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永世帝唐-第3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完,还一副悲天悯人的表情。

    王度恼怒归恼怒,但他心里一下清醒过来了。

    是啊前隋的覆灭,是百姓活不下去了,世家只不过是从中因势利导罢了。

    现在有新式农耕令。既增产了五谷,又重新划分了田亩。现在的百姓恐怕只想一心种田。若还像以前那般一呼百从。。。

    没想到李氏竟然看得如此通透!

    但他还是不甘心,“所以,清风就依照太子的指令,一力压迫河东裴氏?”

    殷清风笑道:“老先生也知道大势所趋为何意。

    大势嘛,就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这天下从前汉末年以来,已经分了四百年了,该合了,而且是长久的合!谁敢阻挡,谁,就等着抄家灭族吧。。。。”

    王度浑身冰冷。

    他来之前,把所有能想到的都想到了,可没想到的是,这小子先一句“百姓思安”就击破了他的信心,再一句“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天下大势。

    谁敢阻挡,谁,就等着抄家灭族吧。。。。抄家灭族。。。老夫错了吗。。。

第394章 王度惶恐() 
“老夫受教深矣”

    受教?

    殷清风放下茶杯。

    不玩儿深沉了?还深矣?矣毛啊不咄咄逼人啦?不问什么狗屁世家啦?继续啊?别换套路啊?来咱们继续怼!

    “老夫苦读先贤典籍多年,又以先父的兴衰要论和胞弟的续六经、中说为傲。不曾想,是殷侯点醒了度。度,愧对先父啊”

    泥煤!请继续!

    王度眼神涣散,像是自语,“兴与衰,天命之。武功强,天下得之。天下败之,武功弱矣。。。错矣”

    什么鬼?还信天命?你不错谁错!

    殷清风端起茶杯,不想搭理这个疯老头子。

    “天下大势,合与分。

    夏为合,商为合。西周为合,东周为分。秦汉为合,五胡为分。隋为合,隋末为分。李唐,合矣

    夏一千四百年、两周八百年、两汉四百年。。。”王度眼睛雪亮,“李唐只有两百年,对不对!对不对!”

    他痴狂的盯着殷清风,“李唐,两百年!”

    这娃儿有病!

    殷清风掏了掏耳朵,“两百年?你甘心两百年后你王氏的子孙身遭刀兵加项?你甘心,但小爷。。。本侯还不想。”

    你敢用殷侯,小爷就敢用本侯。敢怼小爷,小爷就怼死你。

    “不甘心。。。”王度的眼神又涣散了。

    殷清风不想喝茶了,肚子胀。

    他把书记拿过来。

    他还想在过年前把史记断好呢。

    不过,这货殖列传的第一句就没道理啊。

    还“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

    什么是货殖?经商营利啊。老死不相往来还货殖个毛啊

    再看下一句,“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

    最愚蠢的办法是禁止他们与百姓争利?

    “不与百姓争利”可是宋朝以后读书人,尤其是明朝人,对抗朝堂最犀利的武器。但,这句话,只能用“呵呵”来形容。

    商业,发展到最后,就是夺权。这是历史证明的。

    但司马迁绝不会看到这一点。

    在封建思想下。。。封建?

    实际上,从西汉景帝平定七王之乱之后,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封建了。

    封建这个词,出自于诗商颂殷武:“命于下国,封建厥福。”。真正的含义是指:封邦建国。

    夏商周有封邦建国,西汉有封邦建国,但之后就没有了。没有了封邦建国,何来封建一说?

    所以,殷清风以为,史书中所有的汉景帝以后,凡是带有“封建”字眼儿的,都可以用君主制、帝王制来代替。

    封建思想、封建习气。封建社会、封建王朝什么的,全都要更名为君主制思想、君主制习气、君主制社会君主制王朝等等。

    在君主制的思想下,司马迁以帝王为首重、权贵为次重,至于百姓,呵呵呵。

    司马迁看到了“人们总是要使自己的耳目尽情地得到音乐和女色的享受,使口中尽多地品尝牲畜肉类的美味,身躯尽量安处于舒适而快乐的环境。”

    也意识到了:“精神上还要炫耀自己的权势与才能的荣耀,使这种风俗浸染百姓的思想已经很悠久了。即使用老子那样微妙的言辞逐家逐户地去劝说他们,终究也不能使他们的精神淳化。”

    但他解决的办法是:掌权者对于人民,最高明的办法是听其自然,其次是诱导他们,再其次是教育他们,又其次是用典章制度来束缚他们,最愚蠢的办法是与百姓争利。

    这个最高明的办法,实际就是最愚蠢的办法。反而诱导和教育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至于什么与民争利,就是狗屁。

    殷清风在断句之后,把心得写在另一张纸上。

    与民争利是个大话题,宋朝之后,义利之争达到了顶点。

    唐人虽然在这个问题上不迂腐,但他也准备围绕着这四个字,好好的撰写一篇文章。

    文章的名字嘛。。。。

    “敢问殷侯,这天下大势的合与分,是出自太子还是殷侯之口?”

    思路被打算了,殷清风不恼,恼的是,王度的问题问得太蠢。

    “有什么区别?”

    王度一怔之后,颓然道:“是老夫愚钝了”

    不管这句话出自谁之口,最少李世民、陇西李氏是明白这句话的。

    殷清风不理他,继续思考文章的题目。

    利之所在?何为利?君与民争什么利?谁与民争利?还是。。。

    “度,请殷侯赐教。”

    靠腰,还没完没了了啊?信不信小爷让你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殷清风没好气的放下笔,“万事有规律。找到了规律,也就找到了分析问题的本质。”

    “万事有规律。找到了规律,也就找到了分析问题的本质。。。”

    王度痴痴的重复着殷清风的话。

    殷清风不爽的嘟囔了一句,继续落笔。

    假使王度是现代人,一定听得懂“规律”二字。

    可惜他不是。

    在唐朝,“规”,有法度也。与“矩”合用为“规矩”。

    而“律”,均布也、法也。

    “规律”在唐朝解读为:有规范的律法也。而不是‘自然界和社会诸现象之间必然、本质、稳定和反复出现的关系。’也不是,‘有节奏的;不是杂乱的。’

    但王度并不蠢,他联系上下句,很快就想清楚了整句话的含义。

    “找到‘规律’,就能得到‘分析问题的本质’。。。规律是什么?本质又是什么?如何去找?又如何去确定正确与否。。。”

    殷清风不为所动,就当没这个人一样。

    当他放下笔,揉手腕的时候,看见的却是眼珠子通红的王度。

    靠了小爷的老腰,这娃儿魔怔了?

    或许是因为眼前的景象晃动,王度的神志开始慢慢恢复。

    王度起身行礼,“度向殷侯请教,何谓本质,又如何找到规律。”

    听着王度的沙哑的声音,殷清风感觉自己的心有点儿软了。

    之前,王度只是史书里的一个符号,刚才,最多他就由符号变成了活生生的,陌生人,而已。但依然与他没有半个铜板的关系也没有。所以,他怼起来没有任何的心理障碍。

    可眼下嘛,用光头教的说法是,他和他之间已经有了因果关系。

    看王度那疯狂和执着的眼神,他若处理不好,王度真能豁上老脸,和他纠缠到底。

    罢了,谁叫小爷刚才怼得太狠了。

    他把笔筒推到王度面前,“请问老先生,这个笔筒值不值二十贯。”

    王度佝偻着身体,将笔筒拿在手中端详,“度以为,五十贯也可。”

    “在本侯的眼里,它就是泥巴烧成的文房用具而已。

    不管它是出自哪个工匠名师之手、又耗时多久、上面的纹饰多精美、是否是太子赐下的的等等,它的本质不会变。

    绫罗绸缎和葛麻粗布制成的衣裳,改变不了它们是保暖身体的本质;篆书、隶书、草书等不同的笔体,改变不了记录是书写的本质;草庐与宫殿的本质都是让人们免受风吹日晒。

    同样,龙肝凤胆和五谷的本质一样,使人果腹;步行与骑马的本质一样,都是为了让人去到何处。

    其中的区别是,多了一些享受,快捷、美感和高人一等的傲慢而已。”

    王度猛地一抬头,“敢问殷侯,世家的本质是什么,王朝的本质又是什么?请殷侯赐教!”

    殷清风心里叹口气。

    早知如此,他就不该接见王度,更不该卖弄了。现在好了,自己挖的坑自己填吧。

    还赐教,你要不要跪下拜师啊

    “世家和所有家族的本质一样,都是同一个姓氏的人丁集聚在一起。区别只在于每个家族的底蕴不同。像,世代武将的武勋家族、世代经义传家的书香门第、累世高官的官宦家族等等。

    若是没了这些,他们和寒门庶族有什么区别?都是有一个家主或族长,都是有几百几千的子弟,都是要让每一个子弟吃饱穿暖。。。

    而王朝的本质。。。”

    王朝是指诸侯国或附属国。在王朝之上还有皇朝。

    皇朝就是大一统的朝代。

    如:战国时的秦国只能称呼为秦王朝。统一六国之后,因为秦国是全中国级的朝代,就可称为秦皇朝。

    同样,历代为中国附属国的朝鲜从来不是皇朝,而是王朝。

    此时王度口中的王朝是指国家,而不是某个朝代。

    国家的本质是哪个阶级的政权,是哪个阶级的统治。

    但这话怎么和王度解释?生搬硬套的话,又得解释一大堆。

    “由皇室、官吏和百姓组成。

    所以,从国家的本质来说,世家与百姓没有区别,都要服从皇室和官吏的管治。

    若是谁认为自己是武勋家族、官宦家族出身的子弟,就能高人一等,就能对抗皇室。最终的结果,要么推翻皇室,要么被皇室推翻,不外如是。”

    王度的身体,慢慢的软在了椅子上。

    以前,他以为阿耶的兴衰要论和三弟的中说,都是可以让以后的历代帝王大治天下的学说。

    三弟在中说里写到:以恢复王道政治为目标,倡导实行“仁政”,主张“三教合一”。

    三弟还致力于探究“天人之事”,围绕“天人”关系这个核心,阐述了人与天地、万事万物的发展、如何求学、以及对以往历史的总结等学说,

    这些,是他和所有太原王氏子弟引以为傲的学说。

    所以,哪怕其他世家想对抗李氏,太原王氏也只是冷眼旁观;所以,当别的家族对李氏的统治越来越安稳而感到不安时,他想着是要来到长安,给太原王氏找一条新的出路。

    在进入那座府门之前,在进入这座书房之前,包括他这一路走来听到的、看到的,都没有动摇他此来的目的:说服这个少年、从他口中探知李氏更多的消息、借他之手献上“续六经”和中说。。。

    他根本不相信这两年的变化与这少年有任何的关系。他就是李世民推到世人面前,混淆视听的傀儡、他就是李世民为其以后出仕推出来的傀儡。

    当然,他现在也是这么认为的。

    不说他只是个少年,就以他庶子的身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