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岳飞之外,另外几路宋军也都取得了不错的战果,狄锋所部宋军收复熙州,生擒西夏大将没藏吉利。高宠所部直取巴金岭,血战半日,夺下巴金城。张俊抽部直达罗瓦抹逋城,强攻破城后,与高宠两军合围湟州城。战火在湟州城的每一个角落展开,在城头,在桥头,在壕沟边上的水寨,在城门,宋军不惜代价,整日强攻,西夏军最终崩溃,守城的西夏大将嵬名山海被宋军杀死,湟州就此光复。
光复湟州后,高宠率军继续进击宗哥城,仅用了一天时间便将宗哥城攻下,高宠率军再奔青唐城,青唐夏军闻讯弃城而逃,宋军兵不血刃将青唐城收复。
在几路宋军都取得大胜后,主将王彦移驻河州,现下河湟地区只剩下廓州没有收复,廓州是河湟地区最边远的地带,再往前便是西夏国境。由于各军连日苦战,虽然战果辉煌,但也十分疲惫,王彦下令岳飞所部前往收复廓州,另外三路宋军先行休整。
岳飞得到王彦的命令后立刻率军出发,直奔廓州,夏军勇将没藏天风率数万西夏精骑前来迎战,其时恰逢狂风大作,沙尘暴来了。塞外的暴风雨卷起漫天的风沙,从宋军的背后刮向了西夏人。
风沙中,西夏人一败涂地,掉头就跑。岳飞率军紧紧追击,一直追到三十里开外,斩首5000余级,俘虏8000余人,战斗中岳飞亲自带队冲锋,以斩马刀阵斩没藏天风,击溃夏军后,直抵廓州城下,城内夏军中的“撞令郎”打开城门,迎接宋军,廓州就此收复。
在得知又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沙尘暴左右了战斗的胜负后,孙珲不由得在心里暗呼侥幸,提前把能够制造沙尘暴的肖甜甜拿下送回了东京。
廓州城的收复意味着河湟全境战事结束,宋军用前后半年多的时间,扫平河湟区域,将党项人从河湟连根拔起。
宋军此次收复河湟之役,前后共6次大战,斩首夏军3万余级,招降党项吐蕃各部首领3200余人,户口90余万户,拓地4000余里。至此,宋朝西北方国土正北、东南与西夏接壤,西至青海及龟兹国界、卢甘国界,东南至熙、河、兰、岷州,与阶、成两州相连。
短暂休整之后,王彦率宋军过湟州,越兰州大河,在西夏东南方国境线上耀兵巡边,一路军威鼎盛,西夏人一时间胆战心惊,闭关不出。
当此时,孙珲看到的是一片前所未有的大好局势。宋军收复唐朝时失去的河湟地区之后,以河湟威胁西夏的河西走廊,据横山俯视夏州,占据天都山直逼西夏国都兴庆府,可以说西夏从李继迁创业开始,到李元昊赖以立国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地理屏障都已掌握在宋朝的手中。
根据收集到的情报,孙珲知道西夏的兵力重点设置在以兴庆府为中心的一个三角线上,现在西夏军国内的兵力共计约40万人,他们以10万人护卫兴庆府,5万人镇守东南的西平府,5万人驻守西北的贺兰山。左右两厢和河南北四条线上也配备了军队。其中左厢宥州路5万人和河南盐州路5万人防宋,河北安北路5万人防金,右厢甘州路5万人防吐蕃和回鹘。每逢要向西用兵,则从东点集而西,要向东就从西点集而东,在中路就东西都向中集合。
孙珲和王彦及狄锋岳飞等诸将商议下一步如何进兵,王彦认为夏军兵力虽多,但布置分散,不足为惧,建议直取兴庆府,只要攻下兴庆府,将西夏王族一网打尽,余地便可不战而下。
第341章 直捣兴庆府()
第342章 荒原决战()
第343章 月夜诡兵()
宋军的号角再次响起,骑兵们开始转向西夏军的两翼。但党项人被宋军弓弩所射杀的尸体变成了一道参差的矮墙,阻挡了宋军骑兵前进的道路。前方杀红了眼的宋军骑兵们已经不能被指挥他们的将领所左右。党项人的鲜血已经让他们疯狂,这些血性的汉子只想冲破眼前岌岌可危的盾墙,去屠杀那些躲在长矛兵背后的卑鄙的党项人。
这是百年以来,汉人对党项人的复仇。
“杀啊!他们的阵势马上就要崩溃了,加把劲啊!”有宋军的将领在高声喊叫,鼓舞士气。
看着在疯了一般反复冲锋的宋军骑兵勉强支撑的长矛兵,李察哥冒险将护卫两翼的2万轻装长矛兵也投入到重装长矛兵方阵中,中军的弓手是这场战斗的中坚,最前方的长矛方阵绝对不能被冲破。
原本一字横列的长矛方阵最终变成了中间略凹的阵型,李察哥已经完全放弃了对两翼的保护。
在他的命令下,1万名弓手开始分成四队,轮流发射。
李察哥知道给自己的机会不多了,每个弓手只有两个箭壶,而这些箭,很快就会射光。
由于之前的战斗消耗了大量的箭,而西夏的手工业生产能力远远不能和宋朝相比,是以箭的产量不足,质量也难以和宋人相比。
早在战斗开始之前,李察哥便下了命令,要弓手们尽量射宋军的将领和军官,但在这样的混战当中,虽然弓手们都是优秀的猎人,也很难做到精准的狙射。
“嗖!嗖!”宋军骑兵在阵前为数不多的几名军官纷纷被射落马下。但宋军骑弓手的箭雨马上便覆盖了过来,双方开始了激烈的对射,满天都是飞翔的羽箭。
荒原中的月亮明亮如银,月色下杀声震天的战场上多了份难言的诡异。
“弓手,弃弓持刀!”
李察哥知道赖以依靠的长弓已经射光了所有的箭支。望了望远方向着右翼移动过来的一队骑兵,李察哥跳下了战马,手持宝剑来到了已经作为步卒的弓手当中。
能培养出一个优秀的猎人是每个党项人家庭的骄傲,这些党项猎人从七岁就会开始使用弓和武器格斗的训练,可以说他们是党项人最精锐的战士。
“收缩变阵!环形防御!”
已经混编的西夏军阵形两端开始向内收缩,中间出现的空隙则被转成步卒作战的弓手们所填补。
宋军的步军跟随骑兵冲了上来,和以前不同的是,这些宋军步卒也都有坐骑,多为驭马和骡子,他们快速冲上来后,便手持斩马刀跳下马来,面对如山的尸体,很多宋军骑兵也开始下马步战,因为在重重障碍前,骑兵的机动能力早已荡然无存,几个小时的战斗下来,党项人的方阵已经被切碎,变成宋军人马洪流中的点缀,党项人的战意虽仍然高昂,但离崩溃只是时间问题了。
闪过了迎面劈来的一刀,高宠把斩马刀狠狠的送进了对方的胸膛,党项人完全被宋军分割包围,一个个小小方阵收缩的越来越小,高宠的身边都是党项人的尸体,他不知道已经劈开了多少人的头颅、胸膛,有着高耸地金翅的头盔,让他成为了党项人重点攻击的对象,原本锋利的斩马刀已经出现了大大小小的缺口,可是敌人仍然在不住的向他冲上来。
一匹战马突然冲了上来,人立而起,马上的党项武士大喝一声,雪亮的战刀高高的劈下。高宠矮身一闪,手中的斩马刀向着马腿扫了过去。
在一声哀鸣中,断了腿的战马侧向扑到在地,马上的党项武士大腿被紧紧的压在下边,手中的长刀掉落在高宠的眼前。看着长刀上密布的水纹,这绝对是把高品质的宝刀,没来得及细想,高宠抓起这把刀猛的挥了下去,被压在马下的党项武士惊愕的张着双眼,任凭从断头处喷涌的鲜血覆了上去。
握着这把新得来的宝刀,高宠又砍倒了六名党项武士,从这把刀上的铭文来看,西夏军统帅的亲卫队也压了上来。
此时隐身于夜空中的孙珲,借着皎洁的月光,正注视着战场的情况,高宠的一举一动,他都看得清清楚楚。
现在的战况已经十分明了,西夏军败局已定。
虽然李察哥以步兵对抗骑兵的想法很好,成功的可能性也很大,但自己diy的“冲天炮”,彻底粉碎了李察哥的胜利幻想。
但就在这时,一支西夏轻装骑兵突然从树林中冲了出来,直向宋军主将王彦所在的方向扑去。
和正常的西夏骑兵装束不同的是,这支部队所有的人全都是黑衣黑甲,面带黑色蒙巾,看上去象极了金军的“铁浮屠”,但这些人身着轻甲,动作诡异,手里又没有兵器,和“铁浮屠”又大不一样。
孙珲在空中暗暗降低了高度,作好了准备,一旦他们靠近了王彦,他就必须要出手了。
宋军很快便发现了这支突然出现的西夏军骑兵,立刻便有一队宋军轻骑迎了上来,王彦的亲卫队也发现了他们,立刻冲下了山坡,前去阻击。
孙珲紧紧的盯着这支诡秘的西夏骑兵,他看到这些西夏骑兵的马上都挂着一个很大的皮囊,腰间只有一根短棍,更觉得奇怪。
对面,宋军骑兵的长刀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和看起来赤手空拳的西夏骑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些西夏骑兵要如何作战呢?
没用他久等,西夏人便给了他答案。
就在快接近宋军骑兵的时候,这些西夏骑兵突然从皮囊当中取出了一个圆形的表面全是突起的疙瘩的东西,点燃了引信,向宋军骑兵抛去。
一个接一个的那东西滚落进了宋军骑兵的阵列当中,接着火光一闪,便爆炸了,显然是一种火药武器。
一连串的爆炸在宋军骑兵当中响起,碎片四散飞扬,孙珲看到爆炸的火光是暗红色的,声音并不很是响亮,碎片似乎是陶瓷质地,杀伤力也颇弱,因为这些破片打中宋军骑兵后,宋军骑兵极少有人死伤,更多的是战马受惊,长嘶起立,马背上的人给掀下马来。
第344章 生死搭档()
孙珲一下子想起来,那是什么东西了。
瓷蒺藜。
瓷蒺藜是西夏人发明的火药武器,由陶瓷烧制而成,比人的拳头略大,外观为圆球形,表面全是钉刺,内装火药,使用时点燃引信后,投掷到敌军中,爆炸杀伤敌人,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手榴弹。在冷兵器时代,是一种颇具震撼力(不是杀伤力)的武器。
据说,历史上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带领蒙古铁骑最后一次进攻西夏时,西夏将士抛掷的瓷蒺藜在成吉思汗战马附近爆炸,成吉思汗被掀下马,由此身受重伤,在撤军途中病逝。临终前,他怀着对西夏的仇恨,下了三道灭绝西夏的诏令:灭绝西夏王、西夏族人、西夏文化。到了公元1227年,西夏终为蒙古所灭。
而现在,孙珲将西夏的灭亡时间提前了将近一百年,瓷蒺藜这种武器也以不一样的方式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不时有宋军骑兵给爆炸的瓷蒺藜从马上掀了下来,西夏骑兵旋风般的冲过宋军队伍的缝隙,直向山坡冲去。
王彦看到了这些冲过来的西夏骑兵,他当然明白对方想要干什么,眼见对方将要冲到近前,他猛地拔出了佩刀,大喝一声,带着亲卫便迎了上去。
看到王彦亲自出战,西夏骑兵们没有再抛瓷蒺藜,而是将腰间的短棍都抽了出来。
在这些人将短棍握在手中的一瞬间,短棍的前端便冒出了火花,接着便喷出了火焰,使短棍变成了巨大的火把。
冲在前面的王彦亲卫不明所以,全都吓了一跳,双方一交马,一名亲卫举刀猛砍,一名西夏骑兵举棍格挡,刀棍相交之际,火焰烧到了那名亲卫的衣甲,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