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煃去宣读伟大的爱民皇帝崇祯的旨意。
这旨意当然不是给这些流寇的,而是颁布给各路剿贼的文官武将。意思明确,流寇也是朕之子民,当抚之。
唉!老实人崇祯真的不知道,流贼一旦开始杀人、放火、抢劫、强奸,他们连人都算不上,一个个都是畜生,哪里是子民焉?
现在朝廷兵马打得过他们,却网开一面,到了别有用心的李、张二贼崛起时可不会给朝廷任何机会。
现在流民暴动的起因是饥饿,接下来几年就根本不是这个原因,而是一个个贼头尝到了甜头有意蛊惑人心的结果。
杀官造反,抢金银、睡美女,势头不对混招安,如此风险小,获利大的买卖谁不做?
崇祯皇帝真的很蠢,招安盗匪根本不可取,接受投降可以,把胁从的喽啰打散安置,把贼首找出来斩杀,把有屠杀百姓血案的从众斩立决,这样才能够震慑宵小。
得到招安的群匪做下了无数血案得不到惩罚还成为了官老爷,这样的坏榜样作用带动下,谁还会心甘情愿做良民?
延川才招抚了王子顺、张述圣、姬三儿几股流寇。那边贼首神一元、神一魁兄弟和王嘉胤等又开始疯狂劫掠延安、庆阳,一时间攻城略地不知多少百姓罹难。
三边总督杨鹤主张招抚抚,不派兵围剿。
杨鹤及巡抚刘广生各遣麾下官吏拿着告凭文书和免死牌四出招降流寇,黄虎、小红狼、一丈青、龙江水、掠地虎、郝小泉等俱先后给免死牌接受招安,安置在延绥、河西。
这些贼兵没有被分而治之,依旧结伙,朝廷反而要给粮饷,这些贼骨头纵然暂时不杀人放火,但是照样抢劫、掳掠、奸污妇女。
老百姓忍气吞声,当地官吏也莫敢告而寇患成矣。山西流盗也起来了,攻取石楼、永和,破蒲州、潞安,官兵大败亏输。
陕西延安四郊皆盗,米脂贼张献忠据十八寨,甫川贼王嘉胤、齐三据东山寨府谷县,其余扫地王、上天虎据清涧保攻寨,横天王、隔沟飞、点灯子等据清涧县,三里虎、倒生虎等贼据安乐寺避贼坞。
在官军跟流寇激战之时一个将星冉冉升起,他就是崇祯皇帝一手提拔起来日后做了大汉奸的洪承畴。
崇祯喜欢不拘一格提拔他认为的人才,特擢陕西参政洪承畴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延绥。
由于朝廷心腹大患辽东波澜不惊,崇祯皇帝给予辽东诸将褒奖,进孙承宗太傅、张凤翼太子太保,并廕一子为锦衣卫指挥佥事。
进祖太寿少传,廕一子锦衣卫指挥同知,宋伟、马世龙都给了太子太保,尤世禄、杨肇基进太子太师,进吴自勉左都督,余文武陞赏有差。
还有一个大臣得偿所愿了,礼部尚书温体仁兼东阁大学士,直文渊阁,成为了当朝阁老。以后的朝廷又会爆发更加激烈的党争也。
老谋深算的温体仁跟东林党力挺的少壮派阁臣周延儒必将图穷匕见。
乱糟糟的朝廷黄胜管不着也管不了,说实话,如今紧锣密鼓谋划用兵交趾也爱莫能助,黄家私兵太少,如今把乡勇都动员了好几万,这一次又是全力一搏也!
流民作乱,饥饿是始因,要解决这个问题说难也不难,关键就是粮食。
没有粮食只有一个做法最有效,野猪皮那个残暴的办法,杀光无谷之人。否则平叛就是徒劳无功,连官兵都必须抢劫才能够活下来,最后的结果就是兵匪一家不分彼此。
一个个有良知的明军将领会被残酷的现实抛弃,因为他们下不去手抢老百姓的活命粮,不忍心割下良民的首级冒功根本不可能做大,越打越弱最后的结果就是功败垂成。
最后比李、张二贼还要坏的明军将官左良玉之流做大,他们是披着官衣的恶匪,把朝廷最后一点点大义都践踏得精光。
官兵如此之坏,直接导致老百姓更加仇视大明政府,被流寇稍微蛊惑就会从贼,而且没有了一丝心理压力。
黄胜的粮食结余有限,还要备战备荒,谁也说不准小冰河的鬼天气明年会如何,如今有了二百余万人口,没有粮食储备怎么行?
黄胜要短期内力争自己体系内屯田哪怕全年颗粒无收,存粮也足能够消耗一年。这样才能让人安心一些。
此时如果运输三千里粮食去陕西,不知道要多少骡马大车,还要重兵押运才能成行,以黄家的管理路途上的消耗都会超过两成。
如果是大明官军来运输,恐怕到达地头时有一半就不错了。在交通极不发达的古代,三千里陆运粮食太困难。
黄胜只能选择接一部分陕西流民出来,不肯把粮食运进陕西。
因为最后粮食便宜了谁可是个未知数,没有自己的私兵武力威慑,无法按照人头发放到每一位嗷嗷待哺的灾民手中,谁知道是不是流寇最终得到了粮食?也有可能是经手的官吏发了横财。
黄胜是一个现实主义者,做不到的事情毫不犹豫放弃,自己的兵马无法大规模进入山陕,跟随“华夏大钱庄”和商队以保镖性质进入的乡勇、情报员人数有限,只能力所能及带一部分饥民去海州港出海。
十一月初,从黄家湾岛、“华夏岛”等等黄家地盘赶来的三万高级乡勇到达,其中有五千燧发膛线枪火枪手,一万五千滑膛枪手,一万冷兵器乡勇分别是枪盾手、长枪手。
弓箭手少之甚少,因为练习射箭确实不容易,射箭比打枪难多了,还要有足够的膂力。
除非本来就是猎户出身从小就会射箭的才会坚持练习骑射,一张白纸的乡勇,自然搞容易上手的火枪射击,不去傻兮兮的花那些闲工夫。
一万乡勇兴冲冲与十一月五日赶到钦州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将要和家主协同作战,人人都兴奋莫名。
黄家从来不命令乡勇参战,每一次都是从志愿者中选拔,主动作战和被动参战不可同日而语,黄家乡勇士气高昂不在话下。
第四百九十四章:宣传蛊惑()
葛呈杰还给家主送来了七头战象,这是两年前从下寮城缴获的战利品中挑选的,在海南这七头战象还繁衍了下一代,黄家得到了两头小象。
象奴没有了,只有一个新兵种——战象兵。
战象兵不多只有一个总旗,人数五十四人。都是经过政治审查,家事清白的临高汉民,原来的几个从下寮城带回的汉人象奴已经成为了战象兵小旗官。
葛呈杰蛮贴心,知道家主不喜欢骑马,也不善于骑马,大越国路况又太差,马车行驶有诸多不确定性,有了战象,战斗力、防御力都没问题。
战象兵最少接受训练了一年以上,他们本来就是从乡勇里精挑细选的精细强壮之人,都有双管短铳,一半人还背着燧发膛线枪,战斗力比不上亲兵队,可不逊色与一般正兵。
顾铃儿依依不舍带着几百能写会算的女子随返航的战船去海南岛开设“华夏大钱庄”“华夏邮局”,她还要布置在海南岛州县修建大剧院,还要参与大后勤的管理。
以后的海南岛要做到邮路村村通,通邮虽然是个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对于一个政府太重要了,少了闭塞,政令才可以上传下达。人民就会多了归属感。
黄胜安排来钦州协同作战的高级乡勇每人负责管理几位经过短期军训,手上只有冷兵器枪盾或者木杆长枪的民壮。
预备从钦州出发,沿陆路攻击大越国的军民达到二十二万,黄家乡勇一万加上五万拿武器的民壮新乡勇对付游击队已经足够,保护十三四万妇孺老小完全没有问题。
最后的准备工作和适应性训练进行了一个月,宣布了战场纪律,强调一切缴获归公,明确所有攻击部队只管杀敌完成军事部署不管缴获,所有清理缴获的工作由黄家乡勇带着青壮完成。
规定所有参战人员的现银和贵重物品全部统一保管,不允许随身携带,战时发现谁身上藏匿金银或者贵重物品以贪墨公产处置,被判劳教属于轻的,依据战场纪律杀头也大有可能。
明军和狼兵以及白杆兵已经跟着黄大人服役了几个月,他们吃得好睡得香每人每月都能拿到一两五钱银子,四斗米,得知从十二月起这个待遇会翻倍,一个个士气高涨,对于缴获归公根本无怨言。
这也是因为所有试百户以上的军官都成为了军官教导队里的战士,他们空出的位置都是黄家私兵充任的结果。
那些明军的武官经过几个月训练大多数人已经服气了,黄胜让麾下蛊惑他们,是不是英雄战场上见,在自己的袍泽面前抖威风算个鸟。
军官教导队成员无言以答,他们没有被虐待也失去了优待,每天和普通战士一样摸爬滚打,但是有一条最重要,他们的饷银还是按照级别足额发放。
军官们不知是应该爱还是应该恨,一个个感到茫然,有大多数军官真的提高了觉悟,他们有见识,认为黄胜大人如此带兵,拥有天下无敌的强军指日可待。
真的有军官憋足了劲儿准备在战场上证明自己,好让战神能够正眼瞧自己,以后期望官复原职,继续带兵跟着黄大人大干一场。
端正了思想的军官教导队,他们的战斗力恐怕不容小觑。
黄家私兵利用训练之余组织普通士兵学习黄家官话,两人为搭档以小组为单位,带上几个狼兵、白杆兵学习,最后连明军骑、步兵都愿意跟着好好学。
边之名带队的文职工作者全部来到钦州,他们分别到各总旗担任教习。“华夏大字典”已经送达军中,所有的正兵战士每人都获得一本,人人视若珍宝。
经过几个月推广汉语拼音,已经有一小半战士掌握了,他们有了大字典,帮助袍泽早日掌握汉语拼音水到渠成。
训练、学习每天都在进行中,黄家军队一直保持团结友爱的氛围,经常举办联欢活动,每天各军营都是欢声笑语军歌嘹亮。
明军跟着黄家干了几个月,天天都获得有荤腥的伙食,福利待遇好到连内衣、洗漱用品都安时发放,白杆兵、狼兵、明军懵了。
这还是在当兵吗?我们怎么感觉在享福?
令出如山的大气候已经形成,没有一个人不服从命令,很快明军也养成了讲究卫生的习惯,不喝生水、不混用水壶和毛巾。
毛巾是1850年英国人的发明,由三个系统纱线相互交织而成具有毛圈结构的织物而已。这三个系统的纱线即是毛经、地经和纬纱。
对于纺织技术独步天下的汉人,这个技术不值一提。
只不过当时没有明朝纺织工人往这方面去想而已,黄胜想到了,只不过把大体意思跟孙记旺和刘德全这两个纺织专家谈论了半个时辰。
没过几个月,科研班就在石进财带领下生产出了专用织机,如今毛巾产量逐月提高,不仅提供军用还在南直隶、北直隶形成销售,一时间供不应求。
黄家人民洗漱可不是用树枝胡乱掏几下就完事,而是用牙刷混着些许青盐刷牙。所谓的青盐只不过是用简单的工艺把粗盐再次加工提纯而已,不太麻烦,成本有限。
牙刷都是原生态产品,由妇女们手工制作,很简单,就是一个特小号的猪鬃刷子罢了,主要材料是竹子,切削成后世塑料牙刷的样子。
为了吃粮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