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兴之战后,张缉就对司马师说:“诸葛恪虽然获得了胜利,但离被诛杀却不远了。”司马师问道:“这是什么缘故?”张缉说:“他的声威震慑其君主,功劳盖过全国,想要求得不死,还可能吗?”
此战后,孙吴朝廷晋封诸葛恪为阳都侯,加授荆州、扬州州牧,督率朝内外诸项军事,诸葛恪对于孙吴的控制大大加强。嘉平五年(253)春,诸葛恪又准备伐魏,诸位大臣认为多次出征将士劳困,一齐劝说诸葛恪,诸葛恪不听。中散大夫蒋延坚决争辩,被强挟出殿。他还特意写了一篇文章来晓喻众人。文中诸葛恪举出古今事例,认为天无二日,民无二主,不乘此时伐魏,将留下长远的遗憾。
丹杨太守聂友一向与诸葛恪友好,他写信劝谏诸葛恪说:“已故皇帝本来就有遏敌东关的计划,只是未付施行。现在您辅佐大业,完成先帝遗志,敌寇自远道前来送死,我将士们凭靠皇朝威德,献身效命,一旦建立非常功绩,岂非宗庙神灵社稷的福祉!现在应当按兵不动蓄精养锐,观察时机再行动。如今乘着打了胜仗的形势,想再大举出兵,天时并不有利。而勉强任意行事,我私下心里不安。”诸葛恪写出那篇论说文章后,写信答复聂友说:“足下所言虽有自然之理,然而没有看到时势大局。仔细看看我的这篇论说,就可以开启思想了。”太常滕胤也劝说诸葛恪,诸葛恪还是不听。
诸葛恪最终不顾众人反对,征发二十万人伐魏,同时联络姜维一起出兵。吴地百姓骚动,诸葛恪开始失去民心。诸葛恪欲先到淮南炫耀武力,驱略百姓。有部将劝他:“如今引军深入,敌人领地里的百姓一定会逃走,恐怕士兵辛苦而收获很小,不如停下来包围新城。新城被围困,敌人的救兵一定会到来,那时再设法进攻,一定会有大的收获。”诸葛恪采纳了这个计谋,于五月回军包围新城。
诸葛格包围新城后,魏国方面议论担心他分兵侵犯淮泗,于是准备打算守卫各水路口岸。司马师却说:诸葛格新近在吴国得到权势,想求得一时的好处,聚兵与合肥,希望饶幸得手,没有精力再在青徐找麻烦。再说水路口岸不是一个,多守卫就用兵多,少守卫又不足以抵挡敌人。”
结果诸葛恪果然如其所料集中兵力攻打新城,司马师便派镇东将军毌丘俭,文钦云抵御。毌丘俭,文钦请求出战,司马师说:“诸葛格全力深入我方,把军队置于险境,他们的锋芒难以抵挡。再说新城既小又坚固,敌军进攻也难以攻克。”于是命令众将领筑城防守。
据《汉晋春秋》记载,同年姜维响应诸葛恪出兵北伐,大将军司马师询问虞松说:“如今东西都有战事,两个地方都很紧急,但诸位将领却意志沮丧,应该怎么办?”
虞松说:“从前西汉周亚夫坚守昌邑而吴、楚之军不战自败,有些事情看似弱而实际强,所以不能不详察。如今诸葛恪带来他全部的精锐部队,足以肆意逞强施暴,但他却坐等在新城,想要招来魏军与他一战。如果他不能攻破城池,请战也无人理睬,军队就会士气低落疲劳不堪,势必将自动撤退,诸位将领的不愿径直进击,对您反而是有利的。姜维握有重兵,但却是深入我境的孤军与诸葛恪遥相呼应,他们没有运粮部队,只以我们境内的麦子为食,不是能坚持长久作战的军队。而且他认为我们全力投入东方的战斗,西方必定空虚,所以径直深入我方境内。现在如果令关中各军日夜兼程快速奔赴前线,出其不意地攻打姜维,他大概就要撤走了。”
司马师说:“好!”于是命令郭淮、陈泰率领关中全部军队,去解救狄道的围困;命令丘俭按兵不动坚守营地,而把新城交给吴国去围攻。陈泰行军至洛门,姜维粮尽,只好撤退。
据《魏略》记载,魏牙门将张特率三千人拒守新城,苦战月余,士卒病亡战死者过半。但吴兵仍不能攻克。诸葛恪督师强攻,城池将陷。张特行缓兵之计,向吴军伪降,乘夜修补城防工事,继续死守。
长期攻城不克后,吴军士卒疲劳,加上天热和饮水等原因,士卒们患腹泄、脚气病的已经达半数以上,死的伤的随处可见。各营军官所报病人数目越来越多。患疾者过半,死伤惨重。诸葛恪却不知反悔,还认为军官们说假话,扬言要把他们杀掉,于是谁也不敢再去汇报。
据《吴书》记载,朱异等人都说应该快速返回豫章,袭击石头城,不出数日就可以攻克。诸葛恪以书信晓谕朱异,朱异将书信扔在地上说:“不用我计,而用傒子言!”诸葛恪大怒,立即夺了朱异的兵权,并将朱异罢官遣还建业。
都尉蔡林屡次献策,诸葛恪都不采纳,于是他策马投魏。魏国方面派司空司马孚督诸军二十万防御,到达寿春,派毌丘俭、文钦等进攻。诸将想迅速出击,司马孚说:“进攻的一方,是要消耗大量人力才能成功的,暂且使用诈巧,不要与敌人力争。”故意滞留了一个多月才进军,此时吴军士卒疲劳,加之瘟疫流行,于是望风而退。
在新城相持了好几个月后,诸葛恪攻城的力量耗尽,死伤超过半数。司马师就命令文钦督率精锐部队去会合,抵挡敌军的退路,毌丘俭率领众将作为后继。诸葛格因害怕而逃跑,文钦迎上去攻击,大败敌军,杀敌一万多人。
诸葛恪在这次兵败后重新回到建业,最终为孙峻所诛杀。
:。:
第037章 毋丘俭之乱()
司马师废立君王引起了很多朝廷大臣的不满,驻守淮南的毌丘俭、文钦等人因此决定起义出兵讨伐司马师,这也就是淮南三叛中继王凌之乱后的第二叛。
东兴之战后毋丘俭和诸葛诞对换了防区,毋丘俭担任镇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扬州刺史前将军文钦,是曹爽同邑之人,勇敢果断,多次立下战功,喜欢虚报俘虏人数,企图获得宠赏,但朝廷往往不给。因为文钦怨恨一天比一天重。毋丘俭出于计谋,对文钦很好,两人关系融洽。文钦也感恩戴德,对其忠心不二。
嘉平六年(254),李丰、张辑等人企图以夏侯玄取代司马师,被司马师察觉除去,同年司马师废掉了少帝曹芳。毌丘俭与夏侯玄、李丰平素友好,二人被害令毌丘俭不安,同时亦感昔日魏明帝之恩,想为曹魏政权做拼死一搏。毌丘俭之子毌丘甸亦鼓励父亲反抗司马师。
正元二年(255)天上出现几十丈长的彗星,跨过西北天空,从吴、楚分界处开始。毋丘俭、文钦十分高兴,认为这是吉祥的征候,于是借皇太后的口吻,下诏历数大将军司马师的罪,发布天下,举兵反叛,胁迫淮南将守诸别屯者及百姓都进入寿春城,在城西设坛,对天发誓,滴血为盟,把老弱者留下来守城。
毌丘甸时任治书侍御史,毌丘甸在起兵前私自出走,带家属逃亡到新安的灵山上,但灵山被攻下后被捕杀死。毌丘俭在发动叛乱之前还派人找镇南将军诸葛诞,让他召收豫州士民参与反叛。结果诸葛诞将毌丘俭、文钦派来的人杀死,并将毌丘俭和文钦的阴谋公布于天下,让人们知道他们的叛逆行为。
这年春季,毋丘俭、文钦统率五六万大军渡过淮河,向西到达项地。毋丘俭守城,文钦在城外保护。司马师聚集公卿商讨计策,朝廷的议论多数认为可以派遣战将出兵,王甫及尚书傅瑕、中书侍郎钟会劝司马师亲自出兵。于是司马师统率中军步兵骑兵十余万人去征讨。日夜兼程,召集三方的军队,大规模会聚在陈、许的郊野。很快驻在隐桥,毌丘俭手下将领史招、李绩先后来投降。
毌丘俭、文钦移兵到项城,荆州刺史王基反复请战,要求进兵征占据南顿来逼迫毌丘俭,然而司马师想等待大军集合,于是不许,后来王基认为南顿有大粮仓,以将在军,君令有所不受,自作主张出兵夺下了南顿,毌丘俭等从项地发兵也想争夺南顿,走了十来里,听说王基已捷足先登,只好退回项地。在《晋书》中则记载为司马师派遣王基攻取南顿,这里应该以《三国志》为主。
司马师高筑壁垒,等待东面军队的集结。众将请求进军攻打项城,司马师说:“诸位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淮河以南的将士本来没有反叛的意思。况且毌丘俭、文钦想走纵横家的路,学习张仪、苏秦的学说,认为远近必定会应。然而发动叛乱的时候,淮北以北不顺从,史招、李绩先后瓦解。内部不顺从,外部背叛,自知必定失败,被困的野兽想要决想斗,迅速交战更合他们心意。虽说必定克敌,但死人也多。再说毌丘俭等人欺骗将士,十分狡诈善变,稍稍与他们相持一段时间,骗局自然会败露,这样就能不战而胜。”于是司马师派遣诸葛诞督率诸军从安风向寿春之间出兵,征东将军胡遵督率青、徐诸军向谯、宋之间出兵,切断叛逆退路。
司马师下令各路军队都坚守阵地,不要正面交战。毌丘俭、文钦等向前不能战斗,退后到寿春又怕遭到袭击,前后无路,无计可施。淮南将士,家乡都在北边,军心涣散,相继投降。只有淮南新近归属的当地农民愿意为他们打仗。司马师屯兵于汝阳,派遣兖州刺史邓艾督率泰山诸军进驻乐嘉,示弱诱敌。
当时邓艾装出不堪一击,用以诱使毌丘俭、文钦出击。司马师很快率军从洙地来到。文钦不知是计,果然在夜里想要袭击邓艾。等到天亮,见兵马强盛,才撤回军队。文钦进军将攻打邓艾后,司马师秘密派兵,径直奔赴乐嘉,与文钦相遇。文钦的儿子文鸯,十八岁,在三军中最为勇猛,对文钦说:“趁封方立足未稳,请登上城墙擂鼓呐喊,可以打败对手。”然后按计谋行事,三次呐喊而文钦不能应战,文鸯退兵,一起引兵向东。魏臣尹大目追出试图劝降文钦,但遭文钦拒绝。
司马师就对众将说:“文钦逃跑了。”命令派精锐部除追击文钦。众将都说:“文钦久经沙场,文鸯年轻有锐气,引军入项城,并没有失利,必不会逃走。”司马师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文鸯三次擎鼓,文钦不回应,他们的气势已经衰竭,不逃走还等什么?”
文钦将要逃走,文鸯说:“不先打掉敌人的锐气,是不能走的。”于是与十除名骁勇的骑兵攻入景帝军队的阵地,所向披靡,然后引兵撤离。司马师派左长史司马琏督率八千精壮骑兵徒侧翼追敌,派将军乐林等督率步兵为后继。等到了沙阳,多次攻破文钦的军阵,射出的箭密集如下雨,文钦顶着盾牌逃奔。大破敌军,众人都扔下兵器投降,文钦父子与部下逃跑去保项城。毌丘俭听说文钦战败,抛弃众人连夜逃往淮河以南。安风津都尉追上毌丘俭,杀了他,把毌丘俭的首极傅到京都。淮南平定后毌丘氏与文氏两家的人,凡是留在魏国的,都一齐被斩杀。文钦、毌丘秀和毌丘重等人投奔吴国,吴任命文钦为都护、假节镇北大将军、幽州牧、谯侯。
因为诸葛诞率先率兵进占叛军的据点寿春,稳定战局。再加上他长期在淮南驻守,于是被任命为镇东大将军、仪同三司、都督扬州诸军事。
:。:
第038章 司马昭上台()
正元二年(255),魏国大将军司马师因为平定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