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红姑”柳红岩和洛姨几个月前就回青州了,从王戈这知道司马俊秀曾经想要强行掳走小白珑当徒弟的事后,既懊恼愤怒又后怕担心,本来她想带白珑离开,去寻求她师傅师娘的庇护,但被王戈劝阻说服。
毕竟王戈现在不仅从司马俊秀手中成功地护住了白珑,没有让她被那魔教掌剑使带走,更是逼迫压制了司马俊秀,使她不得不与王戈合作。
既然这样,留在王戈身边,说不定反而更安全。
而且王戈也做出了承诺,早晚会让司马俊秀付出代价。
不过红姑和洛姨也没有留在青州,因为她们知道,若是留下来,早晚会和魔教掌剑使一脉发生冲突,到时候估计会坏了王戈的事,便和白珑待了一段时间后,就离开了。至于“醉仙楼”,依旧交给徐妈妈打理,而谢筱柔,也依然厚着脸皮把“醉仙楼”当成自己家般住着没动。
“这些人,你有办法假传司马俊秀的命令,控制住他们,指挥他们做事么?”王戈说出一长串三十多人的名单,对谢筱柔问道。这些人,全都是魔教掌剑使一系还在青州府的人手,这其中,有大半在齐王府中,甚至齐王世子都被司马俊秀收为了徒弟。
“掌剑使居然将这些都告诉你了?”谢筱柔看着王戈的表情有些惊奇,要知道,这个名单里有很多人,是她都不知道的。而齐王世子是司马俊秀徒弟这事,更是机密中的机密。
老实说,司马俊秀被王戈和他的伙伴杀死,谢筱柔并不觉得有多意外。之前种种迹象都表明了,王戈等人有足以硬刚甚至压制司马俊秀的实力,否则掌剑使不可能在被暗算之后,还忍气吞声与他们合作的。
但司马俊秀将这些机密告诉王戈,却是完全出乎她的预料。
按理说,司马俊秀就算是被王戈生擒了,也没有理由被逼问出这些来啊。想要靠肉体上的拷问逼迫一位宗师高手说出她不想说的事,是几乎没有可能办到的。按司马俊秀一贯的作风和性格,怕是宁愿死,也不会将这些秘密告诉王戈。
王戈和谢筱柔的合作,与当初他和司马俊秀的合作不太一样,他现在是打算把谢筱柔收为手下来用的,所以也没有假借司马俊秀的名义来诓她,直接告诉她司马俊秀已经死了。当然,他是如何杀掉这位宗师高手以及“吐真剂”的存在自然不会让她知道了。
“你只要告诉我,你能不能使唤得动他们。”
“她既然连这些机密都告诉你了,那应该也有告诉你,掌剑使的几枚令旗信物吧?”知道王戈不会告诉她背后的过程后,谢筱柔也没有再继续追问,而是直接问道。
王戈直接扔过一块巴掌大小、墨绿色的三角玉佩,那便是魔教掌剑使一脉的信物“奉火令旗”,一共有九枚,形制各有些许不同,是用来号令魔教弟子的信物,持“奉火令”的人,在魔教内相当于“钦差大人”,代表着掌剑使的威权。
“我交代你的那几件事,你帮我做好了,之后自然少不了你的好处。未来这掌剑使,或许就是你来做。”王戈自然知道,谢筱柔这看起来直爽潇洒实则如狐狸般的女子,不是那么容易收服成手下的,也没打算一蹴而就,先搞明白她真正在意的东西和行事的目的再说。
“不到宗师境界,这掌剑使奴家可不敢做。”谢筱柔掩嘴笑道,说着又对一直陪坐在王戈旁边的汪玲珑说道:“邪僧前辈,奴家最近新获一坛二十年的极品花雕,不知能否请前辈一同品鉴,顺便替奴家解答几个武道之上的疑难?”
汪玲珑瞥了她一眼,没有说话。
王戈则代她回道:“邪姐姐戒酒了,你那极品花雕就送我好了,我家还有一酒鬼呢。”
谢筱柔白了他一眼,拒绝道:“为了搞到这坛酒,奴家可是费了不少功夫,王公子可不能白拿。”
“你们掌剑使可是有不少前魔教教主滕青留下来的武功秘籍,送你两本?”王戈问道。
第282章 驾崩()
第二百八十二章驾崩
在现在的王戈看来,什么样的武功秘籍,都没有他的《凤凰涅槃大法》来的厉害。他现在也不再适合修炼其他的绝世武功,而他身边的人,能练的不需要练,而需要练的不论是年纪上还是天赋上也不再适合改练其他武功。所以那些从司马俊秀处得来的大量秘籍,暂时能想到的用途,也只是用来交易或是收买了。
“秘籍就算了,不过我希望公子能请我吃顿饭。”谢筱柔说道。
王戈没想到她会提这样的要求,也没有多想就直接答应了下来。从过往和她交往的经验看,谢筱柔用“我”自称的时候,才是把别人当朋友对待的时候,刚刚听她“奴家”长“奴家”短的,还真是颇不适应。
不过还没有和谢筱柔吃上那顿饭,一个震动整个大明的消息,就让王戈不得不离开了青州。
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初十,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驾崩,结束了他充满传奇色彩的七十一年人生。
虽然一直都有准备,也早有预料,知道朱元璋病逝的时间应该很近,但真的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哪怕是王戈,也还是忍不住怅然慨叹。
真正生活在明朝,才能更深地体会到朱元璋对这个天下的影响。
他记得后世有评价,朱元璋是得位最正的皇帝之一。他崛起于微末,在元末乱世之中,以一行僧的出身加入义军,建功立业,驱逐鞑虏,结束了元朝暴政,恢复了汉家江山。
朱元璋作为开国皇帝,其权谋手段都是非常厉害的,锦衣卫这个他一手发明的特务机构,更是在他的手中,主导了掀起血雨腥风的三大案。一众原本权势滔天的开国功勋被处置,也让锦衣卫杀出了赫赫威名。
到了最近几年,为皇太孙朱允炆铺路的工作做得差不多,有可能阻碍的人除得差不多后,才开始怀柔,收锦衣卫的权,增大文官的影响力。
朱元璋虽然一向以勤政爱民、憎恨贪官闻名,发明了剥皮实草等针对贪官的酷刑,但实际上,对于在地方上多行不法的一众藩王,他却一直是口头严厉,实际宽容,从未真正重罚,所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更是从来没有过的事。
不过王戈却很清楚,朱元璋的这些儿子,特别是九位经常参与战事、掌握重兵的塞王,虽然都极有野心,嚣张跋扈,在太子朱标病故后人人都在孝想着那九五之尊之位,不论是晋王、燕王,还是并非塞王之一的齐王,都有暗中整备私军,屯备粮草军械。但只要朱元璋还活着一天,就没有一个人敢真的起兵,没有一个人敢真的喊出个“反”字。这些藩王们,可比那魔教余孽高福兴要清楚得多,深知面对他们的父皇,他们不会有哪怕一丝的胜算。
但现在,朱元璋死了。
能镇住这些跋扈藩王的帝王死了,虽然几位年长的皇子,如太子朱标、亲王朱樉、晋王朱棡,都已在他之前故去,但仍有几位实力强横的攘夷塞王在,其中就包括实力最强的燕王朱棣。
王戈是从多个渠道得知朱元璋驾崩消息的,他甚至可以肯定,在齐王府、青州州衙得到朝廷派往各地的讣告和遗诏之前,他就已经知道。而消息渠道之一,便是从北平而来的信使。
这位信使除了带来朱元璋病故的消息外,还有道衍和尚的指令。
燕王亲自带着三千精锐,一路南下,要去京城奔丧。
在朱元璋颁布的《皇明祖训》中,对藩王进京所带兵马有明确的说明:“凡亲王入朝,其随侍文武官员,马步旗军,不拘数目。若王恐供给繁重,斟酌从行者,听。其军士仪卫、旗帜、甲仗,务要鲜明整肃,以壮臣民之观。”所以带一部分兵马入京,其实是合法合理的。
但问题是朱元璋的遗诏说的很明确:“……皇太孙允炆仁明孝友,天下归心,宜登大位。内外文武臣僚同心辅政,以安吾民。丧祭仪物,毋用金玉。孝陵山川因其故,毋改作。天下臣民,哭临三日,皆释服,毋妨嫁娶。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诸不在令中者,推此令从事。”
除了确立朱允炆的继承权外,还要求葬礼从简,不要太多的陪葬物品,也不用金玉等物品陪葬。在山中建设的陵寝就很好,不需要他处另建陵寝。全国百姓只需悼念三天,不要时间太长,影响了百姓的正常生活。最重要的是特别提到了“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明确不让诸王奔丧吊唁。
很显然,朱元璋也知道这种时候,平稳过度,让皇太孙安稳登基是最重要的,诸王若是汇聚京师,容易出幺蛾子。
而且现在这个敏感时期,燕王麾下的护卫,又都是久经战阵的精锐,这么多人在京畿腹地能有什么样的影响,可想而知。朱允炆只要是不傻,都不可能让燕王带兵进入京师地界的。
王戈知道燕王是想趁着朱元璋刚病逝,各地还没从这个消息中缓过劲来,朱允炆还没有建立起皇帝的威权,趁着这个当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鼓作气,抢下帝位。
但问题是,他能想得到这一点,朱允炆和他身边那些本就对诸藩王极有戒心的大臣,又岂会想不到这点?
这个时候,反倒是京师最为紧张,守备最好,最无机可趁的时期。
最重要的是,王戈那不那么详尽的“历史知识”也记得很清楚,燕王朱棣是在建文登基的几年后准备对他下手的时候,才发动了靖难之役,以弱击强,一举攻至南京,夺下了皇位的。
也就是说,此时燕王奔丧,不论原本的历史上有没有出现,成功的可能性都很低。
不过王戈并不会傻乎乎地直接去跟道衍和燕王进言,说你们现在去肯定要失败的,得等过几年,建文削藩搞得诸藩王怨声载道、人人自危后,逼得你们无路可走后,起兵才有搞头。
他现在虽然因为一连串的功绩在燕王那已经算挂了名,但还算不上什么举足轻重的人物,冒冒失失做这种进谏,又说不出靠谱的理由,不论最后结局是否被他说中,都只会惹恼燕王,没有半点好处。
所以王戈什么也没说,老老实实地按着道衍派来的信使带来的命令,带人先一步前往京师一带打探消息。
第283章 不如速速归去()
第二百八十三章不如速速归去
王戈这些年来经营得最好的地方并不在京师一带,而是环绕着北平的山东、山西等地,一旦燕王起事,王戈可以发动这些地方的内应,不仅可以通过很多方式影响这些地方卫所官军的战力,还可以帮助燕军攻城略地、提供粮草。
不过这次王戈并不打算发动自己的准备,一来是现在的燕王暂时不需要,二来是一旦发动了内应就不再是内应,转到了明面,只有一次性的作用,而现在显然还未到时机。
道衍和尚让王戈去京师打探消息,王戈带着汪玲珑自然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他没有戴上“王平安”的人皮面具,只是略作了些易容。
虽然朱元璋的遗诏说得很清楚,诸王都老实待在封地,不得奔丧。但事实上,除了燕王朱棣外,其他还有诸多藩王都离开了封地,要入京奔丧,其中也包括青州的齐王朱榑。
基本上只要对皇位有那么一点孝想的藩王,都会屁颠颠地带上亲信人马往京师奔丧。反倒是诸藩王中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