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大宋-第2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地!”刘忠抬起头,目光坚定地道。

    “好,那你便去登州吧,替我提前在宋金之间扎一颗钉子。”

    张林转过身,目光遥望北地。

    时隔两年,他张某人又要杀回去了。

第354章 科学是第一生产力() 
穿越到了宋代后,虽然科技水平低下,但张林依旧发现很多后世的技术都能够在这个时代以简陋的方式实现。

    比如划时代的燧发火枪,比如开花弹和没良心炮,比如原始版本的迫击炮,虽然爆炸效果远不如后世化学火药那般强劲,但依旧威力不俗。

    至于火枪使用的子弹材料,从科学的角度讲,铅弹比之铁弹和钢弹更为轻,较为适合眼下的枪管。只是与宋朝廷进行内战势在必行,张林下不了对自己同胞们使用铅弹的决心。

    算了,等将来攻略北地和国境之外再换好了。

    至于后世那种击发式的尖头子弹,军器监一直没能解决化学火药问题,而二次点火让得子弹生产成本提高了三倍有余,而且实验中经常出现故障,有三名试枪员被崩裂的枪管给炸伤了。

    张林也只能被迫下令撤销了子弹进一步研究的计划,让军器监调派人手全力攻克新式化学火药的问题。

    继前面在民间找到了硫酸后,军器监只实验了几十次,就误打误撞地用提取硫酸的相同方式从硝石中提取出了高浓度硝酸。张林依稀记得这种在密封条件下加热固体分解的方法叫作干馏,于是直接将其命名为干馏法。

    只是这般提取硝酸的产量却很小,想要加大产量,则需要给军器监培养足够多的操作人工。

    但制出硝酸不是张某人的目的,他想要的后世的化学火药。

    他绞尽脑汁地只能想起来化学火药肯定跟硝化棉、硝化甘油什么的有关系,硝化棉很容易解决,但甘油这种东西他是真正想不起来是什么。

    有时候坐在便桶上解大手,他都在苦思冥想硝化甘油到底是什么玩意,只可惜没人来给他提示。有些记忆,只要一丁点儿的提示他就能回忆起来许多。

    虽然制作出了硝化棉,但这玩意实在是缺乏安全性,比之黑火药更危险,动不动就自燃爆炸,炸伤了许多研究师傅。

    若不能想办法稳定住这玩意的易燃易爆性,则根本无法用于制作火药,这也是军器监火药作坊下一阶段的研究方向。

    其次,为了增强军队的战斗力,为了民用,玻璃的研发也迫在眉睫。

    张林知道宋代绝对有发明出玻璃的条件,很多主角不都是这么干的么,他们都能搞出来,难道自己搞不出来?

    现下,玻璃制品其实不是稀罕物,不过大多是有色玻璃,称之为琉璃。琉璃这玩意自古有之,青铜器时代就能造了。

    尤其是前代唐朝,不但自己做有色琉璃,从西域国流入进来的精美琉璃器皿也大受上层贵族们的喜爱。

    唐朝都可以做出玻璃舍利瓶那种较为透明的玻璃了,相信无色玻璃的研发进度不会太慢,至少张林是这么觉得的。

    他依稀记得玻璃是由石灰石在瓦窑里烧出来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和其他氧化物,有色玻璃则是混入了少量金属成分。这些都是后世高中课本上死记烂背的知识,感谢化学老师当初隔日一小考,每周一大考的辛苦。

    这个时代,常有不法分子利用玻璃鱼目混珠地招摇撞骗,张林四下派人搜集此类工匠,让他们按照现有的技术烧石英制作无色玻璃。

    对于这些匠人们来说,主公的要求就是烧制一种无色透明的瓷器而已,几百年前就有人曾无意中制作出来过,其中有个叫邵路的匠人就会烧这种琉璃瓷器的野法门。

    但是他烧出来的透明玻璃其中气泡太多,而且色度不纯,远远达不到主公的期望。

    张林直接来到烧窑作坊对他们道:“我不管你们用什么方法,反正必须要把石英、石灰、碱这些东西混在一起烧制。也许还要用到其他的材料,你们给我大胆的试,几十次不行就百次,百次不行就千次,一定要给我做出无色透明玻璃来。尤其是,我不想在里面看到有气泡!”

    匠人们小声抱怨道:“只是这气泡着实难以处理。”

    “蠢!用吹啊!”张林下意识地喝出一句,忽然摸摸脑袋。

    咦?好像后世是有吹玻璃这个说法吧,如果自己没记错的话。

    “你们用吹的试试,上嘴吹,用竹管吹,钢管吹,不管什么吹法,给我去试。哪个小组做出来了,重赏黄金百两!”

    匠人们一听到如此重赏,纷纷提足干劲地来了精神。

    这些人都是张林亲自招募来的,烧制方法也是他提供,专利当然要挂在他张某人名下,匠人们无非是打个下手。

    就比如后世的科学实验室,掌握技术理论的教授才是核心功臣,而实验狗最多挂个论文署名、拿些外快奖励罢了。

    其实不怪张某人如此性急地研发玻璃,而是因为这时代的大多大家庭中都使用铜制镜子,若能研发出透明无色玻璃,从民间回收铜镜就是一大笔的财政收入。

    再者,琉璃制品的价格居高不下,百姓们用不起,贵族们都当是奢饰品消费,张林迫切地要为国库创收,开展新货币政策,为金本制打下基础,那就必须想尽办法地从四面八方积蓄金银。

    什么最赚钱?

    那就是能大规模普及民间,倾销海内外的东西最赚钱。

    继“刘氏纺纱机”出现后,新型织布机的研发一日千里,这些技术说白了都是一法通万法通,有些先进机械早都在民间家庭中应用了,只是没有得到大规模普及而已。

    在墨师公会和民知报的宣传和鼓励下,许多能大幅度提升生产力的技术机械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让张林都有些不敢相信这个时代人的创造力居然如此强大。

    尤其是民间技术,一些家庭敝帚自珍地把无意中捣鼓出来的技术藏在家里自己使用,生怕被别人发现或者被朝廷抢了去。但自从奖励机制实行以后,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把珍藏技术往外卖。

    毕竟,白花花的银子和黄灿灿的金子,足够一家人几辈子荣华富贵地吃穿用度,珍藏的技术再牛逼也只能混个小康生活水平罢了。

    就比如一个泥腿子老农发明的一种镰刀收割器,别人是用手抓麦子用镰刀割,而这人却异想天开地用木条设计出扫帚式的收割器械,一人足以抵得上五个人的劳动力,而且制作结构非常的简单!

    就如此简单的一把“扫帚镰”被墨师公会收录后拍卖出了三千八百贯钱的高价,按照宋代的物价和生活水平,这个老农一家七口人可以舒舒服服地过完下辈子了。

    如此的例子举不胜举,每一天都有稀奇古怪的玩意儿在墨师公会里出现,也有很多底层百姓因此大发横财,一辈子吃喝不愁。

第355章 府里府外有佳丽() 
张林一连半个月泡在各种作坊中,让得方腊派来和谈的祖士远一行人终于是熬不住了,眼看九月到底,他们只得回返睦州去。

    他们出城的消息很快就报到了张林的耳朵里,后者冷冷一笑,也未作理会,继续埋头批阅公文札子。

    中午时候批完札子,张林去了西苑,陪着张贞娘一起用膳。

    张贞娘的肚子鼓鼓,气色蛮好,珠圆玉润,丫鬟小心地搀扶着她一步步地挨到桌旁。

    张林也忙伸过手去搭一把,笑道:“有好些天没陪娘子一道用膳了。”

    “你忙你的公事,奴家这里伺候的丫鬟多呢。”张贞娘伸手替男人理了理耳鬓旁的乱发,有些心疼他道:“最近你常往作坊跑,其实有些事你交代下面人去做就行了,何必自己亲去操劳?”

    “不去不行啊,光指望他们,还不知浪费多少钱、走多少弯路才能研发成功呢?”张林乐呵呵地道:“我从旁指点一下又不费什么事,几句话的功夫而已。”

    “那也注意着些身体,你都瘦了。”

    张林握住她因怀孕而变得更加肉润的柔夷,温言道:“张姐姐的心意,小弟记在心里呢。”

    张贞娘柔柔的目光看着他,好一阵才回过神来,叫丫鬟给老爷添饭,又亲自舀了一万熬的鲜**白的鱼汤给他。

    “今晚儿留个门,我来你这睡。”

    “算了,我这不方便,你还是去别房睡吧。”张贞娘笑着摇摇头婉拒了,她这个大肚子睡觉都很麻烦,最怕有人在旁胡乱动弹,若是伤了胎气可真造孽了。

    张林猜到她担心什么,笑道:“我不乱动的。”

    “那也不行。”张贞娘怕他误会,又柔声解释道:“这段日子你时常来我这里,奴家已经很满足了,你多陪陪她们,免得传出闲话。”

    “什么人敢传闲话?”若是自家后宫里出现这样的女人,张林是绝对要重重惩治的。

    “哎呀,随你去哪里睡,反正别在奴家这里就行。”怀孕的张贞娘多了一种娇腻的性格,大龄女性的特有温柔如海洋般包容。

    用过午膳后,张林熬不住张贞娘的婉拒,自去找地方休息,找来找去还是在刘倩儿的厢房里躺了下来。

    他忙于公事,家里的女人们也没闲着,一个个地争相去学坊中教授孩童们读书认字和算数。尤其是唐楠儿最为积极,很有新时代知识女青年的觉悟。

    有些男人喜欢把漂亮女人当作金丝雀儿养,但张林不是,他是散养放养,女人们喜欢做什么,有什么兴趣爱好他都大力支持。

    只要不干什么出格的事儿,他睁只眼闭只眼地不闻不问。

    就比如张贞娘是闲不住的性子,他前几日派人送了一台“刘氏纺纱机”到西苑,给她打发无聊时光,让她很是爱不释手。

    搂着身材愈发成熟的刘倩儿睡了个美美的午觉,秘书署那边又没紧急要事公文呈上来,张林的腿脚又痒了。知会了刘忠和罗武一声,便换套衣服准备出去溜达溜达。

    只是这泉州府城内外稍有名气的地方早已被张林玩了个遍,无聊之下,他又想起了锦体社的白菲菲。

    算来也有十天半个月没见着她了,心里怪想的。

    “对了,前些天叫你去安排买的房子在哪里来的?”

    “东柳巷18号。”刘忠一口报了出来。

    “钥匙给了白师傅没有?”

    “属下买下后就立即派人送去了。”

    “走,去看看。”张林当着刘忠的面,哪怕他姐是自己的通房丫鬟呢,也毫不在意勾搭别的女子。

    虽然出台了一妻五妾法,但他并未违法。再说,谁敢管到他张某人头上?

    东柳巷买下的小院不大,只有两进两出,前头搭着百草街,后头直通魏凉河。从桥岸上通过时,便能看到河面上舟船游荡,渔家、游客、商家小货船穿梭不绝。

    总体来说,东柳巷还算是比较清静的地方,不像前头百草巷那般吵闹。

    张林信步走进买下的小院,只见院内外被收拾的一层不染,花花草草也被人修剪过,整齐错落地点缀着。

    堂前堂后亦是清爽整洁,家具虽然泛着陈旧之色,但却烘托出一种流水人家的意境。

    舒服,比起知府府邸那般堂皇,还是这个小院看起来爽眼多了。

    “你派人打扫的?”

    “不是,主公不是让那白姑娘清扫的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