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汉之魂-第4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够迁徙一部分族人前往“汉江省”善莫大焉,成都府被流寇抢劫走了大量粮食,不少川民在“红旗军”组织下,有计划的移民,两位郡王干脆也带上家人远行。

    旅途顺利,由于是包了三艘长江客船顺江而下到达南通州转乘远洋大客轮前往“汉江省”,一路上也不算劳累。

    五百余人都没有出过远门,这一次觉得处处新鲜,一路上简直是欢声笑语不断。

    来到“汉江省”汉城住下后上街观察了五天,他们发现顾准没有吹牛,这里的治安良好,城市干净卫生,大街上、店铺里的商品琳琅满目,来往之人一个灰头土脸的都没见着。

    汉城跟天府之国的气候差不离,也是四季分明,川民来到这里没有任何不适。

    两位郡王有钱,他们来“汉江省”看看,如果这里很糟糕他们就当作偷偷出门玩耍几个月,大不了再带上一大家子回成都,见到了繁华、舒适的汉城后,他们决定留下。

    两兄弟商量后认为应该拜望征虏大将军送上厚礼,以后在这里置业少不了要结交官府,有这位国公罩着,做起事情应该事半功倍。

    黄汉热情接待了两位郡王,更加坚定了两兄弟在汉城落户的决心,接下来又跟前大明首辅温体仁,前大明漕运总督江北四府巡抚杨一鹏聊得愉快,他们彻底放心了。

    温体仁和杨一鹏这段时间心情舒畅,眼看着在他们参与治理下“汉江省”简直是一天一个样。

    他们在大明官场混迹三四十年,有对比才有发言权,他们相信照此发展下去,征虏大将军的威望会如日中天,来归者层出不穷。

    渐渐地温家、杨家就被潜移默化了,他们也开始审视大明的法规和制度,认为大明再不大刀阔斧进行改革整顿吏治,国将不国。

    温体仁、杨一鹏何尝不知这两位大明郡王如果能够在“汉江省”成功置业,不仅仅地方上会得益,还会起到千金市骨的作用,吸引更多大资本。

    明末汉之魂

    

第八百一十章:竞争机制() 
温、杨二人讲了许多政策法规、聊了不少优惠政策,让两位王爷放心大胆在汉城住着。

    高调表态他们的安全“红旗军”全权负责,他们是自由的。

    可以去除了军事区的任何地方,哪怕跟着龙武水师的舰队去倭国、小吕宋、大越国、广南国看看都可以。

    内江王、华阳王听得两眼发光。

    他们其实不太在意是否能够赚取暴利,而是渴望自由,这些年委实憋屈坏了,他们真想去南洋转一圈。

    只不过征虏大将军和布政使温体仁、杨一鹏都拒绝收礼使得两位郡王无所适从,后来温体仁俩人刻意告诉他们,万万不能在“汉江省”送礼,万一被认为行贿会惹麻烦。

    并且高调表态,两位郡王要办事直接派人去相关部门,如果遭遇刁难,他俩会为主动出面解决问题,如果是地方官人浮于事,等着他们的是降级、罢官。

    温体仁、杨一鹏不太懂经商,但是他俩能够感觉到船运会长盛不衰,提议两位王爷可以投资船坞生产商船、渔船、客船、捕鲸船。

    两位藩王得知他们一路上见到的、乘坐的好船只要肯购买专利、交付技术转让费,有足够的资本,任何人都可以建造。

    他俩动了心,没准备生产大船,而是准备建造大量便于在长江、汉水航行的新式平底船,他们相信拥有足够多的江船,蜀道难使得四川闭塞就会成为历史。

    黄汉大力扶持造船业,也刻意引入竞争机制,现在民用、商用的船舶建造已经有一半以上不是“红旗军”体系官营。

    随着吸引的资本增多,以后官营的船坞会重点建造、研发更大排水量的战列舰。

    风帆时代的终结者“飞剪式帆船”已经研发成功,三艘排水量六百吨的船型已经在建造中,三个月后就可以下水试航。

    “飞剪”型舰艏吸引了诸多专攻船舶设计的大匠师、研究员、技术员、资深水手,战列舰的技术升级已经提上了日程。

    为了杜绝铁饭碗,免得太多人故步自封少了动力、没了活力,黄汉已经在谋划把“红旗军”体系官营的造船厂拆分成为三家集团。

    现役军人和荣退的将士们都按照职务、军功赠送一些股份,使得将士们和黄汉本人共同拥有一定比例的股权,其余股份面向市场。

    黄汉相信以自己的个人魅力倡导体系内军民购买这三个船业集团的股票,积极响应者不知凡几。

    这些年麾下的军官都得到了不菲的收入,连普通战士一年的净收入都不会少于三十块银元。

    因为“红旗军”体系的基本农田不许自由买卖,他们的钱绝大多数都存入“四方钱庄”吃利息。

    为了杜绝土地兼并,黄汉借鉴后世国朝的土地政策,但是做了变通,不强求土地国有,只杜绝民间买卖。

    因为屯民得到的田亩大体上按照一户人家拥有五十亩旱地或者拥有二十五亩水田分配,黄汉大大方方给屯垦五年以上、有突出表现的家庭发放了产权证明。

    与此同时所有的军属都得到了这个待遇。

    新屯户得知好好伺候田亩得到好的收成不仅仅自己能够得到实惠,五年以后侍弄的田亩就有可能属于自己,他们的积极性可想而知。

    太多新屯户没日没夜在田地里拾掇,恨不能把每一寸土地都用手指碾一遍,生怕交送一半收成之时比邻居家的少了几斤被比了下去,显得自己没能耐或者被记录为欠收需要帮扶。

    “红旗军”体系帮扶别人的家庭都是积极分子,当然是优先得到土地产权,子女优先得到好工作的存在,购买紧俏物资之时也是他们优先

    被帮助的家庭当然是拖后腿的,他们不仅仅需要通过提高自己得到田亩的产权,还会影响到子女的前途。

    这样做很公平,没有大锅饭,多劳多得,谁的贡献大谁就会得到荣誉和更多实惠,在“红旗军”体系不是越穷越光荣,人人鄙视贫穷。

    除非遭遇不可抗拒的情况,政府出手把确实困难家庭的病残者收容。

    正常情况下贫穷代表着这个家庭懒惰、愚蠢。

    大量屯户、军属是田亩的拥有者,但是他们不可以把自己拥有的田亩在市场上出售,转行了不想种地,需要卖出名下的田亩怎么办?

    政府会出价收购,价格有统一标准,单价当然不会太高,因为屯民、军属获得的土地基本上是免费的,放弃拥有土地之时也不能讹诈政府。

    一般情况下旱地的价格在四块银币到六块银币之间,水田的价格在八块银元到十二块之间。

    给将士们分配田亩之时也是采取实物和现银补偿的两种标准,毕竟不是所有的战士荣退后都选择回家种地。

    该给他们的田亩会折合成二三百块银元,退役将士们选择做生意、当工人都行,被选上胥吏甚至于地方官,荣退的恩养田待遇同样可以折算现银。

    封建王朝传承了几千年的陋习就是发达了、有钱了的时候购买大量田亩。

    现如今在“红旗军”体系行不通,一户人家拥有五十亩田地就是上限,大家庭需要得到更多田地就得分家,只要满足一丁的标准就可以成户。

    因此将士们有了闲钱也不知道用来干嘛,存入“四方钱庄”一年得百分之六的利息又省事又安全何乐不为?

    黄汉为了再次提高将士们的忠诚度,赠送一部分股权和大家利益共享,再提倡、鼓励将士们购买股权,让他们拥有更多得到收益的机会。

    明末的军民为何对大明没有什么忠诚度?那是因为一切都是皇帝和达官贵人的,军民们就是吃苦受累受穷的命。

    “红旗军”体系实现利益共享人人有份,凝聚力何其大也!

    被敌人打败意味着属于自己的田亩会失去,属于自己的股权会化为乌有,团结在政府周围跟敌人血战到底的军民当然会不计其数。

    你爱这个国家,可是这个国家爱你吗?这样的疑问在“红旗军”体系不存在。

    得到了实实在在利益的军民当然会感觉到爱护,齐心协力保卫国家水到渠成。

第八百一十一章:资本的力量() 
刻意结交大明藩王、郡王不仅仅是针对崇祯。

    也是希望大明庞大的皇族别在封地混吃等死,大可以去海外开辟新天地,更是因为看中了这些人手中掌握着的大量资本。

    明末的对外贸易存在着巨大顺差,贵金属依旧是净流入,只不过海量金银财宝集中在占比不足百分之十的王公贵族、地主巨贾手中。

    平均以一个藩王拥有一百万两以上、一个郡王拥有财产五十万两白银的资产计算,再加上总镇国将军、辅国将军等等皇族,他们拥有的资本有可能过亿万。

    资本的力量何其大也,皇族拿出一半资本面向国内投资、面向海外发展,将要提供多少工作岗位,将要多出多少坚船利炮?

    荷兰人能够集中资本组建“东印度公司”,黄汉为何不可以集中资本组建一个向海外扩展的“南北美洲集团”?

    接下来让吴襄牵头办这样的事情,派遣他游说大明藩王、郡王等等皇族,蛊惑国公、侯爵、伯爵这些与国同休的勋贵。

    泱泱大国的有钱人共同出资,资本恐怕超过西夷一个中上等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组建一支拥有十万门火炮的舰队都不成问题。

    以后肯定轮不到西夷抢劫汉人,是不是被“南北美洲集团”抢了本土都说不好。

    送走了两万郡王,黄汉留下两位布政使喝茶解酒,聊一聊“汉江省”发展前景。

    首先这里是开放的,所有的商贾只要按章纳税都会受到保护,外国人来贸易也不歧视他们。

    不仅仅“汉江省”全面开放,旅顺口、虎穴城、天津卫、香港岛、登莱二州、南通州“江海堡”、荆州“望川堡”、襄阳城都要成为开放的口岸。

    现在“汉江省”的组织架构已经搭建,保甲联防已经形成,接下来就是吸引投资大发展,鼓励兴办实业。

    温体仁、杨一鹏不仅仅能够领悟黄汉的意图,还共同表态会写信联系门生故吏游说大资本来“红旗军”体系,他们也会尝试联络熟悉的藩王、郡王。

    只要内江王、华阳王在“汉江省”活得滋润、活得自由自在,不会因为擅自离开封地被朝廷逮拿问罪。

    温、杨二人能够肯定,不出一年,偷偷摸摸跑来“红旗军”体系的王爷不知凡几。

    黄汉不介意大量王公贵族来到“红旗军”体系的地盘,吸引大量富人到来,哪怕他们不是来置业而是吃喝玩乐也对当地发展有利。

    正月初四,“汉江大学”的常务校长宋应星和王玉琪、沈存力以及几十个大工匠、研究员送来十辆样车。

    这还是前年冬天黄汉突发奇想画出了自行车的草图交给沈存力、王玉琪组织团队研发。

    以“红旗军”体系的钢铁质量做出自行车架完全不成问题,关键是没有橡胶,只能使用涂桐油防水的牛皮、帆布包裹软木的实心轮胎。

    骑自行车需要学习、练习众所周知,宋应星等等送来的十辆样车应该是世界上绝无仅有,会骑自行车的也仅仅是这些科研人员,宋应星为了掌握平衡还摔了不少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