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桀宋-第3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不杀杀民间的这一股转投他国之风,置我楚国的威严于何地?!”

    “大王息怒!”左司徒屈原立马站出来说道,“大王,此风不可长也。然则绝不能用暴力来解决问题!现在不只是我楚国,诸如宋国附近的魏国、齐国和赵国都有大量的黔首争先恐后地涌入宋国。”

    “何以也?盖因宋国仗着地大物博,又有盐铁之利,造纸之利与农耕之利,仗着自身充裕的国力在吸纳外来的人口!宋国大兴工程,修建了整整五条直道,这需要大量的劳役,加上各地的彭城、姑苏、朝歌等地相继兴起的制盐作坊、武器作坊、造纸作坊,还有南方的铁矿资源需要大量的矿工,宋国人手不足,又靠着足够丰厚的工钱招募工人。”

    “这才是最根本的原因啊大王!”

    闻言,楚王熊槐一屁股坐到了蒲团上,叹了口气道:“屈原,你说的这些寡人都清楚,但是不能容忍各地的黔首争相奔入宋国啊!这人都跑光了,国将不国矣!这每日各地封君送上来的奏章如雪花一般,弄得寡人头疼,头疼!”

    屈原感同身受地道:“大王,此事还需要从长计议。”

    “还要从长计议?”熊槐瞪着眼睛道,“都已经火烧眉毛了!这才不过三个月的时间,各地就有差不多二十万的黔首奔入宋国,若是有半年,有一年,有一个三年五载的呢?是不是所有的楚国黔首都跑光了!”

    “大王,请你稍安勿躁!”

    屈原垂手道:“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还需要从其根本,从其源头入手,只是杀一儆百,严禁黔首奔入宋国的根本不能解决问题!”

    “如何入手?”

    “大王,不知道黔首们为何弃国家于不顾,争相奔入宋国?”

    闻言,楚王熊槐一脸郁闷地道:“寡人听说是宋国颁布的什么惠民政策。这个惠民政策还好说,当年李敖变法的时候便已经出台了,只不过反应没有那么热烈,现在宋国又搞什么兴建直道,各行各业都兴起了,可谓是百业俱兴,楚国不及也。”

    楚王看待问题的眼光还是很独到的。

    屈原点头道:“正是如此。大王,不知道你认为黔首是为了什么而活着?”

    听到这话,熊槐饶有兴致地道:“为了什么而活着?当然是为了活着而活着了。一个人的追求莫不如此。”

    屈原笑着道:“大王,是个人都会有所追求。譬如大王你,大王渴望开疆拓土,威服天下。又譬如臣,臣渴望能得到大王你的重用,渴望我们楚国变得更加强大!譬如将士们,他们渴望建功立业,裂土封侯。”

    “那那些黔首们呢?黔首们又有什么追求呢?”屈原掷地有声地道,“其实黔首们的追求很简单,无非是一日两餐的温饱而已。所以说,他们的追求,乃是为了更好地活着而活着!”

    “屈原,你是说我们楚国的黔首生活过得并不好?”

    “然也。”

    听见屈原这么直言不讳地回答,熊槐倒是没有因此而责怪他,而是暗自思衬了一下,说道:“有道理。如此说来,倒是我们楚国平日里亏待这些黔首了。这俗话说得好,良禽择木而栖,不过他们毕竟是楚人,是我们楚国的老百姓,现在都投奔到宋国去了,日后谁还来给国库缴纳赋税?谁来给国家服兵役,服劳役?”

    “大王!”屈原拱手道,“古语云,得民心者得天下!现在民心所向是为宋国。我们若是想杀住这一股入宋之风,还需要从最根本的问题下手!那就是让国家富强起来,减轻老百姓的负担,这样一来,各地的黔首才不会冒着生命危险跑到宋国去谋生了!”

    楚王闻言,不由得眉头一皱,说道:“屈原,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不过如何使国家富强?如何减轻老百姓的负担?”

    屈原肃容道:“大王,这些日子臣与昭阳、昭鱼等大人日思夜想,经过反复地讨论和商榷,终于拟定了一份适合我楚国当前的国情的变法内容,请您过目!”

    听到这话,楚王熊槐的眼皮子一跳!

    现在天下列国最忌讳的是什么?实为变法!

    楚国其实更忌讳变法。当年楚悼王在位的时候,任用吴起进行变法,不料中道夭折,不仅楚悼王莫名其妙地薨逝了就连吴起最后都被一群老贵族射杀在楚悼王的尸体上!

    其实关于楚国变法的事情,熊槐并不是没有跟昭阳和屈原商量过,但是都不甚满意,没想到这一回宋国步步紧逼,倒是激发了他们的斗志,这么快就将变法的内容草拟出来了。

    当然了,还不算仓促,毕竟屈原等人为了变法之事不知道耗费了多少心血。

    楚王熊槐看了看屈原递上来的竹简,微微颔首。

    屈原垂手道:“大王,变法的内容共计六条。其一,奖励耕战;其二,举贤能,唯才是举;其三,反壅蔽;其四,禁朋党;其五,命赏罚;其六,移风易俗!”

    “请你细说。”楚王郑重其事地道。

    “诺!”

    西元前319年末,即楚王熊槐十年,左司徒屈原在楚王与令尹昭阳等一大帮刚正不阿的大臣的鼎立支持之下,开始紧锣密鼓地变法。

    这次的变法广度和深度都堪与楚悼王时期的吴起变法所媲美。

    关于屈原变法的内容共有六条。

    第一,奖励耕战。

    奖励农耕,是为了增加赋税,富国富民,奖励征战是为了加强军事战略装备。

    卫鞅和吴起的变法都是这一套路子,使百姓无论是务农还是出征,都有盼头、奔头和念头,只有建立奖罚制度,臣工和百姓才会心甘情愿的为爵位的驱使去竭尽全力。

    第二,举贤能。

    唯才是举,战国时代魏文侯首开礼贤下士之风,使魏国在战国初期首霸百余年,其次要推齐国的齐桓公(齐威王的父亲),齐桓公辟稷下为学宫,招贤纳士。

    到了齐威王时期,稷下学宫依然是超越大梁稳坐天下风华成为天下士子趋之如骛之地;屈原此时,这样的改革也算是正当其时不过与其时赵武灵王的军事改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十来年后,赵国强势的崛起为战国强国的时候,楚国以文弱之势却日渐消沉了下去。

    第三,反壅蔽。

    也就是要破除君臣、于老百姓之间的沟通障碍,要让楚王下达的命令准确即时的传达到臣工的府衙,臣工的府衙也在第一时间把王宫下达的命令传达给广大百姓;让楚王与百姓互通有无,打破君王被奸佞所包围的态势。

    君主能清晰明快的了解民生疾苦,不偏听偏信。而臣民的意见也可以高速的直达天听。

    第四:禁朋党。

    鉴于楚国的贵胄和老世族往往结党营私,狼狈为奸;对不同政见的臣工大肆攻讦。故而要以律法的形式加以约束杜绝。

    第五:命赏罚。

    无论是名法家的商鞅抑或是兵家的吴起,都注重严格的律条来约束将士的功过;在变法这样的问题上,屈原集合法家、兵家之精华而独成一体。

    第六:移风易俗。

    屈原对楚国不正之风深恶痛绝,一个个能言善辩巧言令色的臣工老世族,不惜损害国家的主体利益来投机取巧。

    此次的变法也把楚国的不良之风也要用法律形式来约束了。

第421章 霸道之气() 
“楚国……变法了?!”

    当宋王偃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不由得呆立当场。

    宋王偃依稀还记得,自己在后世的时候看的一篇关于屈原的文章。屈原的确是大才,不可多得的大才,可惜生不逢时!

    历史上的屈原变法是指战国中期屈原在楚怀王初期施行的一系列革新。

    楚国自春秋时期以来就是强国,战国时经楚宣王、楚威王的耕耘,国力逐步强大,又经过屈原一番改革,楚国在政治、军事、经济上都有了新气象,成为与秦国、齐国并列的强国。

    楚国的情况最为复杂。楚国虽然是雄霸南方带甲百万的泱泱大国,但国家大政历来为老世族和老贵胄的手中所把持,楚王如果需要调兵,还是需要和这些老世族和老贵胄廷议商量!

    自从楚悼王时期利用吴起改革以来,倒是很快的改革弊端,移风易俗,雷厉风行的消弱了世族与贵胄的许多权利。

    不想在楚国刚刚有所起色的时候,老贵胄和老世族秘密的结成联盟,连楚王宫的内侍也被这帮老世族所把握住命脉!

    楚国的老世族买通宫中的内侍,让内侍偷偷的在楚悼王的饭菜内连番的数次下毒。

    这种慢性毒药无色无味,身体强健魁伟的楚悼王起初在头脑发胀的时候,以为是伤风感冒,不想在数月再后竟然是在沉疴在榻,更令人不可思有的是,楚悼王在无声无息中竟然的薨去了。

    吴起在楚悼王的葬礼上被世族贵胄群起而攻之,聪明的吴起伏在楚悼王的尸体上,贵胄们乱箭齐发,吴起被射成了刺猬。

    但老贵胄的利箭也射向了楚悼王的遗体!

    楚国律法规定,对王不敬者死;吴起在临死的时候,还帮了楚国一个大忙,楚肃王继位后,大力彻查这次暴乱的贵胄和老世族;受此次的牵连,楚肃王竟然诛灭了七十多家世族贵胄,楚肃王此举无疑的奠定了楚国强大的基础。

    但到了楚怀王时期,又渐渐的形成了昭、屈、景三大家族把持朝政的尾大不掉之势;虽然楚怀王继位之初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礼贤下士,革故鼎新,但对于上述三大家族的势力的触角延伸到楚王廷的内部还是无可奈何。

    昭、屈、景三大家族之所以能把持朝政,一定原因上还是因为他们和楚王室的同姓宗族关系,当时的昭阳是楚王的令尹(相邦),屈原为楚国的左徒。

    仅仅拿屈原这一族来说吧。

    屈原的先祖是楚武王熊通的儿子,名为瑕,因为被楚武王封到“屈”这个地方,所熊瑕就以地望为氏,从此就叫屈瑕了。

    屈瑕的这一支人脉以后就成了屈氏族了。昭氏和景氏和楚王的关系和屈氏的关系大同小异,都是从楚王族宗室中分封出来的。

    虽然楚王利用苏代和陈轸迅速的组成了五国合纵攻秦事宜,但楚国的调兵权利都在三大世族家里,以左徒屈原为首的屈氏家族早已经把生死置之度外,早已经把国家的事情捆绑的自己的身上了。

    屈原从小就是听从楚国先祖斩荆披棘,一路衣衫褴路的走来,所兴旺发达的成为泱泱大国的,但凡是有什么威胁到楚国的地方,楚王要动员楚国甲士保护楚国,屈原当然是举双手赞成的。

    包括上一次的五国攻秦,作为左徒的屈原也是出了最大的力气的(联络宋国,促成宋、楚的军事同盟等等)。

    但往往事与愿违,剩下的三个大世族为了家族封地的利益倒是争的不可开交。

    令尹昭阳是个和稀泥手,谁也不愿得罪,故而,这些协调弥合三家世族的要务便都压在屈原的身上,屈原的性格刚正不阿,耿其脖颈来连楚王都敢顶撞!

    所以说呀,楚王把三大世族的老族长们请来郢都廷议会商,不但没有达成协议,反而是闹得三家失和,三家老族长大袖一挥,也不再协商了,都撅撅的走了。

    楚怀王性子稳当,脾气随和,刚有余而柔不足,这样的人作为普通百姓还是比较合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