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真切切的位高而权重。
可前任高起潜的事情,却让他有些捉摸不透皇爷心思?
“那就好,只要方大伴能忠心皇事,处处体国,朕必许你一场富贵!”
对这个经过检验的忠烈之士,崇祯皇帝的脸色很和蔼也很亲切。
这就是穿越者最大的好处了,知道谁忠谁奸,真实本事如何,实在是酸爽得不要不要的。
虽说不可能知道所有人忠奸,但有那么几个,也就足矣。
方正化吃了一颗定心丸,扣头谢恩离去。
攘外必先安内!
既然已经动手,不妨索性一次性解决问题,先把大明皇宫弄成一个铁桶再说。
不然,这大明皇宫就像一个四处漏水的破桶,宫里一有什么消息,外面朝臣立马知道。
想到这里,崇祯皇帝把偏殿的秉笔太监高时明叫来,吩咐他成立西厂,负责侦缉十二监、四司、八局的太监宫女。
但和原来西厂可以缉侦东厂和锦衣卫不同,这次只对内不对外,权利小了很多,也更有针对性。
高时明俯身领命离去,崇祯皇帝内心也终于舒口气。
随着两厂一卫重新组建,他的安全感也增加了许多。
都说本尊崇祯皇帝生性猜忌多疑,现任表示,你他娘的来试试?
大明朝臣什么德行,崇祯皇帝又不是不知道,身处局中,若没有穿越的金手指,安能辨忠奸?
就算这样,崇祯皇帝也是时刻担心,总有刁臣想害朕!
要是大明的朝臣都像宫内的太监一样,对朕忠心耿耿,任意揉捏,那该有多好?
望着殿外愈发密集的风雨,崇祯皇帝喃喃自语。
“皇爷,文渊阁大学士温体仁求见?”
正当崇祯皇帝陷入无限yy时,宫内小黄门进来禀报。
崇祯皇帝唇角高扬,脸上抹过一丝诡笑,有点意思,几天没上朝,朕的首辅终于坐耐不住了。
万历、天启皇帝几年不上朝没事,搁在朕身上五六天就不正常,谁惯的臭毛病?
“宣!”
崇祯皇帝缓缓吐道。
第七章 听话的首辅()
第一卷风雨飘零
视线中,六十余岁的温体仁头戴一粱三冠,身穿大红朝服,温文雅尔的走了进来,朝龙椅上的崇祯皇帝,行一拜三叩礼仪。
头上漆纱幞头的两边展角,随着身体的起复轻微晃动。
“今天天气不错,又刮风又下雨的,难得温爱卿悠闲,怎么跑到皇宫闲逛?”
礼毕,温体仁刚落座,穿着浅黄簇新龙袍的崇祯皇帝,手里把玩着一柄玉如意,整个人斜靠在龙椅上,懒洋洋的问道。
下首位置,崇祯皇帝有些不着边际的话让温体仁心里微微一愕,不过面上他却从容答道:
“五月正是雨季,天公作美,想来也是皇上体贴朝臣,让大家少些辛劳。
只是内阁积累了许多政务,有些事情微臣拿不定注意,不得不进宫征询皇上圣断。”
温体仁作为崇祯年间最长的首辅,与崇祯皇帝品茶谈论对他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君臣相交并无太多隔阂。
政务?圣断?
温首辅的话确实说得很好听,崇祯皇帝把玩着手里的玉如意,嘴角却有些玩味的笑了笑。
皇宫都快底朝天了,大明已经走入凉凉倒计时了,自己现在哪还有心情管什么政务?
“难得清闲几日,今日就不谈国事了。
倒是不知爱卿可曾听说朕准备重开厂卫,有何看法?”
天气讲完,崇祯皇帝话风一转,突然问起厂卫的事情。
“略有耳闻,然内阁尚为收到皇上中旨,只是朝臣多有议论,皆持反对态度。
不过,微臣以为厂卫乃天子亲军,重开与否,皆唯圣断,朝臣不便置评。”
温体仁向来善于逢迎崇祯皇帝,一番话讲得他心花怒放,喜不自禁。
皆唯圣断,没毛病,属于政治正确。一切听自己话的首辅,这才是朕的好首辅!
“温爱卿以为朕即位八年来如何?”
不过,崇祯皇帝脸上看不出喜怒,只是挑挑眉,继续问了一个相当刁钻问题。
“皇上乃大明少有的勤政睿智之君,然内忧外患、天灾不断,所以时局艰难。”
可温体仁却古井无波,回答得中规中矩,四平八稳,让人挑不出毛病。
只是,他内心感到今天崇祯皇帝与往常大不一样,思维跳跃太大,不按常理出牌,变得难以琢磨。
“那温爱卿登上首辅之位以来,自问做得如何?”
“微臣自问尚算尽心尽力,虽无太大建树,却也没太多纰漏。只是当下时局如此,徒呼奈何?”
“那按温爱卿这么说,咱们君贤臣明,可大明为何却还是江河日下,困顿至此?”
“皇上……”
温体仁苦着老脸,显得有些委屈,不知如何回答。
作为首辅,统御百官,他总不能当着皇上的面,说这不是我们的错,都是其他朝臣碌碌无为,又喜党争,无意正事吧?
“爱卿不方便说不敢说,那就朕来说。”
下一刻,崇祯皇帝用玉如意重重敲打茶台,目光仿似一道利剑射向温体仁,毫不掩饰心中的怒意,愤懑说道:
“朕即位八年来,明面上是大明之君,九五至尊,一言断生死,号令天下威风凛凛莫敢不从。
可内地里各级官员阳奉阴违上下其手,朝廷更是无钱无粮天灾人祸雪上加霜。
想重开海禁征收商税之举更是举步维艰,被全国官员所抵制,这腐朽的帝国无法被朕所指挥运转。
平日里撤销盐税等利于各级官员的政令是顺风顺水,不利于官员权贵的圣旨,便是有违祖制寸步难行……”
风愈烈,雨更急,愤怒声中,玉如意断为两截,化为碎片,溅落地上,洒向四周。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或许就是此刻崇祯皇帝真实的心境。
原本,前任崇祯同志干的是这样一份工作。
没有工作范围,没有工作界限。
什么都要管,什么也管不着。每天上班,不是跟人吵架(言官),就是看人吵架(党争)。
穿得破烂,吃得也少,跟老婆困觉也少,每天只睡五六小时,时不时还有噩耗传来。
什么北边打来西边打去,祖坟被人挖了,部将被人杀了,东西被人抢了,每年都有的天灾等等。
朝堂上的正人君子忽悠得好听,文臣士子与天子共天下。
可出了事情,跟这些正人君子无关,全部是他的责任。
在位十七年,六下罪己诏!
这样的工作,谁干得了?
对此,现任的崇祯皇帝表示干不了也不想这么干!
既然不想这么干,那么就要让朝堂上这些正人君子全部滚蛋或者去吃牢饭,甚至杀掉。
可是他们很强大,自己前期需要帮手,而温体仁无疑就是得力的帮手之一。
因为,这位被螨清朝廷打断脊梁的正人君子评为崇祯年间第一奸臣的首辅,有几种特别的本事入了崇祯皇帝的法眼。
首先,温体仁很听话,用正人君子的话说是善于逢迎。可崇祯皇帝特别欣赏这点,因为很重要。
他又不是傻缺,放着听话的不用,难道还用总和自己唱反调的找不自在,那不是脑袋被驴踢了吗?
其次,作为首辅,温体仁精明干练。
碰到刑名钱谷一类专业问题,因为头绪繁杂,其他内阁大学士都是一筹莫展,而温体仁只要看一眼便了然于胸,从无差错。
而这,可以让雄心大略的崇祯皇帝抽身专注军事等方面。
再次,他善于整人,尤其是正人君子奉为楷模的东林党人。
钱谦益、钱龙锡等东林魁首无不饮恨于他手下,这也是他被评选为第一奸臣的最主要原因。
对此,崇祯皇帝持拍手称快的态度,这也是把他纳入道友之一的原因。
至于说温体仁是不是奸臣,崇祯皇帝表示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能干事,能干自己满意和对大明有益的事。
否则,你就是像大忠臣史可法,崇祯皇帝表示也不敢用啊!
代价太大,害死人呐!
“皇上通透,微臣惭愧!”
听完崇祯皇帝的肺腑之言,温体仁瞬间被戳中泪点,声音哽咽颤悠悠跪倒在地死命扣头。
天子不易啊!
可问题他娘的自己就容易吗?
皇上上台后,魏阉被他一手铲除,东林党重新迎来春天,并有愈演愈烈之势。
在他们眼中,除东林一系,其他全部都是奸党。只有他们是对的,其他人都是错的。
若只是对错也没关系,承认你们是正人君子也没什么。
可你们干的事情是正人君子干的吗?
去岁秋,西北灾荒,分派下去十万石粮食赈灾。
从京城出发的时候,就只剩下五万。到地方,还剩三万,分到下面,只剩一万。实际领到的,是五千。
案情查明:先动手的,是户部官员,东西领下来,不管好坏,先拦腰切一刀。
然后到了地方,巡抚先来一下,知府后来一下,剩下的都发到乡绅手里,美其名曰代发,代着代着就代没了。
这其中,又有多少是自诩正人君子的东林党人所为?
还有,每年的军饷粮饷,真正到边关的又有多少?
他们还堂而皇之称为漂没。
对此,自己身为大明首辅,唯有竭尽全力和他们进行周旋。
奈何东林势大,皇上又不喜营党结私,自己只能偷偷摸摸的搞点小动作,今天下套,明天使诈,后天再想新招坑人,憋屈啊!
这哪是当朝首辅该干的事?
可不这样,有其他办法吗?
天子的话没人听,难道首辅的话就有人听?
这不扯淡吗?
越想越觉得憋屈的温体仁,再也忍不住老泪纵横,无语凝噎。
“温爱卿,温爱卿……”
崇祯皇帝叫唤了几句,心里一头雾水,这货莫非是一个老戏骨?还是说心肝剔透,知道自己要敲打他,怎么说哭就哭?
温体仁可是个老官油子,自己还没自大到以为区区三言两语便能打动他。
“微臣失态,让皇上见笑,请恕罪!”
温体仁抽噎着爬起来,重新坐到座位上,心里犹在揣测着皇上说这番话的意思。
第八章 别再欺骗朕()
第一卷风雨飘零
君臣相交已然八载有余,温体仁自负早已摸透了崇祯皇帝的性格和心思。
宁屈不弯、性格倔强什么的都暂且不去说他,可当今天子爱好脸面的事情,却是朝堂上下无人不知。
像今日这般坦然的自揭其短,明确承认掌控不了朝臣,圣旨出不了京畿,这在之前是他完全不敢想象的。
结合这番话,再看皇上重开厂卫的动作,作为一个成熟的老政客,他已经可以预见接下来的腥风血雨。
不过,他乐见其成。
朝堂上的那些东林党人确实需要好好管教,没有厂卫的监督,他们已经肆无忌惮到疯狂的地步。
眼角清扫的余光中,崇祯皇帝坚毅的脸庞古井无波,根本不知他内心在想什么。
温体仁这才突然发现,短短几日不见,崇祯皇帝多了几丝沉稳,少了些许急躁,脸上喜怒不形于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