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隐龙惊唐-第2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世民对神机卫的忌惮,主要是神机卫囤兵在卧榻之侧,加上李沐在京。

    只要以上二者离开了京城,一万神机卫,对一个州来说,确实不是小数,足以踏平全境。

    可对于一个三百万人口的京城来说,也就只能呵呵了。

    。

第365章 竟然是李百药() 
把刘仁轨从天牢里提出来。

    刘仁轨对李沐自然是千恩万谢。

    李沐和他说了去江南就藩之事。

    “正则是想留在京城,还是随我与江南?放心,不管你如何选,我都会兑现应承你的校尉一职。”

    刘仁轨略一思忖,便回道:“短短几日相处,就已经看到殿下有不世之才和雷霆手段,臣愿奉殿下为明主,随殿下前往江南,建功立业。”

    李沐心中暗乐,历史名臣名将果然眼光不凡啊,就这么几天功夫,就看出了我深刻的内涵。

    “如此甚好,你尽管前往李家庄找苏将军,他会安排你入职校尉之职。”

    “属下领命。”

    。

    李沐回到王府,首先就向母亲禀报了此事。

    郑观音得知李沐真要离开京城就藩,非常高兴。

    可听到自己被皇帝点明留下,便神色黯然起来。

    李婉顺更是如此,从笑颜如花到愁眉苦脸,仅在一瞬间。

    她明白,母亲不走,自己便只能留在王府陪伴。

    李沐能理解郑观音急欲挣脱樊笼的心意。

    “请母亲不要难过,待孩儿在江南开创一片天,便会接母亲去江南。到时,孩儿准备一艘天下最大的舰船,与母亲去大海上游玩。”

    郑观音闻言愁容方解,其实她心里有此准备,大将带兵出征,尚要留家眷在京城,何况李沐是息王之子,带兵离京,皇帝岂能不留下人质?

    “我儿放心去吧,为娘会在王府日日期盼,等这一天到来。”

    “母亲放心,早则二三年,晚则四五载,孩儿就会来接母亲。”

    郑观音勉力挤出一丝微笑,她怎会不明白,哪能如此轻易说接走就接走,除非有一天李沐强大到连李世民都不敢逆其锋芒。

    可三五年间,这可能吗?

    “为娘知道我儿孝顺,不过你在江南千万不可急于一时,当小心谨慎。”

    “孩儿谨记母亲教诲。”

    “皇帝可有说我儿什么时候动身?”

    “还没说,估计不日便有旨意下来,不过交通监、钱庄还有李家庄都要交接安置。怎么说也得一两个月之后才能动身吧。”

    郑观音道:“那你便去忙吧,为娘不留你说话了。”

    “是。”

    李沐又向李婉顺道:“辛苦二姐,多多照顾母亲。”

    “哎,弟弟也多保重身体,不可太过劳累。”

    。

    李沐出了西院,常绿云已经等在那了。

    她向李沐禀报,许胤宗回来了。

    如今正在正安殿等李沐传见。

    李沐去了正安殿。

    “老朽参见嗣王殿下。”

    “许老丈的气色不错啊。”

    “托殿下的福。”

    “听说你这两天不在王府?”

    “是。皇后的病情已经稳定,老朽便有了闲瑕,在京城中逛逛。”

    “许老丈好有雅性,逛到连王府都不回了?”

    许胤宗这时才听出李沐语气不虞,忙解释道:“殿下误会了,老朽只是在闲逛时,遇见了故人。”

    “哦?许老丈在京城还有亲友故交?”

    “是。”许胤宗点头道,“自从前梁王投江之后,老朽与他已经十六、七年没见过面了。”

    “前梁王?”李沐随口问道。

    “就是隋朝吴兴太守沈法兴啊,殿下不知?”

    见李沐沉默不语,许胤宗解释道:“高祖武德三年五月,隋江都太守陈稜以江都降唐,唐以陈稜为扬州总管。吴兴太守沈法兴攻克毗陵,建都毗陵,改元延康,设置百官,自称梁王。”

    “原来如此。”李沐点头道,只要许胤宗不是与长孙无忌等人私下勾结,李沐也就懒得去理会,“许老丈的故交又是何人?”

    “老朽说的故交,便是李重规。”

    李沐心中一动,觉得有些异样,可一时想不起来究竟是哪不对。

    “殿下可能不知,重规出身名门,才高八斗,隋隋文帝时便已是太子舍人、东宫学士,承袭父荫为安平公。不过之后在隋炀帝时被朝臣排挤,降为桂州司马。后因天下大乱,重规被梁王沈法兴所得,署为府掾。如今归唐,为皇上赏识,拜为中书舍人、礼部侍郎、散骑常侍等职。”

    李沐听着听着,突然想起之前常玉起过,当年将沈氏送给父亲李建成的正是一个叫什么重的朝廷官员。

    自己还四处打听过,没有收获。

    “许老丈这故人是姓李名重规吗?”

    “哦不,重规是他的表字,他姓李名百药。”

    李沐恍然,常玉听到父亲口中的称呼,极有可能是表字,却被常玉误以为是名字。

    想到此,李沐心中有些激动,这个李百药很有可能就是自己要找的人。

    生母姓沈,遗物是一块玉佩。

    而有一块相同的玉佩出现在当日,一个不知来历的强徒头领身上。

    这头领自称姓沈,名伦,虽然不知道是真是假,但现在看来,姓不会是假的。

    现在听许胤宗这么一说,李沐感觉到一根无形的线,将自己的身世串连了起来。

    生母很有可能出自沈法兴门下,至少与沈法兴脱不开干系。

    而李百药正是贯穿沈法兴、生母沈氏、父亲李建成三者之间的总线。

    想到此处,李沐对许胤宗道:“听许老丈这么一说,孤还真想看看这个才高八斗之人。还请许老丈代本王邀请他前来王府一叙。”

    许胤宗欣然应道:“这自然是好的,老朽一会便为殿下前去邀约。”

    “那太好了,本王便在府中恭候,只是要辛苦许老丈跑一趟了。”

    “不敢,老朽寄居王府,如此跑腿之事,自然是题中之意。”

    。

    嗣王邀请,整个长安敢拒绝的人不多。

    何况是刚刚在金光门前当着皇帝和文武百官的面,砍下当朝国公脑袋的嗣王邀请,敢拒绝的恐怕用两只手都能数得过来了。

    李百药自然不在这两只手里面。

    所以,他很快就来了。

    快到李沐还没有将手中一碗茶水喝完。

    “臣李百药参见嗣王殿下。”

    李沐上下打量着这个快要入土的老头。

    一张饱经风霜的国字脸,满头银发,快要齐胸的胡子有些斑白,两只深陷的眼睛,深邃而明亮。

第366章 沈氏的身世() 
“李侍郎不必拘礼。今日请你来,是因为听许老丈对李侍郎颇为推崇,孤便有心认识一下,才贸然请许老丈前去相请。”

    “臣惶恐,怕有负殿下错爱。”

    李沐斜了一眼站在边上傻乐的许胤宗,“许老丈如果没事,且先去歇息片刻。”

    这样明显地逐客令,许胤宗如果还听不出来,那就白活了大半辈子了。

    虽然心不甘情不愿,可王爷的话不敢不听。

    “老朽告退。”许胤宗又转向李百药道,“一会与殿下聊完,重规可来王府东院,老朽还想与你再手谈一局。”

    李百药微笑点头应道:“好。”

    待许胤宗退去,常绿云带着几个侍女也退出书房外。

    李沐含笑看着李百药沉默不语。

    “殿下召臣前来,怕是有话想问吧?”

    李沐心中一动,道:“李侍郎果然是聪明人,那就说说看吧,你以为本王想问什么?”

    “臣能坐下说吗?”

    “请。”

    “能请殿下赏碗茶吗?”

    李沐指指自己面前另一碗茶水道:“这是刚泡的江南绿茶,是为李侍郎准备的。”

    李百药双手取过茶碗,揭开碗盖,一股清香溢出。

    李百药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叹道:“天下竟有如此清香的茶,臣孤陋寡闻了。”

    李沐不着急,静静地等待着。

    李百药喝了一口茶水,咂吧着嘴,终于开口说道:“臣以为殿下想问的是,十一年前之事,敢问臣猜得对否?”

    “对。”李沐回答地很痛快,可心里却异常激动。

    自己身世中生母的谜团就要解开,如何能不激动?

    “若不是臣以许胤宗为介,恐怕殿下还找不到为臣吧?”

    “没错。”李沐这才领悟到,不是许胤宗遇上李百药这个故人,而是李百药故意让许胤宗遇上,看来今天能听上一个好故事了。

    “在说之前,臣想问殿下二事,还望殿下不吝相告。”

    “问吧。”

    “殿下是如何将臣与殿下的身世联系起来的?”

    李沐道:“先父亲卫常玉见过你,不过常玉只听得先父称呼你表字,且只记得一个重字,却以为这是你的名字,这才阴差阳错,无法找到你。”

    李百药闭上眼睛,细细地回忆着,他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常玉该死。”

    李沐脸色一沉道:“李侍郎休要逞口舌之利,常玉与孤有大恩,如今又为孤为死,你若再对他不敬,别怪本王无情。”

    李百药微笑道:“臣都是七十多岁的人了,再怎么说都比常玉那小子年长数十岁,说他该死亦不为过。不过殿下既然不乐意听到,臣不说便是。”

    李沐阴沉着脸没有说话。

    “臣还有一个问题。”

    “讲。”

    “殿下身边可有一方白玉佩?”

    “有。”

    “可否让臣一观?”

    李沐从胸口取出玉佩,递给李百药。

    李百药双手接过,仔仔细细地验看了一遍。

    然后递回给李沐。

    “殿下想必已经从许胤宗口中得知臣的过往。”

    “略有所闻。”

    “那就不必再让臣多费口水了。”

    “李侍郎还是原原本本说吧。”

    “遵命。当年确是臣将沈氏送进太子府的,那是武德九年四月初。”

    “武德元年,隋炀帝被宇文化及指使校尉令狐行达缢杀,吴兴太守沈法兴以宇文化及弑君之罪,发精兵六万北伐,连克毗陵、丹阳,割据江南十余郡。之后,自称梁王,建都毗陵,改元延康,设置百官。”

    “武德三年初,隋江都太守陈稜以江都降唐,唐委任陈稜为扬州总管。不久,陈棱在江都被李子通围困,陈棱困迫危急,送人质到沈法兴和杜伏威处请求出兵援助。梁王世子沈纶奉梁王令,率大军救援陈稜。”

    “不想,沈纶与杜伏威中了李子通的计,反倒相互攻击起来,李子通因此轻易攻下了江都,再回师击败了沈纶数万大军。自此,梁王的溃败已经无法挽救。”

    “没多久,李子通攻下梁王都城毗陵,梁王率残兵退至吴郡,在吴郡再次被李子通击败,当时吴郡有越人部落,梁王原是想去投奔的,可在半路终究是后悔了,梁王此时已经走投无路,一时英雄气短便投了江。”

    “臣一直追随着梁王南逃,梁王投江之前,将他年仅十一岁的幼女托附给了臣。臣无奈之下,只能北上,归降了大唐,以此谋得一官半职,才能抚养主公幼女。”

    李沐听到此处,问道:“你为什么要在六年后,将沈氏送入太子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