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天启-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把自己所率五千人交给王化贞指挥,负责殿后,他与韩初命等引领百姓进关。在撤退过程中,熊廷弼下令坚壁清野,尽焚明军与地方官府的仓储物资与设施。

    兵民陆续至山海关,守关将吏唯恐有后金奸细混入,闭关不纳者三日。二十六日,熊廷弼抵关,说明情况后,才将他们放入关。接着,王化贞、高出、胡嘉栋等也先后进关。唯有兵备道参政高邦佐独自赴松山,长叹:“不能存广宁,何颜入关!”他决心以身报国,自缢而死。

    王化贞逃跑后,孙得功和他的同伙千总郎绍贞、陆国志、守备黄进等把守城门,控制了广宁城。二十三日,孙得功派七人前往努尔哈赤驻地西平,迎请后金兵进城。努尔哈赤赏给来人银两与信牌。

    二十四日,努尔哈赤率军开赴广宁。孙得功与黄进等率士民出城东三里望城岗,他们打着旗,撑着伞盖,抬龙亭,备轿子,吹奏鼓乐,迎接后金兵进城。努尔哈赤先令八旗诸贝勒与李永芳同至广宁,扎营教场,使人搜城毕,他才放心地骑马进城,至明巡抚衙门下马,将此地征作为他的临时行宫。后金兵不战而得广宁,距王化贞逃走时间仅隔两日。

    后金占领广宁后,环广宁周围各堡也不战而降。计有:平洋桥守堡闵文龙、西兴堡备御朱世勋、锦州中军陈尚智、铁场守堡俞鸿渐、大凌河游击何世延、锦安守堡邓登、右屯卫备御黄宗鲁、团山守堡崔尽忠、镇宁守堡李诗、镇远守堡徐镇静、镇安守堡郑维翰、镇静堡参将周元勋、大清堡游击阎印、大康守堡王国泰、镇武堡都司金励、刘式章、李维龙、王有功。

    还有壮镇堡、闾阳驿、十三山驿、小凌河、松山、杏山、牵马岭、戚家堡、正安、锦昌、中安、镇夷、大静、大宁、大平、大安、大兴、盘山、大茂、大胜、大镇、大福、大定等,共四十余堡镇及其将吏所属百姓,皆入后金的掌握之中。

    有明一代,先防蒙古,后防女真,沿边大修长城、边墙、台堡,列兵戍守。“辽左至山海关直至(原)、铁(岭),每三十里即筑一城,势如连珠,明季防边旧制也。”明所修堡台及报警的烟墩,密如蛛网,“棋布星罗,千里相望,沿边诸山顶亦处处有之”。“明季防边至周且备,不知费几万万金钱!”朝鲜也为之感叹:“中华物力殆非斗筲所可量测也”。但与后金战争开始以后,这些数以几千计的堡台烟墩组成的防御体系很快被冲垮,一个个堡台都成了后金轻而易举的攻击目标。

    消息传入京师,满朝震惊。朱由校虽然知道明与后金之间战争的最后结果,但也想不到会输得这么惨。心里后悔没有下决断早听熊廷弼的。王化贞失守广宁后立刻上疏奏:“本职席蒿待罪,罪应万死。”熊廷弼二月二日自山海关上奏,即表示自己“辜负圣恩,已在不赦之科矣。臣回关之日,拟即槛车赴阙,以候诛戮。”他正在安置进关难民,等安置完毕,他就“奔趋藁街,愿以身明白受法。”

    朱由校批复道:“封疆失守,熊廷弼不能推卸罪责,姑且准予戴罪守关,立功自赎。”

    不久,骆养性的密报到了,他在王化贞逃走后又在广宁附近躲藏了一段时间,然后才回到山海关。据他所说,王化贞逃走时,广宁城防具齐全,且还有近一万六千多士卒,如果熊廷弼能及时进驻广宁,其实很大可能是可以保广宁不失的。

    而熊廷弼虽名为经略,但广宁军基本上都在王化贞手中,熊廷弼只有五千兵,他不敢去广宁,应该是怕自己不能控制住广宁的兵将,并且高估了建奴的军事力量。

    另外,锦衣卫早对孙得功有所怀疑,而且将怀疑报告给了熊廷弼和王化贞二人,而两人的回复是不用怀疑,孙得功是王化贞心腹,骆养性能够理解,而和孙得功并不熟的熊廷弼都觉得孙得功不用怀疑,使骆养性觉得熊廷弼身边应该还有后金谍子。

第102章 问话熊廷弼(感谢第一护法朕躬钦处军国事支持)() 
很快,各位大臣出于不同派别的利益,或出于个人的私怨,纷纷开始追究起熊、王失疆的责任来。兵科都给事中蔡思允首先发难,奏请惩治熊、王及高出、胡嘉栋等人罪。朱由校已经放过熊、王,让他们“戴罪候处”。高、胡二人在辽沈之战时为逃将,此次又逃,令“锦衣卫拿解来京”。接着,二月十一日,大理寺少卿冯从吾、太常寺少卿董应举、太仆寺少卿何乔远三人联名上疏,要求逮捕熊、王,“以申国法”。朱由校虽然知道熊廷弼的策略应该是对的,但又深恨熊廷弼辜负他的厚望,竟然没有稍做抵抗就放弃了关外之地,于是在十三日,批准逮捕王化贞,只是将熊廷弼革职,回家听候处理。但熊廷弼不愿回家,担心一离京师,受到东林党政敌攻击,加罪于己,他留京可以随时辩驳种种不实和诬陷之词。

    这天,王承恩带着两个小太监来到熊府。说是熊府,其实是熊廷弼典租的一处小房子,门口门子也没有,小太监上前敲门,熊廷弼的长子熊兆珪开了门问道:“不知公公有何事?”

    王承恩道:“奉圣谕,着王承恩问熊廷弼几句话。”

    熊兆珪道:“公公请。”然后在前面引王承恩来到熊廷弼的书房。熊兆珪在门前轻声道:“大人,王公公奉旨问话。”

    书房门“吱呀”一声打开,熊廷弼满面愁容地拱手道:“公公请。”王承恩进了书房,站在上方,熊廷弼一拂前襟就要跪下,王承恩道:“不用了,站着回吧。”

    熊廷弼这才站直身子,低头聆听。王承恩说道:“熊廷弼,想当日朕送你前去辽东,殷殷相语,犹在耳旁,辽东事种种,尔可有愧?”

    熊廷弼“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嘶声大叫:“皇上,臣有愧呀!臣罪该万死,请皇上将臣斩杀,传首九边,以儆效尤。”

    王承恩清了清嗓子道:“朕知道你会说有愧,现在说有愧有什么用呢?当时为什么不去广宁,你不是有五千兵吗?”

    熊廷弼连连叩头:“当日大军已败于沙岭,臣只有五千兵,如果前往广宁,则城破事小,辽民无辜,尽皆沦为奴手,臣思前想后,只得先护民入关再说。”

    “你一定会说你是想护送辽民入关,那朕在这里要你摸着自己的良心来说,当时你是不是怕了?王化贞败了,你是不是很高兴?”

    熊廷弼停顿了一下道:“皇上,臣当时兵少将缺,而建奴败大军于沙岭,臣心畏惧,故不敢前。到于王巡抚之败,臣只有痛心,叹国事多艰,不敢有幸灾乐祸之想,臣此言出于内心,如有虚假,则子孙后代皆为奴也。”

    “骆养性说他曾经提醒过你,不可相信孙得功,可有此事?”

    “确实有此事。”

    “那为何你不疑孙得功?是谁让你觉得孙得功可信的?”

    熊廷弼思考良久道:“臣接锦衣卫传报后,派属下佟仆年去查过孙得功,他回报说孙得功忠君爱国,一切如常,所以臣以为锦衣卫情报有误,致使酿成如此大祸,臣愧对皇上呀。”

    王承恩转身就走,熊廷弼跟在身后低声道:”请王公公禀报皇上,臣有罪,愿受国法惩处。“说罢向熊兆珪使了个眼色,熊兆珪拿出一个托盘递到王承恩身前。

    王承恩看着托盘上堆满的银币,笑笑道:”皇上说过,一文不取显得假,取得多了是为贪,一块钱当跑腿费了。“说罢取了一个银币,在手里颠了两下,大笑着向外走去。

    熊廷弼看得目瞪口呆,问熊兆珪:”现在京师里内官们收钱都是这个样子吗?“

    熊兆珪摇了摇头道:”大人,儿子才来不久,也不知道是不是这样,不过上次涂公公之事,可是在周报上大肆宣扬了几次的。“

    王承恩回去将熊廷弼的回答说了一遍,问道:”圣上怎么要奴婢收一块钱呢?“

    朱由校笑道:”不能让你空跑呀,一块钱你收了心里会舒服一些,而他出了又不会心痛,这样不是两方都好吗?但朕说过的,收钱超过一块就去见涂文辅,这一点你平时也给我看着点,特别是东厂那边,不能太相信人的自觉性,一定会有人碰在刀口上的。“

    王承恩现在有一批手下,专门在宫内探听消息,这是朱由校不想让东厂蒙蔽自己的一招棋。王承恩回道:”圣上放心,奴婢会看紧的。圣上真是天生圣明,连熊廷弼会如何回答都一清二楚。“

    朱由校说道:”少拍马屁,他能说什么,原因其实朕也知道,私心也是有的,也确实会担心辽民。将那个佟仆年抓起来,让锦衣卫给我好好查查,这人只怕有些问题。“

    朱由校逮捕王化贞而放过熊廷弼,这让东林人坐不住了,张鹤鸣首先开炮了,他公然说:“化贞功罪相当,廷弼有罪无功。”而左光斗等人则是揪住朱由校说过的功罪一体,认为不应该逮捕王化贞,而只将熊廷弼革职,应该将两人都下狱问罪。

    这次朱由校已经下定决心,不再受这些大臣的蛊惑了。不过既然自己说过功罪一体,那就让你们搞吧,他下旨由三法司确审广宁一案,熊廷弼和王化贞于三法司听问。并召来魏忠贤,吩咐他,熊廷弼和王化贞一案,东厂要全程监视,任何消息都不可放过,每天都要报告。

    现在首要的问题是要找一个人去收拾辽东的乱摊子,兵部尚书张鹤鸣生怕皇帝找他的麻烦,自请去辽东,皇帝准了。孙承宗已经是礼部右侍郎了,刘一燝在三月受人攻击于是请辞,朱由校一直不喜欢他,自然就准了,这样内阁就只有三个人了,多名大臣上书建议内阁应该要加人了,在皇帝同意后,大臣们进行了会推,孙承宗的名字排在第一,徐光启的名字排在第五。朱由校问过方从哲,方从哲说按规矩应该从前面开始选,也就是说如果要选徐光启,就应该把前面四个都选上才行。于是皇帝只好下旨:升孙承宗为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办事。张鹤鸣加封太子太保,并赐给了尚方宝剑,经略辽东。

第103章 天启二年的殿试() 
而张鹤鸣接到任命后,迟迟不肯动身,说是要做准备。他在京城准备了十七天后,见皇帝催得急,才慢吞吞地去了山海关。

    到了山海关,他也不说去打探敌军情况,练练兵呀什么的,每天只是喝喝酒,要朝廷给蒙古人送好处,想让蒙古人顶在前面去和建奴拼。蒙古人现在狡猾得很,好处当然是要的,但打仗吗,可以,你们先打,我们会襄助的。

    搞了些日子,张鹤鸣可能觉得这样下去也不太安全,于是就称病想要调回来,同时让一些东林言官弹劾他无所事事,朱由校接到奏折后,只好让他回来养病。

    内阁又推荐解经邦接任,于是朱由校将宣府巡抚解经邦升为兵部右侍郎,兼任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经略辽东,但解经邦三次上疏,力辞重任,不管皇帝怎么说,都不愿意去辽东这个死地。朱由校不由得好笑,这就是大明朝的士大夫呀,于是下旨将他革职为民,永不叙用。

    没有办法了,只好由大臣们开始廷推。忙了半天,这个重任就落到了兵部左侍郎王在晋身上。

    天启二年三月,皇帝下旨:升王在晋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经略辽东、蓟镇、天津、登、莱,特赐蟒玉、衣带和尚方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