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影侯-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髦ǎ煨焱贾闯⒉豢桑谎济挥凶觯晌讲恢恢恰�

    诸位大臣,都是国家精英,或是受人举荐,或是通过科举步入仕途,在国家的大是大非上,不思报效国家,阻挡此等荒谬之政策,竟然让它在我大明朝堂上占据主位,引起后续危害国家之事。身在高位,享受朝廷俸禄,帝王之恩,却坐看皇室内部,同室操戈,亲情湮灭,同袍断绝,百姓流离失所,易子而食,残酷之极,在站诸公,可曾站出说出自己的想法,为千千万万的治下百姓谋一丝福利,是否只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干实事,过一天算一天吗,啊?

    天道悠悠,对上欺瞒陛下,对下糊弄百姓,对外勾结逆贼,对内鱼肉百姓,不思不做,尔等有何面目站在这朝堂之上,我为诸位先生脸红。”

    朝堂在这一刻安静了下来,静的有些可怕。

第0030章 我儿不懂事 (求收藏)() 
应天皇城里,宫殿群立,金碧辉煌,在这奉天大殿上,还从未有人如此大声说话,或者说殿下在站的官员中,已经很久没有人看见过这样的场景了,一位翩翩少年,以白身指着朝上的尚书九卿骂,慷慨激昂,义愤填膺,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奇怪的是居然还有人很认可他的话,觉得他说的还很对,而且还不是一位两位,虽然他骂的人中也有自己一份。难道自己犯贱了,怎么听别人骂自己感觉自己还要鼓掌支持呢。

    “黄先生,你口口声声说自己忠君爱国,保大明江山社稷而不悔,那不知先生,可还记得,先生所举削藩之策,促使燕逆借口起兵南下,祸害我大明天下近三年,无数百姓举家逃亡,死在逃亡的路上。不知先生可还记得,先生所荐之人,北伐葬送我大明儿郎50余万,无数的家庭支离破碎,无数的父母失去他们的儿子,无数的妻儿失去他们的丈夫,父亲,不知这些黄先生又作何解释?先生励志保家卫国,却又造成如此后果,这就是先生所谓的保家卫国吗?

    陛下,诸位先生,天下之大,不知凡几千里也,苍天之高,不知其几万丈也,在站诸公,可曾脚量大明之国土,可曾徒步下乡见黎民,可曾知稻茶之耕植,可曾知桑蚕之喂养,安能凭借个人之臆想,决天下万民之命运,若中愈为前方之将士,必不敢奋勇杀敌,焉知身后有飞来之箭?若中愈为应天府民,必不愿身在尔等治下,看如此腐儒败送我大明天下,如此不实不智,恕中愈难以为尊。

    陛下明鉴,历史之车轮滚滚向前,翻遍明前各朝史书,未曾见不实不智之臣流传百世,未曾见开拓不足,守成不出之君,长享国祚,未曾见安享富贵醉生梦死之武将,位列臣庙,配享香火,由此看黄先生看似老成之言,便是天大的笑话。

    如今,我大明正统危在旦夕,燕逆南下,不知我大明将士能抵挡何时?北元残军,磨刀霍霍,虎视眈眈,谁能知晓他们何时会扑上来咬掉这大明皇朝身上的一块肉,西北有帖木儿大军,看上了大明这富庶之地,是否也要分一杯羹?

    诸位先生,不知多久未曾闻大明之外之信息,多久未曾下乡听民声,却在此大放厥词,以心中之陋见,妄图实现平天下之大业,可悲可叹,我太祖高皇帝之天下,必将败在尔等无知匹夫之手!”

    方中愈说完,低头向建文帝一拜,不在言语,任由他们反驳。

    “你大胆,竟敢在此大言不惭,巧舌如簧,污蔑我大明柱国,朝廷重臣。”

    “你放肆,朝廷自有法度,朝廷诸公也是按大明律例办事,怎在你口中便是一文不值,懒政坏政。”

    “中愈并非顶撞各位先生,但中愈身为陛下之子民,故直抒胸臆,望各位先生原谅。”中愈听完他们的怒骂,却也不生气,只是静静的说道。

    “或许你有你的道理,但是你做的这些事,有违祖制,太祖高皇帝钦定士农工商,你样样都不沾,意欲何为?”黄子澄黄大人接了一句,指出中愈最大的短板。

    “祖制?谈到祖制,草民有一言,不吐不快,望陛下恕草民无罪。”

    “准,但说无妨。”

    “其一,我大明立国三十四年,太祖高皇帝马上得天下后,思虑不能马上治天下,便带领群臣或循唐宋礼,或改创新制,无不想大明天下延绵万世,大明百姓安居乐业,然蒙元统治中原已近百年,中原诸多大礼大制或遭破坏,或已不知。孰能保证循唐宋之制皆为旧时之制,是否有助于我大明天下长治久安,是否有助于大明百姓安居乐业,谁能保证?

    其二,太祖高皇帝制定的祖制是保我大明天下的,如今太祖高皇帝传下的天下都要没了,还固守这祖制有何用处,尔等腐儒,连这点道理都不懂吗?”方中愈,伸手摆了摆衣袖,一幅我就看不起你,你奈我何的样子。

    “陛下,方家小儿,对太祖高皇帝不敬,言辞颇为激进,恕臣难以苟同,望陛下治他一个欺君之罪。”

    “方先生,你的儿子,在这奉天大殿上说这些大逆不道之语,妄谈朝政,非议祖制,言语中冲撞我大明天子,无视我朝堂群臣,这些话难道是你教给他的,难道你,要造反不成?”

    “茹大人,稍安勿躁,造反的大帽子也别扣得如此之快,吾儿之言,今日方听,细想也有道理,想必众位大人也有同感,小儿之言虽有离经叛道之嫌,却断无造反祸乱天下之意,我儿还小,不懂事,大人慎言,慎言。”

    方孝孺一幅与我无关,兄台慎言的态度,心里却有些矛盾,上一次群臣如此激愤,还是李景隆兵败之后,众臣争论是否对其处置的时候,今日愈儿如此激进,顶撞群臣,不知是好是坏,况且还有数位大臣并没有参与讨论,不知是何态度。

    天空很蓝,很蓝的那种,看得见少许的云彩,是这个时节少有的好天气,大明的老百姓们不知道在奉天大殿上有人为他们说了话,远在山东的四王爷朱棣也不知道已经有人盯上了他,正在努力从源头上掐灭他谋反成功的可能性,就算知道了他也不会意识到这个人对他的威胁,顶多一句黄口小儿,胡言乱语,狂妄自大,安能败孤?

    中愈看着他们争论,也不掺合,之前自己就知道早晚会有这么一天,所以这些话也就做了思考,自己模糊的记忆中,还是有不少大臣对削藩和削藩的策略上是有不同意见的,只是黄子澄坚持先剪除小的,把燕王放在最后才形成了现在的局面,所以虽然他几乎骂了所有人,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他骂的是知道策略是错的,却不指出来也不阻止的那帮人,还有就是不干实事,空拿俸禄的懒官。

第0031章 身份与猜测(求推荐)() 
上面坐在龙椅上的建文皇帝面无表情的看着下方的大臣们,愣了一会,发现这个方家长子方中愈有些出乎自己的意料,真是胆大妄为,什么都敢说啊,本以为他只是在自己面前讲大实话,没想到在这朝堂之上,九卿之前,依然我行我素,自己是不是有些看走眼了,这货就是个愣头青吧!你要玩,不要带着朕啊,带到坑里怎么办,亏朕还认为你是个奇才,想培养培养你。

    不过,转念一想,他说的还真的不错,倘若削藩之策能改,朕和皇叔也不会闹到如今的地步,众大臣是否忠诚,是否恪尽职守,也有待检验,中愈一下子点明了两个最大的问题,姑且再听听吧。

    来到这个时代越久,方中愈就知晓,每一个上得了台面的人都不是省油的灯,别看总有人在前面叫,但谁又知道他代表了谁呢,他的背后又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别看壬午殉难有一百多号忠臣,挂印扔摊子的有四百多号人,但谁知道这里面哪些是那些个摆着无所谓的态度,反正是帝王家事,无非是换个头头而已,不影响自己对皇室的忠贞的墙头草呢,所以还是得慎重啊。

    “陛下,方先生身为国之重臣,却对自己的儿子的大逆不道的行为不管不问,臣认为方先生有包庇之嫌,恳请陛下,下旨处置方中愈,以振朝纲。”

    “臣等附议。”还是刚刚那群人,那群议论的最凶的那批人,生活中,从来就不缺这样的人,不管真假,不管好坏,只知附和,中愈认真的看了看那些附议的人,把他们记在心里,出来混,以后还是要还的。

    “中愈,对于众位大臣所说,你,可认罪?”

    “陛下明鉴,草民句句是肺腑之言,忠心日月可鉴,不曾有罪,何来认不认罪一说,恳请陛下罢免了这些尸位素餐之人,还我大明朝廷一个清净。”

    “诸位大人,中愈前些日子的所作所为,有所不妥,今日殿上所言,也有失偏颇,众位卿家是否兢兢业业,忠心为国朕与卿家们各自清楚,那这样吧,中愈年纪还小,又赤胆忠心,罚方先生三个月俸禄,罚方中愈禁足三日,由老师悉心管教,中愈可服气?”建文帝看着大殿上的诸位爱卿,突然发现他们离自己好远,好远。

    “草民遵旨,谢陛下隆恩。”中愈跪倒谢恩。

    “那你们呢?”

    “陛下圣明,处置公允,颇有仁君之风。”朝堂众人也行拜礼,至于是真是假那就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诸位同仁,我儿中愈不懂事,是我没有教好,今日受陛下严旨,一定在家里好好教训犬子,让各位同仁受苦了,请多多包涵,多多包涵,方某在这里谢过大家了,谢过大家了。”方孝孺一直对众位大臣道歉,拱手行礼。

    大家也都哈哈,算是接受了,就算不是真心的,装,也得装大度,不是吗。

    在太监的唱名中,年轻的建文帝离开了大殿,众臣退朝,三三两两的离开了大殿。

    “今日陛下是什么意思呢,对一个黄口小儿如此夸赞,处罚如此之轻?”

    “太祖高皇帝若在,这小子就得下诏狱啊,哪还会在大殿上如此蹦哒,骂的我们抬不起头来。”

    不,是你抬不起头来,不是我们抬不起头来,叫你不收着点,说的就是你,陛下也就是仁慈,不然你做的那点破事早就下了大狱了。有些大臣心里叨叨着。

    “他居然就是那个神秘的作家吴中醉,小小年纪,却能写出如此文章,文笔绚烂,构思奇异,想象丰富,确实不错,还有那种行文断句的标记方法,得去问问,方便教学啊。”这是国子监的一群学究的评论,好似已经忘记了之前他们也要求陛下严厉查处逊志报了。

    “茹大人,陛下此举,莫非想效仿太祖高皇帝,对朝臣……”

    “诸位大人,不要想太多,今上是什么性子,你们不知道吗,年轻人嘛,听听不一样的思想理论,见见不一样的花样,过了这阵风也就过去了,安心做事,不要自己出纰漏,撞刀口上了哈,到那时,别怪本官没有提醒你们。”茹大人捋着自己的长胡子,一幅我早就看透了的样子,开导着其他人,只是他哪里看的清楚,他本身就在局内,哪看的清局内之事。

    这处罚如此之轻确实出乎众多朝臣的预料,难道陛下有了啥不好的癖好。有些时候,真理还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有人看不懂,当然也就有人猜到了陛下此举的意图,那就是同为兵部尚书的齐泰齐大人。

    “大人,陛下这是要做什么?推迟早朝也就算了,居然让他在大殿上说出那番话。”兵部郎中谭翼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