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司礼监-第2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良臣忙道不是,内操这玩意其实就是禁中阅兵,专属内廷的军事演习,参与主持者也都是太监。历代皇帝年轻有为的,多喜欢办内操。本朝万历爷也办过几次,可后来叫外朝劝停了。

    和海事一样,内操某种程度上也是象征内廷崛起,所以,外朝对此深恶痛绝。

    历史上,外朝劝停内操用的最多的说辞就是易惊胎。因为除了这个理由外,其它的借口说出来,都不是太占理。

    皇帝好武,有什么过错?

    听陆太监语气,曹胖子显是说内官监的老大曹公公了。良臣对这曹公公可没好印象,兵马司和东厂砸他办事处的背后,肯定有这曹胖子一份。他也就是眼下没实力,真要有力量跟这曹胖子扳一扳,他断然咽不下这口气。

    没听说单位老大给下面人使绊子的,良臣做出成绩来了,你曹胖子也有光啊。好处,难道还能少得了你的?

    几句话将自己要办海事的事说后,刘吉祥和陆太监对视一眼,尔后深以为然的点头道:“出海这么大的事,没帮人跟着哪成。不过人有了,没个趁手的家伙什也不行,衣甲兵器,缺一不可,要不然碰到了倭寇,叫人拿烧火棍和他们打么?”在刘吉祥眼里,海上横行的海盗一律都是倭寇,这是打嘉靖朝传下来的印象,可谓根深蒂固。

    良臣也无意纠正这一错误,佛郎机、红毛鬼、白皮猪这种生物,和他们讲解起来太费力费事。

    “所以我这才求到公公门下,还望公公能够帮帮忙。”良臣满脸堆笑,有求于人嘛,调子高不了,态度也得低。伸手还不打笑脸人呢,况送钱过来的。

    “这事你是找对人了,咱家这兵仗局别的没有,军械却多的是。不过嘛,”刘吉祥止住话语,笑眯眯的看着良臣。

    “王公公放心,我懂。”良臣忙点头,“我按价购买,绝不叫公公为难。”

    刘吉祥有些不好意思道:“你能明白是最好,其实你也是张公公名下,我也是,说起来你我二人算是同门,不过你也知道,咱家虽是掌印,可监里上上下下这么多人看着,要是假公济私的话,难免有人说闲话。所以,咱们就公事公办,你方便,我也方便。”

    说完,刘吉祥又看向陆太监,笑道:“你是军器库的管事,你看这事成不成?”

    陆太监假作沉吟,尔后道:“军器库存着不少东西,都是供京营和御马监的,可这些年京营那边用的也不多,很多东西存着都锈了,不堪使用,既然魏小公公领的皇差,咱家想着就给魏小公公拨上一些,如此也算是个用处,也算是咱兵仗局给皇爷出了力。海事真办成了,受益的还不是咱们宫里么。”看得出,陆太监倒是知道海事好处的。

    刘吉祥轻轻的点头,满脸嘉许的神色,开口赞扬道:“陆公公这番心思,真是忠君为国,咱们做奴婢的本来就应该替皇爷分忧啊。”

    扭头看向良臣,“是不是这理?”

    良臣当然说是了,话音刚落,刘吉祥紧接着又来了一句:“那个,你有多少钱?”

    “这个…”

    良臣不好接这岔,不太好透底啊。买卖嘛,买家再是大款,总都想着便宜些。如此,才是生意经。

    见状,刘吉祥哈哈一笑:“噢,你首次出外,想来张公公那也没给你多少钱,无妨,既是同门,咱家多少总要讲些人情的,能给你便宜些就便宜些,陆公公说是不是?”

    “张公公的面子要给,刘公公的面子也要给。”陆太监说话时,不忘把面前刚赢的一堆碎银子扒拉到一起,然后划到钱袋子中。

    刘吉祥朝外看了眼,与陆太监道:“要不,你就领小魏去军器库看看?咱家等会要去司礼监。”

    “也好,反正今日无事。”陆太监说着拎着钱袋起身。

    刘吉祥也站了起来,对良臣道:“具体的事,你和陆公公说。要什么,划了单子,回头结账便成。”

    一听自己能亲自到军器库去选东西,良臣格外惊喜,忙起身谢过刘吉祥。

    刘吉祥笑着说了几句,便出门去了,待他一走,良臣忙开口奉承陆太监几句,陆太监受用,笑着摆手道:“行了,咱们少说两句,到地方先看看。军器库可不在皇城。”

    “公公请!”

    待随陆太监出了兵仗局到了西华门外,良臣跟陆太监道了声歉,挥手召来陈默,让他马上和小田他们回左安门,让郑铎到南城兵马司先讨一笔钱赶紧给他送过来。

第四百四十二章 公公随意,我干了() 
    让陈默去拿钱,一方面是买军械,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行贿用。

    就兵仗局大白天的领导干部联同底下人一起聚赌,这单位的整体作风肯定好不了。也幸好内廷没个监察机构,要不然上下一通报,兵仗局多半要换茬人。

    作风不行的单位,钱这东西就是最有效的通行证。

    虽有张诚可靠,良臣却不敢老气横秋,王大拿是准了按价购买,也可以给良臣便宜一些,可军器库的东西质量如何,良臣一无所知。

    这就很容易发生一个问题,那就是良臣给了钱,买到的却是烂货。

    据良臣前世印象,明末的很多武库都是一塌糊涂,不但做工粗糙,质量更是差得不能见人。很多弓箭一拉就断,火铳的炸膛率也是奇高,导致后期明军作战时往往不敢使用火铳。盔甲方面更是粗制滥造,一些地方甚至以纸甲代替棉甲。

    九边及内地卫所,在武器装备这方面可以说八成是瘫痪了的,只有将领的家丁装备稍稍拿出手。普通士兵的武器差得离谱,因而战斗爆发后,往往就是一波流。

    非家丁的士兵充作炮灰消耗掉一部分后,家丁鼓起勇气冲一下,然后战斗就结束。

    结果,看运气。

    碰到流寇,或者比自己还差的蒙古人,自是捷报飞传。

    碰到武装到牙齿的满州军队,则是频频求援了,最后则是直接投降保命了。

    究其根本,其实还是钱的原因。

    明朝没钱。

    但,不是国家没钱,是皇帝和朝廷,还有军队没钱。

    钱有很多的,隆庆开海至明亡,单是海外流入大明的白银就高达几亿两。

    然并卵,国库没见着这些钱。

    去哪了,这就不是几句话能说清的问题了。

    历任大珰们要改革开放,不是说大珰们个个是时代潮流,知道历史发展,而是他们清楚一点,他们所依赖的皇权受到了动摇和威胁。

    维护了皇权,就是维护了他们。

    狐假虎威,狗仗人势的前提,是虎要有威,人要有势。

    什么东西才能维持皇权,除了钱,还有其它东西么。

    有钱,才有一切。

    很多人说张居正改革,给明朝多续了几十年命,所以张是能臣,是了不起的大人物。

    但太多人忽略一个现实,那就是张居正的改革从头到尾是得到了内廷支持的。

    这个内廷支持的代表人物就是冯保。

    单说张居正好,能干,了不起,却不提以冯保为首的内廷为改革提供的支持力度,显然,是不厚道,也不公平的。

    崇祯以前,明军武备稀烂的现象还好些,崇祯以后,就严重多了。等到了军头和士绅勾结成为军镇后,除了推倒重来,任何改革都无济于事。如崇祯后期的关宁集团,就是典型的辽东将领和士绅官员组成的利益集团。

    枪杆子和钱袋子、笔杆子合在一起了,喝滴滴畏都没用。

    不容抹杀的事实便是,辽事以来,辽军从来不是战斗主力,也不是牺牲主力。战死辽东,保卫大明的军队八成来自于客军。

    浙江、湖广、四川、京畿、山西…

    独,无辽军。

    或许,是因为一个投降了可以回家,一个投降了也回不了家吧。

    及至到了南明时期,主要战斗力依旧是家丁性质的亲军。如孙可望北伐靠的是亲军“驾前军”,李定国那边同样靠的是本部,被清军蔑称为“老本贼”的晋府西兵。郑成功那边也是一样,能打的是其花重金打造出来的铁人兵。

    可以说,往往一万人的明军,真正称为战兵敢战之士的不会超过五百人。

    所以,一场大战几万乃至十几万大军集结,悲哀的是真正能打的只有几千人。敌人,却是个个能打,这仗,如何打法。

    这种现状,明朝的有识之士不是不知道,然而因为从上到下的体制已经运转不灵,贪污之风盛行,漂没成了公然的规矩,对待匠人士兵更如奴隶一般,单凭几个有识之士断然是难以转变这种风气和积弊的。

    反观满州方面,所谓创业艰辛,稀少的人口注定满州对武器装备的重视要远超于明军,宁少不烂,以精制多,一场场战斗下来,滚雪球般壮大,庞大而又老迈,且被内乱折腾的就剩最后一口气的明朝,当然撑下不去。

    良臣现在要走的也是精兵道路,所以他要开一个好头,一定要给自己的士兵配备最好的武器,保证他们不会因为武器弱于对方而失败。

    就跟打麻将一样,良臣可以放炮出冲,但绝不允许一炮三响。

    屡败屡战,也是一种精神,不屈的精神。

    王永寿曾质疑良臣会不会练兵,良臣没答他。

    要答的话,也就是五个好字——吃好,喝好,用好,练好,赏好。

    用好,自是要兵仗局配合了,配合的前提肯定是钱。

    钱到位,事就到位。

    良臣相信,陆太监这边如果额外能够多一些好处,恐怕办事的精神头会更足一些,不会糊弄他小魏公公。

    ………

    军器库在外城,位于广宁门一带,从兵仗局到那,得不少时间。火药库却在内城,阜城门那边,也就是王恭厂一带。

    良臣要陈默拿到钱后直接乘车到军器库,他在那边等。

    途中,当然不能相对两无言,于是良臣陪着陆太监天南地北一阵胡吹,捧的陆太监十分高兴。聊着聊着自是往赌钱上说起,因为陆太监明显好赌。

    当下赌钱的方式在良臣看来,肯定都是小儿科。于是乎,前世的花样捡了几个包装下便抖了出来,听得陆太监一愣一愣。

    顺其自然的,良臣就和陆太监约了赌局。到了军器库时,天已中午,良臣见不远处有酒楼,很客气的请陆太监去吃饭。

    “天大地大,肚子最大。”

    陆太监也不客气,说那就打一打良臣的秋风好了。

    “公公给面子,我三生有幸,哪是什么秋风呢。”

    良臣请陆太监留个人在这等,要是陈默他们来了,就过去通知他一下。陆太监自是没话,要跟来的一个小火者守着,便和良臣有说有笑的进了酒楼。

    这酒楼虽在外城,不过看着也行,进楼之后,良臣就要伙计给安排一个雅间。上菜之后,良臣给陆太监斟满酒,几杯“公公随意,我干了”之后,良臣和陆太监相谈更欢。

    趁着陆太监兴致高,良臣便随口问起了火药局的事。

    陆太监说火药局在王恭厂,原是隶属于工部的,成化以后改由内廷兵仗局领。厂内有工匠百余人,还有数量不少的帮工。如果全部忙活起来,日产火工最高能有两吨,专供京营兵用。

    “照这么说,火药局的药子储量当不少。”

    “三大征那会,年备量为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