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当时就出现这么一种情况:有钱的商人,政府不让他们从政;没钱的读书人,想当官却又没钱。所以,能当上郎官的人,那真是少之有少。久而久之,问题出来了。首先,皇宫之中,郎官青黄不接;其次,条件苛刻,当郎官的人少了,皇宫就少了一笔收入。后来,刘启终于想出一办法:降低门槛。
此门槛,当然还是没商人的份。刘启为满足部分清寒知识分子的官瘾,及他们一腔以为皇帝跑腿为荣的理想和抱负,将十万钱降低到四万钱。除商人及品德不端的人外,只要能交出四万钱,皇宫随时向你敞开大门。我说这些,只不过要让你知道:直不疑是怎么当上郎官的…
先当上郎官的直不疑后来又被提升为太中大夫;七国之乱时,直不疑以两千石官员的身份率兵出征。因平定吴楚叛乱有功,被拜为御史大夫,同时被封为塞侯。
在文景之治期间,想往上爬,似有一种品质是不能少的。此品质正是刘恒评卫绾的那句话:长者。所谓长者,就是厚道老实。毫无疑问,直不疑就属于长者。
直不疑之所以得此名声,缘于一误会。当时他还是郎官,住的是集体宿舍。有一次,同宿舍一郎官错将另一郎官的黄金拿走回家。结果,丢黄金的郎官回来后,就怀疑是直不疑偷了。直不疑没抗议,重新买了一块黄金交给对方,并道歉“对不起,黄金的确是我拿去用了。现在还给你”然而不久,错拿人家黄金的郎官回来了。他一回来就将黄金还给人家,结果人家才知道:原来直不疑被他冤枉了!
低调做人,甘愿替人背黑祸,这就是长者。直不疑不仅老实低调,人还长得特帅!在汉初,长得帅的人,直不疑不是第一个。而因长得帅被诬蔑为盗嫂的,陈平是第一个,估计直不疑就是第二个了。
当初,直不疑每次上朝,总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甚至有同事就当着大家面叫道“长得帅不是你的错,可你为何偏偏盗嫂呢”所谓盗嫂,就是和嫂子私通。一大男人大庭广众之下,放高音喇叭揭人家伤口,实在缺德。然而更缺德的是:直不疑的盗嫂,竟然是他编出来的瞎话!
换成是谁,管他三七二十一,都先揍一拳再说!然而直不疑脸不红,心不跳,脖子也不粗。他只是淡淡地道“不好意思,我没有兄长”家中无兄,何来大嫂?没有大嫂,又何来盗嫂之说?一场莫须有的罪名,就这样被一句轻风淡语的话所消解…
原来,直不疑的长者之名,还真不是吹出来的。
景帝驾崩篇()
周亚夫赌气归家,一年、两年、三年,整整四年过去了,朝中丞相都换了两任了,依然不见他向皇帝请一次安、上一次书。看来,他还真跟皇帝较起真来了。
相比周亚夫,窦婴就不是这样。当初,刘启废刘荣,他这个当师傅的也据理力争。刘启不听之后,他二话没说,卷铺盖走人!竟跑到蓝田南山脚下度长假去了。可当一门客向他建议“能让你富贵的人,是皇帝。你明目张胆地跟皇帝呕气,摆明就是向天下表你的名节、扬皇帝的过错。这样皇帝会容你这种所谓的名臣吗”门客此言有理,窦婴想了又想,还是适可而止吧。于是没多久,窦婴回朝向皇帝和太后请安,一切照旧…
在刘启看来,大臣们发发脾气是可以理解的。所以他以为窦婴知悔了,周亚夫该是第二个吧?于是他给周亚夫时间他主动回朝。没想到四年过去了,仍毫无动静,周亚夫似有点要跟他这个皇帝死扛到底的嫌疑?
如真是这样的话,只有四个字:非常失望!
刘启倒真想看看:到底是周亚夫这个前丞相硬?还是我这个当皇帝的硬?于是8月,汉景帝刘启召周亚夫进宫吃饭,顺便试探试探周亚夫的脾气。
这不是一顿鸿门宴,却比鸿门宴还要残酷。席间只有一君一臣、一壶酒、一块大肉,但大肉没有切开。刘启手中有筷子,却没给周亚夫准备筷子。刘启当然不是好玩,考察周亚夫同志政治智慧的时候终于到了!我想刘启的用意大概是这样的:肉我给你了,但筷子在我这里。想吃肉?求我吧。不想求我?也可以,那就别吃了吧!
可周亚夫接下来的举动让人都大吃一惊!他怒视服务员,叫道“给我一双筷子”服务员见皇帝没有发声,也不敢给周亚夫筷子。就在这时,刘启突然笑了“难道我给你肉吃,你还不满意吗”周亚夫一愣,可能是明白了皇帝的用意:求朕啊!求朕,你就有的吃!
周亚夫接下来的表现让人吃惊:他马上跪下,知趣地摘下帽子向刘启谢罪。可皇帝刚说了一个“起”字,周亚夫就起身了,肉也不吃了,也不理刘启,直接走人了!
哎,牛脾气,果然还是那个牛脾气!汉景帝刘启看着周亚夫离去的背影,叹了一口气“此人鞅鞅而去,定是恨我了。我活着时还能震住他。我死后,恐怕我的儿子要吃大亏”此时,刘启的心里,杀机顿现!
杀周亚夫的机会很快就来了。古人都有个爱好,下到平民,上到皇帝,都喜欢在生前将死后的事提前妥善准备好。不过为周亚夫准备死后陪葬物的却不是他自己,而是他的儿子。
周家从周勃开始,就以军功立命,死后陪葬物自然也少不了军中之物。于是,周亚夫的儿子就去工官尚方那里购买了五百副作废的盔甲及盾牌,命工人搬运回家,以便周亚夫死后当陪葬品,在地下当将军。
按理,这些废弃品就算烂在国家兵器库里,也是不能拉出来当废品卖的。于是问题一下子出来了。但其实,问题倒于这500副作废的盔甲及盾牌,而在于那些搬运工人。因他们向政府举报说周亚夫的儿子私买兵器,图谋不轨。而工人举报的原因竟然是:周亚夫的儿子赖他们的工钱不给…归根到底,问题还是出在自己身上!
消息马上专到刘启耳朵。刘启马上命人审问。但周亚夫的确什么也不知道,所以也就没问出什么来。可这在刘启看来,性质就完全不一样了!他大怒“吾不用也”此话潜台词就是:我不要周亚夫的供词,我只要他死!
刘启又将这案子移交国家最高司法机关廷尉。同时命令周亚夫去司法部交待案情。这下子,周亚夫的儿子慌了,原原本本的把事情都对老父亲说了。周亚夫听后一句话都没说,只是长叹一声,就起身前往廷尉府了。
当廷尉见到周亚夫,第一句话就是“你为什么要造反”这是一句狠话,更是一句死话!周亚夫行军打仗多年,深谙此话的杀伤力。他马上跳起来反驳“我买的不过是些陪葬品,你凭什么说我要造反”
可皇帝的态度摆在眼前。很明显,今天你周亚夫认不认罪都无碍我审案的大局!于是廷尉冷笑,说出了一句天才的话“就算你不想在地上反,到地下了,你也一样想造反”地上反,亦在地下反!说你反,你就是反!怎么样都是死罪。既是死罪,怎么说都是成立的。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呜乎哀哉!周亚夫啊周亚夫,你连跳黄河都可以免了。就直接把脖子洗干净,到地下报到去吧…
忆往矣,周勃坐牢,还有公主儿媳可以替他作证;如今,刘嫖长公主当然也可以替周亚夫作证,不过做的是恶证;曾经,薄太后当着刘恒的面向他甩头巾。如今,窦太后却只想当着刘启的面向周亚夫砸砖头!
总之,周亚夫把满朝权贵、皇戚、后宫、不该得罪的…通通得罪了。那还有谁愿意替他说话呢?所以直接说结果吧:周亚夫身陷牢狱,绝食五天后,吐血身亡!
果然是饿死!天意啊!
周亚夫饿死后,汉景帝除了封周勃的另一个儿子周坚为平曲侯,使承绛侯周勃的遗祀外,毫无表示。而汉朝政坛显得出奇的平静。刘启没看到周家上访、也没看到大臣替他喊冤。原来,有些人死了,比活着还要省事!
本年,济阴王刘不识去世,因无子而国除。
两年后,匈奴骑兵卷土重来。汉景帝后2年BC142,刘启的日子很不好过。正月地震,一天地动三次。匈奴入寇,被郅将军击退。3月,匈奴骑兵再次大举向雁门郡扑来!
曾经,郅都镇守雁门,匈奴视之为鬼门关,逃还来不及。如今,雁门郡太守冯敬似也不是吃干饭的,力战匈奴丧命。这时汉景帝紧急调动车骑兵、步兵弓箭手往雁门驻防。还好,匈奴骑兵在雁门关逛了一圈,又退回去了…
匈奴撤兵后,刘启终于松了一口气。须不知,他已没有多少精力能跟匈奴消磨了。他的生命已最后11个月的倒计时…
春天,刘启下诏禁止内地郡县以马粟为食,为着治罪。4月,刘启下官吏各修职事诏。5月,刘启下令:改交十万钱得官的旧制为交四万钱可得官的新制。
本年秋天,大旱。之后,汉朝的天空连续出现反常天象:汉景帝后3年BC14210月,日食后紧跟着月食,天际一连赤红五天。12月29日,雷声轰响,太阳颜色变紫;更可怕的是:天上行星好像失控的汽车发生了交通事故,纷纷脱离轨道,乱窜于天:五星逆行守太微;月贯天廷中…
汉景帝后3年BC1411月,刘启下诏:令各郡国劝农桑、多种树,禁止吏民妄采黄金、珠、玉。说农桑为天下之本。而黄金、珠、玉之物,饥不可食,寒不可衣。
17日,虚岁16岁的皇太子刘彻举行成年的冠礼。并赐“天下民为父后者”爵一级。
以上一幕幕的不祥天相,按照古人的习惯,地上肯定要出大事。果然就在皇太子行冠礼的10天后,BC141年1月27日,48岁的汉景帝刘启在未央宫驾崩!遗诏赐各诸侯王、列侯马8匹;赐二千石官吏金2斤;赐吏民每户各百钱;放宫人回家,终身不复役使。这一切,便算作汉景帝的身后皇恩浩荡…
刘启的驾崩,象征着汉朝一个时代的落幕,同时牵引着另一个新时代的登场。如我们割断刘启,就无法理解刘彻,更无法理解汉朝的光荣传统和伟大的未来。
回眸历史,后人将刘恒、刘启父子俩开创的时代,美其名曰:文景之治。历朝历代的史学家们都对这个时代不吝溢美之辞:
孔子称“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信哉!周、秦之敝,罔密文峻,而奸轨不胜,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年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
汉兴,接秦之弊,作业剧而财匮,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天下已平,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孝惠、高后时,为天下初定,复驰商贾之律。然市井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而山川、园池、市井租税之入,自天子以至于封君汤沐邑,皆各为私奉养焉,不领于天子之经费。漕转山东粟以给中都官,岁不过数十万石。继以孝文、孝景,清净恭俭,安养天下,七十余年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而阡陌之间成群,乘字牝者摈而不得聚会。守闾阎者食粱肉,为吏者长子孙,居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