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错!汝玉之言,伯祥赞同!”
杨廷麟此时也缓过神来,一身落汤鸡一般走上前来插言。
卢象升长呼一口气,看着他们二人脸色苍白,却依然无惧的模样,也只能佩服他们是东林真君子。
确实跟别的东林党人大不相同,不迂腐。
怪不得皇上来密旨,说要在军旅改造他们,让他锻炼二人。
皇上的眼光,还真是慧眼如炬啊!
“是啊,杀是为了不杀!本督也明白此理!”
卢象升赞同的点点头,并没有继续深入探讨此事,而是换了一个话题对他们说道:
“皇上此次让你们入职天雄军,知道皇上对本督如何评价二位吗?”
杨廷麟和倪元璐二人对视一眼,继而摇摇头同时说道:“不知?”
“铮铮铁骨!”卢象升白胖的脸上浮起笑容,亲切的说出崇祯皇帝对他们的评价。
他们二人,其实都是东林党的骨干。
这次呢?
应该算是贬职!
因为,他们参与弹劾当今首辅温体仁。
可很明显,皇上并没有厌恨二人,只是交代自己改造。
这说明,他们日后还会得到重用。
这个顺水人情,不管是为了皇上还是为了自己,都值得做。
必须让他们明白皇上的良苦用心。
铮铮铁骨,这是皇上对他们的评价?
顿时,杨廷麟和倪元璐二人心中不淡定了。
这是什么情况?
第一百二十七章 局势()
第一卷风雨飘零
雨水顺着棕衣渗到内衣,寒冷刺骨。
可杨廷麟和倪元璐二人却不觉得冷,心中热血沸腾犹如某种发情的动物。
铮铮铁骨,皇上对他们的评价,不可谓不高?
这也是他们毕生所求。
有此一句,人生值了!
“皇上曾言,如今大明的命运已经艰难到了极点,可朝臣只求道理上讲得通,就是不看看形势的轻重。
只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却根本不考虑事情的发展。
朝堂上天天你争我吵不说,私下里还要争斗不休。一个人干事,却有许多张嘴巴在那里议论。
在一边提意见的人总是争意气长短,笔锋巧拙,却一定要强迫别人听从自己的话才可以,这哪成呢?
就说你们弹劾温首辅一事吧,你们扪心试问,是公心还是私心?参倒他了,你们东林党人又有谁人可为相?
就算你们推荐一人,又是否就能担此重责,稳定朝堂局势?抑或能力挽狂澜,还大明一个朗朗乾坤?
你们若能找出来,卢建斗也跟你们在一起弹劾温首辅,有吗?”
寒风中,卢象升挺起胸膛,目光锐利如刀,说话掷地有声,一改平日里笑眯眯人畜无害的模样。
这才是真正的卢象升,一个以国为重的国士。
刚刚涌起的热血瞬间冷却,杨廷麟和倪元璐二人被卢胖子这番振聋发聩的喝问,羞愧得恨不得钻进死人堆里。
是啊,他们弹劾温奸相,不过人云亦云,不过是集团利益需要罢了。
至于说温奸相倒台,谁能代替他稳定朝局,老实说,他们是没有考虑的。
似乎,这不是一个国之重臣应该做的事情。
铁骨铮铮,他们当不得皇上如此评价。
倪元璐挺身朝卢象升一辑,沉声说道:“多谢卢督点拨,汝玉受教。”
或许,这就是顿悟吧。
当然,如果不是此情此情,他原本没这么快上道。
应该说是坏境改变了他。
过去,倪元璐的生活一直过得很滋润。
和其他东林党一样,谈话不是在酒桌上,就是在青楼里,何曾有过在死人堆里的?
这次,崇祯皇帝让他来到西北,一路上目睹百姓之艰辛,时有感触。
终于,在此时被卢胖子点化成功了。
东林党人,确实务虚不务实。
目的达成,卢胖子捻须微笑,招呼他们边走边说。
“伯祥,本督想让在天雄军参赞军机,而汝玉则负责军法军纪这一块。
你们不知道啊,本督天雄军在作战的时候,虽然个个奋勇争先,但一遇战事不顺,却能轻易地就崩溃了,你们知道其中原因吗?”
“请卢督赐教。”二人微微俯身答道。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天雄军之所以能战敢战,那是因为军中的将官上下皆是本地人,彼此都沾亲带故。
一人阵亡,人人拼命。
可裙带关系固然能极大地维系军中的团结,可另外一个问题也出来了。
一旦仗打得不顺,有人撤退,别人却不好阻拦,也跟着一溃如注,天雄军中的军法形同虚设。
说到底,军队缺少纪律,就如同一个鲁莽的孩子般——任性。”
踏着泥泞的道路,卢象升慷然而谈。
“任何一支军队和一个人一样,都有他本身的禀性。练兵,其实就是将军队练出本身的气质来。
如此,才能算成功。其他,都是假话。
可江山易改,禀性难移,天雄军上下将人情关系看得太重,这样是成不了铁军的。
不能成为铁军,自然也就锻造不了皇上口里的军魂。
故而,强军当如戚少保般,首重军纪,方能成军成魂。”
雨水中,卢象升高大的身躯迈步向前,睿智的眼神掠过天际,坚定的脚步溅起片片泥泞,却难阻挡他前进的决心。
一个人,能单独带出一支军队,本身已具备将帅之才的资质。
若能再进一步,加上无敌战绩,就是旷世名将。
这些,老卢都懂。
过去,没机会。现在,机会来了。
寒风扑在脸上,长须抚动,曾经那个书生已然不在了。
“清点伤兵,妥善安置。”回到府衙,他一面擦拭水渍,一面下达命令。
不久之后,一名亲兵递过信件过来禀报:“卢督,中路军大败,汤九州战死,左良玉畏敌,贺人龙独木难支,流寇兵围南阳府,洪督求援。”
铜盆咣当一声砸在地上。
“尔等无用之辈,朝廷养你们何用?”老卢匆匆阅毕告急信件,一胸顿时涨红,他愤然将信件揉成一团,狠狠掼在地上。
“左良玉你这个败军失地之辈,本督一定要奏请皇上,将你军法从事!”卢象升极其愤怒,在房中来回踱步。
中路的明军,虽然兵力众多,但因为互相拆台,一盘散沙,结果竟被老回回与蝎子块两部流寇分兵击破,一路溃败。
现在豫西北的重镇内乡、镇平两县已失,周围县镇亦皆被流寇占领,敌军正全力攻打南阳府城,情况甚是危急。
中路领军洪承畴,急急来了求援信件,他在信中哀求道,若卢象升不赶紧派来援军,只恐南阳府城亦是难于坚守。
若南阳府城一失,则整个豫西北的局势,恐怕又要一片糜烂了。
同时,负责南路军的孙传庭大军,有面临背腹受敌的危险。
战场形势,真是瞬息万变啊!
“卢大人,中路诸将,败军失地,自当严惩。只是现在情况危急,却需紧急想办法救援,方是要紧。”
卢象升的亲兵将领杨陆凯在一旁提醒道。
卢象升沉默良久,终咬牙道:“罢罢罢,局势已是如此,唯一可行之计,便是抽调祖宽的关宁铁骑先驰援了。
待本督亲书一封,带给祖宽,令其见信后,立刻径直南下,争取早日打败流寇收复失地。”
卢象升说完,随即铺纸研墨,便欲挥毫而写。
“陆凯,你和千五健锐营同祖宽一同南下,本督担心他驰援不力。
你告诉他,本督带大部队随后赶到。”
卢象升把信件交给杨陆凯,朝他吩咐道。
祖宽这个人和他的三千关宁铁骑,用是好用,战斗力杠杠的,真没什么可说的。
只是,这个人有毛病,非常不自觉,需要监督。
对于卢象升的命令,祖宽还是听的。
其他人嘛,那就要看情况了。
现在情况紧急,卢象升为了保险起见,还是让自己一千五百人的健锐营,其实就是亲兵队伍,用来看管他。
这个由亲兵组成的健锐营,是非常牛逼的。
相当于这个时代的特种部队,专门用来劫营和奇袭。
过去郧阳的成功,靠的是长途奔袭,洛阳以骑兵数千击溃闯王百里联营,山西以三千关宁铁骑蹂躏闯王数十万大军,靠的还是长途奔袭。
野战和奇袭,是卢象升最喜爱的战术。
杨陆凯领命离去。
老卢独自一人思索片刻,眼中迸发出杀机,终于下定决心,左良玉这个人不能留了。
因为,此人有骄横不法之心。
崇祯七年,叛军渡黄河离开后,左良玉同其他将领们分地把守。陈奇瑜、卢象升正在陕西、湖北两地镇压叛军。
同年夏,中州地区没有战事。后来陈奇瑜在车箱峡让李自成死里逃生,朝廷讨论联合山西、河南、湖北、四川的兵力从四面八方来围剿他们。
叛军于是兵分三路:一路向庆阳进攻,一路挺进郧阳,另外一路出关后挺进河南。
挺进河南的军队又分为三路,受到攻击的郡邑一下子吃紧。
左良玉扼守新安、渑池,其他将领陈治邦驻守汝州,陈永福扼守南阳,都只是坐甲自保而已,根本不主动出击。
叛军每个兵营有几万士兵,士兵们轮番出击作战,军粮供应充足;官军兵少,设防又多,粮饷供应跟不上来。
叛军骑马前进,一天一夜能走几百里。官军步兵多,骑兵少,走几十里路就精疲力竭。
因此大多都有畏敌情绪。
左良玉在怀庆时与当地巡抚意见不一,由此产生了私心杂念,没有严加追逐而给了叛军以喘息的机会,又收留了很多投降过来的将领以便扩张自己的势力。
三边总督洪承畴以文书征调他的军队,也不准时应征,渐渐显示骄横自恣的端倪出来。
十二月在磁山同农民军相遇,大战的场面有十次之多,却只是把叛军追击一百多里,并不剿灭。
典型的养寇自重啊!
现在,又来这么一出。
老卢坐在书案上,准备给崇祯皇帝奏请此事。
他虽然有尚方宝剑,可以先斩后奏,但先说,是尊重。
为臣子的,不能学袁嘟嘟。
此时,一名风尘仆仆的锦衣校尉,急急地随着亲兵入内,待只有两人之时,便立即跪地奏禀。
“报!皇上口谕,着宣大总督卢象升,将左良玉当死士用。”
卢象升正握着毛笔的右手,猛地抖了一下。
手中的狼毫玉管笔,一下子没握住,滑落在桌上的奏折上,将洁白的奏折渲染得一片乌黑。
死士,顾名思义,往死里用,用死了为止。
这点,文人出身的卢胖子自然不陌生。
巧了,皇上竟然跟自己想到一块去,且手段更……更腹黑。
卢胖子心里悄悄的念叨。
第一百二十八章 知兵事的知府大人()
第一卷风雨飘零
南阳府,雨连续下了一天。
宣大总督老卢为了南阳府被围一事,费劲了心思,可身在叛军包围之下的陕西按察使、南阳知府汪乔年,却安然若泰。
这位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