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收到补偿款后,往二郡天兵中队立即回返,沿途得到了二郡官民的妥善照应,也得到了朝鲜人民的热烈欢迎。
然富宁、稳城、庆源三郡却以未得到议政府及都护府文书拒绝同大明天兵接触,十七日,丁孝恭大队向拒不开城的庆源郡发起惩罚性攻击,导致该郡守兵十六人丧生。
此次惩罚性攻击后,庆源郡守林昌旭立即出城请罪,愿以白银四万两换取大明天兵的饶恕。
与此同时,东村支队也和富宁郡兵发生了激烈交战。交战地点在郡城以东数里处的输川河,双方参战兵力约三千余。
明军计皇军官兵五百余、皇卫队百余,朝鲜军约三千,类中善手一百余,马兵八十。
此战,明军阵亡五人,皇卫队阵亡十七人,朝鲜军阵亡三百余,俘虏近千,该郡都巡安使郑某被生擒,郡守李某逃入城中,随后狼狈逃往都护府所在镜城。
当日,大明天兵进入不设防的富宁郡城,将俘虏整顿数百编入皇卫队,并在城中搜捕“仇明”分子,给予来自天朝的专政铁拳。最后,搜捕仇明分子数百,悉数关押牢中。
后经富宁郡士绅出面协商,最终以郡库及民间资金七万余两换得大明天兵的宽恕,释放了这批仇明分子。随后,东村支队浩荡开往相隔不远的稳城郡。
稳城郡守安某在得知输川河一战具体经过,及富宁郡已被天兵攻破,郡守李某逃到镜城后,与幕僚佐官再三商议,终是决定主动开门迎大明天兵入城,并给予来自天朝的官兵将士三万余两的补偿。
一系列的好消息传来,使得在钟城正由郡守朴正泰陪同游山玩水的魏公公甚是心花怒放,当即作诗云:皇军将士真厉害,哪个不来欢迎咱,就叫他们轰他娘。
一旁的朴郡守听后,顿时面露佩服,静侯下句,等来等句却是没下句,不由诧异,难道天朝那边如今流行三言诗不成?
第五十四章 亲密()
时间,挤一挤是有的。
银子,挤一挤也是有的。
朝鲜虽是藩属小国,但两百多年来的积蓄还是很可观的,哪怕壬辰倭乱损失了很大国力,被倭人抢去不少财富,但魏公公坚信,只要朝鲜官员都如好人朴正泰这般积极致力于中朝友好,努力贡献自己的力量,那么任何困难都不是困难!
这不,会宁和庆兴二郡出了五万两,庆源郡出了四万两,富宁郡出了七万两,稳城郡出了三万两,再加上钟城郡三万两,除都护府所在镜城外,大明皇军将士已经在官面上得到了朝鲜方面二十二万两白银的战争补偿款。
当然,区区二十二万两白银的补偿,显然无法和大明在壬辰倭乱中投入的近千万两军费开支相比。
但公公还是感到很欣慰的,对这个数字比较认可。对于补偿款究竟能落实多少,公公其实也不是不近人情,一昧强调大明的困难,希望朝鲜方面能够多担当。
毕竟,大明身为天朝上国,对藩属肯定不能过于苛刻,因而还是要主动承担一部分宗主国责任和义务的,哪能要人朝鲜把这千万两全部补偿了呢。
便是大明有这心,朝鲜也没这钱啊。
二十二万两虽少,滴水却可成溪,汇溪便能成河,魏公公相信,随着大明皇军的不断进展,未来的钱景是光明的,是灿烂的!
并且,随着局面的不断明朗化,朝鲜地方官员也表现出了愿与大明共患难的意愿,如钟城郡守朴正泰就在某次宴请中公然宣称,倘若将来天朝有难,钟城上下必定武装保卫大明!
宴会结束之后,朴郡守代表钟城各阶层为感激魏公公为中朝两国关系做出的贡献,特奉一万三千两白银于公公私人。折合算下来,也就是郡内每个百姓摊十文钱。
十文钱虽少,却是百姓们的心意。
公公如何能不收?
但还是斥责了朴郡守等人,称百姓毕竟穷苦,岂能让他们出钱。朴郡守等人自是唯唯喏喏,发自内心和肺腑的反省自己工作方面的失误,保证绝不再犯。
“下不为例。”
公公打着酒嗝随口说了句,“便是真的心疼咱家,送些高丽参给咱补补就是,何必折腾百姓呢。”
宴后,钟城郡署就动员起来,大批衙役冲入城内各大药铺,一夜之间为魏公公装了几百斤高丽参。
次日一大早,见到送来的十几车高丽参,魏公公不禁为钟城官吏的赤子之情落下了激动的眼泪。
形势不是小好,而是大好。
会宁、庆兴、稳城等郡大小官吏为了报答大明的再造之恩,积极动员起来帮助大明皇军筹措粮草,不使天兵在藩国有饥饿劳顿之感,彻底解除了皇军官兵长途旅行的困乏和不便。
魏公公为此特命使者往三郡,称他日回国之后,必向天子上书,颁下天旨宣谕汉城方面,册这三郡为“中朝友谊模范郡”。
与此同时,有近三千名朝鲜青壮“主动”响应大明皇军号召,加入皇卫队为天朝上国效力,以报答大明天兵救他们于倭寇之手的大恩。
但不可否认的是,好消息是不断,局面也开阔,钱景也很灿烂,但一股暗流也在涌动着。
首先,以镜城正三品堂下大都护府使元晔为首的镜城都护府军政力量,拒绝接收大明天使告谕书,并聚拢重整各郡溃散兵马,在镜城左近县镇坚壁清野,拒不承认大明天兵入境的合法性,同时派人向邻近的平安道求援,并八百里加急往汉城求救。
大都护府使元晔在往汉城的求救信中公然宣称明军是侵朝,而非入朝,是所谓的什么“癸丑明乱”,希望汉城议政府马上动员禁军北上,以抵挡明军的入侵。
这个消息让魏公公大是震怒,召来朴正泰询问这元晔是何人,安敢如此颠倒黑白,污蔑大明天使和天兵将士。
据朴正泰说,这元晔乃当年庸将元均之弟。
元均曾做过富宁府使,当年日军侵略朝鲜的两个月前,其被任命为庆尚道右水使,成为朝鲜水军的司令官。然而在日军大举入侵之际,元均却急于逃走,后与全罗道左水使李舜臣一起同日本水军作战。
在之后的战争中,李舜臣被右议政柳成龙看中,在功绩较少的情况下将其大力提拔,使得元均非常不满。丁酉再乱的时候,元均向议政府进谗,导致李舜臣被免职。元均则成为了三道水军统制使,总揽朝鲜水军的指挥大权。随后在漆川梁海战中,元均受到日军藤堂高虎部的袭击,大败战死。
不过其死后并没有被追究兵败责任,反追叙为从一品的左赞成,追封原陵君。其弟元晔得到宣宗的看重,被任命为镜城大都护府使。之所以如此,一是宣宗大王生前喜欢元均,另一方面是元家世代都是朝鲜武将、西班贵族,势力极大,因而即便有个丢人现眼的长兄,元晔的权势地位也丝毫不受影响。
“据下官得到的消息,元府使极有可能在明年卸任之后晋升为从二品的内禁卫大将,身居堂上官。”
作为魏公公当前在朝鲜最亲密的战友之一,朴正泰对局势有着自己的判断,他认为元晔的所作所为对自己极其不利。
所以,他有必要对天使劝谏,故而道:“不瞒天使,元晔其人最是仇视天朝,早年天兵入我国抗倭时,其便常散播对天兵不利之谣言……”
在朴正泰的描绘下,元晔的形象跃然纸上,赫然就是反动的一小撮极其自大,视天朝为无物的冥顽分子。对于这种人,绝对不能姑息,否则必然会破坏镜城都护府各郡好不容易形成的友好团结气氛。
“朴桑…”
许是意识到这个称呼不太对,魏公公轻咳一声,略带深意的拍了拍朴正泰的肩膀,和声道:“元晔滴不行,他的位子你的来做,咱才能放心啊。”
朴正泰喜出望外,他说这么多,不就为的天使这句话嘛。只要天朝发话了,汉城那边再是有所不满,还能不给天朝面子?
只是,魏公公显然还有话,他微微点了点头,然后深情的看着朴正泰:“你去镜城滴干活,把那个元晔滴…”
公公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
朴正泰顿时倒吸了口冷气,这个干活的难度有点大啊。
第五十五章 叛变()
魏阉年少,矜宠悻功,矫诏往辽左,于朝鲜扬威作福,欺压藩属,所仗不过鹰犬、耳目众多。——节选自钦定禁书《魏二呆传奇》
………
镜城大都护府衙门内,府使元晔、牧使郑成国、都护府判金一庆,都护府属兵马佥节制使朴锡东、兵马万户赵智成等一众军政要员正在军议,从富宁逃回的郡守李贤志也在。此外,堂内还坐着十多个文武,大部分都是镜城府辖各县官员,另有三员水军将领。
会议主题自然是如何应对这次突如其来的“癸丑明乱”。
元府使亲自定性此次明军入境为“侵朝”,并且上报了汉城方面,这个会议主调自然就确定了。
下面的人固然有所疑议,对元府使的定性不以为然,但在元府使的强力主导下,有意见还是要保留的。毕竟,在镜城,元府使说的话比领议政更算数。性质确定了,当前众人商议的便是如何誓死保卫镜城。
用元府使的话讲,镜城乃都护府所在,倘若再失,明军兵锋便能直指平安道,进而威胁黄海道,直面京畿重地汉城了。
虽然此语明显有点耸人听闻,众文武都有消息来源,知那入境明军不过两三千人,且是天使随行护卫兵马,根本不可能如元府使所说向汉城进军,但又有谁敢指出元府使的荒谬所在呢。
保卫镜城,便是保卫朝鲜!
元晔在众多场合强调了这一理念,并且当众撕毁了那所谓上国天使给镜城都护发来的告谕书。
但怎么个誓死保卫法,众人心里都犯嘀咕。
镜城都护府的兵马本来就不多,也不甚精锐,整个都护府堪用的兵马不过六千余。其中又有三分之一驻扎在富宁郡,结果输川河一战被明军打的溃不成军,余下兵马散在其余各郡,不是向明军投降,就是望风而逃。
如会宁和兴宁、钟城三郡自明军入境以来,便相继打开城门做了“朝奸”,哪里还指望得了这三郡出兵助战呢。
庆源和富宁二郡倒是和明军对阵过,但结果大家心知肚明,稳城那边直接是被吓破了胆。
现在算上随富宁郡守撤下来的富宁郡兵,整个镜城的守军能称之为战兵的不过八百余人,其余数千都是溃兵和临时从左近各县征调来的乡兵青壮,因而稍有见识的人都知道,这点兵力根本挡不住明军,也守不住镜城。
明智的做法应该是马上撤离镜城,西进和平安道的兵马会合,平安道那边毕竟有两千禁军精锐在,以此为主力依仗未必敌不过那所谓明使的两千兵。
只要挫败明军,哪怕是灭其些许威风,军事层面上都对朝鲜大大有利。
外交层面上,朝鲜更是能占据高义道理,可以通过外交手段迫使明朝方面收兵。
须知,自大明立国以来,朝鲜便为大明藩属,两百余年来朝鲜事事恭敬,无有不顺之处,大明浑无出兵越境索要什么战争补偿的道理。
堂上诸官,包括那元府使在内,几乎都认定那个从建州方向过江而来的所谓天使,多半是大明在辽东的某官将私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