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永世帝唐-第1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昨晚殷清风一直陪着马周俩人喝酒聊天,也没向妹子们解释他们是谁、他又为什么重视这二人。现在既然被问起,殷清风解释道:“我很少与外界接触,现在来了两个学子,当然不放过与他门交流的机会了。刚才与他门讨论些问题,他门正苦思我说的那些言论,就不要打扰他门了。”

    妹子们楞了一下之后都笑了起来。月眉说道:“辩不过郎君是应有之意。”

    “就是,清风哥哥是最聪慧的。”

    “郎君都编写那么多那些书了,谁能比上郎君?”

    “想驳倒郎君?再读十年书也不可能。”

    “。。。。。。”

    到了晚饭后,殷清风拿着烛台走进黑暗的书房,“兄长?兄长!”

    “啊啊!天色已晚了?”马周吃惊的看了看蜡烛又望了望窗外。

    殷清风笑眯眯的问道:“兄长可要进餐?”

    马周站起来狠狠的伸了个懒腰,仿佛在自己家中那般惬意,“二郎不说,周还不觉得腹饥。快快端来菜肴!还有你家中的美酒。”

    以文人之间的交往而论,马周的举止绝对属于狂生级别的,好在殷清风也是地道的入侵生物,他也不以为意的拍了拍手,得到信号的殷正殷平端着饭菜就进来了。

    马周两眼放光的搓了搓手,“二郎家中的美酒真是难以释手啊”

    殷清风给马周满上一杯酒,“小饮怡情,多饮伤身。”

    马周随意的点着头,然后问道:“吕小弟呢?”

    殷清风说道:“他在另外一个屋子里。放心,饿不到他的。”

    面对美酒佳肴,马周狂饮狂吃之后才开口说道:“二郎午前的言论可与他人说起过?”

    “不曾。”

    “哎”马周的眼中不知带着何种意味,他捋着胡子好久之后说道:“蒙二郎信任,将那等言语说与周闻。可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吧,你真决定这么做?”

    殷清风点头而不语。

    “周自诩世间难有人放在眼中,但二郎却让周敬佩不已。观汝行闻汝言,奇人也!周不如!”

    马周即使没表态选择哪个阵营,但他既然这么说了,殷清风就不给马周继续说下去的机会,一旦他决定反对咋办。他轻轻的说了句:“其实不难。”

    “不难?”马周一惊之下坐直了身体。

    “某些人耻于言利但不能放过到手的钱财。小弟的仙居坊不但自卖而且招收不少加盟商,那些加盟商可都是京城内三品以上的家族。”

    “加盟商?”

    “他们从我这里低价买去货物,然后贩卖到大唐各道各地。”

    “你。。。你是说,他们。。。那些三品以上的家族都参与到商贾之事里面了?”马周感觉他要疯了。

    “说一套做一套,读书人比其他人更虚伪,不是吗?”

    马周面对殷清风的诘问不知该如何回答,但他心里转了一个念头就知道殷清风没撒谎,因为没必要。

    “这。。。这就是二郎要改变四民之论的缘由?”

    “不是。小弟的目的是让更多人就业。”

    “对!就业!午前就是说及就业才引出废除四民论的。”

    “观当今李唐,绝不会二世而终。现在大唐的丁口不过两三千万,地多人少。可是等丁口增长到四千万、八千万的时候,土地还够分吗?均田制还能继续有效的实行吗?

    东汉末年,人口达到了七千万。结果呢?魏蜀吴争霸之后,西晋初年的人口不过现在的数量。”

    “二郎不是说扩大疆域吗?”

    “兄长愿意放弃祖先坟茔的所在到西域到漠北到岭南落户?”

    “不愿!愧对列祖列宗之事,周不敢为!”

    “将心比心,别人也不愿意。要想在有限的土地上养活更多的人,就要想办法,不能让人口只局限于土地之上。

    若工与商还是贱籍之人、他们有再多的钱财,还是不能穿华服、他们的子嗣还是不能入仕,他们会宁可成为农民这一阶级。那么,土地哪里来?没有土地就吃不饱穿不暖,吃不饱穿不暖会怎样?”

    “。。。。造反。。。。。”马周给出了一个他不愿面对的结果。

    “没错!昨日带兄长去观看的那些农耕、养殖之术,目的是让他们吃饱。可他们吃饱了就会生出更多的下一代。难道为了不让他们生出下一代,小弟就不让他们吃饱不成?”

    马周摇了摇头,叹了一口气然后振作了一下问道:“二郎说了如此之多,就是为了在废除四民之论后让更多的人不再依靠土地求活?”看到殷清风点点头,他接着问道:“如此就能彻底解决王朝更替了吗?”

    “不能。”

    “不能?那”

    殷清风总不能说人的五大需求吧,当不再为吃穿发愁的时候就没别的诉求了?

    “人口越多,朝堂上要面对的问题越多。就像:一个儿子好管,十个儿子不好管一样。如果朝堂上不能及时处理因为人口增加的问题,天下一样会乱起来的。”

    “这可如何是好啊”受于思想所限,马周想不出解决的办法来,他颓废的佝偻到了椅子里。

    “但也不难。”

    马周再次被殷清风轻飘飘的一个‘不难’给震惊到了,他猛地站了起来,一边伸手去抓向殷清风一边大声道:“快说说!”

    的确不难。新中国都养了十四亿人口了。

    但面对马周伸来的九阴白骨爪,殷清风只好等他将自己的肩膀抓住了之后说道:“兄长先且安坐。小弟一定知无不言的。”

    马周讪讪的站直了,但是并没有回去坐下,而是一直盯着殷清风等他来回答。

    殷清风也随他了,“秩序,或者说叫做:规矩。只有制定严格的新的秩序、让百姓严格的遵守秩序,天下才会稳定。”

    “是律法吗?二郎是说律法吗?”马周仿佛发现救命稻草一样期盼的看着殷清风。

    “制定和颁布律法在历朝历代都不新奇,可要是百姓不遵守的话,律法制定得再详细又如何?”

    “对!遵守律法!可如何遵守呢?”马周在地上走来走去,嘴里喃喃的,“。。。如何遵守呢。。。如何遵守呢。。。。”

    马周转了一圈又一圈,最后停在殷清风面前,两眼放光的将手搭在殷清风的肩膀上问道:“二郎一定知道对不对?否则你不会说出这些话来的,你知道如何解决的,对不对?”

    面对快魔怔的马周,殷清风说道:“教化。”

    “教化?教化。。。。哦教化,对!教化!”马周再次转了起来。

    这次他没转多久,“二郎建的那个学堂,就是这个意图?”

    “不教而诛视为君王的恶政,但知法犯法则视为蔑视君王。那么,再严酷的律法,百姓应该不会有怨言了吧。”

    “不教而诛。。。教而诛。。。先教化,教化之后就知法,如果再犯法是蔑视君王。。。二郎!受周一拜!”

    马周嘴里咀嚼了半天之后,深深地向殷清风鞠了一躬。

    这套理论放在现代就是狗屁,知法犯法的人多了去了,可是在这个皇权至上的时代就是普天必须遵守的标准。

    殷清风在现代里听说取消了九种罪名的死刑,他认为是煞笔脑残行为。只要损害了人伦道德、危害到了国家利益,别说取消了,就是再增加一倍的死刑罪名都是应该的。正府给百姓提供安稳的生活,有个屁的借口去讲人权。所谓人权,就是讲究一个公平公正,但,只能在乌托邦里能实现。

    不等殷清风站起来客套一下,马周直起腰来又问道:“该如何教化天下这么多人呢?现在是两千多万人口,以后呢?朝堂上能提供这么多的钱财?”

    殷清风说道:“只要每户有一个人能读书识字,就已经是盛世景象了。何况又不要求他们必须达到参加科举的那种学识,能读懂并传扬大唐律法就好。”

    马周只略微沉思了一下认同了,“官学与义学并举,的确可行。呼能结识二郎,乃周之幸事!来,让周敬二郎一杯!也代那些百姓敬二郎一杯!”

    殷清风也松了口气,面对马周一个又一个的问题,虽然都是早就想过的问题,但他心累啊。但好在拿下了马周,再累也是值得的。古人不好忽悠,但要看针对谁、用什么话题和语言技巧。

第238章 收获季节() 
不出殷清风的意外,马周和吕才从此就在山庄里住了下来。

    吕才不埋头演算的时候,就会坐在殷清风和马周的旁边听他俩的辩论。而马周则是争论一次,就闭关半天一天的,然后再去找殷清风辩论。

    殷清风的时间,就在辩论声中和相互讨论中度过了。不知不觉就到了山庄的收获季节。

    在没有地瓜玉米这两种不挑土质的作物传到中国之前,冬小麦将是北方地区主要的救济粮。殷清风让杜丙和殷暑往在两处农庄同时进行培育冬小麦。

    现在世界公认的是,小麦从西亚、中东一带西向传入欧洲和非洲,东向传入印度、阿富汗和中国的。但殷清风就搞不清楚了,以五千年甚至八千年前的交通环境下,古人类是怎么做到的。

    不管小麦或大麦起源于哪里,冬小麦出现在我国东周的没错的了。

    董仲舒曾上奏:“春秋它谷不书,至于麦禾不成则书之,以此见圣人于五谷最重麦与禾也。今关中俗不好种麦,是岁失春秋之所重,而损生民之具也。愿陛下幸诏大司农,使关中民益种宿麦,令毋后时。”

    所谓宿麦,秋冬种之,经岁乃熟,故云宿麦,即冬小麦。

    汉成帝时,著名农学家汜胜之曾以“轻车使者”的名义,在关中平原推广种植小麦而著称天下。

    既然史书中记载了冬小麦,也记载了汉朝曾大力推广小麦种植的事情,为什么唐朝初年时官员的俸禄是粟和绢呢?

    原因就在战乱上面。

    战乱不但淤塞了旧的水井和水渠,百姓也没有能力挖掘新的水井和水渠,而小麦需要的水量几乎是粟米的一倍。所以,不但冬小麦在关中看不见,连小麦的种植面积在全国范围内也大大缩小。

    现在殷清风不但要重新培育冬小麦,将来还要在秦淮以南培育出双季稻。只有这样,才能跟得上人口增长的速度。

    不过,明年他就要在山庄种下水稻了,他太怀念米饭的滋味了。

    今天,殷清风主持的秋收会议正在进行。他责问的对象是农业部长杜丙和副部长殷暑往。

    “葡萄种下多少了?有多少品种?”

    杜丙回道:“回郎君,今年的面积是八顷,苗株十五万。明年还会增加一些。现在只有四个品种。”

    不是杜丙不想多种一些葡萄果苗,要知道现在唐朝还处在葡萄的引进阶段。而且,用来酿酒的葡萄才是重点。就这些果苗还是通过大量悬赏才收购得到的呢。

    “葡萄的种植不能停,每一年都尽最大的可能去增种。”

    杜丙回道:“小的记下了。”

    殷清风接着问道:“现在你那里种了柰没有?”

    “已经让佃户按照郎君吩咐的那般嫁接了,明年就会结果。”

    “嗯,你让他们耐心、大胆的实验。还有,秦王送来的那些桃树成活了没有?”

    “那些桃树都成活了,过上几年应该会结果的。”

    “再说下今年的产量吧。”

    “是!三百顷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