德伦是嫡系,而孔惠元是旁支中的旁支。
但是孔惠元的祖父是初唐第一大儒号称盛世鸿儒的孔颖达,从孔颖达开始,他们一家三代皆是国子监司业,负责大唐的国家教育,在士林中的地位,不是贺知章、李邕可以比的,称他为儒门领袖亦不为过。
“当下可是国子监开堂的时间,惠元弟不在国子监教学,来我府上作甚?偷闲来了?”
孔德伦已经上了年纪话多,见到老友很是高兴,挤悦了一句。
孔惠元道:“给兄长看一篇文章,这是我先前得到的,说来惭愧,都有三天了,弟今日才得到……”
第三章 动了谁的奶酪?()
就连在皇宫里编书,给皇亲国戚教学的孔惠元都收到裴旻写的文章,其他人自不例外。
“混蛋!”
李鸿将手中的文章捏成了球团,丢在地上,气得吹胡子瞪眼,指着地上的纸团大骂,“这是有辱斯文,这是没大没小,这是背祖忘宗”
他一大把年纪了,此刻红着眼睛,露着吃人的目光,对着一团纸不停的谩骂,在他面前的儿孙,一个个带着几分敬畏的看着老者,心底却有着小小的鄙夷。
李鸿是李密的后人,当然这个李密并不是唐初跟高祖争天下,最后死在盛彦师手上的那个李密。而是西晋时期的汉中太守,李密李令伯。
李密师事著名学者谯周,博览五经,尤精春秋左传,以文学见长,他有一篇陈情表格外出名。
以至于有这么一句话,读诸葛出师表不哭者,谓之不忠;品李密陈情表不泣者,谓之不孝。
李鸿就是这个李密的后人。
这老虎的儿子都有可能是病猫,更何况是过了数百年的后裔?
因为连续几代人都未有优秀人物,李家已经走向没落了。
直到李鸿这一代,李家有了卷土重来的味道。
这一切的关键人物就是李鸿,作为长安士林中辈分最高的五大宿老,李鸿凭借他的名气名望,给后世子孙谋取了不少的福利。
但事实上李鸿自身不过中等之资,文采算不上出众。他有如此地位是因为跟对了人,说白了就是抱对了大腿。
而他的大腿便是路敬淳。
说道路敬淳,确实是一个了不得的人物,也是出名的大孝子。他给母亲守孝,哀哭三年不出草庐,以致形容癯毁,连他的妻子都认不得他了。他自身亦极有才华,进士及第是武则天朝的状元,官拜太子司议郎兼修国史、崇贤馆学士,深得武则天器重,著姓略、衣冠系录等百余篇文章,尽究姓族之根源及枝脉,当时无出其右者。
路敬淳、李鸿焦不离孟,孟不离焦,世人将他们并成为路李。
李鸿受到路敬淳的提拔,也一起参与了姓略、衣冠系录这些书的编撰,挂了崇贤馆学士的名号,还参与了修国史这种盛大而荣耀的工作。
在古代能够修国史的都是一等一的大儒,李鸿在路敬淳的提携下也受到了如此的待遇。
就这样李鸿大儒的身份也定下了,随着他的年岁增长,他的地位越发崇高,如今已经是长安最有名望的宿老之一。
李鸿心底很清楚,论真才实学,他连路敬淳一半都不及。
幸运的是如今世人对他只有敬重而无置疑,对他前辈身份的唯唯应诺,让他继续维护着自己崇高的地位,给自己的家族谋取了无数福利。
裴旻的这篇文章,无疑是直插他的心窝。
要是真如裴旻文章中说的,学问面前无大小,那他焉能守住自己崇高的地位?
要是人人都更他争辩一二,他这个宿老还有半点权威可言?
利益夹杂着私心,让李鸿感受到了恐惧。
这也是笔墨文章的威力。
有些时候,一篇优秀的文章,能够给予人莫大的力量。
裴旻的这篇文章正是鼓励天下读书人求知求实,从辩论中探讨真理,而不是人云亦云。
不耻下问,并不丢人,不懂装懂才是真丢人
“不能让这篇文章传播下去!”
李鸿脑子里只有这一个念头,他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看着一个个不争气的子孙们道:“现在外边的反应怎么样?”
“特别激烈!都为此文叫好,赞誉一片!”回答他的是李鸿的孙子李彦,他说这话的时候语气有些轻快,甚至露出了一丝丝的兴奋。
“怎会如此?”
李鸿并未有注意自己孙子的语气,而是一脸惊愕!
在他看来裴旻这片文章固然写的绝妙,但是严重触犯了诸多人的利益。
受伤的不只是他,还有诸多的士林领袖。
士林领袖之所以会称之为领袖,就是因为他们地位崇高,他们的话,就是道理,真理。
哪怕是错的,那也是对的,令人盲目的信服。
这亦是权威所在!
要是人们不信任权威,置疑权威,他们拥有的话语权将会大幅度的削弱,从而影响到他们的地位。
他们怎么可能坐视这种情况发生?
李彦再次回答了他的问题,说道:“因为这篇文章是由裴帅所写!”
裴帅?
裴旻!
李鸿想到这两个字,两眼一昏,险些晕倒。
这篇文章他还没看完,他只是看到一半就已经感受到了恐惧,所以没瞧见最后的落款署名。
此刻听说,瞬间傻眼了
“裴旻?是那个裴旻?”
李彦再次答道:“除了裴帅,还有谁能写出这般文章?”
“完了,完了!”
李鸿失魂落魄的想着,总算明白为什么没人出头了。
要是常人写这种触犯天下士林领袖权威利益的文章,早就给驳斥的体无完肤了。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文人的笔杆子就不存在扭曲不了的事实。
但是裴旻写出来的就不一样了,他是唐朝地位最高的边帅,从龙之臣,李隆基最信任的人物之一,有着深厚的官方背景。
不只是如此,裴旻在士林中也有着极大的威望,他孤身一人来长安拼搏,短短十年,成为大唐权势最高的外臣,手握十四万大军的边帅。
他在长安留下了无数的传说,甚至给孔子的后裔赞为“于国有功,于母有孝,于友有义,于己智勇仁兼备”
无数士林新秀,无数少年莫不以他为榜样,以他的成功为动力。
就连他最疼爱的孙子,最有希望重振李家门楣的俊彦,都将他视为崇拜的对象
比起他们老一辈人,几乎所有年轻人都羡慕向往着裴旻的成就,他在年轻的一辈人中有着无可比拟的影响力!
他这篇文章一出,将会把那些向往他崇拜他的年轻人的想法意识汇集起来,形成一股冲垮他们权威的洪流!
“你们都退下吧!”
李鸿赶走了所有的人,独自呆坐着,想着自己的地位即将不保。
一大把年纪的他,眼中闪过一丝厉色
第四章 道貌岸然()
长安褒圣侯府!
“好文,好文呐!”孔德伦激动的不知如何形容,半响才道:“如此文章,立意深远,诚乃我儒家不可多得的佳作,继孟子《劝学》之后,又导人向上的一片名篇。”
孔惠元叹道:“此话不假,关于忠孝文章,历来数不胜数。但导人向上,鼓励天下人向学的文章,却是不多。此文深得先祖精神三味……只是个中牵扯太深,也亏得是裴旻所著,换做他人,恐怕早已不容于士林。”
孔德伦一大把年岁,阅历何其之广,自然明白孔惠元指的是什么,带着几分嘲讽的道:“先祖的声誉,早晚要毁在这些所谓的大儒,士林名宿之上。先祖尚且能做到学无常师,年达六旬,依旧向隐士请教学问,现在有谁能做到?”
他指着文章中的一句道:“为兄最爱这一句话‘活到老,学到老!生命不停,学习不止’,这裴旻还不满而立,却看得比我们更加通透!我等枉活八十余载,还不及他,实在惭愧。”
孔惠元也羞愧的底下了头,自小起他便知他们孔家人这一辈子都不可能成为国之栋梁,学文化的心态也格外存粹,经史水准鲜有人比。
他继承父业,成为国子监司业,负责大唐的国家教育之后,对于文化的求知之心,远不及以往。
看到裴旻这篇文章,却发现自己就是一俗人愚人,离祖先孔子,祖父孔颖达相差十万八千里。
相比孔子七十高龄依旧,工于学问,苦修《春秋》,孔颖达同一年岁,依旧与群儒执经宣义,为太宗皇帝誉为关西孔子。
自己成就远不及先祖、祖父万一,却大有懈怠满足之心,实在惭愧。
他顿了顿道:“如今士林中对于裴旻此人是一片赞誉,但很明显,推崇之人,多是士林后起之秀,以及那些不甚得志非士族之人。但凡有一定身份地位的,皆沉默不言,观望形势。真正有身份地位的,唯有贺知章、张旭这类与裴旻交好的发声支持。”
“理所当然!”孔德伦冷笑道:“如此陋习已经维持数百年,哪有那么轻易改的。不过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百尺之室,突隙烟焚。如今门阀世家大不如前,儒学的承传发扬,现在还真靠不上他们。寒门有崛起之势,借此机会以收寒门之心?”
孔惠元颔首道:“愚弟亦是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