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三国志-第2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丁忠劝说孙皓:“北方防守作战的器械不完备,可袭击取得弋阳。”孙皓征询群臣意见,镇西大将军陆凯说:“军队不得已才使用,况且三国鼎立以来,互相侵战攻伐,没有一年安定。如今强敌新近吞并巴蜀,获得两个国土的实力,而他们遣使求亲,打算停止征战劳役,切不可以为对方是求援于我国。如今敌人势力正处在强大的时期,而想侥幸取胜,看不出有什么好处。”

    车骑将军刘纂说:“天生五才,谁能去掉兵战之事?欺诈争雄,历来如此!如果对方有空可钻,岂可轻易放弃?应当派出间谍,前往探视对方真情。”孙皓心中同意刘纂的意见,考虑到蜀国刚被北方平定,故此没有作出军事行动,虽然和晋朝断绝了关系然而最终还是放弃了出兵的打算。

    在孙皓上台之初,司马家已经消灭了蜀汉,只剩下孙吴孤掌难鸣,交州也被司马家横插了一手,所以孙皓一开始对于司马氏还是颇为畏惧的,但很快司马昭就去世了,其继承人司马炎将精力放在了篡位上,并没有威胁到孙吴,因为北方内部的变动,孙皓对于司马家以及晋朝的态度开始改变。

    ps:这是补昨天的。

    注1:汉晋春秋载晋文王与皓书曰:“圣人称有君臣然后有上下礼义,是故大必字小,小必事大,然后上下安服,群生获所。逮至末涂,纯德既毁,剿民之命,以争强於天下,违礼顺之至理,则仁者弗由也。方今主上圣明,覆无外,仆备位宰辅,属当国重。唯华夏乖殊,方隅圮裂,六十余载,金革亟动,无年不战,暴骸丧元,困悴罔定,每用悼心,坐以待旦。将欲止戈兴仁,为百姓请命,故分命偏师,平定蜀汉,役未经年,全军独克。于时猛将谋夫,朝臣庶士,咸以奉天时之宜,就既征之军,藉吞敌之势,宜遂回旗东指,以临吴境。舟师泛江,顺流而下,陆军南辕,取径四郡,兼成(g)都之械,漕巴汉之粟,然后以中军整旅,三方云会,未及浃辰,可使江表平,南夏顺轨。然国朝深惟伐蜀之举,虽有静难之功,亦悼蜀民独罹其害,战於绵竹者,自元帅以下并受斩戮,伏尸蔽地,血流丹野。一之於前,犹追恨不忍,况重之於后乎?是故旋师按甲,思与南邦共全百姓之命。夫料力忖势,度资量险,远考古昔废兴之理,近鉴西蜀安危之效,隆德保祚,去危即顺,屈己以宁四海者,仁哲之高致也;履危偷安,陨德覆祚,而不称於后世者,非智者之所居也。今朝廷遣徐绍、孙献书喻怀,若书御於前,必少留意,回虑革算,结欢弭兵,共为一家,惠矜吴会,施及中土,岂不泰哉!此昭心之大原也,敢不承受。若不获命,则普天率土,期於大同,虽重干戈,固不获已也。”

第077章 多路伐晋() 
宝鼎三年(68),孙皓掀起了一次针对晋朝的大规模攻势,当时他发兵三路北伐,一路南下讨伐交趾,然而数战皆败,损耗颇多,无功而返。

    【三路北伐】

    宝鼎三年(68年)秋,孙皓开始向西晋发起攻击。这一年,他亲率大军屯驻东关(今安徽省含山县西南),令左大司马施绩攻江夏,右丞相万攻襄阳,右大司马丁奉、右将军诸葛靓进攻合肥,三路北伐晋朝,然而三路皆败,败军退还。

    当时施绩进攻江夏郡,使得边境骚动。晋国朝廷命司马望统率中军的步骑兵共两万人,出屯龙陂,为二方的重镇,又授予他假节,加大都督诸军事。不久,荆州刺史胡烈击破施绩,司马望于是班师回朝。

    当时丁奉等人驻守淮南前线,北面则是晋朝的大司马石苞,为了对付石苞,丁奉采用离间之计,给西晋大将石苞写了封信,石苞果然从前线被调回。

    历史上淮南一带是叛乱多发之地,在司马家掌权后,先后爆发了王凌、丘俭、诸葛诞三次大规模的叛乱,所以司马家一直对于淮南的总督不放心。

    石苞在诸葛诞叛乱后先是升任镇东将军,封东光侯、假节,次年又代替王基兼领都督扬州诸军事,后来先后升任征东大将军和骠骑将军,在西晋建立后,石苞迁任大司马,进封乐陵郡公,加侍中,可谓是位高权重。

    然而石苞虽然在镇守淮南地区时任勤于事务,又以威德服人。但淮北监军王琛看不起石苞出身卑微。泰始四年(68),丁奉采用离间之计后,当地有童谣说:“宫中大马几作驴,大石压之不得舒”,王琛因而密奏石苞与东吴通讯卖国。

    司马炎接到密奏后,加上早前有观察云气的占卜师说“南方有大兵起”,于是十分疑惑。此时荆州刺史胡烈上表奏东吴打算大举进攻,石苞亦收到东吴要进攻的消息,于是修筑堡垒阻截水流,加强防守。司马炎更为担心,害怕重复当年的王凌之事,虽然羊祜坚信石苞不会谋反,但司马炎仍然感到疑惑。适逢石苞之子石乔被召见后多日没来,司马炎则认定石苞要叛乱,打算暗地讨伐,下诏说石苞不料形势,烦扰百姓而罢免他的官职,并派太尉义阳王司马望率大军征还他,又命琅邪王司马领兵由下邳移驻寿春,都准备在石苞叛乱时镇压他。石苞见此,用属下孙铄的计谋,离开军队,并到都亭待罪。

    于是吴将丁奉等人趁机进攻芍陂,司马望率诸军迎击,还未到丁奉已经退军。不久,司马望被拜为大司马。宝鼎三年的北伐作战就此全部以失利而告终。

    建衡元年(69)末,孙皓再次让右大司马丁奉出兵北征,攻打谷阳。谷阳的百姓得到消息,全部撤离,丁奉一无所获。孙皓大怒,斩杀了丁奉的向导官。次年(70)丁奉部在涡口(今安徽省怀远县)一带被晋将牵弘击退。

    两度失败后,孙皓仍然不甘心,建衡三年(71)春正月,他亲率大军从牛渚西进伐晋,孙皓母亲及妃妾都跟随。东观令华等人据理力争,孙皓这才返回。

    据《江表传》记载:初丹杨刁玄使蜀,得司马徽与刘论运命历数事。玄诈增其文以诳国人曰:“黄旗紫盖见於东南,终有天下者,荆、扬之君乎!”又得中国降人,言寿春下有童谣曰“吴天子当上”。皓闻之,喜曰:“此天命也。”即载其母妻子及后宫数千人,从牛渚陆道西上,云青盖入洛阳,以顺天命。行遇大雪,道涂陷坏,兵士被甲持仗,百人共引一车,寒冻殆死。兵人不堪,皆曰:“若遇敌便当倒戈耳。”皓闻之,乃还。

    【南伐交趾】

    交趾早在孙休时期就已经爆发大规模的叛乱。

    永安五年(6),吴主孙休派邓荀到交征调孔雀和野猪。交太守孙此前曾科派郡中上千个手工业者到建业服劳役,当地民众看到邓荀前来都以为是又要增加役作人手。郡吏吕兴趁机煽动士兵和百姓,并招揽附近的夷族,于次年五月起兵,杀死太守孙和邓荀。(一说是交太守孙为人贪婪暴虐,邓荀到交后又擅自征调三十只孔雀,郡吏吕兴便带头起事,杀掉了孙和邓荀)

    而永安七年(64),司马灭蜀,孙休去世,吴国内部没有空闲处理交趾的事情,孙休在去世前,交州北部的南海、苍梧、高凉、郁林四郡置广州,以避免事态的扩大。

    吕兴之乱很快也波及到了九真和日南两郡,甚至吕兴还率军进逼合浦,希望合浦也能加入。蜀亡之后,吕兴派遣都尉唐谱前往南中的进乘,向魏南中都督霍弋要求归附曹魏以寻求庇护,希望魏国能出兵援助,并请求魏国任命他为督交诸军事、上大将军、安定县侯以便于安稳交的局势。霍弋向洛阳上表奏明此事,并转达交诸将的请求,最终得到了魏国朝廷的认可。

    当时魏国还以霍弋遥命交州刺史,将交州之事委托于他,允许其自行决定交州地区的官吏任命。霍弋奏请任命建宁人爨谷为交太守,派牙门将董元、毛炅、孟干、孟通、爨能、李松、王素等率军援助吕兴。但在爨谷等人到达交之前,吕兴便被其功曹李统所杀。

    爨谷等人率军从南中抵达龙编,安抚新归附的交等地。后司马炎代魏,建立晋朝,霍弋、爨谷等人宣布向晋效忠。不久后,爨谷去世,霍弋又上表请求以巴西人马融(马忠之子)继为交太守。后来马融也病逝,霍弋再以犍为人杨稷继任太守之位。经过杨稷等人两年的经营,晋国已占据了吴国交、九真两郡,日南也已唾手可得。

    宝鼎三年(68)孙皓任命刘俊为交州刺史、前交州刺史修则为前部督,与将军顾容(顾雍族弟)一起负责讨伐屯驻交的晋军。吴军连续多次攻打交都被晋将杨稷所击败,连郁林、九真两郡也都转而依附杨稷,战局对吴军渐渐不利。杨稷趁势派遣毛炅、董元等人率军攻打吴军的驻地合浦。两军在古城(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东北)交战,晋军大获全胜,吴将修则被毛炅斩杀,刘俊也在战斗中阵亡。吴军残部退保合浦。

第078章 平定交趾() 
交趾之乱从永安六年(6)吕兴作乱开始,一直到建衡三年(71)才被初步平定,历时接近十年,是吴国内部相当严重的一次叛乱。

    平定交趾是孙皓对抗晋朝的一次重大胜利,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但当时晋朝在交州投入的力量并不强,所以晋朝也没有因此损耗多少,反而是孙吴后来不得不在交州部属大军,以防止万一。

    【平定交趾】

    建衡元年(69),孙皓再次调遣两路大军南征交,一路由监军虞汜(虞翻四子)、威南将军薛(薛综长子)率领从荆州陆道出发,一路由监军李勖、督军徐存率领从建安海路出发,预期两军在合浦会合后共同剿灭交的晋军。陶璜“自表讨贼”,孙皓便以他为苍梧太守,让他随陆军出战。

    但海路的进展并不顺利,李勖部因为建安海路难以通行,无法前往指定地点,最后李勖杀死向导冯斐,率军于次年原路返回建业。殿中列将何定揭发道:“李勖冤杀冯斐,擅自带领全军退还。”于是孙皓下令将李勖、徐存全部处死并夷三族。

    和海路相比,陆路相对而言就好了一些,但一开始也只是好了一些而已。虞、薛、陶璜初到达时,作战失利,陶璜部队退保合浦,损失手下两员将领。上司薛怪责陶璜,说他“自表讨贼,而丧二帅,其责安在”,陶璜驳斥说“诸军不相顺,故致败耳”,但薛仍感恼怒,打算撤军。当天夜里,陶璜率领数百人袭击董元部,取得大捷,夺得数千匹锦物等大量宝物,满载而归。薛知道后,为之前的态度向陶璜致谦,并上表奏请以陶璜为交州刺史、前部督。

    其后陶璜率兵经海道,直达交趾郡城,进攻九真太守董元。在攻城战中,陶璜识破董元的伏兵之计,假装退兵,诱出了董元的伏兵,将其击溃,陶璜又以赂遗的方法,拉拢当地的贼帅梁奇,得到了梁奇万余部队的帮助,他还采用离间计,使董元诛杀自己的手下勇将解系,为吴军排除威胁。最后,陶璜与薛攻破晋军,克服交趾。孙吴以陶璜为交州刺史,薛本人于归途中病逝。

    亦有记载说是虞汜率军攻打董元部,取得胜利,董元死去,杨稷派王素继任九真太守。薛用陶璜之计,从海路奇袭交,杨稷派遣毛炅、孟岳前往迎击,两军在封溪交战,晋军大败,毛炅“仅以身还”。杨稷、毛炅等人率残军退回交,固城自守。陶璜率军包围交,截断供给。到七月时,交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