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分还都有交情、亲缘,彼此之间大多都认识,像先生这般的外来之人,而且风度不凡的,一下子就会被辨认出来。”
刘群愣了一下。
刘琨则眉头紧锁,整理了思路后,说道:“这么说来,这过了文举的人,都要像你这样,到这幽州的一个小镇子里宣讲?一个人给一个镇子讲解,还真是辛苦。”
刘生却笑道:“这个镇子因为地处偏僻,编户齐民不多,因此只有一人便可,那些稍微大一些的镇子,宣讲的人数就多了,至于县城之地,人多繁杂,甚至还要十几人、二十人协作,而且也不是所有人都要来地方上宣讲,在下文举的时候,名次只在五十开外,这才要到地方上走上一遭,前十名的话直接可以为吏胥,在将军府中行走,日后外放为吏,五十名以内也可入幽州官学深造……”
听到这,刘琨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已然意识到了里面的关键。
“难怪啊,我说这随便一个农夫,怎么都能说上两句时事,更有不少商贾、小厮之辈,也都是见识不凡,看来都是君子宣讲的功劳啊。”
刘生却摇摇头,笑道:“非小生一人之功,而是前几任打下的基础,最初来时,这街上的百姓哪里会有人听讲,反而还有嘲笑的,是几位前辈不断宣言,才有今日之势。”说着,便告辞离开了。
刘琨不好阻拦,更无法招揽,人家本身就是文举出身,来这里不是做义工,而是为了考评之后晋身,哪里会跟自己这么一个外来逃难的人走?跟着自己,才是明珠暗投。
所以,回去的路上刘琨心思沉重,回了车队,就催促车马尽快前行,这一走,也没心思了解沿途局势了。
刘群固然不愿耽误时间,却还是忍不住问起缘由。
刘琨便道:“之前还道幽州武功为盛,文治次之,如今才知,分明是文治为大,是以武将不满啊!”
刘群一听,惊问其故。
刘琨叹息着道:“文举一出,举子名成,幽州之地的寒门子弟,尽入陈守一帐下,你莫非没有注意到,这幽州百姓也好、兵卒也罢,乃至是那士人一脉,都只知将军府,而不知幽州刺史了!”
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以位诱士,牧民网罗()
“孩儿也有这般想法。”
刘群确实是有这样的念头的,尤其是听到百姓喊打喊杀的时候,这心里便生出浓烈的敬畏与恐惧,哪怕那喊杀声并非是针对自己来的。
“这些人称呼陈将军时皆有敬意,更对幽州之事格外上心,此乃民心归附之景也!”刘群说着,话锋一转,“只是孩儿着实没有想到,征北将军府会派出这么多读书人,到穷乡僻壤之中宣讲大事,这些读书人又怎么会愿意的?”
刘琨就道:“这是因为他们皆为寒门出身。”
“寒门出身之人,我见得可是多了,”刘群却有不同意见,“往往越是寒门的人,越是注重这些,像是生怕别人将他看得低人一等,所以一旦出头,就竭力避免接触寻常百姓,更不要说像这样下乡宣讲了。”
刘琨摇摇头,道:“你说的那些寒门之人,是因为想要晋升,就得有名望,所以要避免任何会损伤名声,让人误会他们未脱寒门本色,久而久之,倒是觉得这些行走乡镇的事都有**份,成了一种风潮,不过幽州情况不同,中原腹地的寒门弟子之所以不履凡尘,是为了晋升,可见他们为了晋升,是什么都做得出来的……”
“不错!”刘群明显是想到了什么,恨恨说道,“那些投靠胡人的、辅佐贼匪的寒门士人,可不就是为了能彰显其名,而不择手段么?”
刘琨自是知道儿子在记恨什么,也不说破,继续刚才的话题:“咱们见到的那个刘姓书生,目的就很明确,便是通过文举之路得官职,从民到士,他来这里宣讲并不是目的,而只是方法,是踏脚石、登墙梯,靠这种方法磨了性子之后,日后进入官场也有好处,也更容易控制,这大概就是陈将军的目的所在吧,除此之外,就是将这些多余出来的读书人,有个安排的地方,否则放着不管,说不定又要多出几个张宾来。”
“是啊,这群人学了东西,无处施展,就很有可能出事!要孩儿说来,就不该让他们有为学的机会,若都懵懵懂懂,哪还有这许多事来?刘将军固然计谋百出,有诸多安排,但让寒门晋升这一点却是做错了,会让更多的寒门子弟主动为学,遗祸不小。”
刘群在谈及陈止的时候,下意识的有了尊敬的意思,只是对陈止的这个安排,似乎还有不满。
难得的是,刘琨也点了点头,似乎同意了儿子的看法,但他接着却道:“这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这种为了给读书的人找事做,将这些人派到了地方上,让他们把这诸多事端、局势,都说给了普通人听,其实隐患很大,时间长了,说不定要酝酿出一堆灾祸出来啊!”
刘群听着,回想起百姓喊打喊杀的情景,不由默默点头,深以为然。
父子二人说着说着,又过了一个镇子,这次车马没有停下来,径直穿过了小镇。
不过,车马行进之间,刘琨掀开了车帘,朝外面看了几眼,就发现一个正在街角宣讲的书生,不由默默摇头,随后放下车帘,盘算着,等见了陈止,是不是将利害关系梳理一下,与之为谏。
但他却不知道,也看不到,在那些听书生宣讲的百姓头上,丝丝缕缕的白色气柱升腾起来,与宣讲书生头上的淡青色气柱结合在一起,在镇子上空交缠,形成了宛如砖块一样的虚幻形象。
这不大不小、遮盖了大半个镇子的砖头,又分出一缕纯青色的气柱,朝着那东边的天空延伸出去……
不只是这座沿途小镇,在刘琨父子来的方向,那个刘生所在的镇子上空,同样也有这般景象。
放眼广阔的代郡大地,一个个村镇星罗棋布的分布其中,其上皆有气砖之象,分化出青色的气柱,交缠变化,宛如一张大网,将整个代郡网罗其中。
不只是代郡一处,整个幽州,诸多郡县皆是这般情况,浩浩荡荡的青气自四方而来,朝着蓟县汇聚。
郡之边缘,又有一座座军营,营中有通红气血升腾,画作刀枪剑戟,割裂四方,把代郡、幽州护持在里面,不被外界干扰,幽州上空的青气便都被留在境内、域中,周遭虽有诸多猛兽气相张牙舞爪,想要撕扯下来一两道气运,却也无可奈何。
最后,那道道青气便在蓟县上落下,融入其中。
此处便越发气运深厚,蕴养地中灵气,催生人杰,汇聚八方精华,气象已生,若是发展下去,政局稳定,就会成为一方中心,种下君主根基。
浓烈气运之中又有一出核心,宛如海中海眼、风中风眼一般,吸纳各方,正是征北将军府所在!
这座将军府位于蓟县中央,乃是当年王浚的大将军府改建而成。
最初,有不少人面见陈止,说是要行新气象当焕然一新,提议找个地方,新起一座征北府,但陈止却不愿再耗费人力和财力,还是用了原来的府邸。
作为折中方案,他同意了麾下阴阳家士人的提议,将原来大将军府庭院中的摆设、布置尽数撤掉,重新布置了一番,堪称是改头换面,这才重新启用。
此时,征北将军府里有众多吏胥忙碌着,他们沐浴在浓郁的气运之中,潜移默化中,前程就都有了变化,这就是所谓的近水楼台先得月,凡亲近当权之人的,哪怕只是小小的吏胥,只能纪录文书,提醒贵人日程,日后也有不小的前途。
只是这些人是看不到气运流转的,府中能够看到的,唯有一人——
正堂之中,处理公务的陈止抬起头,眼中金芒一闪而逝,随后吞吐气运,整个人的精气神维持在巅峰。
倏的,有人过来,说是功曹参军卢志求见。
“让他进来吧。”陈止放下笔,轻轻点头,末了又加了一句,“去把孙秀叫过来。”
几息之后,一身官服的卢志迈步而入,先是朝陈止行了一礼,随后便沉声说道:“将军,属下此来,还是为了那举子宣讲之事。“
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幽州的世家与寒门()
蓟县北巷,诸官吏府邸群落之中,有一人疾行。
这人很快来到一扇门前,通报来意。
红漆大门的上面悬挂门匾,书着“孙府”二字。
府中的小厮得了消息,急忙入府,就把消息禀报了自家老爷。
这家的主人不是旁人,正是孙秀。
孙秀,原是赵王府中幕僚,护赵王孙北上,但如今,连赵王府都被石勒连窝端了,他这个幕僚也早就另谋高就,成了陈止属下,职位乃是幽州刺史治中。
治中只职,不是挂在征北将军府下面的,而是从属于幽州刺史。
这也是当前陈止治下一个有趣的现象。
虽说陈止是在将军府处理公务的,但实际上他有着双重身份,除了是有权开府建牙、执掌大军兵马的征北将军外,还是统领幽州一地的刺史。
这两个职位,有着两个不同的领导班子,陈止原来的大部分亲信,跟随他自代郡起家的人,多在将军府任职,而战胜王浚之后再招收的人手,则多数都是供职于刺史府。
这两个系统之间,隐隐有着比拼、竞争,乃至敌视的趋势。
孙秀作为刺史治中,全称乃是治中从事史,主众曹文书,幽州上上下下的文书,几乎都要经过他的手,更掌管诸多文书档案,还可参询各曹之事,可以说是个权柄非常大、非常关键,更是非常敏感的位置。
陈止征辟此人的时候,不少老人都出言劝阻,不愿让这个从二之士,坐上这么重要的位置上。
况且这么大的权力,理应让世家之人执掌,孙秀的出身可不能算得上多好,在很多士人看来,这人的底蕴不够,小吏出身,只是王府幕僚,没什么拿得出手的政绩,根本立不住这样位格。
不过,陈止还是力排众议,定下了此事。
一方面,彰显了他这个将军和刺史的权威,另一方面,也有妥协,所以只是刺史府的职位。
这一州刺史的职位,其实在将军府之下,虽然征北将军府的管辖范围,目前只有一个幽州,但在位格上却要高于刺史府,足以管理超过一个州的事务,因而在正常的执政中,幽州府的政务要受到将军府指导。
孙秀也展现了他的本事,毕竟在原本的历史上,这位也是很能折腾的主,他的后代还出了孙恩这样一位身兼道教领军和海贼王的人物,这本事确实小不了。
到了现在,刺史府一系的人物,隐隐以这孙秀为首了。
府中小厮找到孙秀的时候,这位刚从将军府办公归来的治中,正与一名心腹亲信说话,想让这心腹私底下给几个同僚传话,说自己有意在幽州东边,主导一次建设工作,结果这话还没有说完,命令就来了。
“主上,将军府传信,让您现在就过去面见将军。”
听是陈止召见,孙秀立马停下一切事务,就招了人问道:“刺史召我,必有原因,是否有什么人在将军府中?”
小厮就说,有功曹卢志在面见征北将军。
“卢志啊,老对手了,他这次过去,定又是要打压寒门崛起,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