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桀宋-第4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以战而胜之!”

    “假设我们宋国能胜呢?”

    “即使战胜六国联军,只怕都将是惨胜!”

    宋王偃颔首道:“不错。此一战,即使我宋国战胜六国联军,亦是惨胜,又旷日持久,只怕会如同经过丹阳、蓝田之战的楚国一般,国力就此一蹶不振!这一点是寡人不愿看到的。”

    “那王上又为何合兵于朝歌,引六国联军进犯我宋国之都城?”

    将战火引到自己的家门口,这实在不是一个明智之举,故而匡章有此一问,在所难免。

    宋王偃闭上眼睛道:“寡人欲毕其功于一役也。寡人有几个秘密武器,足以使我宋军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在战胜六国联军的同时,又不至于使我宋国就此国力大衰,一蹶不振。”

    “……”

    宋王偃主动撤军,撤去邺城、高都的宋军,将所有的兵力都集中到朝歌,摆出要与六国联军决一死战的态势,着实是出人意料。

    不过正因如此,乐毅这才能率军继续东征,与南下的赵军在距离朝歌城不到七十里的牧野会师。

    从朝歌城由内向外,分别称作城、郭、郊、牧、野。《尔雅》:“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牧,牧外谓之野,野外谓之林。”

    殷朝忠臣比干、西周国师姜尚都出生于此地。

    殷商末年,八百诸侯会同盟(其址在今获嘉县同盟山),助周伐纣的牧野之战,就是在这里发生的。

    周武王伐纣时的牧野大战,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古代战争,标志着殷商555年历史的终结。抛开政治的,军事的大话题不论,单是成语或掌故就有长长的一串。

    比如小心翼翼、天作之合、黄钺白旄、白鱼入舟、赤鸟流屋、叩马阻谏、不食周粟、爱屋及乌、助纣为虐、百夫致师、前徒倒戈、血流漂杵、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等等。

    虽然六国联军在高都和邺城折戟沉沙,死伤了十余万的将士,但是在会师于牧野之后,六国联军的总兵力依然在八十万左右,远超原来的68万。

    而这其中,赵军是独占鳌头的。

    80万六国联军当中,有足足三十万,都是赵军!赵国这一回是倾国之兵,所以赵王雍御驾亲征,为的就是确保此一战的胜利。

    绵延十余里而不绝,一眼望不到边际的六国联军的队伍和各色的旌旗在迎风招展着。

    望着这空前的盛况,赵王雍不由得感慨万千地道:“此情此景,何其之壮观,何其之相似也!”

    “赵王说的是当年的牧野之战吧?”旁边的乐毅含笑道。

    “不错!”

    商周之际,周武王率军直捣商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在牧野(今淇县以南卫河以北地区)大破商军,灭亡商朝的一次决战。

    周武王继位后四年(前1057年,一说前1027),得知商纣王统治集团分崩离析,商军主力远征东夷,朝歌空虚,即率兵车300乘,虎贲3000人(一说还有甲士4。5万人)伐商。

    十二月下旬周军东进至孟津,与庸、卢、彭、濮、蜀(均居今汉水流域)、羌、微(均居今渭水流域)、(居今山西平陆南)等8个方国部落军队及各反商诸侯军会合。

    周武王利用商地人心归周的有利形势,率本部及8个方国部落军队,于次年一月初四拂晓进至牧野。

    商纣王惊闻周军来袭,仓促武装大批奴隶等,连同守卫国都的军队(一说70万,一说17万,均难确信),开赴牧野迎战,初五凌晨,周军布阵毕,庄严誓师,史称“牧誓”。

    武王在阵前声讨商纣罪行,统一战斗动作以保持阵形严整,严申不准杀降以瓦解商军。随即命吕望率一部精兵冲击商军前阵。商军中奴隶心向武王,纷纷倒向周军。

    武王以主力猛烈突击,商军土崩瓦解。纣王仓皇逃回朝歌,登鹿台自焚而死。周军占领商都,商朝灭亡。

    值得一提的是,牧野之战虽然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但是并没有完全消灭商朝,商朝原领地的一部分作为帝辛之子武庚的封地,建立殷国,作为商朝的延续,商朝南征的军队也没有被完全消灭。

    周武王死后,武庚联合周室的管叔、蔡叔、霍叔发动“三监之乱”,最终被周公旦和周成王平定,商朝的残余势力才被完全消灭。

    赵王雍笑着道:“昔日武王伐纣,便在牧野。正所谓,龙战于野,其血玄黄!今日之此情此景,何其之相似也。想那纣王,虽材力过人,然拒谏饰非,耽於酒色,暴敛重刑,遂导致民怨四起。周武王东伐至盟津,诸侯叛商者八百。战於牧野,纣军败,自焚於鹿台!”

    “而今吾六国伐宋,同样是兵临牧野,吾等虽不为姬周后裔,然子偃却是商纣子孙。子偃如纣王一般,暴虐无道,不恤民力,穷兵黩武,致使百姓离散,民怨沸腾!”

    “寡人不才,却愿效仿当年的周武王伐纣一般,讨伐暴虐无道的桀宋,吊民伐罪!”

    好一个吊民伐罪!

    赵王雍的这些话说的是冠冕堂皇的,还自比周武王姬发。

    不过赵王雍的才能远在姬发之上,姬发只不过是继承了周国历代先君的事业,趁着商军主力在东方征辟东夷的时候,趁虚而入,灭了商朝。赵王雍却是实打实的胡服骑射,愣是将一个原本积弱的赵国强大起来,成为了仅次于宋、秦的天下第三之大国!

    众人都不愿,也不敢泼赵王雍的冷水。司马错亦是如此,本来是跟着联军打酱油的,可是一听赵王雍这话,心里顿时不是滋味。

    你赵雍自比姬发,岂不是将赵国比做当年的周国,想要一统天下,建立起一个“天下宗赵”的王朝?你这样将秦国置于何地?

    司马错道:“赵王此言差矣!我六国联军,80万之兵力,远胜当年牧野之战时的诸侯联军,但宋国此时,却并非是那个主力大军远征在外,无法回援的商国!当年周武王之所以能率领诸侯联军,败商军于牧野,破朝歌,逼得商纣王自焚于鹿台,乃是因为商王朝的军队还在东方征辟东夷,无力驰援。”

    “而今朝歌一地,恐有数十万的宋军聚集在一起。若想毕其功于一役,只怕殊为不易!”

    对于司马错泼的这盆冷水,赵王雍讪讪地笑了笑,说道:“司马错将军所言极是。然则,此役,吾联军必胜矣!寡人正愁逐一击破各地的宋军麻烦,现在各地的宋军都聚于朝歌,岂非自投罗网?别的不说,咱们80万的六国联军,一人吐一口唾沫,都足以将朝歌城淹没了!”

    “哈哈哈哈!……”闻言,在场的联军将领都不由得哄堂大笑起来。

    就在这时,一个小校飞骑而来。

    “报!这是朝歌的人送来的书信,说是宋王偃的亲笔信!点名呈交于大王阅览!”

    听到这话,赵王雍狐疑之际,随即接过了这封书信看了看,真是越看越心惊!

    “赵王,不知宋王偃在书信中都说了些什么?”旁边的乐毅一脸不解地道。

    赵王雍随即将书信交给左右阅览:“宋王偃疯了。他欲于牧野,摆开阵势,与我六国联军堂堂正正的一战!”

    “什么?!”众人闻言,无不勃然变色。

    “宋人有何倚仗?”

    赵王雍摇摇头道:“宋人还能有何倚仗?恐怕是宋王偃自知国破家亡在即,欲重现当年的获水之战,背水一战!”

    “这……那我们要同意宋王偃的这个请求吗?”

    “不。这不是请求!正好,若是宋人龟缩在坚固的朝歌之围里,又人多势众的情况下,除了围困朝歌,等待宋人粮绝之时,咱们还真是无计可施!现在宋王偃执意要与联军在牧野决一死战,咱们便成全他!”

第646章 土鸡瓦狗() 
“嚯嚯嚯!……”一棵老树下,响起了一阵阵让人牙酸的磨剑声。

    只见一个胡络腮的大汉在那里,蹲着磨剑。

    “二叔,你在干啥?”一个天真烂漫的男孩见到这一幕,不由得仰着头问道。

    “磨剑。”

    “磨剑?二叔是要去山中狩猎吗?”

    闻言,这大汉浅笑了一声,随即伸手摸了摸男孩的脑袋,说道:“二叔这次磨剑,不是去山里打猎,而是要去杀人的。”

    “杀人?二叔,杀人可是犯法的呀!”

    “哈哈!傻孩子,平时杀人固然是犯法,但二叔要杀的是敌人,是侵犯咱们宋国的敌人!”

    这时,又有一个年轻人扛着长矛过来。

    “采椒大哥,你的剑磨好没有?”

    “好了好了。”名为采椒的大汉微微颔首,说道,“二狗,现在城外是什么情况?”

    “据说,六国联军已经在牧野安营扎寨了,不知何时会对我朝歌发动进攻。”

    “嘿!你可能还不知道吧?现在城门口已经贴了告示,说是王上请战于牧野,联军已经同意,翌日一早,我宋军与六国联军,一百多万人,就会在牧野大战!这可是一场空前绝后的大战啊!”

    闻言,那个年轻人的神色变得极为精彩。

    “这太可怕了吧?”

    “不仅如此。为了鼓励士气,振奋人心,届时王上将会御驾亲征,与敌军决一死战!”

    宋军与六国联军将战于牧野的消息,已经传遍了整个朝歌,渐渐蔓延,传至整个宋国,整个天下,天下人的目光无不投向了牧野这个地方!

    可想而知,规模超过一百万的大战,这可是前所未有的!这一场牧野之战,关系着今后天下大势的走向!

    对此,无数的宋人在扼腕叹息,秦人、赵人等六国之人都在弹冠相庆,喜笑颜开,尤其是还在宋国治下,诸如齐国、鲁国这般的王公贵族的余孽,还在做着复国的美梦。

    这一战,即便宋国能胜,亦是惨胜!而惨胜之后的宋国,显然已经无法维持这么庞大的国力,原本幅员辽阔的疆域,势必被周围的赵、韩、魏、燕、楚五国瓜分!

    宋国已经倾国之兵,而列国尚有余力!

    沙丘宫。

    宋王偃就在宫门口的广场上击鼓聚兵。不过,这偌大的广场,原本可以容纳得下二十万人的广场,此时此刻,数十万的宋军将士却不得不一直排列到外围的街道上。

    宋国承袭殷商,故而尚金德,旌旗服饰皆为银白色,而将士们外面穿着甲胄,白色战衣,披坚执锐。似前面的都尉、校尉们都是手持青铜剑的,而在后面的士卒则清一色的拿着长戈,只有一些特殊的兵种,才会攥着大戟,煞气凛然,直指穹苍。

    广场上的氛围十分的热烈。

    从宋王偃所在的位置,放眼望去,只见一个偌大的方阵,一眼望不到边际,恍若黑白分明的汪洋大海一般,他们屹然不动,排列有序。

    在方阵的前端,是一辆又一辆结实而极具杀伤力的战车,战车上有御手、弓箭手和持戟的甲士,战车的背后,是一队又一队一手持盾,一手握着阔剑的步卒。

    弓弩手则是站在步卒的中间,他们目视前方,背负着铁胎硬弓,腰间别着箭壶,挎一柄短剑。宋国的弓弩手,擅于远程作战,但是短兵相接的时候,他们依然有一搏之力!

    至于倍受瞩目的,则是宋国的骑兵部队。

    众所周知,这个时代的主流还是战车,骑兵的作用仅仅是长途奔袭,侦察和骚扰,并不具备较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