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朽看贤侄想法新颖,涉猎广泛,不知有没有兴趣去国子监讲学一次,给学生们讲讲,让他们也知道知道天高地厚。”
“啊,讲学啊,这个,小侄恐怕胜任不了。”中愈一脸的为难,关键是去给一群地地道道的,学过多年儒学的学子们讲课,开玩笑,他可是知道上回父亲发布新言论的时候,国子监的学生闹的有多欢。
“呵呵,贤侄过谦了,老朽说你能你就能,现在朝廷就缺少你这样的年轻人,就这样说定了,你准备一下,过几天,我这边准备好了,就请你去,想讲什么你自己定,总要让他们长长见识。”
推辞不过,中愈答应有时间会去串讲一堂课,老大人这才放过他,中愈还送了他几份自己之前抄写的手稿。
方孝孺和中愈最后送老大人离开,老大人很是高兴啊,国家有幸,朝廷有福啊!哈哈
第0081章 失败的试验()
早春的风不大也不小,吹在脸上还有一丝舒适,中愈有些感叹,幸亏是在这个节骨眼来到了这里,若是时间往前或者往后,自己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来这里越久,中愈就发现,现在的儒学还没有完全固化,各个流派也还在宣传自己的思想,也有一定的传播,只是自己还没找到是哪些人。
新招进来的锦衣卫的训练一直没有落下,要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把他们变成真正的锦衣卫,任重而道远,好在,中愈愿意砸钱,锦衣卫内部居然也拨了经费下来,这倒是令中愈没想到。
上回中愈来看过之后,工地也是一边训练,一边在按图纸修建,已经初步能看出来是个不错的地方了,再加上外面有锦衣卫看管,闲杂人等也不会进入。中愈的身份现在是百户了,可以名正言顺的拥有这一批人。
这段时间他也去过锦衣卫衙门点卯,面对着曹大人,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让人难受,或者说是害怕,这是中愈最奇怪的地方,但是却感知不到他的情绪变化,中愈因此也特别警惕,这是一个奇怪的人,至少中愈看不透。
中愈换上了便装,收拾整齐后,说道:“阿良,今天去将作监看一下。”
“是。”方良应声后便离开去做准备了。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就那么回事,很多人讲圈子,挤不进去,非要挤,就算挤进去了,也会有一层隔膜在。
其实,如果你自己牛逼了,那以你为中心就可以成为一个圈子。
中愈没有刻意的去营造圈子,也没有想过必须当老大,但是,人的期望往往与事实相反,跟在他周围的人,就把他当老大。
暗卫的将作直辖司,现在正在为中愈研发新的东西,那就是肥皂和牙刷。
中愈已经非常想念前世的牙刷和肥皂了,用皂角洗刷,难受,冬天还好,次数不多,夏天就要来了,一天不洗,哪能接受?
牙刷更是如此,虽说家里用双指和棉布刷牙,哪比得上牙刷啊。就算不为了赚钱,为了自己生活的舒服点,也得造出来。
中愈很清楚的记得古代的人们最早是用草木灰作洗涤剂的。《礼记·内则篇》说:“冠带垢,和灰清漱。”这句话就是说:系帽子的带子脏了,就和着草木灰洗。这是因为草木灰中的碳酸钾能去除油污。
又据《考工记》记载,古人为使丝帛柔软洁白,将丝帛用草木灰水沾湿后,放入贝壳烧成的灰(古人称之为“蜃”),加水浸泡。这是因为草木灰和贝壳灰可以发生反应,产生强碱——氢氧化钾。
到汉代的时候,人们已知道用天然石碱洗涤衣物了。只是天然的产量少,不好处理,所以并未大量的推广。现在中愈做的就是利用现有的技术和原料,做出划时代的产品。
直辖司的负责人是李大悟,也是方家的老人了,是中愈的远房亲戚,以前干过木匠,后来家里出了变故,孑身一人,来到了方府投靠,那时候还在陕西,方孝孺见他懂些木匠活,就让他在府里干着,修修补补的工作。
来了京师,中愈差人的时候,就把他调到将作直辖司了。
看着,一片一片的民房,现在都被搬空,分为了实验房,一号仓库,二号仓库,管理房,废料房,物料房,休息房等等,这也初步算作一个工厂了吧,除了一部分是修建改造的以外,其他的都是直接买下的,当然田契在自己手上,地主拿钱没有意见。
李大悟带着中愈到处看了看,中愈还是很开心的,至少像模像样,就是效率有点低,不过也能理解,刚起步,我没好比啥都没有。
中愈看着负责的李大悟,心里还是很庆幸用了他,“皂角胰子做的怎么样?”
“少爷,您过来看。”李大悟指着桌上的几块成品说道。
捡起来几块递给中愈,“这是咱们最新做出来的几块,您看看。”
中愈接过来一看,入手还算滑,捏了一下有点硬,闻着还有一股味道。
“少爷我们按照您给的操作步骤,我们都一一做了,关键的几步都是我亲自上手的,只带了两个师傅,现在这个效果就是这样的。这还是不断调整数据慢慢试出来的,现在也就只能达到这个效果,您说的可以做成很稳定不碎的小块,我们现在还做不到。”
中愈详细检查了试验过程,不论是原料的选取,还是中间环节的处理,目前都没有发生问题,那就还是配料得份比出了问题。
这算是失败了,不过没关系,失败是成功之母,中愈安慰这在场的每一个付出的工人,还好中愈给了他们很高的薪水,希望他们能做的更快更好一些。
古代纺织业的漂洗用的洗涤剂更进了一步。将贝壳烧成灰,其主要成分是氧化钙(石灰)。它与栏灰(碳酸钾)在水中相作用就生成氢氧化钾水溶液,氢氧化钾是强碱,不仅清除油污的能力强,而且能与木质纤维作用使之胶化,增加其光泽和强度。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麻织品的纤维表面也显示出用这种方法处理过的痕迹。虽然现在织布的作坊也有自己的技艺,但是好像也没有太大的借鉴意义,所以他们也没有将其放在实验室里试验。
没有哪一次的成功是偶然得来的,都是要成千上万次的实验得来的,还好东西已经有了,只是不稳定,相信再给点时间,他们一定会做出来的。
其他的实验中愈没有去看,他不想给他们太大的压力,今天来,相信他们也能感受到自己的期许,所以无压胜有压,让他们自己去猜,中愈已经发现,这个时代的人们不需要自己去说很多,他们自己就会考虑的很清楚,只是这样的态度有时是好事,有时却不一定。
说的太明白容易让他们忽视,只有让他们自己领悟出来,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中愈一行人,骑马奔腾,中愈很喜欢这样的感觉,为了保住这样的日子,决不允许任何人来破坏,要不是怕影响不好,中愈早就在进城的时候就快马奔腾了。
第0082章 天价藏宝图(求评论)()
中愈本来想将锦衣卫的训练场地建设的和后世的学校一样,但是建筑材料的程度比不上那就算了,还没有水泥,石头房子在南方的识别率还是很低,中愈放弃了这个选择,在最后图纸送上来的时候,还是选择了他们的方案,不过有一点,钱的预算的确少了许多,他暗自计量,等手里的事情处理的差不多了,要准备研发研发水泥了。
虽然朝廷的主要大臣们,对中愈的推广建文数字的建议,没有反对,但是对于科举的影响,对于百姓的治理,光从短时间来看,这是靠谱的,还在朝廷的控制范围内,但长久的影响,没人敢打包票,所以,有些大人的态度就有些暧昧了。
应天府里,人们对挎着布包,报着报纸的少年已经不奇怪了,之前这些少年还在街上沿街乞讨,混口饭吃,可自从郑左书坊,招揽他们,帮忙卖大明报和逊志报后,这些不过十多岁的少年,竟然吃得好,穿得漂亮干净,睡得好,还能去学堂读书,真的是好福气啊,人们对郑左书坊和方中愈的好感度又上了一层,毕竟谁没有个艰难困苦的时候,更何况还是些孤苦伶仃的小孩儿。
又到了大明报发刊的日子,他们也没有缺席,一大早便在街上开卖了。
咳嗽一声之后,这少年扯开了嗓子道:“新鲜出炉的学大明报,锦衣卫百户方中愈方大人亲身撰文,更有大明混一图精美图纸一份,八百文一份,要买的请快,先到先得,过时不候。”
八百文一份?
听到的众人心中一惊,这也太贵了,就算再喜欢,买份报纸,还是挺亏的。
路边茶楼上的窗户打开,一位食客大声喊道,“嘿,小哥,你抢钱呢,之前大明报也没这么贵吧?”
此言一出,大家也都点头认可,这小哥想钱想疯了吧。
只见这少年也不慌张,脸上有着不属于他这个年龄的淡定,抽出一份大明混一图和一份大明报,淡淡的说道,“大叔,大明报一份一分银子也没涨,但是,他把这个但是咬的特别重,但是这份图纸,乃是宫内密传,太祖高皇帝钦定,郑左书坊精心打造,只卖八百文已经是良心价了,只要买这大明混一图,今日的大明报白送。各位看官,不二价,数量有限,先到先得啊。”
周围的人有些动容了,只是这价格还是太高了,大家还是很犹豫,虽说地图大家也听过,只是这钦定的地图,会有那么好?
这卖报少年并不担心卖不出去,虽然他们小,但他们也知道什么是好东西,就凭那些图案,也不是一般的书坊能做出来的。
“给我来一份吧!”终于,有人开口了。
人们还是看热闹的居多,没谁会嫌自己钱多,当这冤大头。
这少年立马将手里的那一份递给他,收下银钱。
买了报纸的人,今天也没看报纸,只是拿着大明混一图修订版看,被上面的惊细轮廓所吸引,原来大明这么大,京师居然在这里,沐国公镇守的云南道居然在这。
人群挤过来一看,原来这么精美,这么清楚,不买,亏大了啊。
“来,给我一份。”
“给我也来一份。”
“早说这么好,我早就买了。”
旁边的人一阵鄙夷,屁,刚刚说了半天,你都不买,马后炮。
大家争先恐后的买,生怕自己买不到。
很快,他领到的一百份就卖完了。
买到的人高高兴兴,在一起讨论,没买到的人捶胸顿足,后悔自己怎么慢了一步,不愿掏钱。
“小哥,你看,还有没有,再给我一份。”
“没有了,我这里没有了,你要是想要,可以去其他街区看看,反正今天我这没有了。”
今天可是卖了不少钱,报童的收钱袋都快装不下了,还挺沉的,可让他废了不少力气呢。
只要有郑左书坊的报童在,哪里就有大明混一图的出现,买到的人群炸锅了,“原来这就是大明,原来大明之外还有其他的地方,这里是倭国啊,据说唐朝的时候他们还派人过来求学呢。”
“还有还有呢,方大人还写了一篇文章,号召大家守卫国土呢。”
“我也挺喜欢这句,守卫国土,人人有责,大丈夫理当如此。”
上午卖的太火了,反正已经印刷出来的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