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肯承受伤亡尝试攻打县城的海盗少之甚少。
黄胜使用骑兵越过河桧堵住南逃的军民,用优势兵力的大军撒开大包围圈尽可能围捕附近的大越国军民。
妄图凭城固守的河桧县太爷被黄家一顿炮火破灭了任何幻想,他眼睁睁看见连包砖都没有的河桧城墙被轰塌了一大片,吓得浑身战栗。
明军不以屠杀为目的,因为黄胜知道大越国靠近大明边境的汉人何其多也。
大越国京族翻译开始喊话,他们不但用越南话也用汉语。因为河桧县境内会说汉语的人太多,汉人也不少。
望着城外源源不断涌来的大军成千上万,河桧县城上上下下傻眼了,他们这才意识到根本不是海盗袭扰,而是大明军队来了。
没有什么意外,满城皆降,许多人降得兴高采烈,他们都是汉人侨民。
战役的结果是黄家人马翻译多了一千开外,劳工多了两万余,这完全是因为大包围圈硬生生把四乡八壤的军民都赶到了河桧县城的缘故。
大军继续修路推进,黄胜留下一千户汉人移民,由侨居此地的二百户汉民协助驻守河桧加固城池,圈地屯垦。留下一个百总的黄家乡勇暂时驻守此城。
他们有几个月时间修缮城池训练出一千民壮不成问题,以后这里自保能力无虞,很快就会有黄家委派的保长、甲长等等民事官到任,县太爷当然也会委派。
黄胜宣布立刻执行新移民政策,每一户老百姓获得自留地五亩,保长获得十亩,甲长十五亩,里长二十亩,亭长给田四十亩,最早来到的可以任意挑选心仪的良田,自留地属于私产不假,但是十年内不可以互相买卖。
如果由于工作调动,黄家会出银子以市场价或者估价购买。
每一位屯民都可以根据家里的劳动力承租良田耕种,只需要按照两熟缴纳收获的三成,再无任何税费,而且不需要变现,交粮食即可。
归化的大越国汉裔和新移民享受同等待遇,但是必须为新移民做好示范,如果新移民的收成跟土著的出入太大将要追究责任,最少会没收土著的自留地。
新移民政策早就形成了文字,黄家乡勇每人负责十几户一一传达,所有人都明白了,最兴奋的反而是土著。
他们知道这里可以三熟,黄家主人只以两熟收税费,他们得到的收益就多了太多,况且还有五亩自留地不需要交税呢。
这就是黄胜需要挑选两成土生土长的农民在此地耕种的主要原因,之所以一定要留下两成土著掺沙子。
是因为虽然带来的新移民也是能够吃苦耐劳的农民,但是他们可没有在新领地耕种的经验。
这里气候条件和土壤情况完全不同,他们没有人指点靠自己摸索,连这里应该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收获都不知道。
更加不知道如何田间管理,当然需要当地人言传身教,这样才能保证付出的汗水变成收获。
以文字下达硬性规定,每一户土著带五户新移民互相帮忙,保证收成就不是困难,这就是执政者的智慧。
这时黄胜不遗余力提供教育的好处体现了,黄家高级乡勇人人都能写会算,一个人负责十几家的管理,传达相关政策得心应手,训练新乡勇当然不会困难,把得到的地盘消化水到渠成。
黄胜带着明军就这样稳扎稳打,拿下一个地方,经营一个地方,修缮大越国原有的官道,标准是最少能够保证两三辆四轮马车可以并排奔驰的硬质路面。
明军带走八成当地居民,把当地乡绅地主的财物据为己有,把这些人带上跟贫下中农一起劳动,留下会汉语的可能是汉裔的土著协助新移民屯垦。
实力悬殊,明军进兵没有遭受任何恶战,十五天后大军到达下龙湾,一路上留下了十个百总乡勇和一万户新移民,加上汉裔大越国人,已经有八九万人口在屯田,其中劳动力超过一半。
黄胜来下龙湾就是寻找修建港口的最佳地点,准备修建一个亚洲最大的全天候海港,这里有个天然深水港呢。
第四百九十七章:夺取煤矿()
这个港口是后世越南北部重要煤炭输出港,附近的煤田是东南亚最大煤田储量几十亿吨。
黄胜选择夺取安南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两个,粮食基地和优质煤矿。这两个要素加上海南岛的高品位铁矿,对于黄家以后的发展至关重要。
后世越南鸿基港位置很快被找到,修建港口、修建守卫港口的棱堡、修建粮库等等基础设施的工作马上展开。
华夏海军哨马船,运输船早就来到海岸线,一直通过高倍望远镜跟家主亲自指挥的陆军保持联系。
这个地方永远都不会被黄胜放弃,简易码头由密封浮船拼接起来,水泥、钢材立刻卸载,大越国俘虏八万多男女配合八九万汉人移民在黄家工程技术人员指导下开始大兴土木。
随船来到的移民有七千户,这都是黄胜计划中有预谋的移民,可谓组织严密,基层民事官和留下屯守的乡勇家庭已经做到配合默契。
从钦州带来的新移民其实是计划外的,本来移民计划根本没有走陆路的打算。
黄胜见集结在钦州的老百姓有了十八万余,转船运太浪费时间和运力,因此随机应变带着他们继续行军,安排出任务以后会回去的高级乡勇暂时管理保护他们。
拿下海岸立足点,整套的移民队伍终于在葛呈杰的率领下到来。
这些人大部分一下船就升官了,许多移民积极分子升保长、保长升甲长以此类推。因为七千户人要参与管理几万户新移民呢。
黄胜集合计划内移民的基层民事官包括刚刚提拔的保长开会,让大家畅所欲言,追问他们能不能管好到手的老百姓,能不能做到基本公平?
一下船就官升一级,计划内移民乐的基础管理者都不可支,一个个拍胸脯保证,都说自己只怕人少地盘小,如今家主一下子给了如此大的地方,如此多的人口,请家主瞧好吧!
不出一年,他们管理的地方一定会是个不亚于黄家湾岛路不拾遗干净卫生的文明社会。
自己的麾下很自信,黄胜很满意,他们的自信不是来源于无知,恰恰相反,他们都有管理社区的经验,人人都会照搬黄家屯垦的那一套。
他们还不怕异民族不服,因为他们背着线膛枪腰里别着双管短铳,保长手下有最少三十乡勇,最少有十支滑膛枪。
如此的武装工作队,展开工作当然相对容易,先以武力让民众服从安排,等大家尝到黄家统治会带来温饱且慢慢富足的甜头,社会安定计日可待。
葛呈杰已经在临高经营了几年,可谓经验丰富,熟悉移民安置工作,他统筹处理消化到手的领地轻车熟路。
黄胜把移民分别派去占领地任职后,又派出黄家乡勇以百总为单位探查周围,很快就找到了露天煤层几处,工匠们在鸿基港抓紧时间用从临高运来的耐火砖修建轮窑准备就地取材烧砖。
葛呈杰安排调拨了两万大越国妇女、一万十岁到十四岁的孩子制作砖胚。制砖胚劳动强度不大,只不过很琐碎,适合妇女儿童。
开山采石、修建道路、挖掘运输煤炭的工作就得安排壮劳力来完成。
一艘艘卸载完毕的货船可不能空载回海南岛,一辆辆独轮车运来了用柳条筐装载的煤炭,海南岛终于获得了优质无烟煤。
在经验丰富顾山海的带领下,大干快上的大炼钢铁时代马上到来,明年黄家的钢铁产量就可能成为世界第一。
占领地修建中的港口不但有炮台和军堡,还会崛起一座全新城市。
参加过多次城市修、扩、改建的工程师来了不少,他们马上就会开始修建港口大剧院、华夏大钱庄、华夏邮局、官衙、城隍庙、夫子庙,当然如何打造商业街也会在规划中。
宣传的重要性众所周知,能够容纳一千五百人的大剧院地位尤为突出,这里不但能够寓教于乐传递正能量,还可以组织开会传达政令。
这是具备历史经验的,后世的六七十年代,一座县城最热闹的地方大多数就是电影院附近。
防止敌人攻打最好的办法就是主动攻击敌人,建设港口的同时,大军一天也不耽误继续推进,目标安乐县,紧接着是芝艾,接下来终于有了一个算得上城池的地方北江,这里是个大越国的府城。
夺取此地没有造成明军什么伤亡,骑兵奔袭堵住了大部分逃窜的人群,准备凭城固守的大越国军民被一字排开的野战炮三轮齐射就吓得魂不附体四散奔逃,嗷嗷叫的狼兵如同疯狂般的一通砍杀,北江军民马上都理智的跪下了。
憋足劲的第二梯队白杆兵还没有逮着机会杀敌,北江城军民就纷纷缴械投降投降。
外系明军、白杆兵、狼兵觉得跟着黄家私兵打仗太爽,往往炮火轰鸣后加上几轮火枪齐射,对手就会没命的抱头鼠窜,然后就是各路明军们追着敌人的屁股掩杀抓俘虏。
打下一个像模像样的城池战果不错,粮食、贵金属都搞了不少,修建将要命名为“安南港”、“安南城”的劳力又增加了四五万,多了两千会汉语自称汉人的俘虏。
黄家私兵立刻宣布在汉族领导下的民族融合政策,许多会汉语的京族人得知汉人领导其他族群,大多数都告知黄家私兵,他们就是汉人,先祖就是大汉交趾人。
原来这些人懂历史啊!很快所有的大越国俘虏就发现汉人俘虏和他们的待遇不一样。
汉人俘虏可以吃三顿,炊饼干饭管够,而不是如他们那样,吃两顿,稀饭管够,炊饼定量供应每人只能吃一个。
这当然是葛呈杰带着他的班底有意为之,人为地制造出不平等,而且要得到公平待遇比较容易。
不出所料,自称汉人的越来越多,许多不会说汉语的汉人出现了,夜校开办起来,学说汉语学写汉字成为了每个京族人改善待遇的必由之路。
管他真汉人假汉人,不出二十年一个个都是汉人根本区分不出来。
经过乡勇们打分,挑选了积极为明军服务的两千大越国汉人当上了领导十个男丁的小组长,这些人不仅可以饱食三顿,每天还会得到十文钱的劳动报酬。
人只要有希望就会有奔头,大越国的升斗小民日子也很苦,他们遗传了汉民族吃苦耐劳的精神,每日劳作不已。
现在成为俘虏,每天的工作量也和他们平时的劳作区别不大,他们以前吃两顿还不一定能够混饱肚子呢,现在能够吃得肚儿圆大多数人安心劳作,少有准备逃跑的。
得知认真工作、认真学汉语会获得更好的生活,工作、学习积极性大为提高,“安南港”的建筑工程进展迅速。
海面上一艘艘货船满载而来又满载而归,堆积在临高、感恩港口的那些准备了大半年的物资和机械源源不断被运来。
随船而来的第一批滞留在海南岛劳作并且军训的移民也纷纷登陆。
这些人里有许多是从后金解救的曾经做过阿哈的汉民,还有许多是用粮食换来的东江镇移民,他们都参加了接近一年的军训,战斗力和纪律性比那些钦州集训的新移民强多了。
第四百九十八章:成绩斐然()
入侵的明军数量越来越多,实力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