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六十岁的,基本上是大圆满,睡觉都能笑醒。
能活到七十岁的寥寥无几,百里挑一的几率。能活到八十岁的已经算是老神仙了,那是活该被大家顶礼膜拜的存在!
别说帝王锦衣玉食的寿命更长,其实帝王的寿命一般更短!最短命的就是皇帝了,当个昏君吧,怕被酒色掏空了身子,早早地就撒手人寰了。
当个有作为的君主吧。勤政,夙夜在公这很好,但是更加的短命!
没看见后世的雍正正是年富力强的年纪,就累倒在了御书房里了吗?操劳过度啊!
更可怕的还是宋王偃现在所处的这个战国乱世,老魏王能活到七十岁已经是老妖怪了,老而不死是为贼。
看看人家嬴驷、嬴渠梁、嬴子楚,这些家伙都活不过五十岁!
唉,也有好的一方面,魏惠王和齐威王就是两个老妖怪,榜样。
不过宋王偃可不知道自己的寿命能有多长。是人都怕死,尤其是宋王偃这种享受了无上的权力带给他的好处之后,更怕死!
宋王偃倒是不担心自己没命去出巡,而是担心到那个时候自己都老了!十年之后,他四十四岁,不惑之年。
但是宋王偃还没玩够呢!
后世不是有一句经典的话吗?
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
是啊,该吃喝玩乐的时候就吃喝玩乐。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特么的,等到寡人五六十岁一大把年纪了,放着这么多的美人儿、美酒、珍馐你能享受吗?你还能到处去浪吗?你还玩得动吗?
呃,好吧,宋王偃的性格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受了已故的祭酒大人张烈的影响。
苏贺看着宋王偃没头没脑地发了一通脾气,不敢顶嘴,只能是战战兢兢地道:“大王,你若是执意要在此时出巡各地也不是不可以。不过你此番出巡,必须带上一万五千名宿卫,大张旗鼓,不过宫中的妃子、内侍和宫娥必须少带,跟随王驾出巡的人数最好不要超过两万!”
这已经是苏贺和群臣能容忍的最大程度了。带上一万五千人的宿卫,可以装点宋国的门面,以壮声威,但是诸如宫中侍奉宋王偃的妃子、内侍和宫娥最好少带一些,因为这些人都过惯了锦衣玉食的日子,花销极大!
简而言之还是四个字,劳民伤财!
宋王偃松了口气道:“寡人准奏。寡人及众妃的车驾可以轻简,内侍和宫娥只够侍奉即可。”
“大王英明!”群臣山呼道。
宋王偃又道:“寡人出巡期间,太子恒摄政监国,小事可以自行处理,如遇不决之事可以上奏寡人。”
“儿臣遵命!”在一侧的太子恒垂手道。
现在是宋王偃二年的开春,太子恒已经十九岁,按照规矩,太子恒虽然没有行加冠礼,但是已经长大成人,是一个能肩负重任的年纪了!
所以宋王偃这一回出巡并没有安排什么辅政大臣,直接让太子恒监国摄政,总揽一切军国大事。
宋王偃点了点头道:“此番出行,寡人志在考察民情。邹衍、许行、公仪休、孟卓、剧辛!”
“臣在!”
“你等出自阴阳家、农家、儒家、墨家和法家,寡人出巡之时定然有许多能用得到你们的地方,你们便随从寡人出巡各地吧!”
“诺!”
第394章 耧车()
“吾王万年,万年,万万年!”
在抵达濮阳的必经之路,一条十里之外的官道上。
濮阳县令姬劲,与河内郡郡守卢懿带着一众官吏还有闻讯而至的老百姓们,几乎上万人在这里夹道欢迎王驾的到来。等到宋王偃的车驾,及其前方部队赶到这里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么一种臣民下跪,山呼海啸的场面。
宋王偃在两个宫婢的搀扶之下,手里按着宋王剑,亦步亦趋地走下了自己的撵驾。他看着眼前的一幕,心潮澎湃,不过脸上却是皱着眉头,一副不怒自威的神色!
“平身!”
“写王上!”
等到臣民们都已经起身,卢懿与姬劲赶紧小跑过来,讨好似的在宋王偃身边跟着。
宋王偃说道:“下一回不要这么干了!寡人此番出巡,虽然大张旗鼓,但不愿劳民伤财,过于炫耀场面!你们带着这么多臣民出城十里迎接寡人,这要耽误多少事情?”
卢懿低着头道:“诺。王上,不过这些黔首都是自发地赶到这里的。想必是欲一睹王上的雄伟英姿,其心可嘉也!”
宋王偃摆了摆手,随即叫道:“蒙挚!”
“臣在!”蒙挚马上站了出来。
“你先行一步,去告知沿途的郡县,不可大费周章,行宫行辕什么的不可建造,更不可劳动黔首出城相迎,寡人这一回是出巡的,不是来游山玩水的,让他们该干嘛就干嘛去!”
“诺!”蒙挚领命而去。
宋王偃又瞥了姬劲一眼,说道:“卫君,汝一向可好?”
“多谢大王挂念!臣日子过得极好。自臣为濮阳县令以来,每日只需要处理一些政务,而无诸事烦忧,心情也舒畅了许多。”姬劲战战兢兢地道。
宋王偃在对待过去的泗上诸侯国的国君们的问题上,办得还算地道。
对于罢黜的诸侯,宋王偃都没有剥夺其君位,他们依旧可以在原来的都城里作为县令,享受一千户的食邑,待遇从优。更为重要的一点,便是这些封君可以世袭罔替,只要宋国不灭国,他们不谋反,他们的子孙后代依旧可以享受这种优渥的待遇。
“善。”宋王偃点了点头,又跟卢懿说道,“寡人先不下榻于行宫了。你们先带着寡人去巡视一番吧。”
“不知道大王想要从何处开始巡视呢?”
“到处走走。”
卢懿不知道宋王偃打的是什么算盘,不过既然大王说要到处走走,那么他便不能抗拒。
现在正是农忙时节,农民们急着在田间耕作、播种,在濮阳城的外面,村庄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那些被划分得井井有条的田地上此时此刻也有不少的人正在那里劳作。
这时,原本在田间巡视的宋王偃忽然站住了脚跟,跟在他身边的王公大臣和宿卫们都随之一滞。
“大王万年!”一个正在抡着锄头的老汉看见宋王偃的大驾,震惊之下,忙不迭地下跪行礼。
宋王偃将他搀扶了起来,然后拉到一旁去坐下。
宋王偃推辞了旁边是内侍侯研递过来的毯子,毫无架子地一屁股坐到了田垄上。他祖上是农民,只不过后来发迹了搬到城市里去居住而已,宋王偃的前世还会时不时地跑到农村去耕作,哦,他外公外婆都是农村的。
宋王偃就不是那一种娇生惯养的人!
宋王偃看着正在耕地上的三个人,一个人老汉的妻子,她正在那里拿着木耒锄草,一个是老汉的儿子,他跟牛马一般在拉着一架耧车,而扶着耧车的正是老汉的儿媳妇。
这个儿媳妇一边在扶着耧车,一边还抖了抖耧车,在过往的行数上播下种子。
“老丈,你们家里没有耕牛吗?”
这是显而易见的,听到宋王偃对自己这么客气,老汉受宠若惊地道:“大王,我家中却无耕牛。平日里倒是可以去借别人家的耕牛,只不过现在是农忙时节,家家户户都要忙于农事,实在不行我们就只能以人力代替畜力,自己拉着农具耕作了。”
农忙时节,耕牛不够用那是肯定的。毕竟华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耕大国,民以食为天,这口粮必不可少,但是也有缺憾!
农耕的华夏需要游牧民族的畜牲作为劳动力,不然以人力代替畜力的话,不知道要花费多少工夫。农耕与游牧,似乎能够合为一体,相辅相成呀!
“剧辛!”
“臣在!”剧辛跟个书记官一样,马上拿着一张竹简站了出来。
“你且记下。下一回让去义渠、东胡、匈奴那些游牧民族那里贩卖货物的人多带一些牛回来!价格高一点无所谓,最重要的是够多!”
“诺!”剧辛跑到一边去记下了。
老汉闻言,不由得跪到了地上,感动地道:“大王万年!有了大王你这么一位爱民如子的君主,真是宋国之幸,我们这些劳苦大众之幸啊!”
宋王偃笑着将老汉扶了起来说道:“这都是寡人应该做的。寡人爱民之如子,民之爱寡人如父母,这不是应该的吗?”
“大王!……”
“老丈,寡人看你们这耧车都是一脚或者二脚的耧车,为什么没有三脚的耧车呢?”宋王偃疑惑地道。
老汉回道:“大王有所不知。这二脚的耧车从古到今都是这样的,老汉耕作一生,还从未见过和听说过什么三脚的耧车呢!”
宋王偃微微颔首,看来他还真的是孤陋寡闻了。
战国时代就有了播种机械。
耧车是由种子箱、耧管组成那个,但最早的耧车因播种幅宽不一,行数不同,直到后来的汉武帝时,官员赵过在一脚耧和二脚耧的基础上,创造发明了能同时播种三行的三脚耧,以人力或畜力为牵引动力,一人扶耧播种,这项发明创造,极大的促进了古代农业的发展。
耧车也是现代播种机的始祖。
宋王偃之前微服私访,乃至于下地干活他都没在农忙时节,即播种的时节出来过,故而不知道战国时代的耧车原来这么落后,呃,当然了,这也不能说耧车落后,只是可以改进罢了。
“孟卓!”
“臣在!”墨家出身,精通于各种机关术的孟卓马上站了出来。
宋王偃说道:“你看能不能在一脚耧和二脚耧的基础上,创造发明了能同时播种三行的三脚耧?这耧车应该能加以改进。寡人看现在的耧车播种幅宽不一,行数不同,这样还会增加农民们的劳力,大不可为也!”
孟卓盯着正在运作的耧车看了一阵子,最终点了点头道:“应该可以。大王,这耧车可以再加上一脚,然后其下以铁制之刺,对仗公整即可!”
宋王偃摆了摆手道:“以往的农具都在民间的铁匠铺里制作的。铁匠们有的不愿意耗费时间耗费铜铁,或者是没有那种手艺,粗糙滥制,这可不行!”
“传令下去,日后我宋国的农具皆为管制品!每一件农具需要经官府测试合格之后方才可以出售,农具与兵器一样,在农具上也要镌刻其铁匠的名字!”
“诺!”
旁边的剧辛说道:“大王,臣看可以成立一个衙门,督邮农具,制作农具,其标准也可以由此衙门而出!”
“善!”
第395章 寡人可真是一个天才()
又交代了一些事情,宋王偃忽而看着老汉的妻子拿着木耒在那里翻地。
宋王偃不由得皱着眉头道:“你们还在用木耒翻地吗?”
古代耕地翻土的农具。耒是耒耜的柄,耜是耒耜下端的起土部分。《礼记·月令》郑玄注:“耒,耜之上曲也。”
经过不断改进,在松软土地上翻地的木耒,尖头又被做成扁形,成为板状刃,叫“木耜”。“木耜”的刃口在前,破土的阻力大为减小,还可以连续推进。木制板刃不耐磨,容易损坏。
人们又逐步将它改成石质、骨质或陶质,有的制成耐磨的板刃外壳,损坏后,可以更换,这就是犁的雏形了。
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