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可有主心骨了。”随后他吩咐报务员:“报务员同志,立即给日托米尔发报,告诉他们,说军长已安全地回到了卢茨克,让他们放心。”
第八十章 疏散()
PS。 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起点』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起点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虽然日托米尔距离国境线有三百多公里,但对于德军的轰炸机来说,这点距离真的算不上什么。从23日开始,这座城市就不断地遭到德军的轰炸。
城市的面貌,因为战争而发生了改变。十字路口有沙袋和木头构筑的街垒工事,原本宽敞的马路中间,摆上了反坦克三脚架。源源不断的部队,成群的坦克和大炮,从城市的东面进入了城内;而城里的居民,则被分批有计划地被疏散到后方去。
罗科索夫斯基的妻子彼得罗夫娜和女儿阿达,虽然在市领导瓦西里签署的第一批疏散名单里,但由于迟迟没有得到罗科索夫斯基的消息,于是她态度强硬地表示,在得知丈夫的下落前,绝对不会离开日托米尔。
市领导瓦西里眼见第五批疏散人员,在当晚就要乘火车离开城市,可彼得罗夫娜还没有丝毫想离开的意思。所以等德军的空袭刚刚结束,他便带着两名工作人员,匆匆地赶到了卫戍司令部的军官宿舍,想劝说彼得罗夫娜尽快离开这里。
等他来到卫戍司令部的时候,发现这里也刚刚遭到过轰炸,军官宿舍楼的一侧墙壁被炸塌了,站在楼外就能看到每个房间里的家具摆设。他暗叫一声不好,便加快脚步走进了军官宿舍楼。
他敲开房门,走进了这个以前曾经多次来过的房子,和显得异常憔悴的女主人打招呼:“你好,彼得罗夫娜。”
彼得罗夫娜抬头看了他一眼,邀请他到客厅里坐下。客厅的一侧墙壁已失去了踪影,不过屋里的摆设却显得很干净很整齐,看的出来,彼得罗夫娜在空袭结束后,曾经专门打扫过这个房间。
瓦西里坐在彼得罗夫娜的对面,双手放在桌上,身体微微向前倾,礼貌而又很有分寸地说:“亲爱的彼得罗夫娜,我听说您不愿意疏散。这不可行啊,根据市里的规定,所有的非战斗人员都应该疏散到安全的后方去。”
彼得罗夫娜皱了皱眉头,冷冷地说:“瓦西里同志,在得到我丈夫的消息前,我哪里都不会去的。”
“要知道,将军同志正指挥部队,和敌人在进行着顽强地战斗。”瓦西里打着官腔说道:“要不了多久,侵入我们国境线的敌人,就会随着我们更多野战部队的到来,而被击退。”
“瓦西里同志,我听过无线电广播,知道战争爆发了,德国人已从波罗的海到黑海,对我们国家全面发生了战斗。甚至还在最后说: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敌人必然会遭受失败,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我们。”彼得罗夫娜不客气地反问道:“可是我家科斯契卡和他的部队在什么地方,和什么样的德国人在战斗,我却是一无所知。”
因为连日忙碌而身体疲乏的瓦西里,在听完彼得罗夫娜的这番话以后,有气无力地说:“彼得罗夫娜同志,罗科索夫斯基将军在什么地方,我不知道。在来你这里之前,我曾经和摩托化团团长瓦吉姆中校通过话,结果连他也不知道将军的下落。”
听到瓦西里这样的回答,彼得罗夫娜用冷淡的语气回答说:“瓦西里同志,在得到我丈夫的消息以前,我是绝对不会离开日托米尔半步的。”
作为罗科索夫斯基家的老朋友,瓦西里很为彼得罗夫娜母女的安危担忧。他听到彼得罗夫娜用如此坚决的态度回答自己,不禁暗暗叹了口气,随后把目光投向了阿达住的那个房间,试探地问:“阿达也在家吗?”
“是的,她正在休息。”彼得罗夫娜淡淡地回答说。
瓦西里听说阿达也在家里,便从自己的座位上站了起来,朝着房门的位置走了几步,然后停下脚步,转身放低声音对彼得罗夫娜说:“作为你们家的老朋友,我觉得我有必要以私人的身份说几句。亲爱的彼得罗夫娜,为了阿达,你应该立即疏散到后方去。”
彼得罗夫娜抬起头,一言不发地望着他。
瓦西里朝她走近了两步,随后将声音压得更低,低得只有两人勉强能听到的程度:“我不想隐瞒你,之所以让你们疏散,是因为本市可能会遇到危险。……你要明白,市里之所以要把所有的非战斗人员疏散到后方去,……完全是战时的需要。”
他说这番话的时候,彼得罗夫娜听得很仔细,在认真地斟酌着他所说的每一个单词。等他说完后,终于开口问道:“您认为局势严重吗?换句话说,我们的这么多军队,都挡不住德国人的进攻吗?”
“是的,彼得罗夫娜。”瓦西里直视着她的眼睛,严肃地回答说:“既然你要听我说实话,那我就告诉你,也许在一周甚至更短的时间,德国人的部队就会冲到这里来。到时,你即使想撤退,也不见得能离开。”
“那您呢?”彼得罗夫娜望着他,关切地问:“为什么要留下,而不是和我们一起疏散?”
瓦西里耸了耸肩膀,把双手一摊,说道:“我留下,因为我的职责所在。只要没有接到上级的命令,我就会继续留在城里的。”
就在这时,房门被打开了。站在外面的一名工作人员走了进来,向瓦西里报告说:“瓦西里同志,外面来了一名军人,他说有重要的事情,要见彼得罗夫娜同志。”
“请他进来吧。”虽然瓦西里不知道军人是什么来历,但还是自作主张地让工作人员请对方进来。
一名青年军人走进来以后,径直走到了彼得罗夫娜的面前,双手将一份叠好的电报交给了她。同时嘴里说道:“我是奉瓦吉姆中校的命令,将这份刚收到的电报交给您呢。”
彼得罗夫娜接过电报,礼貌地对军人说了声:“谢谢,谢谢您,战士同志。”
军人冲她礼貌地笑了笑,然后转身离开了。
彼得罗夫娜握住手里的电报,迟迟不敢打开,深怕里面会有什么不好的消息。
“把电报给我吧。”瓦西里见彼得罗夫娜因为紧张,不敢看电报,便自告奋勇地说:“我来看看上面写了些什么?”
彼得罗夫娜将手里的电报交给瓦西里后,便在桌边坐下。此刻,她只觉得心跳加速,眼前有些发黑,努力控制这自己的情绪,勉强坚持着准备听噩耗。
没想到瓦西里在看完电报以后,居然变得眉飞色舞起来,他高兴地说:“彼得罗夫娜,是好消息。罗科索夫斯基将军成功地袭击了德军的后方,消灭了大量的敌人后,已顺利地返回了卢茨克。”
谁知一直在等丈夫消息的彼得罗夫娜,在听完这个消息,不光脸上没有丝毫的喜悦之色,反而撕心裂肺地嚎哭了起来。
【马上就要515了,希望继续能冲击515红包榜,到5月15日当天红包雨能回馈读者外加宣传作品。一块也是爱,肯定好好更!】
第八十一章 杜布诺附近的战斗(上)()
罗科索夫斯基在自己的军指挥部里待了半个小时,从马斯洛夫的介绍中,他知道在自己离开后,加里宁上校的摩托化第131师,又和德军打过两仗,虽然有两个坦克师留下的炮团助阵,但部队依旧伤亡了三分之一。
听完介绍后,罗科索夫斯基望着摊放在面前的地图,表情严肃地问:“参谋长同志,您能告诉德军再卢茨克附近的兵力分布情况吗?”
马斯洛夫先用手指着科威尔,说道:“德军在这里,部署了一个装甲团和一个步兵团。军长同志,幸好你们没有选择从这个方向返回卢茨克,否则你们一旦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吃掉这股敌人,那么就会陷入合围之中,同时他们的空军,还会对我们的坦克师进行不间断地轰炸,让我军伤亡惨重。”
对于马斯洛夫的这种分析,罗科索夫斯基赞同地点了点头,随后说道:“没错,当时我之所以没有选择这条路线,也是出于这个考虑的。所以我才会选择向南运动,伺机返回卢茨克。”说到这里,他忽然想到了空袭的事情,便把话题一转,问:“我们在路上曾遭到了德军的空袭,不过令人奇怪的是,他们只用四架飞机进行了一波空袭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参谋长同志,您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马斯洛夫听完后,缓缓地摇摇头,说:“军长同志,我不太清楚。这个问题,估计只有集团军司令员才能给您一个准确的答案。”
加米涅夫等马斯洛夫说完,立即善意地提醒罗科索夫斯基:“军长同志,您回来这么久了,是不是应该去见见波塔波夫将军,看他有没有什么最新的指示。”
罗科索夫斯基抬手看了看表,发现自己在这里都不知不觉待了半个小时,便点了点头,说:“好吧,那我先去司令员那里,看他有没有什么任务要交给我们。”
等他上楼来到集团军司令部时,发现这里除了波塔波夫等几位集团军首长外,费久宁斯基也在。他走到了波塔波夫的面前,抬手敬了一个礼,报告说:“司令员同志,第九机械化军军长罗科索夫斯基向您报告,我们军的主力成功地摆脱了敌人的纠缠,顺利地返回了卢茨克。我听候您的命令,请指示!”
波塔波夫还了一个军礼后,从办公桌后面绕出来,走到罗科索夫斯基的面前,将他上下打量一番后,满意地说:“好样的,罗科索夫斯基将军,您是好样的!你们在敌后所取得的一系列胜利,不光狠狠地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也大大地鼓舞了我军的士气……”
集团军军事委员尼基舍夫等波塔波夫的套话说完后,也走到了罗科索夫斯基的面前,关切地问:“将军同志,你们在返回的途中,一切都顺利吗?”
罗科索夫斯基摇摇头,回答说:“我们在返回途中,遭到了德军的轰炸,部队遭到了一定的损失。”
“你们在返回途中,遭到了空袭?”参谋长皮萨列夫斯基有些奇怪地说道:“根据侦察员的报告,由于我军今天在杜布诺地区,用三个机械化军展开了全面的反击,德军的空军都飞往那个方向了,怎么在你们的返回途中,还会遭到空袭呢?真是让人费解啊。”
罗科索夫斯基听集团军参谋长这么说,才明白为什么敌机只出现了一轮,就再也没有踪迹,原来他们不是不想继续进行轰炸,而是空军的主要力量都投入到杜布诺地区去了,由此可以推断出,没有空中掩护的苏军机械化军会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参谋长同志,我刚刚也在奇怪,为什么敌人只对我们进行了一轮轰炸?原来是他们把空军的主力投入到杜布诺地区去了。”罗科索夫斯基对皮萨列夫斯基说完这几句话后,接着又面向波塔波夫问,“司令员同志,我曾经接到过参加杜布诺反击的命令,请问我还需要执行这道命令吗?”
“在杜布诺实施反击的命令?”波塔波夫听罗科索夫斯基这么说,不禁皱起了眉头,他把目光投向自己的参谋长和军事委员,略带不满地问道:“这道命令,是你们发给罗科索夫斯基同志的吗?”
听到波塔波夫的这个问题,两人整齐地摇了摇头。皮萨列夫斯基接着开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