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皇戚-第2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紧接着,其余两千余步骑也是如此,大喝干完碗中止酒,随后狠狠的将碗掷于地上,一时间遍地皆是陶碗碎片。

    “传令,开城门,出城袭戝营!”

    在伏泉一声令下后,早已饱食酒肉的两千余步骑而行,其中骑兵的马蹄马嘴上都裹了粗布,依次出了北门。黑夜里只觉杀气涌动,火光熊熊照射之下,城外却透着无尽的寒意,一场杀戮已然不可避免。

    叛军大营距离舒县不过数十里地,对于伏泉麾下那五百余骑而言,几刻功夫便至,而其他步卒,却未与骑兵同行,他们却是另有任务。

    天边似有一丝发白显现,预示着将要迎来黎明,大地也不会像是在黑夜中那样,灰蒙蒙一片,肉眼看远方能见度极低。叛军大营里,此刻随着许多火把燃尽自然而然的熄灭后,对于大多数兵卒而言,更是有些两眼一抹黑。

    这一点,也传染了许多人,大营里甚至于被黄穰委以重任,派来担任营地巡视的穰军兵卒,此刻也有些看不清远方。他们之中,分散营地四周巡视的许多人,此刻也是随便找了地方休息,也不再认真巡视,一方面,因为饥饿的原因,他们也没有太多的力气巡逻,不如省点体力休息;另一方面就是经过夜里汉军锣鼓的骚扰,他们心里多数都以为汉军只是为了扰敌而已,根本没有进攻的打算,所以自然而然的放下了戒心,对于巡逻营地,自然也不怎么上心了。

    至于他们饥饿的原因,当然是粮食不够呗,虽然别看他们是穰军,黄穰的心腹出身,所吃的粮食比叛军其他杂牌部队多的多。然而终究粮食有限,黄穰给他们的也只能保证他们不至于像其他部队那样,仅仅维持不饿死的程度,也就是多给他们一些粮食有利于干活而已。

    八万余叛军驻扎的营地可不是小数目,对于一路悄悄而行,不点一丝火把的汉军五百余铁骑来说,只要小心,很快便可以找到叛军大营位置。

    看了眼面前叛军那防御松懈的营地,此番拔寨的三名主将黄忠、关羽、严颜对视一眼,随后年纪最大的黄忠下令道道:“传令,取出马蹄与马鼻上之粗布,点绕火把,准备一战。”

    不多时,五百余匹战马,取下粗布,空旷的原野上顿时响起一阵阵的马儿的响鼻声,接着后方不少汉军纷纷点燃手中火把,之后随着三名主将纷纷抽出手中宝刀,大声问左右曰:“建功立业,在此时,诸位将何如?”

    “杀……”

    众骑奋声回应,声若惊雷,瞬间撕碎静谧的黑夜,紧接着五百余像凛冽的狂风一样,瞬间向叛军大营杀去。叛军营寨本就是新建未完工的,连半成品都不如,再加上是南方,大规模的骑兵甚少,种种原因之下,营寨前的拒马等物自然是没有的。

    营地里的叛贼被巨大的喊杀声和马蹄声惊醒,他们有的刚刚睁开朦胧睡眼,还在以为这是汉军的把戏,根本没有再次出营帐还击的想法,只想等汉军消停,他们睡完后再去军需官那里多要一些饭食,肚子实在是太饿了,一点儿劲儿也没有。

    直到他们的营帐突然冒出冲天的大火,烧得他们的床铺,这才惊醒有人袭营。只见无数穿着单衣未着甲的叛军被火焰烧兴,急忙冲出帐篷,还没搞清该如何做事,就被迎面而来、杀气腾腾的汉军,当场革杀。

    当火焰燃起时,原本许多偷懒的穰军兵卒这才醒悟,连忙拿起武器,组织兵力前来前来迎战,不过汉军根本不和这些有武器的叛军兵卒纠缠,他们就在在营地四周,或取来营地里未熄灭的火把,或是直接扔了手中的火把,反正只有一点,那就是用各种办法点燃帐篷,粮草等一切可以点燃的东西,同时大喊“黄穰将军死了,汉军攻来了,大家快逃”,一时间举火如星,喊声大震。

    汉军这一次的偷袭不是为了杀敌多少,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劫营而已,运营很简单,在知道黄穰军队有哗变的危机后,伏泉就决定为他加一把火,一把可以将整个叛军烧起来的火,而这把火,自然就是这次劫营而已。

    伏泉自始至终,就从没有想过,凭着手下这点兵马就能肉搏硬打黄穰那八万多人,虽然那八万多人里,近半都是老弱妇孺,上不了战场,但即使这样,叛军的人数也不是他能轻易硬抗的,因此只能智取。

第三百八十六章 四面楚歌() 
汉军骤来袭营,只管扰乱,却不驱杀,只一阵的功夫就将他们能点燃的所有东西全部点了,一下子叛军大营火光冲天,大营里喊叫不断,多数是不知情的叛军兵卒和他们的家眷妇孺都以为汉军大举袭营而四处乱跑,大喊大叫,一片乱糟糟的样子。

    “撤!”将面前一个光着上身,刚刚出了营寨慌慌张张的手持长矛的叛军兵卒砍杀,关羽看了眼周围猛然燃起的火光,感觉事已差不多,便大喝道。

    这次袭营按计划就是要让叛军大营乱起来,让叛军大营里的所有人都感受到危机,如今目的已然达到,关羽自然不会在留恋。即使他平日里,自诩为以一敌百,但是他也没傻到真的靠着这五百余人去劫营,现在他和当初在幽州带着近千骑马踏鲜卑人营帐的百姓不同,那时他身陷祸事,只因伏泉收留幸免于难,心存感激,自然就是前方是死路也会毫不犹豫的进攻。

    而现在,关羽已经是从羽林郎做起,成为了一郡司马,如果他以后继续立功的话,清理绝对任职做官不会低于中郎将一职,要知道中郎将可是秩比两千石的大官,其职已可独掌一军,有了这个牵挂,自然由不得关羽再像从前那样不要命的往死里杀了。

    因此,眼见伏泉所下达的计划完成差不多,关羽就下令撤退,其实不止是他,便是严颜、黄忠二人也是如此,他们现在可以不怕死的勇猛杀敌,但绝对不会不要命的以卵击石的去送死,他们可不会认为叛军大营里的八万余叛军会像杀猪一样,任由他们这五百余骑宰杀的。

    马蹄声“哒、哒”的阵阵响起,汉军宛如一阵来去无影的风一样,留下一地大火侯,洒然离去。只留下大营里无数叛军兵卒,慌乱集结后准备拦截并且狙击汉军铁骑,却被他们这一番措手不及的举动而惊呆,等醒悟事,他们也只能面对大火灼灼的营地,各自展开自己最快能想到的解救措施来灭掉这场大火。

    黄穰此时也是出了营帐,刚才他才将将睡下,毕竟也是到了将要天明的时分,他和营寨里的其他叛军一样,也是到了困意最浓的时候,自然而然的就合衣在中帐的大床上睡下了。直到汉军真的袭营时,他也以为又是汉军扰敌的把戏,第一时间,脑子并没有想去理睬,最终在感觉到大营里那漫天的火光时,他才惊醒这不是扰敌,而是汉军真的袭营了。

    幸好中军大帐在营寨深处,汉军因为只是为了劫营制造混乱,不然说不得如果汉军直攻营寨的话,他的中军大帐说不得要被汉军攻破,自己也有生命危险,黄穰不由得庆幸自己命大。

    不过,庆幸归庆幸,黄穰该要做的还是要做,此刻他知道第一时间除了灭营寨四周的火以外,更要紧的是做好各部兵卒的思想工作,防止他们再次发生混乱。毕竟白日已经因为无粮大军已经产生内讧过一次了,现在如果再因为大营被汉军旁若无物的劫营,很难保证有些士兵会因此而崩溃,从而引起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同时,黄穰还另外派遣了心腹穰军里的一支步骑,在营寨四周巡逻,谁知道那些狡猾的汉军会不会再一次袭营,若是这样,他不提前防备的话,再来几次这样的袭营,对他麾下兵卒所造成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所以由不得他不多加小心。

    至于黄穰原本安排在舒县周围的探子,此刻黄穰已经对他们不抱任何希望了,毕竟能让汉军大部这么容易从舒县出来,并且一个通知都没有给他的话,解释起来也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他散在舒县四周的探子都被汉军干掉了,也正是那些他的“耳目”被汉军砍去,这才让他的消息短暂失灵,最终没有提前防备,从而被汉军袭营得手的事情。

    只是,黄穰显然太小看了伏泉,在他还以为汉军会继续袭营时,远处一阵阵饱含悲伤情感的楚歌,一下子就让他如遭雷击,让他瞬间震惊无比。因为黄穰明白,那些楚歌声会对他麾下的兵卒有着怎样的影响,同时他也明白汉军在这东方天空将要发白的白昼时分,还要纵火劫营的缘故,这可不是单纯的袭营那么简单,而是要彻底将叛军无形的搞崩溃。

    此刻叛军大营东北方的一处山丘之上,千余伏泉麾下的汉军步卒正集结于此,他们出城之后并没有和那些铁骑一样去袭营,而是另有任务,在路上便与骑兵分开,来到此地。

    毕竟,一来这些步卒都是用腿走的,就算是按照魏武卒的行军标准,快速急行军,也赶不上汉军骑兵的速度,会拖累骑兵;二来便是伏泉计划里最重要的一环,必须要有人做才行,这个计划就是现在他们所做的,唱楚歌。

    在早就急行军赶到目的地后,这些兵卒便在兵卒将领徐晃的带领下,目视西南方,坐等讯号传来。天色渐渐发白,终于,远处十余里外,登高依稀可见的叛军大营里,出现了他最想要的信息,火光乍起,喊杀声不断,说明汉军铁骑已经成功劫营了。

    这时,早已将远处那一幕放在眼中的徐晃并未着急让麾下兵卒实行计划,因为他们距离叛军营地尚远。这时候唱歌由于两军交战,有交战的喊杀声的影响,那些歌自然不可能及时传进那些叛军兵卒耳朵里,对于数百年前淮阴侯所用之计,有着汉军史官如实描述,他们自然知道该如何将这攻心之计,有效的实行起来。

    终于,看到汉军铁骑像一个小黑点般离去,然后无数叛军在营寨里,不断灭火时,观察多时的徐晃这才将右手上扬,然后狠狠挥下来,大喊道:“唱!”

    顷刻间,无数早已准备多时的汉军兵卒,将他们由着舒县城里伏泉早安排好的乐师所教授的歌曲,用悲凉的语气饱含深情演唱起来。

    “六月夏热兮,四野伏尸,日月征战兮,终归大汉。白发老母兮,盼断肝肠,妻子何堪兮,独守空房。弟兄想见兮,跺足拭掌,姐妹思念兮,雨泪千行。故交好友兮,登门看望,窗兄窗弟兮,问短问长。一旦交兵兮,枪尖而亡,骨肉为泥兮,同战沙场。吾歌岂诞兮,天遣告汝,汝其知命兮,勿谓渺茫。汉皇有德兮,降军不杀,哀告归寄兮,放汝翱翔。何不思故兮,各奔家乡,居家团圆兮,永得安康。”

    这是首明显富有古楚国特色的楚谣,歌曲是伏泉让当地乐师临时编的,要的就是体现百姓厌战怀念家乡美好的意思。另外,再在其中插入一些大汉王朝不计前嫌,只要肯投降便既往不咎的意思,为的就是彻底动摇那些此刻早已迷茫的汉军而已。

    因是在舒县四周最高的一处山丘之下,山丘周围独特的环绕的山势像是后世的扩音器一样,无限放大和扩散他们的歌声。只听得四面八方传来低沉的千人合唱声,那声音从零散的声音到慢慢变得整齐,从小小声的呜咽哀泣逐渐变得声音洪亮,曲调悲壮哀怨,充满底层百姓无奈被卷入战争的歌词在汉军嘴中反复咏唱,越传越远,很快遍传到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