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了甲子历的天干地支,就少不了十二宫与二十八宿。所以,在十二生肖外围,再建十二宫与二十八宿图。
天文上把黄道平面划分为十二宫,以日躔过宫划分十二个月。所以古代把黄道十二宫以地支命名,十二宫又与二十八宿相对应,即子宫有女、虚、危三宿;丑宫有斗、牛二宿。。。等等。
干支纪年就得有干支纪日和干支纪时。
干支历的纪日用六十组各不相同的干支进行标注。从甲子到癸亥,不断循环记录。
干支纪日在每一天的划分标准为晚上的零时,即子正。子正在淮南子中叫晨明,集解中叫夜半。此外,晚上二十三点至二十四点又称为晚子时,二十四点至一点称为早子时。
干支纪日法是中国历法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它以六十为一周,周而复始,所以历算家都以甲子为不变的尺度,考古家也借甲子以定古代月日的真正间隔,否则经过多次的改历,古代岁月将无法整理。
史记历书已以十二支纪时。古人把一昼夜分为十二辰,每辰分为八刻,一昼夜为九十六刻。
清初引用西法,把一昼夜分为二十四小时,因而一辰等于二小时。每辰两小时,遂有初正之分,每时等于四刻,每刻等于十五分钟。
这一整套弄下来,这处广场就大气了:外围是十二宫与二十八宿图、再内一圈是十二生肖,往里是纪日的六十根日柱、最中间是日冕。
没有点儿文化知识的人,到了这里就是看热闹,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他们看不懂。
文化公园再往上,不用说,就是以长孙氏为相貌的女娲娘娘。
这个雕像的头部是整块瓷器,脖子以下的部位采用瓷片贴片的形式贴上去的。
贴过瓷砖的人都知道,瓷砖与瓷砖之间要有缝隙。但女娲娘娘的雕像若是像贴瓷砖一样满身缝隙就太难看了………就像现代沿海地区用花岗岩等雕塑妈祖娘娘那样。
为了弥补这一缺憾,不但把她身上的服饰设计成彩衣的模样,再在缝隙处贴上去不少的垂绦等装饰。不但看着五彩缤纷,缝隙也被遮挡住了不少。
这还不够,若走近了之后,缺憾还是能看得到的。为此,殷清风让人在雕像外三十米处围上栏杆。
在这个距离,既可以观看到雕像的全身,又能忽略那些缝隙。若是后世人在那个距离拍照,一定可以把人与雕像全部摄入镜头内。
普陀山上,南海观音雕像的台基是十三米高,像高十八米。这里的雕像要矮一些,只有二十五米,象征着长孙氏今年二十五岁。
她的生日是六零一年三月十五日。为了把这些数字镶嵌进去,殷清风也是费了不少心思。
底座分六层,每层各是松、竹、梅浮雕,“一”座十五米高的雕像独li空中。
不管李世民和长孙氏满不满意,反正殷清风是很满意。
150509 。
15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