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永世帝唐-第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汉皇室既失其鹿,有德者自当逐之。王莽也“逐鹿”了,但成则为王败则为寇。他最终没有将汉室吞入腹中,自然算作是无德之人。

    西晋虽是司马炎建立的,但司马氏不臣之心却是传自司马懿。所以,失德之源头在司马懿身上。所以,西晋自从建立后,便一刻也没得安宁。”

    长孙氏打断他,问道:“魏武帝可算失德之人?”

    殷清风说道:“曹操生前只加九锡,非是他不能称王称帝,而是他自认自己始终是一个汉臣。死时身份是魏王,不是“魏武王”或“魏武帝”。而且,即使曹丕篡位,也善待了献帝的后人。

    而隋文帝杨坚则不同,他几乎屠尽整个宇文皇族。北周皇室的气运已尽,文帝占据天下就好了,为何非要暴虐杀人呢?而且,北周静帝还是他名义上的外孙。

    侄儿既胸无大志也不想自己短寿,更不想祸及子孙。侥幸得来的学识尽献于叔叔,得一世富贵便知足矣。”

第139章 夜宿东宫(二)() 
应付完长孙氏的“好奇”,晚餐便结束了。

    李世民与长孙氏去更衣,殷清风则被李晋安带往李世民的书房。

    出了长孙氏的寝宫,李晋安看似平静的说道:“算你小子有良心,还记得咱家。”

    殷清风有些讨好的说道:“都是小子的错,让叔叔不得安生。”

    李晋安知道他说的是火药的事儿,“你小子也是一心为了大唐,为了太子,咱家怪不得你就是了。那事儿交给别人去做咱家还真不放心,而且你今天的礼物咱家很是喜欢。”

    “那。。。小子还有礼物要送给叔叔,叔叔收还是不收?”

    李晋安在殷清风的身上扫了一圈,“还有什么好宝贝,快拿出来。”

    “嘿嘿,得过些日子才准备好呢。”

    李晋安假装生气,“那现在就别讨嘴巧。”

    殷清风与李晋安在书房聊了好久,李世民才一脸喜色的走了进来。

    今天殷清风教给他的那些养生术都不难学,但既然是出自仙人效果肯定错不了。从此他再也不用担心妻子的身体,他和妻子的寿命也有了保障。真庆幸当初没杀了这小子啊!

    刚才趁着换衣服的时候,他与妻子简单的交流了一下。妻子的那些话,让他不得不承认妻子的洞察力的确比他强。

    妻子说:一个人要有所作为,得先有声望再去笼络人心。他说话非常直接,即使有一些婉转的话,也是出于礼节。他连客套话都不会说的人,如何去笼络人心?

    不但如此,他在与你我对话的时候,一些基本的礼节做的也不够好。这在别人看来就是持才傲物。

    而且妻子还反问他:他既然能拿出让你增加寿命的仙术来,又如何再去害你的性命?他直接隐瞒下来,再眼看着你我丢了性命不是更好?

    还有,既然他能说出失德之人遭天谴的话,他又怎会做出失德之事?

    “二郎,妾身信他,也相信你们翁婿能携手建起大唐盛世!”

    有了妻子的这番话,李世民彻底放下心中对殷清风的忌惮。现在他越看殷清风越是顺眼,琢磨着昨夜妻子提的那个建议,是不是该直接对殷清风说出来。

    李世民坐在那里琢磨心事,殷清风先开口了,“请叔叔指教,现今的工部尚书为何人,侄儿有事想求他帮忙。”

    “应国公武士彟。”想心事的李世民下意识的回道。

    等说完了,他好奇的问道:“找他做什么?”

    “侄儿有些物件需要手巧的工匠打制出来。”

    李世民眼睛放光了,“可是像马蹄掌那样的物件?”

    殷清风说道:“功效没马蹄掌那么大,只是一些小部件。”

    “哦”李世民有些失望,不过他还是说道:“可需要我给你写封信带去?”

    殷清风说道:“这倒不用,正好侄儿要和他谈谈关于加盟的事儿。顺便再说一下工匠的事情。”

    李世民正容的说道:“你之前要我邀请那些世家来长安,信我已经派人送出。你现在详细说说具体的做法,和他们加盟之后你要达到的目的。”

    在殷清风的印象里,这是李世民第三次问起这样的话题。由此可见,李世民对世家是多么的不放心。

    他说道:“侄儿先说说要达到的目的吧。

    世人大多是喜欢享受奢华的,享受不到的,自然是因为没钱。

    世人对待钱财的态度,大致可分为三种。

    第一种,视金钱于无物。这类人要么品行真的高洁、要么是没办法聚集更多的钱财,不得已才装作清高。

    第二种,爱财如命。这类人敛财疯狂、散财吝啬。

    第三种,平常心。这类人不管是取财还是散财,都以君子之道约束自己。

    从汉时起,世人对经商之人愈发贬低,但却愈发享受奢华。大唐不禁百姓经商,但生财之道却寥寥无几。不管是世家还是勋贵,主要还是通过世代蓄田蓄奴,才有了今日的财势。

    以往,再大的家族也不可能做到让每一个子弟都接受教导。而今,侄儿给他们送上生财之道,便是想让这些子弟间产生嫌隙。

    世家能兴旺多年,族内自然有各自的规矩。现在多了一条生财之道,他们该怎么做呢?

    首先,谁来掌管经营?每年十几万、几十万的收益,谁不眼红?

    其次,每年多了这么多财富,该怎么分配?如果还是按照原先分配钱财的方式进行,无疑会让嫡庶支之间的财富差距加大。如果修改,既得利益的嫡支不会同意,不修改,庶支的人绝不答应。

    就算在一两年后他们重新稳定下来,彼此还是一家人。但侄儿相信,不是每一个世家都能做到让每一个人满意。经过这次争吵之后,嫡庶之间一定会产生隔阂的。

    但随之而来的,还有新的问题出现:一个人拥有了比以前更多的钱财会如何呢?

    侄儿曾听两个乞者间的对话。一个乞者问另一个人,如果你有钱了会怎样。那人回答到,一天吃三顿饭,每顿仨曼首。

    乞者尚知钱财的好处,何况世家子。

    古人言: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侄儿正是从这“奢俭”二字着手,来分化世家的力量。

    所谓“奢”,必须有钱财的支持。

    原先已经占据族中大多钱财的嫡支,不愁没有名师教导、不愁将来出仕的问题、不愁没有名门美媛婚嫁。。。现在有了更多的财富,他们会如何?

    侄儿相信,能在钱财面前保持本心的人并不多。

    所以,他们会将更多的心思用在醇酒美色上面。

    正所谓“酒色财气,最是害人。”

    禹疏仪狄岂无由,狂药使人多醉狂。尾生桥下水涓涓,吴国西施事可怜,昔日石崇因富死,铜山不助邓通穷。霸王自刎在乌江,有智周瑜命不长。”

    “等等!你先把这四句话写下来,再往下说。”

    殷清风正说得起劲儿呢,李世民突然喊停。

    这四句似诗非诗的话对应八个典故,没想到李世民这么感兴趣。殷清风只好挽起袖子写给他。

    他在写的时候,李世民站在旁边仔细的看着。等殷清风写完了,李世民皱着眉头说道:“名字呢?这首诗的名字是什么?”

    这四句话本来是殷清风生硬捏合在一起,哪会有什么名字。但李世民需要它们有个名字,那就有吧。

    殷清风只好在抬头处写到酒色财气歌五个字。

    “酒色财气歌,好!好!”

    李世民似乎非常满意这个名字。

    等李世民欣赏够了,殷清风整理了一下头绪,继续说道:“嫡支子弟在沉迷与享受时,原先没钱读书的庶支子弟因为待遇不公、因为有了钱财的支撑,他们会发愤图强,苦读经书。

    这样的情形如果持续二十年,嫡支终究会被庶支超越。到那时,孰嫡孰庶?嫡支还想占据族中权利,但才能不足。庶支想要夺权,又被族规约束。长此以往,只有分道扬镳,各走各的路。”

    李世民从喜得诗句中冷静下来。他仔细的去分析殷清风这个计划的可行性。

    许久之后,李世民问道:“你之前说过,还有一些人是不会因为钱帛而动心的,那你又如何打动他们?”

    殷清风不知道李世民是想收买谁,还是出于别的目的,他说道:“投其所好。”

    “你具体说说。”

    殷清风说道:“很多富豪家族出身的官员,可能对财色并不动心。若以财色诱之,效果并不好。但人无完人,总有人性弱点的。

    比如喜好书法的,送他王羲之、智永、钟繇、陆机、卫夫人等人的字;喜好绘画的人,送他顾恺之、萧绎、展子虔的画;喜好金石的,送他商鼎、周簋等。”

第140章 夜宿东宫(三)() 
李世民没有评价殷清风的回答,他说道:“继续刚才的话,你说说你怎么诳那些世家入毂吧。”

    殷清风算计那些世家,李世民是求之不得的。但听了那些话,他只有一个感受:阴险。所以李世民才会说“诳那些世家入毂”。

    殷清风说道:“首先,侄儿年幼不能服众,其次,侄儿不喜与人结交。到时候出面与那些人打交道的,将会是侄儿的义兄。”

    李世民举手示停,他问道:“你义兄有大才。现在我这个叔叔掌权后,定不会埋没与他。对你义兄的使用,你有何建议?”

    对杜伏威的使用,殷清风也有计划,但时机未到。

    “义兄之才,侄儿略有耳闻。但侄儿想让他暂时来帮侄儿把加盟的事情做好,再向叔叔推荐。”

    李世民点点头,示意他继续说。

    “无论那些世家还是勋贵,动辄几十口人,多则几百人要养活。就算他们每家各自都有产业在经营,但终归是比不上仙居坊和滋味楼的。

    他们用到钱财的地方又多,现在大唐也算安定,他们想在大唐的政堂上争取更大的利益,就得有更多的子弟入仕。

    现在大唐实行科考取仕,他们的子弟想要入仕,除了荫封、推举,更多的人还是要走科举这条路的。

    侄儿不知大唐每年有多少人参加科考,也不知每年要招收多少才子入仕,但竞争想必是激烈。他们想要脱颖而出,就不单单是要名师的指点了,考前需要结交同窗、中考后还有结交权贵、出仕后也要结交地方乡绅,这些都需要钱财的支持。

    等到滋味楼重新建好,吴国公会向他们展示仙居坊和滋味楼的年收益。等他们看到那几百万贯收益的时候,他们若是不动心,侄儿就要上奏叔叔颁布他们为当世圣贤。”

    “哈哈哈。。。”

    李世民被殷清风的俏皮话逗乐了,“当世圣贤?他们也配!”

    李世民见殷清风已经有谋算了,他话锋一转,“那。。。仙人对科举考试有何旨意?”

    汉朝之前,官职世袭的是“世卿世禄”制。汉代选拔人才的制度称为“察举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制度是九品中正制,隋代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打击门阀世袭,因此开始实行科举制。

    隋代的考试制度规定六品以下官吏须由尚书省吏部提名,废除了传统的州郡的征聘制度,也就是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

    隋文帝时期的考试制度,除有秀才、明经科外,到杨广时又加了进士科;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