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剑圣-第3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何不可?”李隆基拿出了自己的王者气概,身躯微微前移,双眼带着几分蔑视的看着卢怀慎。

    卢怀慎让李隆基瞧得心头一颤,硬着头皮道:“陛下,裴国公自请调往河西,陛下岂能负他好意?”

    “朕岂会负静远?”李隆基理所当然的道:“所以朕已经下令,命他为河西节度使,统凉、甘、肃、瓜、沙、伊、西七州兵马!”

    “可陇右?”

    李隆基不以为意的道:“能者多劳嘛!静远可比汉武时的霍骠骑,多镇一路,有何不可?”

    “万万不可!”

    谏官褚哲惊慌失措的冲了出来,道:“这古往今来,还未有节度使身兼两镇军务!这于礼于法,大大不妥。”

    李隆基眼中怒意腾起,他记得很清楚。

    就是这个褚哲,他是初唐褚遂良的孙子。

    褚遂良因为反武则天,受到了武则天的残害,即便人死了都没有放过他,一方面把他的官爵削掉,另一方面把他的子孙后代也流放到他死的地方。

    直到李隆基即位,方才为褚遂良平反,褚家人也得以回到长安。

    褚家人本就恨武家人入骨,武婕妤干出这种事情,身为谏官的褚哲于公于私都不愿放过她,言辞也是最激烈的。

    因此李隆基对他厌恶之极,不给情面的说道:“节度使渊源于魏晋以来的持节都督,景云二年,成为正式官职。虽无一人身兼两镇的前例,却也未有明文规定,不可一人身兼两镇。何来的理,何来的法?朕只知道,静远在我大唐危难之际,放弃京师的荣华富贵,自请出朝,为国戍边,一干九年。”

    “九年里,他连破吐蕃,为我大唐收复了河西九曲之地,稳固陇右局面。”

    “不只如此,面对天灾,他勇敢的与之对抗,将危害降至最低。面对陇山、乌鞘岭,他又化腐朽为神奇,让陇右经济飞速发展……陇右有今日之势,裴国公的功劳……”

    “谁能置疑?谁敢置疑?”

    “而今陇右稳定,河西事起,又是裴国公。他放弃自己九年心血,愿意去河西,从头开始。为得是什么,还不是我大唐天下。”

    “如此贤臣能臣,为何当不得两镇节度使?”

    “张爱卿、孙爱卿、王爱卿,皆是我朝重臣,是我朝的支柱。但你们扪心自问,他们三个,真的比裴国公更适合担任陇右节度使一职位?”

    面对李隆基,一个有一个的问题,褚哲无言以对。

    他人有的黑,但是裴旻没得黑。

    却如李隆基说的那样,论及先天开元两朝,满朝文武的功绩,不论是裴旻在政变里的功劳,还是军事、民生方面的功绩,都不是寻常人可以相比的。

    原来还有一个姚崇可以一比,但随着姚崇的罢官,裴旻的功劳就无人可比了。

    不只是功劳,而且为人处世的风格,也着实没得黑。

    从开始的自请外放,到现在的调职去河西,都可以看出裴旻不太重视自己手上的权力,是真心实意的想干一些事情。

    面对如此人物,即便是专门挑刺的谏官,褚哲也黑不下口。

    褚哲无言以对。

    立刻有另外一人接话道:“裴国公确实是陇右节度使的最合适人选,只是,让他身兼两任节度使,手握西垂近乎十五万军马,未免权柄过重。”

    李隆基记得他,也是反对武婕妤的一员。

    又有人道:“裴国公尚且年轻,将十五万大军交于他一人,手中权力过大,就恐国公一时把握不住本心,不如适可而止……”

    “裴国公如今年不及三十,未来还有大把年华,封赏过重,日后再立功绩,岂不是赏无可赏?”

    “陛下,功高无赏,最是可怕!”

    文武百官,你一句,我一句的说着。

    李隆基看看这,看看那,都是心底厌恶的对象,都是逼他对付心中挚爱的祸首,心中怒火腾飞。

    左补阙韩休也出班道:“臣也以为陛下对于裴国公实在恩宠过重,不利于天下……”

    李隆基猛地拍案而起,喝道:“何为不利于天下?裴国公为我大唐立下的功绩,你们在做的诸位,有哪一个比得上?朕对于大唐的功臣关怀体贴,何错之有?”

    “你等一个个都是饱学之士,且不闻文王与姜尚?文王不嫌姜尚年迈,拜为太公,命武王姬发以父亲之礼对待,方才有了八百年周朝天下。”

    “还有,汉昭烈帝为得诸葛亮,三顾草庐,天下闻名,得之如鱼得水,以托孤之重。换来武侯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静远有西汉霍骠骑之能,对朕对我大唐又是忠心耿耿,朕以国士待之,换他国士相报,正可谓君臣相宜!”

    “岂容你等鼓噪?”

    见李隆基动了真怒,文武百官都忍不住为之一颤。

    兼之李隆基用了他们惯用的伎俩,以史为鉴。

    用了周文王与姜太公,刘备与诸葛亮这对千古君臣为例。

    谁敢乱说就是调拨君臣之间的关系。

    这个罪名可大可小!

    李隆基拍着案几将一个个出班的文武寻常的灰头土脸的,就差没有指名道姓的痛骂一顿。

    最后总算消了点点火气,留下一句:“朕意已决!”

    离开了朝堂!

第五十章 诸将的心意() 
裴旻此次来焉支山守孝,最关键的还是要让小七小八给薛讷磕几个头。

    娇陈,薛讷是见过的,但小七小八却没有机会一见。

    不过对于小七小八这对干太孙,太孙女,薛讷非常的中意,当初满月的时候,便从凉州送来了贺礼。

    此后逢年过节什么的,都不曾拉下。

    在年初的时候,根据胡老所说,薛讷还让人去更远的波斯购买波斯猫,以作小七小八的周岁礼。

    只是遗憾他们彼此并未见过,裴旻后悔之余,也只能带着小七小八在薛讷的坟前,给他磕几个头。

    从焉支山回来,回到了凉州。

    入得城中,还未走进大都督府。

    都督府的管事胡老,谢天谢地的迎了上来:“公子可回来了,您再不回来。老奴可要去焉支山相请了。”

    裴旻将小七的小手递给娇陈,让她拉着小七小八进屋歇息,随即才道:“胡老这是怎么了,正好,我有事情与你商议。”

    胡老哭丧着脸,道:“就在两天前,长安传来了消息,说任命国公为河西节度使。国公麾下的陇右诸将一个个的都急眼了,说着说那的。还好是在都督府上,要是传到外边去,真不好说。”

    原来裴旻调任河西节度使的任命下达,兼任陇右节度使的命令却要晚一步,还未传到。

    陇右军兵卒将校得知裴旻要离开陇右,上下几乎炸开了锅。

    除了镇守莫离驿的江岳未至,李翼德、李嗣业、仆固怀恩、夏珊等将一个个的来都督府探听消息,求问裴旻什么时候回来。

    要不是怕惊扰到薛讷,他们一行人都打算去焉支山找了。

    这几位大部分都是跟随裴旻最早的心腹,最晚的仆固怀恩也有三年了,从一个不知名的小人物,提拔成了重甲骑兵的统制,对于裴旻的感激,毋庸置疑。

    几乎都是铁杆,他们起初并不知道调任是裴旻自己的意思。只以为是李隆基这个皇帝不厚道……

    聚在一起,谈论此事又有什么好话?

    这个说皇帝李隆基不够意思。

    那个说李隆基卸磨杀驴。

    辛辛苦苦将陇右发展起来,将陇右军打造成天下闻名的劲旅雄师。结果还没几年,就给调到河西去了。

    这跟谁说理去?

    胡老听到这些,只吓得大汗淋漓,赶忙下令封口。

    诸将是无心之言,可真要传出去却也不是小事。

    这几日将他吓得是寝食难安。

    “知道了!他们现在在哪?”裴旻向屋内走去。

    胡老道:“都在客堂呆着呢,得知公子今日回来,一大早就来了。”

    “我去看看!”

    裴旻笑着,走向了客堂。

    这还未走到门口,李翼德、李嗣业、仆固怀恩、夏珊、郭文斌一行人蜂拥而出。

    李翼德人未到先一步哭喊起来:“裴帅,你可不能不要老李啊!我们是老乡,十多年的交情,可不能丢下我不管。”

    来到了近处,李嗣业、仆固怀恩、夏珊、郭文斌数先是行了礼,然后你一句我一句的说了起来。

    “裴帅,让末将跟着你吧!河西我最熟悉了,定能帮得上你!”

    仆固怀恩这话说的最有底气,他是铁勒仆骨部人,就是在西北草原讨生活的。

    李嗣业也道:“陌刀军可是裴帅心血,精心打造的,就这样便宜了别人岂不可惜?何况凉州北有草原诸部,西北有突骑施,都是马上民族,对付骑兵,还得看我陌刀军,带上末将最是管用。”

    “胡吹什么大气!”夏珊不服的叫囔道:“陌刀军笨重的跟蛤蟆一样,对付草原异族,我麾下的轻骑兵队才是最佳利器。”

    李嗣业大眼睛瞪了过去。

    夏珊母夜叉的脾气尽显,不甘示弱的回瞪道:“怎么,还不服?”

    见两人有打起来的意思,裴旻脸一放,“吵吵闹闹的成何体统!”

    一瞬间众人都不说话了。

    裴旻不理会他们,大步走进了客厅,发现客厅中还有一人:封常清,正悠哉悠哉的喝着茶。

    几人中他最无压力,已经得到了裴旻的特许,会将他带上,调往沙州担任都督,全无诸将的顾虑,心底也暗自庆幸。

    他早已料到有此局面了。

    这强将手下无弱兵,悍卒之上必有虎将。

    那强将、虎将之上呢?

    也定会有一位能够镇得住他们的优秀统帅。

    统帅或许不需要有超凡的才智武勇,但一定要有收买人心的御下手段。

    而裴旻待人最是真诚,还善于发现挖掘人才,一个个智勇兼备的人物都给他收入麾下,让他们彼此感受到器重之余,还能在自己最擅长的岗位,发挥自己的长处。

    拥有过裴旻这样统帅的陇右军诸将,那一个个的强将、虎将对于寻常统帅又岂会看在眼里?

    时不时的拿出来跟旧帅裴旻比上一比。

    要是新统帅如裴旻一般精明强悍,也就罢了,一但不如,各种质疑必然产生。

    到时候将不服帅,帅不能服众,直接导致将帅不和。

    陇右军甚至有可能急转直下……

    就如裴旻接手陇右军一样,一样遇到了类似的问题。

    只是裴旻自身的能力强悍,镇服住了陇右诸将而已。

    封常清心底清楚,就算他与诸将的关系不错,可身份一换,要跟裴旻那样,让诸将心服口服,他做不到。

    这也是他没有选择第一封奏章的原因之一,他知道在这方面他远比不上裴旻。

    而且在陇右军许多将官心中,裴旻是无可代替的,换个统帅,绝不是想象的那么容易。

    别看长安众人为了陇右节度使这个位子,争得头破血流,真要让他们争到了,只会让他们大叫后悔。

    陇右军有太多裴旻的烙印,除非是孙吴韩白,卫霍李岳之流的名帅来接替,其他人想要短时间的让陇右军心服,却不容易的。

    陇右诸将也是从封常清哪里知道调往河西是裴旻自己的意思,也明白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