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司礼监-第4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巡抚衙门叫他监视吴淞水营做什么。

    曾自知狼山炮台已失修多年,原有少数舟师也尽叫遣散,根本没有能力监视吴淞水营,因而对巡抚衙门命令有所生疑,遂特意派人过江打探,待情况探明之后再做部署。

    不想消息未回,那吴淞水营反倒直接欺上他门了。

    自有狼山镇以来,炮台便和吴淞水营井水不犯河水,那吴淞水营管营的不过游击,曾国华却是参将副总兵衔,哪怕兵马不及对方,亦无舰船,但官职摆在这,一个游击也敢叫参将俯首听命,如何能忍。。。

    更况那劳什子提督海事太监,曾国华是闻所未闻。怒火交织之下,快马便从如皋赶来,想看看那对面的吴淞水营搞什么鬼。

    ………。。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魏公公如此对部下解释封江禁海的意义所在。

    正如那青皮赵宝乐所言,与其去求人,不如人求己。

    据赵宝乐等交待,眼下海盗(海商)集中于闽浙沿海,江南之地其实并无直接从事海贸的豪绅。但江南之地却在海贸当中至关重要,可谓是最关键的一环。

    这一环便是货物生产地和流通环节。

    众所周知,江南所产丝绸、茶叶及铁器和江西所产的瓷器是洋外番商最爱之物,但江南之地为南直重地,大明朝最为繁荣之地,早在国初就严格执行禁海,是以,江南虽经历倭乱,但两百多年下来,倒是不曾出现海商(盗)集团,也不曾有百姓因为没有活路而出海事(寇)。

    反倒是那闽浙及广东沿海百姓,因土地贫瘠,生活无路,穷则心大,为求活路往往入海从盗,啸集亡命。

    这些亡命徒从最初的海上民间私人贸易逐步发展下来,时而商,时而盗,成为一股股大的海上武装走私集团,最终形成一股强大的势力。

    时至今日,这股势力也不再是一开始的亡命海徒,而是形成以闽浙沿海士绅为主的庞大集团。

    他们暗中操控着大明海贸,牵线着海上的大小盗寇,获取巨大利益,并在朝中寻找能为他们利益代言的官员,最终,产生了浙党。

    前首辅沈一贯便是浙党领袖,而现任首辅叶向高在报给皇帝陛下御准会推的阁臣人选中,也赫然有浙党出身的方从哲。

    这个消息是北京的办事处传递过来的,按魏公公的要求,凡京中大小事务,登于邸报的要传送江南,没有登上邸报的也要传送江南。

    除此以外,办事处方面更要收买大小衙门的书办,以按条付费的方式从这些衙门中的“小人物”手中获得各地呈递上京的第一手消息。

    重中之重是辽东,魏公公特别强调,有关辽东方面的消息,不论是官员的题本还是奏疏,亦或驿站的小道消息,来往关外的客商“八卦”,都要事无巨细加以整理,定期呈送。

    为此,陈默以魏公公名义招募了不少京中闲人,叫他们专门从事此类工作。锦衣卫方面,因田尔耕的存在,一些外人不知道的消息也能为魏公公所知。

    如此加上专门呈递消息的讯兵,魏公公的情报机构算是初具规模,只是,还不够细致,且消息来源受限。

    充其量,算“二道贩子”。

    魏公公也是一时腾不开手整理自己的情报网,且这方面人才甚少,眼下叫陈默在那帮衬着,也算是给留守在京人员的一个锻炼机会。待海事做出成绩来,魏公公必然会着手情报系统的组建。

    如果现在有赌入阁人员的赌盘,魏公公肯定重金砸在方从哲身上。这位大佬和叶向高一样,才是真正决定晚明命运的大人物。

    因为,他们二人都是帝国的最高决策者及执行者。后者还是移宫、红丸二桩大案的关键人。

    内心里,魏公公并不希望方从哲入阁,这位浙党中人入阁对于他魏公公的海事肯定会有麻烦,但他阻止不了这件事。

    因而,他现在就必须得快,快在这位新阁臣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时,皇家海军已经雷霆出击,将大明朝的海真正的禁了。

    发财不是请客吃饭,东林党或许还能和魏公公有所缓和,浙党和魏公公恐怕就是你死我亡了。

    浙党的势力范围就是浙江、福建及广东三省,而这三省才是海贸的主要基地。

    魏公公想要垄断海上巨利,想要做东亚的海霸王,清洗南方三省势在必行。

    所以,他将皇家海军机动支队的第一个打击对象就定在了南方三省豪绅。

    这是第一阶级,也是所谓的“攘外必先安内”。

第七百一十四章 有功无过() 
要安内,就会死人。

    魏公公深知那些海上大寇(商)的厉害。

    纵观历史,明朝海上武装走私集团鼎盛时,甚至可决明朝国运。

    如嘉靖年间,海上最大的武装走私集团头目王直,是海上众多走私集团的公认首领,“三十六岛之夷,皆听指挥”,拥众数十万,先称“靖海王”,后称“徽王”,甚至“南面称孤”。

    而和“倭乱”相比,三十多年后以郑芝龙为首的海上巨寇则是真正决国运了,隆武朝的覆灭便是郑芝龙的“功绩”。

    但让人感慨的是,还是以郑家为首的海上势力,在大明朝灭亡之后仍在海上孤岛继续传承着汉家的衣冠。

    在那座岛上,明朝的旗帜仍就高高飘扬,史称“明郑”。

    南宋灭亡最后,是南宋水军在崖山的最后一战。

    南明灭亡的最后,是郑家水军在澎湖的最后一战。

    魏公公这人有故土情结,肯定不想远离家乡跑到座岛上建个“明魏”,所以他要将这海上的巨利汇集一处,以支撑即将倾倒的江山社稷。

    因此,“内战”不可避免。

    不过这个第一阶级也要分三步走,不是火急火了就带兵去扫荡南方三省沿海的,然后当众宣示他魏公公从此就是东南沿海扛把子。

    第一步,便是封江清海。

    表面上封江清海并重,实则重点只在封江。

    海贸以南方三省豪绅为主,但海贸的主要货物来源却大半集中在了江南。换言之,江南商人决定了海贸的规模。他们虽然没有直接从事海上贸易,但却是海贸的奠基。

    长江水运,就是江南商人和闽浙海商的生命线。

    掐断了长江水运,至少可以让五成的货物出不得海。

    没有货物,闽浙的海商们又如何和番人贸易呢。

    如果不走长江水运,走陆路,则凭空就要增加一倍甚至数倍的运输成本,这对于逐利的商人而言,肯定是极不划算的。

    货物出不去,最后,这些商人只能求助于能够帮他们把货弄出去的海事特区。

    赵宝乐说封江清海是很凶险的事,事实上这就是件无比凶险的事。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这一招,得罪的可不单单是应天巡抚和江南的府县官员,可以说是得罪了江南所有的士绅大户。

    可以预见,接下来这几个月,他魏公公就是坐在冒烟的火山上。

    为了让封江清海在短期内就出成果,魏公公不但使吴淞水营封锁长江,更广派公贴至沿江地方各府县,公贴中称“若奸豪势要及军民人等,擅造三桅以上违式大船,携带违禁货物下海,前往番国买卖者,视为潜通海贼,同谋结聚。一经抓获,正犯比照大明律处斩,枭首示众,全家则发边卫充军。”

    又有发往南京守备衙门和南京兵部行文则称,今提督海事衙门封江清海,乃为发现有奸商打造海船,卖与夷人图利,更有甚者走泄军情,若再不法办重责,则我大明便无海防。

    “敢有私下与诸番互市者,必置之重法。凡番香、番货皆不许贩鬻,其现有者责令一月之内上交海事衙门。盖国内诸货,亦禁出海。”

    为了以示封江清海决心,魏公公更于八月十九日在吴淞焚毁海货若干,以示决心。

    这事放在后世,就是典型的闭关锁国。

    魏公公活成了他自个最痛恨的人,好在他没有跟着来个迁海令,要不然,真跟满清一样了。

    但没办法,不这么做,没人上他的贼船啊。

    机动支队已经奉命“巡游”长江了,这巡游的目的在于威摄,在于告诉那些和海商有生意来往的江南商人们,长江这一块你们不能再走,要不然轻者扣船抓人,重则就是抄你全家了。

    要封江,不能光靠江南,江北那边也要行动起来。

    魏公公在江北没什么盟友,所以,他需要狼山炮台。

    ………

    那个魏太监搞什么封江清海,曾国华管不着,这事自有人管。可他狼山炮台不隶吴淞水营,要细究起来,狼山炮台比吴淞水营设立更早,他这通泰参将也不是虚衔,凭什么就要服你吴淞水营的调遣了呢。

    更可气的是,曾国华刚到炮台,那魏太监竟使人命他过江拜见,说什么江南江北一体,今后狼山炮台当协助提督海事衙门封江,这便让曾国华一肚子火没处发了。

    撵走魏太监遣来的使者后,曾国华就气冲冲的召集炮台诸将军议了。

    “吴淞水营那帮家伙搞什么鬼,好端端的怎听了那太监的话?还有封什么江禁什么海,他们吃饱了撑的!…我狼山炮台和他魏太监又有什么关系,凭什么要听他的!还尺板不得下水,他魏太监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就这长江上端着多少人饭碗呢!”曾国华冷笑一声。

    “谁知道呢,江对面的太仓县还说魏太监据兵造反呢。”说话的是炮台守备张天宝,扬州人。

    曾国华摇了摇头,那魏太监真要是造反,就不是叫人过来让他通泰参将听调遣,而是直接炮轰狼山了,更不会搞什么封江清海,行文各地了。

    “那魏太监和江南的官怎么交道,我不管。这狼山炮台却是不能听他的。”

    曾国华打定主意,起身走到堂中。他不傻,前番巡抚衙门行文让他部署炮台监视吴淞水营,他就十分纳闷,不知这吴淞水营到底出了何事。现在看来,多半是这北京来的太监和巡抚大人在争权,以致流言纷飞。

    争权夺利这种事,就跟神仙打架一样,一方是文官,一方是宦官,他曾参将可懒的参与。

    不过职责在身,有些事情他却是不能不管的,就比如要他堂堂通泰参将听个太监指挥,他是打死也不干的。

    “我等肩上担子很重,吴淞水营叫魏太监占了,这长江便没门户可依。如果狼山再失,沿江三百里岂不尽为他魏太监所有了。你们给我打起十二分精神来,守住了狼山,别管江对面的事,不管朝廷怎么看这事,咱们都有功无过。”

    曾国华这是老成持重,不管江那边发生什么,闹成什么样,他狼山炮台还跟从前一样就是。

    张天宝却笑了笑,说了句:“大人,若是皇上支持那魏太监,咱们怕是有过无功了吧?”

    千总陆武听了这话,点了点头,道:“对,我可是听说吴淞水营那帮人现在都成了天子亲军,若无皇上同意,这帮人怎么能成亲军呢。照这么看,那魏公公怕是有皇上撑腰,咱们若不理会,是不是?”

第七百一十五章 魏公公,你手机不行啊() 
“是不是什么?本官乃兵部册管通泰参将,但唯兵部并抚臣行文令执,只要上头未有明文,本官便不知魏太监,也无须理会他。”

    曾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