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说太多的意思,朝二人摆了摆手:“你们各回本部,带好手下的人。。。。。。”
元徽话音落,却不见二人动身,眉头一扬:“你们还有何事?”
面上露出一丝迟疑,李简出列说道:“将军,如今大军云集,调派不一,能否将我二人划至您麾下听令?我二人,还是愿意跟着您作战。”
注意着二人的表情,元郎君洒然一笑:“这营中总管大将军一大堆,可不是我说了能算的。再者,幽州郭都督可不一定愿意。”
“回去吧,大军动向就快议出来了,听命即可,多加小心!”笑容一敛,元徽严肃提点道。在讨伐大军中,这二人,只是小角色,实无足轻重。
“我等告退。。。。。。”
亲兵奉上一杯清水,稍作解渴,把玩着手中普通的白瓷杯,元郎君不由朝中军方向望去,张玄遇、曹仁师,只怕当真非成事之辈。
“将军,没想到在这幽州,还有这般忠心下属。。。。。。”张智似乎有些闲不住,在元郎君耳边念叨着。
闻言,元徽看向他,这厮甲胄在身,也掩饰不住江湖习气。被元郎君一瞪,其人立刻严肃起来。。。。。。
笑了笑,问道:“你怎么知道,他们忠心?”
“啊?”智障一呆,挠了挠头上的盔甲。
扫了帐中一圈,两名亲兵守在帐口,乌勒缄默地站在一边,生硬地可以。心中一叹,在这军中,貌似没有可谈谈心的人物。。。。。。
张智嘛,逗逗乐还是可以的。
“将军,李元芳求见!”卫士来报。
元徽眼睛一亮,嘴上顿时露出点笑意,这可谈心的对象来了。坐姿端正了些,元徽招了下手:“快请!”
李元芳奉狄仁杰之命北上,正随行于元徽营中,这一路来,很是低调。
未几,元芳挺拔的身躯出现在帐口,遮挡了不少外边的光亮。入帐,习惯性地观察了一遍帐中情形,在乌勒以及张智身上停顿了一下,朝元徽抱拳:“元兄!”
语气并不生硬,却总给人一种疏离感。注意着李元芳那严肃的表情,元郎君不由暗叹,这元芳眼中还真是容不得沙子呀。。。。。。
“元芳兄,元某没有欠你钱吧?”元徽笑了,淡淡然地问道。
闻言就是一愣,元芳说道:“元兄。。。。。。何出此言?”
“元芳兄这一脸苦大仇深之状,凛凛威风之态,可令人颇为不适。”元徽朝李元芳胡侃着。
此番言语,让李元芳心中有些发堵,面容强行舒缓了些。见状,元徽这才起身,朝元芳招呼着:“元芳兄请坐?不知元芳兄此来,有何指教?”
“我是来向元兄告辞的!”落座,李元芳也不赘言,直接道明意图。
“告辞?元芳兄将欲何往?”眉毛一挑,元徽发问。
“恕我不能直言!”李元芳很是干脆地拒绝回答。
“你这厮。。。。。。”智障有些受不了元芳的“不近人情”,抬起手指便要讨点嘴上便宜,被元徽挥手止住了。
眼珠子转悠,稍稍琢磨了半晌,元郎君面上仍旧挂着笑容:“元芳兄不会是想去营州吧。。。。。。就是不知,狄公是如何给你交代任务的?”
听其言,李元芳表情一凛,深深地看了元郎君一眼:“大人说得不错,元兄果然机警!”
“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元芳兄尽管开口,元某必无推辞!”
“不用!”元芳还是很干脆。
“那厮言语拒人,您何必对他如此客气?”李元芳退去后,张智又忍不住在元徽耳边碎念着。
斜了他一眼,见其愤愤不平的模样,元徽玩味一笑,朝外指着:“李元芳走得不远,你可以追上去,教训他一番,给我出出气?”
“额。。。。。。且放他一马!”智障迅速地萎了下来,低下头,目光闪烁不定。他可有自知之明,不会去自讨苦吃。
没有管张智的心理活动,元徽在帐中踱着步。走了几个来回,抬手唤道:“乌勒,你带人也去营州一趟。。。。。。”
“是!”
“将军,那我们呢?”张智显然不甘寂寞了。
目光清冷,元徽心里默默思量了一会儿,扭头观察了张智几眼,淡笑道:“大营不待了,我们去檀州!”
第345章 胜算几何()
檀州,州城密云。
时值七月,三伏天已然熬过去了,但紧跟着,秋老虎又开始发力了。经过一个清凉的早晨,日头当空之际,暴烈的阳光照射着滨水而建的城池。
城堞之上,身着大周军服的戍卒们按刀而立,顶着烈日,守备着城池,分明难熬,却不敢有任何松懈,都是些训练有素的精锐之士,想来统兵者治军甚严。
城门校尉稍微好过些,能多动弹一二,在女墙后边来回巡视,只是在路过背阳处之时多停留几个呼吸的工夫。。。。。。
“广平侯,请。”军府之中,武委任的前军总管,威武军使张九节亲自给元郎君斟了杯茶。
捧杯接过,茶香顺着热汽四溢,嗅了嗅,元徽看向张九节笑道:“不想张将军,戎马倥偬,尚且精通茶艺,实为一雅将!”
面对元郎君的“感叹”,张九节嘴角掠了掠,淡淡道:“军中匹夫,哪里做得此精细活,广平侯此言过矣。”
见张九节似乎不“领情”,元郎君也不以为意,左右他也只是随便说说,这个将军泡的茶,当真难喝。。。。。。
张九节已入不惑之年,看起来挺普通,一身鱼鳞铠,没有什么“将帅之气”,但就是给人一种宿将的踏实感,大抵属于那种“善战者无赫赫之功”的将军。
当日初至檀州之时,张九节还是有些瞧不上元徽的,毕竟元郎君长得太像个郎君了。。。。。。檀州乃边境要州,下设有威武、镇远两军,张九节作为前军总管,原本当一并统之。
元郎君虽受皇命,但明显是来夺兵抢食的,张九节心里哪里能舒服。
目光飘向张总管,元徽慢悠悠地放下茶杯,扭了两下腰,指向南边,讥诮道:“不知蓟县诸将,现如今是否已有定论?”
自营州之乱,女帝下诏发兵征讨,至此,业已整两个月了。不过这战争的进展却十分缓慢,辽西一带笼罩在大战的阴云下,局势却十分平静,气氛可以用诡异来形容。
李尽忠与孙万荣,除了最初攻陷营州、消灭赵文军、西攻檀州受阻后,再无其他动作。至于大周平叛大军,各方兵马倒是积聚十万,不过还是老问题,总管将军们争论不休。。。。。。
听出了元郎君那意味深长的语气,张九节眉头皱了皱,表情凝了下来,轻哼了声:“军心不齐,号令不一,岂有战胜之机,此次契丹叛乱有异,没那么好对付,陛下。。。。。。”
生生地咽下了喉头的某些话语,看张九节那憋得极似便秘,警惕地注意着自己的表情,元郎君朝其露出一口白牙:“看起来,张将军对此次讨贼平乱,有些想法啊!”
“不似广平侯安然自在!”张九节表情恢复了平静,有神的双眼直直地看着元徽。
元郎君至檀州,除了接手镇远军之外,倒确实挺自在的,貌似是一场镀金之旅。
耸了耸肩膀,元徽表情稍微郑重了些,悠悠说道:“张公镇边多年,亦悉辽西诸族舆情,敢请教,当如何平灭李、万此类?”
眉毛轻扬,斜了元郎君一眼,张九节顿了顿,冷淡道:“契丹叛逆,自有神都来的大将军们去对付,哪有我等说话的份。本将,只需守好檀州便是!”
“柳城远在数百里之外,李尽忠聚数万之众,靠几张嘴在蓟县,就能平灭契丹贼了?”
到了,张九节还是没能忍住,吐了两句怨言。
蓟县那边,张玄遇与李多祚之争,硬是扯皮至今。张玄遇等人主急攻,然到如今也没有太大的动静,元郎君算是看明白,那只是张大将军争权的借口罢了。
“呵呵”地笑出了声,元郎君满脸装x的意味:“想来,蓟县那边该有个结果了!”
眉头拧在一起,张九节瞪着元郎君,似乎有些不耐他这种姿态与腔调:“广平侯有话不妨直言,何故机锋不断!”
这张将军,当真了无趣味啊!
元徽作态不变,语调稍转,说道:“自陛下下诏讨贼,已经有两月了,眼下,当有天使在北上途中了。。。。。。”
闻言,张九节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迟钝了一会儿,方犹疑地看向元徽:“你的意思是。。。。。。”
两眼一眯,老张感叹一句:“广平侯的消息,果然灵通!”
懒得理会张九节语气中的调侃,元徽耸了下鼻子,定定地望着他:“敢询张将军,若蓟县军动,战于契丹,大周胜算几何?”
张九节面容渐渐沉凝下来,这个问题,似乎有点难解答一般。注意着其表情,元郎君了然,与自己一样,老张也不看好此次平叛了。
。。。。。。
平叛大军的调动,虽然未牵扯朝廷太大的精力,然钱粮、兵马之数,仍属巨大。然兵马辎重皆输送到位,战事却无进展,契丹还在营州积蓄力量,将军们却在蓟县争论。
传至神都,自然引起了武的不满。事实上,女帝早已反应过来自己的安排出问题了,然事已至此,只能捏着鼻子调整了。
诏书下,张、李之争,张玄遇胜了。不为其他,只因其主张进急战,而女帝迫切地希望一场胜利,斩敌酋恶魁首级,献于阙前。
黄崖戍,距离密云城百多里的据点,各处是修葺过的痕迹,契丹人西来之时被其攻破过。闲得蛋疼,元总管巡察至此。
小伏在烽火台边,“欣赏”着边塞的荒景,元郎君望着西面出神,那是营州方向。眼神中,闪着些莫名的光芒,元郎君心中,酝酿着一个想法。
“将军,有消息了!”身后传来了智障稍显兴奋的声音。
精神一振,猛然转身,元徽看着三两脚跨上烽火台的张智:“讲!”
“李尽忠率军两万,急攻平州,刺史丘静坚守卢龙,苦守待援。张玄遇与曹仁师等将,已然出兵,东援平州!”简练地,张智禀报道。
“出动了多少人马?”
“骑、步军三万,李多祚率军押后!”
“呵!”元郎君嗤笑一声,嘴里嘀咕道:“这个张玄遇,是在岭南打獠人打出自信了?竟还敢如此小看契丹人?”
“丘静。。。。。。”
自言自语一番,一招手,元郎君直接跳下烽火台,嘴里吩咐着:“回密云!”
第346章 元郎君凑热闹来了()
卢龙城地处平州北部,大燕山南麓,临卢水而设,西南方向十里便是滦、卢二水交汇处。既有水泽之利,四周又有丘陵星拱,属于辽西走廊上的一座要城。
滦水奔腾南流,径向渤海,对发生在卢龙的战事漠不关心。从十数日前起,这平州治所,便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氛,足两万的契丹军队将之团团围困。
这支契丹军衣甲虽不齐整,用的武器却不差,看得出来是支精锐。卢龙城中,算上自南边马城支援而来的官军,阖城军民也不满七千。
虽然契丹人不善强击城池,但以薄兵寡民,抗契丹兵锋那么久,刺史丘静的能力“可见一斑”。
日头西斜,丘静一身绯服,在几名衙役的护卫下,亲上卢龙东关巡视。绯袍下衬有铁甲,压得步伐都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