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血淋淋的暴力抢夺,尊重贫苦农民获得耕地的权益,也维护富人的既得利益,富人的积累未必都是强取豪夺,说不定是祖祖辈辈勤勤恳恳劳动所得也未可知。
“南明”政府不仇视富人更加不仇视士大夫,本着对所有人无论贫富一视同仁的态度执政,只有违法之人才是坏人,坚决打击。
“南明”会持之以恒走共同发展的道路,对明末严重的贫富不均社会现象采取釜底抽薪的方法徐徐图之,首先解决至关重要的土地矛盾。
严格规定士大夫阶层享受的减免田赋、丁税等等一系列福利待遇,把免税的福利延伸到升斗小民之家。
马上在山东大地就会有政府工程开工,修建道路、水库、桥梁需要雇佣大量劳动力,就业渠道多了,基层老百姓渐渐地就会积累起财富,用不着几年,一个欣欣向荣的齐鲁大地就会展现。
第八百一十章:归顺或者毁灭()
鲁承祖用兵也是多多益善,他知道不能让明军失去管理,知道军队跟流寇的最大区别在于有没有钱粮供给。
失去政府的明军在得不到钱粮的情况下,毫无疑问大多数人立刻会变成流寇打家劫舍。
当然要把所有的明军收编并且带上一起行军,哪怕山东明军战斗力和装备不行也没关系。
给他们“南明”一级乡勇待遇,作为随军劳力参与挖战壕、修堡垒、阻断贼兵逃路,免得失去组织又有武力值的明军祸害地方。
做这些只需要体力和纪律基本没有危险的工作明军应该能够胜任,保守估计集结四五万明军和地方青壮应该很轻松。
山东方向,鲁承祖、茅元仪的队伍在不断壮大,他们进兵途中打掉了十几支造反武装,足以确保经过的地方恢复社会秩序。
留下一部分“战神”军人带领老百姓生产自救,尽快完成保甲联防体系正在进行中,不久地方上的乡勇武装就能够自保无虞。
鲁承祖、茅元仪统领的山东这一路人马越聚越多,组成部分有少量留在山东发展的“战神”子弟兵,一万余一级乡勇,六千登莱巡抚抚标营人马。
还有四五万大明山东守备军、卫所军、团练军、衙役、捕快,有三四万被围捕的山贼、流寇也被充当杂役跟随大军挑担、推车、喂马。
大军浩浩荡荡来到德州地界时人马已经超过十万,鲁承祖和茅元仪甚至认为凭借这一路人马击溃闯贼打到陕西都不在话下。
成大事、何可纲已经带着许多前大明文武在天津卫等候南王。
他们中有松山战败不肯变节的大明宁前兵备道邱民仰、总兵官王廷臣、副将江翥、姚勋、朱文德等文武,还有松山之战带兵溃逃的总兵官王朴、白广恩、唐通以及他们麾下的诸多将领。
原本洪承畴麾下的诸多文官武将时隔三年在天津卫聚首,一时间感慨良多,特别是以为将要死在建奴手中的邱民仰、王廷臣、江翥等等。
饮水思源,大家都念叨南王恩德,接下来如何报答南王救命之恩邱民仰、王廷臣等等都有了主意。
纳入何可纲指挥的有四五万原大明军人,这一次除留下一大半在辽东、朝鲜驻防外,有两万精兵被选拔渡海来到天津卫。
经过一两年跟“战神”子弟兵并肩作战,这些明军基本被同化,他们也换上了“南明”造,一个个自信心爆棚,打建奴大家都没怂,流寇算什么东西?
这些从辽东战场归来的明军对于即将对决的流寇嗤之以鼻,人人都想斩杀贼兵换赏赐。
天津卫早就执行军事管制,所有人准进不准出,连大明、“南明”文武都不例外,他们在等待南王,在等待南王出兵往西摧枯拉朽,他们根本不知道还会等到大明太子和英国公。
三月份,又有许多大明文武和宦官逃到了天津卫,只要是人大多数都不傻,大明文武在被闯贼截断道路或者干脆被贼兵打散之时都知道一路往东、往海边跑,京津高速大马路的东起点天津卫是第一选择。
当惊魂未定的文武逃到天津卫时,发现自己的选择太对了,这里井井有条,物资储备充足,“战神”军人和大钱庄警卫早就接管了城防,所有的大明官员都心甘情愿服从“南明”将领指挥。
会逃跑的大明文武都不是食古不化之人,见风使舵的本事都不含糊,来到天津卫,大家发现这里已经是“南明”天下,所有的发布号令者都是“南明”文武。
他们马上适应了新形势,不再以大明官位的级别论高低,人人服从“南明”官吏管理。
屡建功勋的成大事已经贵为“南明”三等护国公,他志得意满,为南王再立新功的愿望尤其强烈。
他是正经八百的秀才公出身,有许多年大明最底层吏员的工作经历,他还有几乎过目不忘的惊人记忆力,工作能力出类拔萃,是统一的新大明帝国户部尚书理想人选。
成大事在天津卫展开了游说,许多大明文武向他表态从此归顺“南明”,愿意以成大事马首是瞻,愿意为南王早登大宝尽心尽力。
成大事成功联系了许多大明、“南明”文武,他们要在南王殿下来到之时集体劝进。
实力如此,当今天下唯有南王才是天命所归,也只有南王登基才能平息战乱,才能让老百姓丰衣足食。
成大事倒不是屁股决定脑袋,跟南王相识二十年,亲眼见证了一个强大国家的诞生,为大明子民寻找一个英明神武的皇帝,带领汉民族走向辉煌是成大事的职责所在。
成大事的进展顺利,来到天津卫的大明文武有超过九成都愿意为“南明”效力,他们表态到时候会联名奏请南王殿下早登大宝,南王如果不同意咱们大明文武会在南王行辕外长跪不起。
大明文武如此急切的支持南王称帝,“南明”文武当然乐见其成,他们也纷纷串联,等殿下到来之时,无论南王是否有意,都要逼他黄袍加身。
三月三日,在“新杭州”作客的大明皇后和皇子终于起程回家,大明官员也恋恋不舍一同踏上归途,这时他们才得知京师危如累卵,陛下已经颁发了勤王令号召各地文官武将带兵入京畿抵挡闯贼。
想不到流寇祸乱如此,大明文武都瞠目结舌,此时巴巴的赶回京师弄不好被包围进去如何是好?
南王在大明的危急时刻不肯袖手旁观,带领十营人马陪大明同皇后同去天津卫,必要之时会登陆跟闯贼血战到底。
心急如焚的两位皇后和几位皇子见南王没有需要他们提出派遣援军的请求就主动带领几万人马陪同他们上路,人人心存感激。
要一起回家的大明文武见有“南明”骄兵悍将同行人人心花怒放。
新婚燕尔的坤新公主得知京师危急吓得多次哭鼻子,还好夫君麾下有精兵强将,还好夫君答应出兵救援大明不设前提,小坤兴才破涕为笑。
黄胜不仅仅亲自提兵赶往天津卫,与此同时在辽东、高丽的军队也立刻往关内调动。
“华夏岛”承担着为征战倭国的东征联军提供后勤保障不抽调住军和乡勇参加中原内战,舟山群岛、海南岛的部队和乡勇不会缺席。
负责在关外追击豪格的祖宽也接到暂停往西北攻击的通知,他由于已经远离边墙,人马已经在贝尔加湖畔,不用回来参与内战。
他指挥一营“战神”骑兵带领索伦人、归顺的正蓝旗建奴和选拔的鞑子一共两万余骑兵在这片广袤的大地上拉网排查,被发现的人类只有两个选择,归顺或者毁灭。
第八百一十一章:巾帼英雄()
张凤仪、秦翼明等几位白杆兵将领带上三营以川娃子为主要组成部分的人马从旅顺口乘海船南下,在南通州换平底江船沿江而上,赶去石柱跟秦良玉率领的大明川军汇合。
赞画部制定了作战计划,川军由秦良玉指挥,马香菱、张凤仪副之,马祥麟暂时不回川,将要带领留在辽东的一营白杆兵入关参战。
秦良玉挥师出巴中第一攻击目标陕西汉中,她有可以直接指挥的马香菱女兵营,还有回川的三营“战神”人马,人数达到一万六千,她还可以抽调的大明川军不会少于一万五千。
秦良玉指挥三万余人马出川,有马香菱、张凤仪、秦翼明等等大将全力效命,夺取汉中,威逼西安完全不成问题,如果战事顺利,秦良玉甚至可以夺取伪“大顺”国都西安城。
三月十五,三万余川军誓师出征,铠甲鲜明、刀枪耀眼,昂首挺胸的四川儿女满面红光,没有一个人对于即将到来的大战发怵,恰恰相反,人人都期待马上得功名的大好机会。
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了这一天,看着蜀中子弟一个个慷慨激昂,惹得巾帼英雄泪两行。
一身戎装英姿飒爽的马香菱终于等来了亲自带兵打仗的机会,正偷着乐呢,瞧见母亲流泪了,讶异道:
“娘,您这是怎么了,您放心,此战如摧枯拉朽般,我石柱子弟的伤亡不可能太大,您难道没发现去辽东打建奴,咱们白杆兵都没有丢多少人马。”
秦良玉赶紧擦干眼角的泪痕道:“娘这是见到了蜀中强军高兴的,唉!可惜去年这些子弟要在辽东血战,否则我怎么可能眼看着闯贼肆掠神州。”
张凤仪笑道:“南王殿下之所以此时才让我等带兵回川归建,就是担心母亲过早跟闯贼决战坏了全盘计划。”
秦良玉不满道:“南王乃是堂堂七尺男儿,肚子里太多弯弯绕很不好,明明辽东早就平定,为何要封锁消息?
又为何不让咱们石柱子弟早日回川?唉,痛失战机啊!
白杆兵没能及时出川奔袭汉中,使得闯贼首尾难顾,眼睁睁让闯贼坐大还拿下西安建立伪“大顺”国,南王难推其咎。”
马香菱见母亲在抽调白杆兵这件事上对夫君看法很不好,瞧着嫂子吐了吐舌头不敢接茬,心道,果然如此,看来夫君命令我缠着母亲是对的,不然母亲真的有可能不管不顾去跟闯贼拼命。
张凤仪这几年战功卓著多次加官进爵,现在已经是“南明”二等侯爵。
这些年在“南明”带兵,张凤仪见到了“南明”的蓬勃发展,见到了丰衣足食的老百姓,她从心底里流露出对南王的崇拜,心里早就认“南明”而不认大明。
她是具备实战经验的大将,稍微观察就发现了南王布局的意图,知道接下来“南明”即将取代大明板上钉钉,南王成为天之骄子只剩下时间问题。
张凤仪心里有些期待又有太多不安,婆婆的性格她心知肚明,哪怕南王成就帝业秦家会成为皇亲国戚也不会轻易动摇婆婆忠臣不事二主的刚烈。
如果婆婆跟南王兵戎相见,白杆兵何去何从,自己又该如何?张凤仪每每想到这一点就觉得头大,她在试图影响婆婆。
秦良玉当着蜀中将领表露对南王布置的不满,不仅仅马香菱、张凤仪听见了,秦翼明、秦拥明等等大将也听得清清楚楚。
但是所有人都目不斜视,大家都装作没听见,南王乃是“南明”数千万军民心中的神,已经没有哪一位会公开说南王短处,秦良玉这番话,许多蜀中将领认为她有些不知轻重。
张凤仪见气氛尴尬,连忙打圆场道:“我白杆兵实力今非昔比,饮水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