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胤健�
于是杨三老气呼呼的在整个村里找了一遍,挨家挨户的盘查了一番,竟然连一个影子都没有发现。
不过高仲却没有在乎这些,对于他而言只有有一块地方能写字就好,于是他继续在石板上练习着。
张与可对于自己墨宝被人拿走的事情也不在意,尤其是见到高仲依旧在练习写字的时候更加的不在意了。
见到两个当事人对这件事情一点儿也不在意,杨三老才气呼呼的回到了自己位置上,继续思索自己是不是晚上也睡在这里。
接下来的一个月,高仲继续练字,从早到晚,只要是有时间他都会练习写字,一个月的功夫下来倒是这字儿已经写的像样了,不过张与可还是有些不满,让高仲继续练习。
“这些宣纸已经泛黄了,留着没用,丢了!”
张与可拿出了一叠宣纸,交到了小书童的手上,朝着书童说道。
书童拿起了宣纸,笑了笑,自己大少爷想做什么现在这小书童已经明白:“是的少爷。可是这光有纸,没有墨怎么写?”
“那这墨块也不要了。随便告诉外面的小子,明日我要回涪州一趟过中秋,叫他也休息几日。恩,顺便和杨三老也知会一声,要他多多照看我这竹屋。”
张与可看了看桌上的墨块,然后递给了书童。
书童拿了墨块才走出了房门,朝着高仲走了过去。
拿着宣纸小书童走出了竹屋,然后将宣纸放在了高仲面前:“这宣纸老爷已经不要了,还有这是老爷不要的墨块。”
接过了小书童手里的宣纸还有模块,高仲朝着竹屋揖了一下身子,他已经明白这张与可的意思就是让他可以开始用纸练字了。
一旁的杨三老见到高仲得了纸,高兴的喝着茶,点着头。
而今已是八月,还有将近半年的功夫就是童子试,开考的时候。现在高仲已经将字练好,解下来的半年有着张与可的指导,应付一个小小童子试应该不是什么问题。
“后日便是八月十五了,我和大少爷要回一趟涪州,大少爷也叫你休息几日,但是也不要太懈怠了!”
书童朝着高仲提醒道。
高仲点点头,算算日子中秋之日也要到了,这些日子高巧儿也在家里准备了不少东西,为中秋节准备的,高巍也在前些日子回到了家里,忙着过节的事情。
说完了小书童便回到了竹屋之中,开始帮张与可打点衣物,忙着回家的事情。
高仲继续在黄桷树下练习写字,等到傍晚张与可的书童开始烧火做饭之后才朝着自己回家的方向走去。
张与可给的宣纸很多,厚厚的一踏,高仲一个人抱着有些吃劲。
这些宣纸都是上好的,纸张洁白,只是因为前段时间落大雨竹屋也有些漏雨,雨点落在了宣纸上,因为是梅雨时节的缘故,很自然的宣纸就有些泛黄,当然这只有几张纸而已。
抱着宣纸高仲在乡间走着,这般景象立即吸引着周围劳作的乡民。
宣纸这东西在村里可是属于金贵一类的宝物,村民一般只是晓得那是读书人用的,很少见过。若是家中需要用纸,一般用的都是糙纸,那可和宣纸差远了。
虽然高仲手里的宣纸看上去有些泛黄,但毕竟这是宣纸,自然让不少村民侧目。
“这个仲娃子,走了运了,居然和文曲星走在了一起,那么多的娃子文曲星老爷就看中了这一个”
一个农妇放下了手中的农具,抱着锄头有些不甘心的说道。
“就是啊,我可听三老说了,这高仲学得快,文曲星老爷可是高兴了,你说我家娃子怎么就听了文曲星老爷的话就想睡觉呢?”
张与可教学的事情,村里不少的人也都是参与了的,不过结果都是知道的,大家一听见张与可的声音全都呼呼大睡,连大人都不例外。
这样的环境能读书?
于是为了孩子所有的家长全都让自家的娃子去了学堂。
唯一留下来的就是高仲了,没想到才一个多月的功夫,高仲已经深得张与可喜爱,竟然连这上好的宣纸都给了高仲。
“都是命,这高家娃子也是够苦的了,现在几亩薄田,连生活都是问题,只能靠这个娃子自己去拼搏了。”
在农家没有任何消息是传递不开的,农闲或者农忙的时候农家人都会好好八卦一番。
所以在农家几乎家家都没有秘密,对于高家发生的事情周围的农人却是心里清楚得很,谁对谁错。
“可为什么是他呢?”
虽然可怜高仲的境遇,但是农家人还是带有浓浓的醋意看着高仲,村里那么多娃子为什么不是自家的娃子?
高仲继续抱着宣纸朝着回家的方向走去,一面走着,见着坡上有自己认识的人他还不忘笑着和他们打招呼:“王婶!”
高仲每次说话和叫人面上都是带着微笑的,而且说话的时候中气十足十分精神,虽然声音稍显童稚,可听着让人觉着十分赤诚!
第十六章中秋()
高仲抱着宣纸回到了家里,此刻高巧儿已经和高巍二人务农回到了屋里。
因为临近中秋的缘故,所以高巍便早早的回到了村里,而衙门也是因为临近休沐也没什么大事儿,所以高巍便早早的选择回家,来帮衬一下高巧儿。
“你说大姐他们心子咋就这么黑呢?他们屋里那么有钱,既然叔叔从外回来,就应当去他们家,再说了阿爹阿妈他们也跟着他们,怎么算都轮不到我们!这不是明摆着欺负我们吗?”
刚踏进房门,高仲便听见了高巧儿啜泣的声音。
高巍在一旁看着,轻轻拍着高巧儿的肩膀,半天没有说出安慰高巧儿话来。
在屋外听了一个大概,高仲已经是明白了高巧儿在为什么事情而苦恼了。
照着道理而言中秋佳节应当是跟着家中长辈走,屋里的老辈子在什么地方晚辈跟着来就是。
现在高家已经分了家,高老爷子已经跟了周生他们一家,照着道理而言,今年的高家聚会应该跟着周生他们一家过。照着农家的规矩,应当是要大摆宴席,好酒好菜全都要跟上。
可是高仲他们分家之后,屋内莫说鸡鸭了,就连家中沉积的谷子也被周生他们一同卷走了,连一个像样的农具都没有留下。
这样的条件高家如何能置办酒席?
所以高巧儿只得委屈的哭了起来,这么些年来她自觉对得起家中父母,照看的周到,但却是没有想到到头来竟然落得如此。
这何止是欺人太甚,在高仲看来这简直就是丧心病狂!
“阿爹,阿娘!”
在屋外踌躇了一会儿,高仲便是带着笑容走入到了屋内。
见着高仲笑嘻嘻的回来,高巧儿便很快抹了一把眼泪,挤出了一个笑容朝着高仲走了过来。
然后看到高仲手中握着一大叠宣纸吃了一惊:“仲娃子,这也是文曲星老爷给的?”
宣纸,虽然只是薄薄的一层,但是对于农家而言这东西可比珍珠还要稀奇宝贵,一般人可是碰不到的东西。
“恩,张老爷说这宣纸不要了,他的书童便是给了我。还有这个,日后我可以用宣纸来写字了。”
高仲朝着高巧儿说道。
高巧儿接过了宣纸,眼泪又是吧啦的落了下来:“这恩情,将我们怎么还啊?”
一旁的高巍看了看洁白的宣纸,面上露出了笑意。高仲和文曲星老爷走得近,这在村里许多人都知道,高巍也只是觉得高仲只是因为可爱而讨得了文曲星的喜爱。
可一回家见到上好的毛笔,以及见到高仲手里的宣纸他才明白了张与可对高仲的重视,已经到了什么地步。
难怪村里的人看自己的眼神,自己总觉得怪怪的,原来那眼神里面充斥着一种叫妒忌的东西。
“仲儿,日后可要好好读书,莫要让文曲星老爷失望!”
高巍想了半天,最后才憋出这样一句话来。
听着高巍的教导,高仲才笑嘻嘻的点着头。
高巧儿找来了自己上好的衣服,将宣纸包裹了起来:“这东西可莫要让阿姐他们见着了,不然她定然是要要去的。”
现在高巧儿已经从内心里面惧怕周氏他们一家了,虽然那是自家的家姐,但高巧儿已经对自家家姐的所作所为已经伤心透了。
小心的将宣纸收好,压在了衣柜里面,高巧儿的情绪也渐渐稳定下来:“要不,我们找三老借点儿银钱,先想法子过了中秋再说,日后有了银子还给三老就好!”
和高巍一家人处的好也就杨三老,一般高巍有什么难题也是第一时间寻求杨三老的帮助。
不过这一次高巍却是摇了摇脑袋:“不了,若是其他事情找杨老爹还可以,这与银钱有关的事情就不要麻烦他老人家了。”
高巍也知道自己亏欠杨三老的太多了,如今再去麻烦人家也是不好。
“那可怎么办?家中无米无肉,有水无茶的,这不是摆明了让自家出笑话吗?”
高巧儿是一个要强的人,她虽然知晓这明摆着是阿姐在欺负他,不过要强的她并未有认输的打算。
听着这话高巍也是没了脾气,轻叹了一口气:“早晓得是这样,我就和孙家哥哥说一声,叫他多预支一些薪水于我,这样的话现在也不用这般操心了。”
看着高巧儿和高巍两人愁容,高仲小声的朝着高巧儿说道:“阿娘,其实杨爷爷很喜欢张老爷给我的毛笔,要不我们拿一支卖给他,怎样?”
当日张与可将毛笔交给高仲的时候,杨三老的表情高仲现在还记得,现在家里缺钱,毛笔反正现在还有多的,卖出一根能度过难关那正是极好的。
听见这话高巧儿却是连连摇头:“不成,不成。仲娃子以后你可是要读书的,怎么可能少的了毛笔,一支也不行!”
再说了这笔是文曲星给的,笔上可是有仙气儿的,是能够随便拿来买卖的吗?
“无妨,就一支笔而已,张老爷跟我说了他府上还有很多,等中秋节完了之后便会再带一些给我。”
高仲为了动摇高巧儿的想法,于是撒了一个谎。
听到高仲的话,高巧儿这才有些心动,如果真的如同高仲所说,那么卖掉一支笔其实也没啥。
“不行,这是人家文曲星赏赐给的你,你怎么能这样对待人家文曲星送给你的东西?”
高巧儿摇了摇脑袋,想了一会儿便有了决定。
见到高巧儿如此决绝高仲只得继续说道:“这狼毫笔虽然好,但是我现在用始终还是糟践了,不如卖了,买些便宜的羊毫笔回来。我现在练字废笔,狼毫笔就这样废了太可惜了,不如换了银子也可给我买一些羊毫笔回来,剩余的钱暂时用作他用,阿娘你觉得如何?”
狼毫笔,的确对于现在的高仲而言太过于浪费了,现在的狼毫笔可不必后世的流水线上生产的,黄鼠狼的尾巴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得到的。
听到这里,又看了看高仲这段时间用废掉的狼毫笔,高巧儿这才松了口:“就一支,就这一支!”
听到高巧儿松了口,高仲咧嘴一笑,然后飞快的跑到了放笔的位置,将毛笔给找了出来,交到了高巍的手上。
高巍接过了毛笔,看了看,然后便是出了门,朝着杨三老的住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