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蚴氐拇笾硬换岜幌溉醯牟菥プ渤鲆粝欤衷谝桓鲂⌒〉男碡趺粗档玫钕路忱妥约旱纳衩魍淠兀俊辈懿偎担骸昂谩!庇谑怯藕竦匕哺碡碡懵砩瞎樗沉瞬懿佟
ps:前面一章吕蒙儿子弄错了,已经修改。
第052章 曹魏之乱 下()
相对于田银、苏伯等叛乱而言,后来的金祎、耿纪之乱和魏讽之乱更都是在曹魏政治中心爆发,一个发生在大汉首都许昌,一个发生在魏国都城邺城。
【金祎、耿纪、吉邈、韦晃之乱】
建安后期,魏王曹操派丞相长史王必掌管军队,督理许都的事务。当时关羽实力强盛,京兆人金见汉朝政权将被取代,便和少府耿纪、司直韦晃、太医令吉本、吉本的儿子吉邈、吉邈的弟弟吉穆等人密谋杀掉王必,挟持天子打击曹魏的势力,并在南面联合刘备作为外援。
建安二十三年(218)正月,吉邈等人率党羽一千余人,在夜间攻击王必,烧毁王必住所的门,用箭射中他的肩部。帐下督扶着王必逃到许都南城。正好天明,吉邈和他的党羽溃散,王必和颖川典农中郎将严匡共同讨伐,斩杀吉邈等人。
之后金祎、耿纪、吉邈、韦晃等人均被灭族。
据《三辅决录》记载,时有京兆金祎字德祎,自以世为汉臣,自日磾讨莽何罗,忠诚显著,名节累叶。睹汉祚将移,谓可季兴,乃喟然发愤,遂与耿纪、韦晃、吉本、本子邈、邈弟穆等结谋。纪字季行,少有美名,为丞相掾,王甚敬异之,迁侍中,守少府。邈字文然,穆字思然。以祎慷慨有日磾之风,又与王必善,因以闻之,若杀必,欲挟天子以攻魏,南援刘备。时关羽强盛,而王在邺,留必典兵督许中事。文然等率杂人及家僮千余人夜烧门攻必,祎遣人为内应,射必中肩。必不知攻者为谁,以素与祎善,走投祎,夜唤德祎,祎家不知是必,谓为文然等,错应曰:“王长史已死乎?卿曹事立矣!”必乃更他路奔。或曰:必欲投祎,其帐下督谓必曰:“今日事竟知谁门而投入乎?”扶必奔南城。会天明,必犹在,文然等众散,故败。后十余日,必竟以创死。
王必因为此事受伤丧命后,曹操大怒,并且后来因此处死了许多许昌的官吏。
据《山阳公载记》记载:王闻王必死,盛怒,召汉百官诣邺,令救火者左,不救火者右。众人以为救火者必无罪,皆附左;王以为不救火者非助乱,救火者实贼也,皆杀之。
【魏讽之乱】
早先,沛国人魏讽(一说济阴人)有迷惑众人之才,在邺城很有影响,魏的相国钟繇延聘他为西曹掾。荥阳人任览是魏讽的好朋友,他的同郡人郑袤是郑泰的儿子,常对任览说:“魏讽是个奸雄,最终会作乱。”刘晔也对此持相同的意见。
在建安二十四年(219)九月,魏讽秘密纠结党徒,与长乐卫尉陈祎谋划袭击邺城。未到预定日期,陈祎害怕,告发了此事。太了曹丕诛杀了魏讽,被牵连处死的有数十人,钟繇因此案被免掉官职。
据《世语》记载,讽字子京,沛人,有惑众才,倾动邺都,钟繇由是辟焉。大军未反,讽潜结徒党,又与长乐卫尉陈祎谋袭邺。未及期,祎惧,告之太子,诛讽,坐死者数十人。
参与这次叛乱的人中还有很多荆州名士的晚辈,其中包括王粲二子,刘廙之弟刘伟,张绣之子张泉以及荆州名士宋忠之子。
【内忧外患的曹魏】
在建安二十三、二十四年(218…219)左右,曹魏集团处于一个少有的困难期,这个时候曹操可以说是内忧外患。
建安二十三年,曹操此时还远在邺城坐镇后方,派出夏侯渊等将领率领大军与刘备在汉中对峙,与此同时,和刘备、关羽暗中联络的金祎、耿纪看到曹魏代汉之势心中犹急,准备在许昌发动政变,以帮助汉献帝刘协夺回大权,他们此时发动政变一方面是因为曹操不在许昌,许昌内部较为薄弱,另一方面是南方有关羽相呼应。虽然这次叛乱最终被平定了,但同时也掀起了一波反抗曹魏的浪潮。
许昌的这次叛乱和刘备、关羽等人有着直接的关系,毕竟对于刘备集团而言,攻取许昌,夺回天子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曹操后来派曹仁讨伐关羽,很可能就和这次叛乱有着直接的联系。曹仁屯兵樊城后因为后方宛城的叛乱,没能及时南下,而汉中的战局也因为夏侯渊的战死而发生逆转,后来曹操亲自出兵夺取汉中,也是无果而终。
在建安二十四年(214)时,局势对于曹魏时越发的不利了,曹操先是折损了大将夏侯渊、丢失了汉中,后就连本身是讨伐关羽的曹仁也反过来被关羽所讨伐,不仅曹操派去支援的大将于禁兵败投降,襄樊一带的军队也损失惨重,曹仁也被关羽所包围,危在旦夕。
在这种情况,邺城的魏讽等人蠢蠢欲动,预谋造反。从这次叛变的参与人员上来看,魏讽可能是豫州沛国人,刘伟、张泉等人则和荆州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无论是豫州还是荆州也好,都和刘备有着直接的关系,在三国时期,因为刘备先后被陶谦、吕布推荐为豫州刺史,后更是曹操任命为豫州牧,所以刘备在东汉末年又被称为刘豫州,至于荆州就更不用说了。
那么魏讽之所以准备叛乱和刘备、关羽等人有直接的联系吗?他们之间有联络吗?我认为有这个可能性,但却不需要往这方面想的太多。
因为相对于许昌而言,邺城对于刘备、关羽等人实在是太远了,并且还没有相关资料的记载,在先前的金祎、耿纪之乱中是直接有记载和他们以刘备作为外援的。
魏讽的叛乱更可能是因为曹魏势头的衰落所引起,毕竟曹操已经在汉中输了一次,现在襄樊又惨遭失利,输一次可能是偶然,输两次就让人感觉可能是必然了,而魏讽本身又是一个野心家,可能看到曹魏局势不对就想干笔大的,而刘备在荆州、豫州声望较高,所以就有不少荆州子弟追随于他。
这次叛乱实际上也没产生多大的影响,相对于金祎、耿纪之乱而言,魏讽还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第053章 曹操之死()
在襄樊会战之后,孙权遣使觐见曹操,归还先前俘虏的朱光等人,并且劝曹操称帝自立,然而曹操不愿称帝。后曹操于次年去世。
【孙权劝进】
孙权消灭关羽后,曹操上表任命孙权为骠骑将军、假节兼荆州牧,封南昌侯。孙权也派校尉梁寓向汉朝廷进贡,又将原先俘虏的朱光等人送归北方等,作出示好举动,并且写信劝曹操称帝,而曹操却表示自己如果有这个机会愿意做周文王,不愿称帝。
《魏氏春秋》中则记载为:夏侯惇谓王曰:“天下咸知汉祚已尽,异代方起。自古已来,能除民害为百姓所归者,即民主也。今殿下即戎三十余年,功德着于黎庶,为天下所依归,应天顺民,复何疑哉!”王曰:“‘施于有政,是亦为政’。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
不过也有不同的记载,《曹瞒传》及《世语》并云桓阶劝王正位,夏侯惇以为宜先灭蜀,蜀亡则吴服,二方既定,然后遵舜、禹之轨,王从之。及至王薨,惇追恨前言,发病卒。
后世孙盛评论认为《世语》中相关记载不真实,因为夏侯惇耻为汉官,求受魏印,不过这也不一定。
孙权劝进,曹操迟迟不愿意称帝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固然曹操本身可能称帝的意愿不大,但和当时的局势也有很大的关系。
孙权劝进的时候,曹魏集团并不是处于一个顶峰时期,那时曹操刚刚经历汉中之战和襄樊之役被关羽水淹七军的失利,其后关羽也是吕蒙等人消灭的,曹魏部队只是将其击退而已,虽然有孙权等人的劝说,但曹操未必认为自己当时有足够的功绩,在这种情况下夏侯惇劝曹操先灭蜀,再灭吴,然后再称帝也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情。
而且在孙权和刘备闹翻之后,曹操可以尝试着拉拢孙权一起对付刘备,就算不行也可以让孙权保持中立,单单对付一个刘备,曹操的胜算还是颇大的,在当时的局势下先灭蜀再灭吴的策略是有很大的可实施性。
而历史上孙权之所以在此时劝进,当然也不可能是为了曹操考虑,孙权劝进的目的,我个人认为和孙权将关羽首级交给曹操一样,都是为了激化曹魏和刘备之间的矛盾,曹魏如果取代汉室,那么从各种意义上来说,是作为汉室宗亲以汉室为正统的刘备无法容忍的,这可以吸引刘备的注意力,以防止刘备把主意打到自己身上来。
【曹操之死】
建安二十五年正月二十三日(220。3。15),魏王曹操在洛阳去世,终年六十六岁。临终时说:“天下还未安定,不能遵循古代的旧制。下葬以后,即便除去丧服。凡是带兵在外戍守的将领,都不准离开驻守之地。官吏们要各尽其职。装殓用当时所穿的衣服,不要放金银珠宝作陪葬。”魏王谥号为“武王”。二月二十一日(4。11),安葬在高陵。
曹操后世留有两份遗嘱,一分被称为《遗令》,一份被称为《终令》。
《遗令》记载为:“吾夜半觉小不佳,至明日饮粥汗出,服当归汤。吾在军中,持法是也。至于小忿怒,大过失,不当效也。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吾有头病,自先著帻。吾死之后,持大服如存时勿遗。百官当临殿中者,十五举音,葬毕便除服;其将兵屯戍者,皆不得离屯部;有司各率乃职。敛以时服,葬于邺之西冈,上与西门豹祠相近,无藏金玉珠宝。吾婢妾与伎人皆勤苦,使著铜雀台,善待之。于台堂上安六尺床,施繐帐,朝脯上脯糒之属,月旦、十五日,自朝至午,辄向帐中作伎乐。汝等时时登铜雀台,望吾西陵墓田。馀香可分与诸夫人,不命祭。诸舍中无所为,可学作组履卖也。吾历官所得绶,皆著藏中。吾馀衣裘,可别为一藏,不能者,兄弟可共分之。”
这份遗嘱是在曹操去世不久之前留下的,实际上就是曹操的遗嘱,但让人有些想不到的具体琐碎,絮絮叨叨。其中关于国家大事曹操基本没有提及,所谈到的都是一些琐事,曹操在这里面交代了一下自己的病情、死后的操作、葬身之地、自己妻妾、妓女的居处和生活就业安排和遗物怎么分割。
所谓“鸟之将亡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作为三国时代毫无疑问的霸主曹前最终也归于了平凡,展现了自己的真实一面。
曹操在病故之际,所想的多是自己的亲人,就算已经死前的曹昂,曹操也曾经为此叹息过:“我前后行意,於心未曾有所负也。假令死而有灵,子脩若问‘我母所在’,我将何辞以答!”
《终令》记载为:“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周礼》,冢人掌公墓之地,凡诸侯居左右以前,卿大夫居后,汉制亦谓之陪陵。其公卿大臣列将有功者,宜陪寿陵,其广为兆域,使足相容。”
《终令》作于建安二十三年(218),主要就是曹操交代了一下自己死后的墓葬问题,总体而言还是很普通的,只是曹操提前打的一个预防针,所以也没有太多可说的。
第054章 曹操的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