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吉诺弯刀-第1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指称雷士诚接受了北汉的贿赂,有借刀杀人,消除异己的嫌疑。

    刘言正在犹豫不决时,忽又接到报告说,北汉军突然在稽山关增加了驻防部队,似乎已经预料到了雷士诚会有领兵再袭稽山关的打算。

    刘言听到北汉军在稽山关附近的调动军情,遂不再犹豫,用不容置疑的严厉语气,再次下旨,下令雷士诚必须出城,驰援巴城,自证清白,否则以叛国罪论处。

    雷士诚见到刘言的第二道旨意,心情沉重,但也只能被迫奉旨,带领骑兵,离开泾水关,前往巴城。

    一路上,他都在不断地给刘言写信,他说,如今天气燥热干旱,北汉军已经抢先占据了巴城城外唯一的水源河流,我方援军到达城外郊野时,没有饮水,作战难以持久。

    他又称,如果我部覆灭,南汉军队的精锐将会受到沉重打击,将来的战局岌岌可危。

    他再次劝谏刘言,现在改变主意,返回泾水关坚守,或者改道出击稽山关还来得及。

    他分析了北汉军队目前的分布,认为你不可能抽调到大量的兵力充实稽水关,该关的增兵,可能只是北汉军故布疑阵的一个吓阻动作,未必就真的增加了足够的兵马,若实际开战,我军未必没有机会。

    刘言看了雷士诚沿途不断发来的信件,再一次犹豫起来。

    (三)

    就在这天晚上,太监总管李妙常对刘言进言,说雷士诚这次一再抗命,形迹可疑,纵然没有投敌打算,也有爱惜羽毛,拥兵自保的私心。

    他劝说刘言不能瞻前顾后地置至亲骨肉的生死于不顾,让天下冒死追随支持他的豪门士族寒心。

    最后一句话打动了刘言。

    太监总管李妙常是从小照料着刘言长大的,在刘言的心目中,地位仅次于父亲。

    在刘氏兄弟的权力争斗中,李妙常始终站在刘言一边,为他出生入死,立下无数汗马功劳。

    李妙常的劝说终于令刘言不再动摇了。

    他再度传旨,严令雷士诚不得再以各种借口违抗王命,不得再放慢进军的速度,务必快速抵达巴城战区,解除巴城之困,歼灭围困巴城的北汉军队。

    雷世诚无奈,只得死了劝谏刘言改变主意的这份心,硬着头皮率部继续前进。

    当他们到达距离巴城约40里的丘陵区时,沿途看到到处都是嶙峋的怪石和焦干的丘陵,能够生长的草木也只能在极低洼的地带偶然可见。

    雷世诚的心中充满了忧闷和不安,对自己和这支军队未来的命运,心中充满了悲凉的哀叹。但他在表面上什么也没有显露出来,沿途不断地鼓舞将士们,尽最大的可能,保持着队伍的士气高昂。

    (四)

    正如雷士诚所料,他们正在走向北汉军挖好的陷阱。

    但你始终记得雷士诚三次不惜得罪刘言为你进言的正直,也记得峒城觐见时他虽然已经对你起了杀心,但却自我克制,没有真正付诸实施的君子仁厚,你并不想要他的性命,你很想能让他归降刘申。

    于是,你并没有派陈守业来对付雷士诚,而是使用了从北线调回的、雷士诚的老友孙湛明来担任围困、歼灭或者劝降雷士诚部的任务。

    你希望孙湛明能够说动雷士诚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放弃抵抗,投降刘申。

    雷士诚如若肯投降刘申,对于南汉朝野将会是一个极其沉重的心理打击。它必定会感召更多的南汉文臣武将放弃刘言,投靠刘申。这可以极大地加快南线战争

    的进度,减少双方军民的无谓伤亡。

    你迫切地希望雷士诚能够为天下人计,识时务者为俊杰,顺应大势,善择明主。

第三百三十二章 雷士诚阵亡() 
(一)

    孙湛明听到雷士诚部到达的消息后,心情复杂。一方面,他内心踊跃,他和雷士诚之前同朝效力刘言,没有机会对阵军前,一直不知道自己的作战水平和雷士诚相比,到底如何,深为遗憾,今日能够当面对决,得偿平生所愿;另一方面,他深知雷士诚心性,估计他即使战败,也必不肯投降,此战多半就是他的最后一战了,身为老友,不得不让他败亡在自己手中,心里真是别有一番悲叹和难过。

    但他知道你派出他来对战雷士诚的用心,军事上半点也不敢怠慢。他战胜了自己内心的种种情感波澜,专心投入了这次重要战役的筹划。

    得到你的批准后,他派出一部分轻骑兵吸引牵制雷士诚的前锋部队,另一部分主力则悄悄绕过雷士诚的前卫部队,直扑其主力的侧翼和后路。

    第二天白天,孙湛明部的战略部署完毕,完全切断了雷世诚部的退路,把他们包围在一个方圆50里的狭长地带里。这个地带没有任何水源,也没有任何隐蔽物。

    孙湛明知道雷世诚部战斗力极强。为减少伤亡,当夜,北汉军队对该部围而不打,只是不断地派出小部队,分期分批对其进行轮番袭扰,令他们全军疲惫,不得休息。

    雷士诚部此时行军了数日,所携带的饮水基本用光,在干燥的天气中,士兵个个口渴难耐,而黑夜中北汉军队不知真伪的进攻呼喊和火器攻击,又令他们只能彻夜戎装戒备,无法睡觉。

    更要命的是,下半夜的时候,孙湛明的部队开始在该部宿营地附近点燃了大量的干柴和仅有的草丛,烟火借助风势直冲雷士诚部的营帐,熏得他们实在是难忍难熬。

    (二)

    天亮的时候,北汉军队发动总攻。

    在孙湛明的指挥下,北汉军对被围困在狭长地带的雷士诚部,展开了极为密集的箭矢攻击。

    孙湛明用了200匹驮马来轮流供应射击所需的箭矢。

    整整一上午,雷士诚毫无地理遮蔽的营地都陷入了暴风骤雨一般的箭矢滂沱当中,死伤惨重。

    为减少伤亡,雷士诚把步兵收缩到营地中央,派出骑兵部队向北汉的弓箭手冲锋。但这轮冲锋受到了北汉重装骑兵部队的顽强阻挡。雷士诚还是第一次和你训练出来的新汉军精锐交锋,没想到你的军队战力如此之强悍,这轮冲锋下来,雷士诚算是杀敌五百,自损一千。

    雷士诚自知落在了下风,攻击失败,于是再度调整队形,拟组织第二次冲锋突围。

    但是,在兵种调整部署的过程中,由于士兵惊慌疲惫,雷士诚部的原有队形发生了调动中的混乱。

    一个身中三箭,惊慌绝望的步兵受到骑兵部队的拥挤后,几乎被踩踏而死,他挣扎着爬上一处山坡,在恐惧中大声嘶喊:“救命!救命!”

    被一上午的箭雨射得惊魂未定的其他步兵不知何故,也跟着他的后面向山坡上逃去,一时队形大乱,军心动摇,情况危险。

    雷士诚不得不派出一群骑兵冲过去弹压局面,把失控的步兵部队从山上驱赶下来,以免被更多地射杀。

    一时间,所有的部队都混合在一起,乱成一团。

    这时,同样受到箭雨攻击,并遭到北汉数量占据绝对优势的轻骑兵冲锋进攻的后卫部队也开始撤退过来,结果使得整个秩序更加混乱。

    雷士诚心知大势已去,也不再考虑什么计谋了,亲自披挂上阵,率领骑兵向孙湛明部的正面发起冲锋。

    这次冲锋在雷士诚的亲自鼓舞下,非常顽强英勇。面对北汉军密如骤雨的飞箭,南汉军毫不退缩,虽然不断有人中箭从马上坠落下去,但其余的人仍旧忍受着痛苦向前猛冲,总体上没有丧失斗志和勇气。

    冲锋给北汉军队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孙湛明心情紧张,手捻胡须站在指挥车上,一动不动地看着雷士诚的冲锋和两军的激烈交战。

    激战持续了一段时间后,北汉军的人马上作战优势和装备优势终于凸现出来。

    雷士诚部终因寡不敌众而落入下风。

    他们从冲击转为退却,一点一点地被压缩到一个方圆只有20里左右的小圈子里。

    (三)

    北汉军从四面八方汹涌而来,把他们围得严丝密缝。

    孙湛明身着重甲,亲自驾驶指挥车,来到阵前,大声向雷士诚喊话,希望他放弃无谓抵抗,投降刘申。

    雷士诚那边一片静默,没有反应。

    孙湛明心中悲切,不忍相弃,再次以老友的身份,阵前侃侃陈词,对雷士诚晓之以义,动之以情,并转达了你的一片邀约诚意。他说,若雷士诚愿意投降,你将会亲自来战场欢迎他。

    他又说,就算雷士诚想要誓死效忠刘言的王廷,但是这支部队跟随他多年,他又何忍在败局已定,抵抗无用的情况下,将全体将士的性命一体断送呢?

    孙湛明说得喉干舌燥,但是雷士诚那边始终是一片静默。

    孙湛明失望地站在指挥车上,心存一线希望地等待着雷士诚的反应。

    雷士诚在包围圈里,把孙湛明的喊话听得清清楚楚。

    他当时已经身受6处刀伤,血流如注,甲胄尽赤。但他英武不屈,根本不想考虑孙湛明的投降建议。不过,孙湛明规劝他不要令整支部队玉石俱焚的话,深深打动了他。

    见孙湛明在指挥车上殷殷期盼,他不由得想起了多年的同朝之谊、惺惺相惜之意。他在心里默默地慨叹了一番,然后传令,命弓箭手向指挥车方向密集射箭,作为拒绝投降的回答。

    孙湛明眼见箭雨如蝗飞来,知道雷士诚已下定决心,宁死不降了,只能深深地叹息一声,后退下去,组织最后的总攻。

    但他仍不忍心加害雷士诚,遂令北汉军在雷士诚部周围筑起火墙,试图用干渴和饥饿逼迫他们投降。

    (四)

    围困进入到夜间,雷士诚环顾身边残部,非伤即残。劳累、疲惫、伤痛、饥渴折磨着他们的每一个人。

    雷士诚想起老汉王临终托孤的场景,峒城和你初次相见的情形,想起屡次对刘言的进言,想起曾经给孙湛明密令阻止你燕塘选兵的往事,不由得感慨万千,潸然泪下。

    他把剩余的部将叫到身边。

    他说,他家世受老汉王恩泽,又受老汉

    王临终重托,决不能背弃老汉王选定的新君,叛国投敌。但如今已成瓮中之鳖,难逃罗网,他不想做北汉的俘虏,不想再次面对你,更不想再看到刘申,他决定自杀殉国。

    他命令下属在他死后带领残部投降北汉,不要再做无谓牺牲。

    他的决定遭到了部下的一致反对。被困的残部官兵,众口一词地慨然表示,愿意共同战死,决不辱没这支部队的名誉。

    雷士诚被大家的忠勇和无畏感动得热泪盈眶。

    全体官兵把随军携带的所有酒壶都集中在一起,默默相对,豪饮而尽。

    当天边露出第一线曙光时,雷士诚支撑起重伤的身体,拔出了他的宝剑。

    他说:“为了先王,为了我们的光荣,现在,让我们开始最后的一次冲锋吧!”

    他大喊一声:“杀!”第一个骑马冲向火墙。

    他在经过火墙的时候须发马鬃皆开始燃烧。

    他像一个燃烧的火球冒着箭雨,直冲入北汉军的阵列当中。

    他带着浑身的箭矢,一连杀了5个人之后,才被几十支长矛穿透身体,浑身是血地倒在马下阵亡,鲜血染红了一大片土地。

    这支部队剩余的将士都跟随在他的身后进行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