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影侯-第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汗乃拿茫】ぶ餍烀罱酢�

    “姐姐,你的脸怎么红了?”小公主看着眼前的徐妙锦,问道。

    “啊,没什么,只是有点热。”徐妙锦虽被说中了心事,但是也没有那么着急,毕竟宝庆还小,做的太明显反而不好,慢腾腾的卷好那幅画,收进了怀里。

    热吗,小公主到是没感觉到,看着开着的窗户,想了想,也没想明白,就过去了。

    “姐姐,你让那人也给我画一幅,好不好,还有那么多姐姐们?”

    看着眨巴着眼睛的小公主,听她提出的这个小要求,徐妙锦嘴角一笑,摸了摸她的小鼻子,“好啊,到时候我跟他说,不过他是个大忙人,不知道有没有时间呢?”嘴上说着要问问,心里却有些异样的感觉,真的要他到宫里画像吗,宝庆倒是无所谓,其他的公主,郡主,还有大臣家的小姐,也要画,那可怎么使得,还是算了吧。

    “太后娘娘驾到,皇后娘娘驾到。”一声宣号,徐妙锦赶快起身,和小公主等候二人的到来,这时宝庆的母亲张太夫人也出现了,按理说他是先帝爷的妃子,辈分比皇太后还要高,不应该住在宫里,但是宝庆还未成人,因此还是和宝庆住在了宫里。

    众人行礼,这很奇怪,张太夫人先向皇太后行礼,皇太后随后又向张太夫人行礼,这是因为先行国礼,再行家礼,随后众人落座,张太夫人坐在上座,皇太后吕氏坐在一旁,皇后坐在下方,有丫鬟送上茶水和点心。

    “小郡主怎么今日进宫了?可有些日子没见你来宫里了。”皇太后问了一句,毕竟她和小郡主是一辈的,开口也在情理之中。

    “回太后,锦儿这段时间闲着没事,哥哥又不在京中,又有些想念宝庆,就来看看她。”

    “嗯嗯,锦姐姐还给我带了不少好吃的呢。”小公主在一旁不住的点头,很是开心。

    “额,那就好。”吕氏看了看自己的儿媳,皇后也看了看她,两人好像都想到了一块儿,笑了笑。之后几人又在一起聊了聊,虽说差着辈分,但年纪相差并不大,所以还是聊的比较开心的,妙锦也和她们聊了聊宫外面的事情,逗得她们很是开心。

    今日中愈依旧去锦衣卫衙门点卯,却被告知,以后他都可以不用来了,问其缘故,那小吏说道:“大人有令,方大人可自行安排,不必到锦衣衙门点卯,若是需要您来,会提前通知的。”

    “这……”中愈一愣,能下这种命令的不用说,就是曹大人了,只是他倒是没想到,曹大人居然让他不用来点卯了,毕竟,就算是隶属的千户所的千户,也是要来的,之前他可是碰见了好几位,不过就算是自己声名在外,也抵不过文武有别啊,就算是皇上赏的官身,也不太受待见啊,不过也能理解,北镇抚司干的事情,能让人害怕那是最好的。

    中愈心里猜测,这到底是为了什么?

    回到北镇抚司衙门,中愈去了情报分析室,中愈手下的情报渠道现在有两处,锦衣卫新建的侦缉网和暗卫领导下的谍者,二者侧重不同,但消息也多有重叠。

    “查一下,打铁铺里的人都去了哪里?”中愈吩咐道。现在他们的消息都是中午汇总,时时更新,所以人力物力都不是一般的多,还好锦衣卫卫所里还有足够的人挑选,不过这十年来,隶属卫所衰败的厉害,素质有些下降,不过划拨过来的经过培训也能干事情了,况且,发钱啊,比以前发的多得多了,也让他们感觉生活有奔头了。

    不一会儿,就有人拿来纸张汇报,“目前已有三十六人有明确踪迹,十人在京师各处闲逛,八人在打铁铺子打铁,六人到了皇宫附近的大街上闲逛,十二人分散开来,去的府衙,酒楼,车马行比较多,其他人暂时没有明确的行踪。

    “好的,让弟兄们跟紧点,不要让敌人发现了。”

    “是。”

第0141章 多条朋友多条路() 
这几天中愈很忙,要操心的事情很多,所以对于手下其他的事情能够都没有过多的关注,手里的活多了,人也很累,这时他才想起以前看到的那句话,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也许在很多方面,他比不上这个时代很多人,但因为接受的教育不一样,毕竟有了超前六百多年的见识,有些事情在他这里很容易解决,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很多人也比不上他。

    每一个人都有一个位置,做出自己的贡献,换取一定的报酬,这个报酬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声名这样虚无的东西,中愈总算明白了为什么大明的御史和给事中很讨厌,因为有御史和给事中上题本弹劾了他,说他不务正业,每天竟搞些不靠谱的事情,在京师博取声名。

    中愈接到这个报告时,愣了,这很无耻啊,踩着我上位,很牛逼啊,原来这几位大人因为这个折子,已经受到了不少人的追捧,至少京师已经有了他们一号了,以前谁知道他是谁啊,原来还有这种操作,中愈很是佩服啊,怪不得清流在以后的时代中受到了那么大的争议,言路畅通也不是这么个意思啊。

    忙活了这么久,廖镛和廖铭两兄弟手下的货栈终于开通了,参股的勋贵,各家的公子,可是出了大力的,有还在国子监上课的依然上课,但安排家里的仆人办事,或者直接让家里的管事全权负责。

    能够参与这件事情的人都不傻,知道这是给家里带来益处的生意,做不好的话,坑的是自己,况且在这里认识的人也很多,就算是赔本赚吆喝,咱也得做。

    多条朋友多条路,别说你是勋贵你不用,那宰相胡惟庸胡大人当年还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呢,还不是咔嚓一下,做了太祖高皇帝的刀下鬼,别在这里托大,不值当。

    人啊,还是要有远见,你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来,所以笑脸迎人,做好事,做好人吧。

    开业的时候场面很是宏大,不过廖氏兄弟都没有出面,之前接受培训的大掌柜,二掌柜出面接待众人,现场还有大明报和逊志报的记者做采访,记录下宏大的场面,不过因为货栈都在各个地区的不同地方,所以办事点都是分开的,毕竟接待客人总不能让别人在仓库里谈吧。

    有些事放在私下讲就行了,背景上有这些人就可以了,防得住君子,防不住小人,但是震慑住就可以了,人可以说自己不怕死,可是很遗憾,当真正的刀子驾到自己脖子上的时候,才发现,坦然赴死也是个技术活,所以名号打出来后,自然挑事的少。

    货栈囤积自己或者商家的货物,再帮助商户将货物发出去,这是一种方式,另一种是,客户只租赁自己的货栈,他们自己起运,发货,只是这样收费就多了些。

    毕竟没有完整的手续,没有大的背景支持,想要长途运输货物,还是要担很大的风险的,大明朝也有山贼马匪的,况且现在北方战乱,难民那么多,保不准就有人铤而走险,落草为寇,打家劫舍过日子。

    不过,这也是看顾客的选择,中愈告诉廖镛他们,不着急,等咱们做大了,做出口碑了,到时候想要进来,又是另外一番风景了,那个时候,谁说了算还不一定呢。

    今天,暗卫将作司负责人李大悟传来消息,稳定的固块香皂做出来了,让他有时间去看看,花费了这么长时间,终于有了结果,让他们也是一阵心安,毕竟拿了这么多钱,干不出实事,总有些说不过去吧,放在现代,这就是优秀员工的典范啊。

    中愈抽时间到了将作司的实验所,对于香皂,中愈其实没有太大的要求,只要能用就行,上回来看,还不能固化稳定,现在有了突破,还是挺不错的。

    天然油脂的皂化反应,中愈记得还算清楚,之前告诉他们实验步骤后,他们就在做准备,原材料在这里还是有的,猪油,羊油,或是其他动物油,都让他们做过实验,只是纯度比较低,能做出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当然还有大量的副产物,蜡,那些工匠们也见过其他方式做的蜡,但是发现这种方法做出来的,点起来要亮一些,所以他们还是很兴奋的,毕竟这两样东西都是目前人们日常需要的,虽然不用那么精细,但是有好东西,谁会不喜欢用,应该能卖上好价钱,他们很开心,这么久了,他们也知道自家东家的态度,奖金应该是不差了。

    中愈还嘱咐他们一定要留下最后的液体,因为那些废液之中含有一种比皂和蜡更加珍贵的东西,那就是甘油!

    不过制皂废液,油脂水解得到的甘油液所含的甘油量都比较低,而且都含有各种杂质,天然甘油的产生过程包括净化、浓缩得到粗甘油,以及粗甘油蒸馏、脱色、脱臭的精制过程。

    不过现在他们的技术和设备还达不到那种程度,但是,有总比没有好,中愈以前还认为很容易就可以做出这些东西来,但是事实上没那么简单,主要是以前这样的知识就是一种玄学,愿意学的人少,学了的人又不懂,所以实验起来难一些。

    本来中愈打算让他们顺便研制一下果酒的,用水果或其它干鲜果品酿制或泡制的酒,只是制作方法不同,但都称为果酒,干红或是干白。

    人们都知道果酒中都存在一种叫做单宁的物质,而单宁就是苦、涩味的来源,甘油的作用就是可以分解果酒中的单宁,有效的去除酒中的苦涩之味,同时还能大大的提升果酒的品质和口感。

    不过对于中愈来讲,这还不是最重要的,中愈记得,在一战之后,甘油更是制造炸药的主要原料,那时卖的可贵了,所以另一个组就在做别的研究了。

    中愈去看了之后觉得很好,让他们去找廖氏兄弟,这本来就是一门挣钱的技术,中愈可没打算藏在自己手里,他要把它变成钱,当然不是宝钞,而是货真价实的银子。

第0142章 花了银子买黄汤() 
最开始的时候就商量好了,中愈这边研制出来的新东西,都要让廖氏兄弟通过协会推广,协商办厂生产,最后在集中销售,这就是开始,他们没有问中愈是从哪里弄来的这些东西,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东西能不能赚钱,能赚多少钱,年底能给股东们多少分红。

    上回在公子哥的聚会上展示的烈酒,已经开始上市开卖了,答应别人的事情要做到不是吗,给了希望,就不要辜负,中愈一直记着这句话,所以中愈在三俊楼一楼的部分空间里,弄起了杂货铺子,啥都卖,不过打的都是三俊楼的牌子,他要把这个做成品牌,让人们一提起生活用品,想起的就是三俊楼。

    当然以后还要在不同的地方开一些分店,这些店当然是倾向于自己手下研发出来的产品,顺带卖一下其他的比较应时的好东西,吸引人流量才是最最重要的。

    这些事情都有协会来操作,廖氏兄弟做主,中愈自己只是提供思路,很多时候中愈都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让手下人送到他们手中,自然有人加以加工,精细化,提出具体的改革方案,然后成功的开始新一轮的征程,当然这只是商业层面,与朝廷相关的他们还不敢做的太明显,因为太过敏感。

    新酒一开卖,就被疯抢,在城区里设的几个购买点都被围的水泄不通,大家纷纷抢购,许多人还因此起了纷争,让他们不得不请出巡捕司来维持秩序。

    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