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末大权臣-第1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择和退路,而我还有的选择,所以只能对不起高仆射了…。”

    韩世谔闻言,轻笑道:“二叔!那你就不怕高仆射和太子将来得势后,对我们韩家这种危急之时,不仗义援手之举来个报复…?”

    韩憎寿却是正色道:“那是不会的,因为象我们这样的世家官员很多,绝大多数官员,都是选择了中立,因为在这种时候,忠于陛下本人,却是最好的选择,至于他要选谁当接班人,那是陛下的家务事,我们这些外臣是不能多插嘴的,无论谁在陛下百年之后登基为帝,我们继续效忠就是,他也能理解我们这些人当初的立场,不可能大加报复的,因为要是他报复的话,就是与整个世家集团为敌…。”

    韩憎寿说到这里,又是无奈地,摇了摇头苦笑道:“其实当年我也曾经劝过高仆射,让他不要这么急着和太子绑到一起,因为他已经贵为帝国首辅,即使将来是太子登基,他的地位,也不可能比现在更高,可是高仆射却坚持说,太子储君之位事关国本,根基不稳则国家动荡,他作为大隋重臣,就有责任跟义务维护国家的稳定,所以他坚持要和太子结亲,小四!你不了解高仆射的为人,他这个人高风亮节,且为个人考虑得不多,他与太子结亲,就完全是出于他的忠义之心…。”

    (本章完)

第234章 论势三() 
韩世谔点了点头,也是回应道:“二叔!高大人为官、做人都没的说,就是有时候,有点过于理想主义了,因为太子看起来,并不值得他这样全力辅佐,而且当初他在北周的时候,不是很识时务帮助陛下吗,不知道为什么这一回,却是如此固执…。”

    韩憎寿的脸色,微微一变,又是问道:“我们在背后议论这些事情不太好,不过,小四,现在太子殿下的位置,还是很稳固的,你刚才为什么说,高仆射和太子的那一方,是必败无疑的…?”

    韩世谔微微一笑,摆了摆手,回道:“二叔!小侄实在是看不出,高仆射他们有胜出的可能,因为我听我爹说过,自从开皇五年的那次高德上书,让陛下让位的事件之后,太子就几乎己被陛下剥夺了参政的权利了,这些年,陛下让各位皇子都出镇一方,平灭南陈这样的大功,也是让秦王和晋王来获取,就连查处苏威结党营私的案件,也是交给蜀王杨秀,为什么偏偏没有太子的事情,如果陛下是真的有意,以后把国家交给太子殿下,陛下还会这样做吗…?”

    韩憎寿看着面前的侄子,仿佛不死心的又问道:“小四!陛下如今确实是对太子不满意,但这跟废了他是两回事,现在不让他过多地参与朝政,只是不想让他有机会建立自己的势力罢了,现在陛下春秋鼎盛,还不用太多考虑身后之事,加上有高仆射作太子的坚强后盾,皇上如果要动太子,那整个朝堂上下受影响和牵连的官员有一大批,会动摇国本的…。”说完,顿了顿,又道:“更何况,那些亲王都是给分封到各地,他们在朝中并没有多少自己的支持者,依我看来,陛下不过是用他们,制衡一下太子的权力罢了,应该还不至于,真的想让他们代替太子,小四!我觉得这件事上,你的判断可能出了问题…。”

    韩世谔皱了皱眉头,当他跟二叔谈到太子时,自己的二叔虽然还不是太子一党,可是他的内心似乎已经站到了太子一派,只能继续劝道:“二叔!现在最要命的一点,就是这里,依小侄看来,正是因为高仆射的势力太大,朝中文武一大半是他举荐的,离了他国家的运行,都可能会出问题,您可别忘了,陛下他自己,不就是从相位登上皇位的吗,所以!他对这个能不犯忌讳吗…?”

    韩憎寿闻言,他的瞳孔,猛地一收缩,显然韩世谔这段话,己经狠狠的刺到了他的内心深处。

    韩世谔这时继续说道:“前几次出征的时候,就有人向陛下进馋言,说高仆射有意谋反自立,但是陛下并没有当即斩杀此人,而是留到了高仆射班师之后,才把此人下狱治罪,最后也只是流放而不是杀掉,这就足以证明陛下,对高仆射也并不是完全信任,始终是要防着一手的,为什么那苏威被罢免之后,又那么快地复官?为什么要把个性强硬的越国公杨素,给扶到尚书右仆射的位置上?这些不都是制衡高仆射的举动吗…?”

    韩世谔看着沉默不语的二叔,终于忍不住说出了,他最有份量的一段话,只听他缓缓说道:“二叔!自古以来,每一位君王最不能容忍的,就是自己信任的权臣,和自己的儿子的结合在一处,因为这就构成了,对自己皇位的威胁,而高仆射执掌朝政十四年来,功高盖世,打天下的时候,非他不可,所以有些事情,陛下还可以容忍,小侄只怕东、西两国突厥一灭,大隋天下真正太平之后,陛下就会对高仆射动手了,就算不杀他,至少,也不会让他继续留在相位之上…。”

    韩憎寿此时,呆呆的看着韩世谔,却是并没有问话。

    韩世谔看着自己的二叔,给他继续打了一记强心针,又是说道:“二叔!只要高仆射如果一倒,那么太子最大的靠山,也就没了,所以就算其他几位亲王,并无夺位之心,也会仍然有些人,会开始投机在他们当中选边的,更何况晋王是什么样的人,就不用小侄多说了吧…。”

    韩憎寿此时终于回过神来,忍不住沉声问道:“小四!那么你也是打算,投向晋王杨广吗…?”

    韩世谔闻言,在自己的心里,也在决择着,他在穿越之前,虽然对历史方面,并没有过多的交往,但是他也知道,隋炀帝杨广在得了天下之后,就折腾得大隋民不聊生,世家们对他都是极其反感,才导致他最后亡了国。

    虽然他自从穿越以来,所听所见的晋王杨广都象个好人,这所有的一切,让他十分怀疑,是不是后世的史书,故意黑了人家杨广,把他给说得昏庸淫暴。

    但是在韩世谔的内心深处,他也是不希望杨广,最后真的如正史一样地登上大位,因为自己现在也是世家中的一员,可是,毕竟现在还是天下太平,自己的日子过得也不错,要真的是天下大乱,那自己同样没什么好果子吃,稳定压倒一切,这个道理他还是懂的。

    想到这里,韩世谔摇了摇头,淡然道:“二叔!小侄的想法很简单,我们韩家只忠于陛下,现在我们在大隋过得很好,以后不管谁当了皇帝,我们继续当自己的臣子就是,陛下爱让哪个皇子接位,那都是陛下的家事,我们世家犯不上掺和,二叔,你不也是这样想的吗…?”

    韩憎寿闻言,他的神色,也是稍稍缓和了一些,缓缓道:“只要你不去帮着晋王杨广就行,老实说,我虽然不能站在高仆射一边,但内心深处也是希望太子殿下能正常登位的,因为晋王此人,虽然礼贤下士,对人客气,但我总觉得他并不是出于真心,如果他作为天子,我觉得这样的人会很可怕,还是离得远一点的好,至少我们韩家,是不会主动助他登位的…。”

    (本章完)

第235章 朝堂局试一() 
韩世谔笑着点了点头,应道:“二叔!我们韩家是怎么想的,其实并不重要,关键是陛下和皇后如何想,据我所知,皇后她一直都是非常喜欢晋王,因为他和太子的所做所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要知道,独孤皇后对陛下的决策,有重大的影响力,很有可能会让陛下,下最后的决心…。”

    韩憎寿闻言,思绪良久,最终叹了口气,又道:“小四!我们说了半天,你有没有考虑过,将来万一和突厥两国大战,对高仆射、对太子殿下、对晋王,都会有什么影响吗…?”

    韩世谔收起了笑容,正色道:“二叔!在对阵突厥之事上,地位最高功劳最大的,就是长期以来一直策划突厥攻略的长孙晟,只要高仆射把长孙晟拉到太子集团里,不愁在这件事上太子无法加分…。”

    韩憎寿闻言,却是摇了摇头,只听他说道:“小四!我知道长孙晟,现在并不是太子一党,因为高仆射他一直没有去拉长孙晟,进他的拥立太子集团,就是怕陛下误会太子和突厥人,在有什么往来,这就跟朝中重臣,要撇清自己和边关大将的关系一样,所以长孙晟立功,对太子并没有什么好处…。”

    韩世谔现在也是明白了,为什么高熲没有拉上长孙晟,加入太子一党,又道:“二叔!但至少那长孙晟,现在不是也没有倒向晋王吗,国家如果准备和突厥开战,那就是国之大事,我想太子至少不会因为此事,而受到什么损失,因为打仗是要靠关陇的军功贵族们,而这些人,多数可都是高仆射提拔举荐的…。”

    韩憎寿看着韩世谔,又是问道:“如果晋王、或者是现在,已经在并州当总管的汉王,将来充当攻打突厥的行军大总管,你还会这样认为吗…?”

    韩世谔正色道:“二叔!那么就是陛下的决定了,如果陛下想起用太子,就算自己亲征突厥,也会让太子从政监国,如果陛下已经有换储之意,那么没有突厥之战,也会扶别的皇子上位,并不需要打仗来取得军功,我们韩家只管效忠陛下,要是想太多的话,那可就是为臣不忠了…。”

    韩憎寿紧紧地,盯着面前的侄子,看了一会儿,良久,才叹了口气,缓缓低声道:“小四!你说得很有道理,后续的发展不是我等能预料得到的,我们也不要想太多了?我们的谈论就到此为止!你在这吃完饭,在走吧…!”

    韩世谔闻言,也是喜道:“我也很想吃二娘做的菜,好久了…!”

    ······

    春去秋来,花开花落,时间过的很快,一下子两年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

    开皇十六年的四月,长安城玄武门前的大营里,韩世谔此时正在军帐里,百无聊赖地翻着手中的一卷军书,这里现在只有他一个人,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他早已将左侯卫的右军,给收服了,除了发生战事,就是跟那些营里的都尉、校尉们聚聚,他现在每天都是按时点卯入军营,到点就返回府,这种两点一线的生活,几乎就成了他生命中的全部。

    而那东、西两个突厥王国,在这两年的时间里,也都是将近付出了十几万人的生命,和一百多万头牲畜的损失后,终于是双方都是宣布停战,目前的他们,草场的草料严重不足,甚至无力渡过那个严冬。

    他们两国,也都是靠了隋朝,在凉洲跟丰洲置备的几十万石大米,和大量的绢帛布匹,帮助他们两国,度过了这个难关,而获得的回报则是八十多万头牛羊和两万多匹良种战马。

    而韩世谔代表的韩家与裴秀英所代表的裴家,双方的生意,也都是早己走上了正轨,靠着在大隋各个郡城,开设起来的几十余家分店,往往每年都能赚到几十万吊的利润,他们的这些生意,己经成为韩家产业的,一个稳定经济增长点。

    韩世谔现如今,也是已有十五岁了,

    在这一、两年来,宇文化及也是几次三番地,主动来向韩世谔示好,而韩世谔的心中,也是深知宇文化及他们的笑里藏刀,只是为了在朝中的平稳发展,所以他在表面上,也一直跟宇文化及假意亲善,他们几乎每次相遇都在演戏,只不过当事的双方,对于终将不可避免的未来总清算,都心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