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么就是沿海地区,沪上、津门这些地方不用想,虽然交通便利,但是因为开发程度过高,也导致地方势力过于复杂,不利于后续工作开展。
再有就是海南岛及台湾两座岛屿,台湾岛因为日本人窥伺已久,将来必然是战乱之地,因此不能作为根据地,而海南岛上因为有全国最大的富铁矿石碌铁矿而条件颇佳。
海南岛也有不利的地方,最大的不利就是这里地处大陆边缘,周边都是海域没有海军无法保证安全,而胜军目前的现状,显然无力发展海军。纵然是有能力,朝廷也不会允许国内出现令一支“淮军”。
这样一来,可供选择的地方就没几个,辽东成了最佳选择。
这里也有一个问题,辽东是清王朝的“龙兴之地”,光绪会把镇武军放在辽东吗?
纵然是光绪把镇武军放在辽东,光绪会允许石云开在辽东这个“龙兴之地”上大兴土木吗?
犹未可知。
第120章 要有证()
(感谢书友151027084328141的多次打赏。)
辽东,在后世中国工业体系中的地位无人可及。可以说,正是辽东一肩挑起了建国初期中国的重工业。
辽东地区在后世国家建设中的地位,用多少美誉之词加以表扬都不为过。
提起辽东,石云开立刻想到后世闻名世界的“钢都”鞍山和“煤都”抚顺。
煤和钢在工业中的地位毋庸置疑,可以说有这两样啥都好说,没这两样啥都别说。
抚顺的煤有多少呢?单单是一个西露天矿,从1901年开始开采,1914年转为露天开采,采到2016年整整115年都没采完。需要注意的是,这是个露天矿。
露天矿的好处大伙都明白,就跟挖土卖钱一样。
鞍山这个地方更奇葩,鞍山的铁矿储量为100亿吨,如果这个数字不够多的话,那么鞍山的菱镁矿储量为23亿吨,这个数字是不是少了点?一点也不少,这是全世界储量的四分之一。
鞍山还盛产大理石和岗岩,这个更简单,从山上敲块石头就能卖钱。
一个是挖筐煤就能卖钱,一个是敲块石头就能卖钱,真是“靠山吃山”。
想到这里,石云开已经确定了想要的地盘,就是辽东,现在只剩了一个问题,就是怎样才能把这块地盘弄到自己手里。
呃,也不用剖析得这么直白,只要镇武军能在辽东驻扎,辽东就可以说是石云开的囊中之物。
当然,如果镇武军落不到石云开手里,只要石云开战后返回奉天,辽东还是要落到石云开手里。
至于为什么如此有把握的原因,自然是因为太祖的那句“枪杆子里出政权”。只有手里有兵,在这个列强环窥内忧外患的清末,想要弄到一块地盘还是很容易的。
远的不说,就说直隶总督李鸿章。李鸿章在朝中政敌很多,两代帝师翁同龢就是李鸿章的死敌,翁同龢门生故遍布朝野,因此弹劾李鸿章的奏折可以说是如过江之鲫。可是不管翁同龢等人怎么弹劾李鸿章,李鸿章始终屹立不倒,难道是李鸿章脑袋比较硬弹不动?不是,是因为李鸿章手里有淮军和北洋水师。
历史上正是因为淮军战败,北洋水师覆灭,李鸿章才被去职罢官。如果淮军不倒,北洋尚在,纵然是光绪也不敢动李鸿章。
此时的清国,早已不是八旗横行天下的清国,朝中执掌大权重臣多是民人,地方上手握实权的也多是民人,旗人只能充当瓶凑个数,已经顶不了大用。这种情况在三十年前就已经成为事实,当时的湘军首领曾国藩,如果心存反意,确实是有很大机会黄袍加身的。
甲午年的情况也是如此,李鸿章手握兵权,不管是慈禧还是光绪,都不敢对李鸿章逼迫过甚,就是怕逼反了李鸿章,哪怕是开战后有人弹劾李鸿章“里通国外”,李鸿章依然稳如泰山。
石云开不想做第二个曾国藩,也不想做第二个李鸿章,石云开只想做他自己。但在达成自己的志愿之前,石云开也不介意沿着曾国藩和李鸿章的轨迹发展。
傍晚时分,盛星怀终于回来。
到旁院餐厅用过饭,石云开和盛星怀返回书房密谈。
“朝廷这次可是大手笔,听说到现在,光银子都已经了上百万两,连给太后修园子筹备的经费都用了不少。那笔经费可是打着海军的旗号筹来的,但是海军一个子儿都没见着。”盛星怀坐在唯一的一张太师椅上娓娓道来,眉宇间掩饰不住的疲惫和讥讽。
这笔银子就是后世流传甚广的“慈禧挪用海军经费修建颐和园”的那笔经费,这个事谁对谁错众说纷纭口辞不一。
肯定者信誓旦旦数据详实,把260万两银子的出处及用处罗列得清清楚楚,用来证明慈禧确实是祸国殃民的罪魁祸首。
反对者紧扣的主题只有一个,这笔银子筹备的动机就是为了给慈禧修颐和园,只是因为“修园子”的名义不好听,这才用了“为海军购买装备”的名义,原本就没准备用来购买海军装备,所以谈不上是挪用。
谁对谁错,明眼人一看便知,但有些人就是不睁眼你也没办法,毕竟你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着的人。
“上百万两?都买什么了?”石云开是穷怕了,对银子非常敏感。如果百万两银子换成人民币,都已经上亿了。
“什么都买,步枪、子弹、火炮对了,有一样东西你肯定感兴趣。”盛星怀得意洋洋的显摆,还有意识的卖个关子掉掉石云开的胃口。
“哼哼,石三爷我见多识广,有什么东西是我没见过的?”石云开很会聊天,看见套子就往里蹦,给足了盛星怀表现的机会。
“155毫米加农炮。”盛星怀轻飘飘的吐出几个字,风轻云淡的不带一丝烟火气息。
“155毫米?没搞错吧?你们计算火炮口径,不是都用什么什么生、多少多少托吗?”别说155毫米口径,910毫米口径的“小戴维”,石云开也见过图片。
“别扯着没用的,你就说你想不想要?”盛星怀对于石云开一有机会就“揭短”的小人行径很不满意,看样子得不到满意答案,就要把手里的茶杯砸过去。
“想啊!当然想了!盛三爷,还要劳您多多费心。”该装孙子的时候就要装孙子,石云开在需要的时候,是能拉下脸皮的。
“哼哼,石三爷是哪位来着?”盛星怀也好不到哪儿去,秋后算账谁不会咋地。
“嘿嘿,盛三爷,我有个发财的机会,你要是把这事搞成了,咱们哥俩就一起发财。”石云开扯开话题,拉着锦墩坐到盛星怀身边。
“靠,别跟我提钱啊,我这今天一天就了一万多两,眼看银子就跟扎了翅膀一样飞走,我这心啊碎八瓣了。”盛星怀的任务就是送礼,银子用飞形容还不够,应该用“流水似的”来形容。
“你听不听?我保证你听了,你那小心肝能稀碎。”石云开不在乎这一万多两,自从离开黄州,石云开是按照20万两预算的,这才那到那啊。
“你能有什么发财机会?这内城里银子是多,可咱也总不能带着兵来抢吧。”相比较石云开,盛星怀才是真正的脑洞大开。
“附耳过来。”石云开神秘兮兮的招招手,然后开始下套:“抚顺那边有个千金寨,千金寨地底下是一座煤矿,只要咱们把煤挖出来,要多少银子有多少银子,这一万多两算什么。”
“靠,我以为你什么好主意呢。就这啊?”盛星怀一脸鄙夷,抱着膀子奚落石云开:“你会挖吗?你知道多少钱一斤吗?挖出来你能卖出去吗?你有证吗?”
靠,石云开顿时一跤跌倒,我一穿越者你让我去挖煤,有没搞错?还有证没?你怎么不问有发改委没?
第121章 发财()
盛星怀说的没错,想在清末开矿,还真要有证。
早在1883年,清国就下诏,各省煤矿可招商集股兴办。但时值上海金融危机前后,资金筹集困难,新式煤矿开办者寥寥,纵有建成者,也多以官方为主,并且建成者多为手工煤矿。
这一时期的煤炭业,因为生产效率不高,加之运输价格昂贵,所以不仅没有后世那般红火,反而是举步维艰,频频倒闭。
手工采煤,每采一百斤成本大概要一百文左右,因为清国采用16两制,所以也就是说,每八十公斤成本要一百文。如果把单位换算成吨,成本大概是半两银子。
此时的沪上,英国煤炭最贵,价格大概每吨11两,澳大利亚的稍微便宜,价格大概8两左右,日本的煤炭因为质量不行,每吨大概5。5两。
制约清国煤炭业的,就是糟糕至极的交通设施。以1866年京西斋堂煤矿为例,其出售价格仅为2。5两,但是运到天津,即使以12两银子的价格出售,贩运者也未必有利可图。
别以为1866年和1894年差别有多大,几乎没有差别,铁路还是没有,公路同样没有,只有晴天漫天尘土、雨天泥泞难行的土路。
如果交通条件得不到改善,别说三十年,就是三百年恐怕也没甚进展,要不后世怎么会有一个人尽皆知的口号叫做“要想富、先修路”呢?
从抚顺开采煤矿,如果运到大连湾装船,距离大概450公里左右。如果运到营口装船,距离大概250公里左右。这个距离不是问题,因为如果石云开驻守辽东,可以预见的是,最多三年内,石云开一定会修通抚顺至营口、大连、旅顺的铁路,到时候,运输费用就会大幅下降。
况且对于露天煤矿来说,除了人工费用,几乎没有别的成本支出,这是个无可比拟的优势,也是石云开最大的依仗。
“这是个露天煤矿,你只要抡起铁镐往下刨就行,不需要什么开采技术,除了人工也没有多少费用,你说卖多少钱一斤合适?而且这个矿的储量,到咱俩死的那一天都挖不玩”石云开不急不躁,如果话说到这份上盛星怀还不上钩,那石云开就真准备独吞了。
“靠,有这么好的地方?”盛星怀商贾世家出身,对于商业的敏感简直就是天性,听石云开刚说完,马上就如闻到鱼腥味的喵星人一样凑上来。
“就在奉天边上,离奉天不远,现在有人已经开始打那边的主意了,咱们如果不尽早下手,恐怕连汤都喝不上。”石云开说的没错,历史上,就在1901年,清政府就会向当地乡绅王承尧、翁寿分别颁发正式的开采许可书。
“敢!”盛星怀就像是被踩了尾巴的汪星人一样,一蹦三尺高:“三爷我不知道也就罢了,我知道了那就是我的,谁敢来抢?”
这话说的,八字没一撇的事,说的就跟祖传的一样。
“不止是煤,奉天东南还有铁矿,那个地方的铁就是著名的‘人参铁’,只要练出来,比起钢来也查不了多少,在某些方面上性能比钢还强,只要能挖出来,谁不让咱哥俩发财都不行。”石云开继续加料,这话就不是说给盛星怀听的,而是想要借盛星怀之口说给盛宣怀听的:“有了煤和铁,咱们就能炼钢,有了钢材,就能开始建设,一旦咱们建好一块地盘,在这个乱世,定能成就一番事业。”
盛星怀就是个二世祖,充其量是个有追求、有个性的二世祖。盛宣怀则不一样,虽然时人对其风评不佳,但是盛宣怀对于中国近代化的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