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借贾修真-第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约悍颜飧鲂乃肌S峙屡砬尚闹兀缓媚没鞍参克拦溉兆约喝プ峡纯幢闶恰�

    晚间静了自己寻思,这管庄户的倒不一定要懂多少农活,府里头就是周瑞管着一年两季的租子。如今事情麻烦倒不是收租子的事,是这当家奶奶心太善事太多。只听过风雨不调庄户跟主家打擂台的,没听过主家赶着要贴补庄户的。细想想,若不是边上这几个人,凭李纨的性子,置个庄子倒贴嫁妆倒有可能。叹口气,实在让人操心。第二天便给李纨捎了信说要人的事。

    李纨还当是原先,万事不用管,只要待计良段高等人商量出了主意,自己紧着点头便是。这日午后刚看完许嬷嬷捎来的信,便眼见着乌云四起,片刻间电闪雷鸣,又是一场瓢泼大雨。李纨站在檐下,心里几分诧异,因她神识所感明明是朗天白日的,眼见的却是实实在在的滂沱大雨。且这怪异也非一次两次了。心里又想起上年间那场诡异的桃花雪来,默念着“操纵天时”,暗叹一声,收了神识。

    京城东北深山密林内,一缁衣人忽有所感,飞身转眼到了山巅,凝神朝城内望去,却为时已晚,竟了无所得,只暗暗记下了方位,一个转眼消失在了原地。

    李纨收了神识细看院子里的草木,狂风骤雨长至,虽在炎夏却有寥落之态,不免又想到庄子上的事情来。收到许嬷嬷的书信,李纨想得却不止寻个人这么简便。若以手段论,珠界里的符箓、灵宝、阵法,随意取个几样就可以逆转如今这天时。只是世事环环相扣辗转层叠,其间的因果复杂实非常人所能洞悉。且她于道法仙途几无所知,纵然遍阅晓天下百晓生们的手记,看完了傀儡戏班的灵界演义,到底还是道听途说。天时一逆,不知将世事引去何方,且如今看来,这天时确实在操控中,非仙即妖,自己若一出手,便是在神仙打架里头插了一脚,自己虽无惧于此,只是周围人等恐怕要受连累。思来想去,只有以世间法破世间法才得以水灌江,了无形迹。

    晚膳后与常嬷嬷几人商议庄子上的事宜,道:“庄子上不过三四十户人家,农事上彭巧尽懂得,却只合用在自己留下的几十亩地上。听许嬷嬷的意思,这庄头倒不在通不通农事,要紧在能管人。”常嬷嬷笑道:“许嬷嬷只怕有句话没好意思直说,若是常理,要个凶横的只怕好些,无非是催租子收租子的事。只是奶奶恐怕要做些别的,这个庄头便不好选了。”李纨点头道:“这几年这天,实在是与人为难,若我还是之前的小庄子倒乐得轻松,一来人少,二来种菌子纺纱织布都不看天吃饭。如今做了笔大赚的买卖,却给我添一桩心事。十顷地上的人都靠天,这眼见着是难吃饭了,我还能不管?嬷嬷们给我出出主意。”闫嬷嬷笑道:“刚吃饭时说起,常嬷嬷还说照着奶奶的心思,恐怕恨不得一家给个二三十两银子完事。”李纨听了笑道:“起初我还真这么想来着,倒不想说出来招许嬷嬷骂。”闫嬷嬷又道:“这选庄头,我们这几家陪过来的,人手不多却也还有几个,再不行从外头寻一个都成。便是要看奶奶要做何事了。”李纨道:“我也细想了一回,一个是庄户的人口情形先有个数,彭巧整日钻地里头,与庄户都不熟,只拿着王府给的地租账。庄户人口有个数了,不过三四十户人家,也好估个贴补的数。如今我也学聪明了,这明着给钱粮的贴补,那是朝廷干的事。我这儿倒是可以依着之前小庄子的法子,弄些不受天时所限的玩意,换得银钱我也不要,都贴补了他们也罢。”常嬷嬷问道:“咱们那菌子和呢料都做不得了,茶叶也不在这里长,可还能做什么?”李纨笑道:“我如今想到的就是上回许嬷嬷给我织的袜子,比咱们常穿的随脚还暖和,从市面上买了棉纱之类织了卖,恐怕也有赚头。”常嬷嬷笑道:“那东西倒是新鲜,只是许嬷嬷当时给奶奶织的那两双,也废了好大劲,用竹针一针针织出来,那线又细。”李纨道:“这个东西也有个小机械可用,竹木便能制得。”闫嬷嬷道:“这倒也是个法子。只是这活计是不是女人合做,男人家恐怕做不来。”常嬷嬷道:“这倒无妨,庄户租地,总是可着家里的劳力来的,能得闲的大概也只有女人家和半大孩子了。”闫嬷嬷摇头道:“又不是咱们这样的人家,一个主子合几十个人伺候着,庄户人家的女人哪有闲的,一日里洗衣做饭就忙不过来了,还得缝缝补补的。这女人家要是出去做活计了,家里的饭可谁做。”常嬷嬷笑道:“做个事情也没有把别人的事都想完了的,咱们只给个能挣钱的活计,家里如何安排,那是一家一户的事了。自有办法。”闫嬷嬷听了点点头。常嬷嬷又道:“如此说来,奶奶这庄户,一要识得字,能写能算,要不然奶奶要的那庄户花名册可不好弄。二来要能管得活计管得人,还最好能懂点买卖。这做活计的又有男有女。这么一来啊,我看,这庄头得一对夫妻才好。”李纨听了连连点头,道:“嬷嬷都说尽了,可不就是如此。嬷嬷看可有什么合适的人?”常嬷嬷听了,笑指闫嬷嬷,道:“这些个一件件说起来,可不正有个合适的。”李纨了然道:“正是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了。”

    原来这闫嬷嬷的二儿子闫铭如今与常安一起跟着贾兰,这闫嬷嬷还有个大儿子名叫闫钧。初入贾府时是跟着贾珠的,只是贾珠跟前七八个长随小厮,又是自小惯熟了的,闫钧不过是跟着拿份月钱罢了。之后贾珠又说起闫钧过于木讷,日常便也少用他。自贾珠病起,闫钧彻底闲了。府里一个像样的活儿总有几个人抢,自贾珠逝后,闫钧一直挂着名却没得着营生,自然也没了月钱。幸得闫嬷嬷的兄弟做的书画买卖,闫钧便在那里帮忙。正是识字能书又行得买卖的人,且前两年成了亲,正合庄头人选。

    闫嬷嬷听说,知道说的是闫钧,便道:“我倒不晓得他还能有这个造化,如今只在他舅舅的铺子里帮忙,他媳妇帮着记个小账,度日罢了。庄子庄户的事,在奶奶这里是微末小事了,放在外头只怕也不算小,倒不知道我那大儿做不做得。”常嬷嬷道:“且不用说这个,不过庄上闲事,常日里总还是以务农为要,能有什么做不得的。”李纨在一旁点头,道:“我又不图这个发横财,有什么难管的。”就此定了闫钧去管庄子,闫嬷嬷自去说与闫钧知道。照着成例,这闫钧又有了营生,自然也要领月钱的。只是贾府向来不管夫人太太们的嫁妆,李纨亦不赚这点便宜,便同原先计良段高彭巧等人一般,直从自己这里拨钱。闫嬷嬷乐得不用跟府里的管事管家打交道,也由着李纨去了。

    又是连着几日大雨,贾母年高多卧,又多食甜烂之物,常年里倒不觉如何,今年虽凉快却多湿多潮,日前便发了疹子。太医来了两趟,只说是内热蕴藉外感湿邪,开了方子,煎了药吃却不中用。这湿疹刺痒难耐,连日如此,晚间又不得安卧,贾母精神便十分欠佳了。这日宝钗又到贾母处请安,说起症候,提起家里药铺有南边专治湿毒的丸药,兑了烧酒外敷,极为效验。转头就亲自送了一盒过来。凤姐寻来的是洋人的药膏,闻起来一股子清凉味道。这么一来,李纨倒犹豫起自己手里的药来了。李纨手里的也是丸药,出自和生道,底方却是珠界里的祛瘴解毒丸,原是修界对付妖毒毒瘴的。到底还是捡了个晌午饭后的空挡,将丸药交给鸳鸯,吩咐道:“一丸对半分,一半内服,一半用干净水调了外敷。”鸳鸯会意,自去操办。果然不几日便传贾母身子大好了,仆众或赞薛家的丸药效验,或道洋人也有两下子,自己或周围有此病症的自然也寻了这两处去。倒是贾兰多得贾母指了几个好菜送来。

第91章 。庄户人家() 
91。庄户人家

    且说闫钧得了闫嬷嬷的传话,甚是欢喜,他舅舅听了亦替他高兴,不过一两日,交接了事务便带着婆娘收拾包裹往庄上去了。许嬷嬷和彭巧早得了消息,早已替他们收拾好了屋子。许嬷嬷与彭巧等人现所居处,原是王府庄头的住处。这一片是京城最早开始种水稻的地方,西山贡米便出自此处。周围都是皇庄或王庄,信王府在此处有几个大庄子,这处是最小的又在尽西南,且庄子大半旱地草坡,是以庄头便将住处建在了此处。一来省得占了别处的好地,二来这里庄户少,清静。只这庄头每年两季租子都在此处归总存放,又有自己的家人仆役,是以这庄头居所也有百十间屋子,占着十几亩地。

    闫钧安顿好了,顾不得旁的,先去厅里寻许嬷嬷和彭巧等人说话。倒是他媳妇见安排的不是庄头的正院,叽叽叨叨地嘀咕开了。闫钧等人这一说就点灯熬油地说到了半夜,茶水续了一壶又一壶,总算林林总总知道了个大概,闫钧心里也有了底,这才散了,各自回去歇着不提。

    第二日,许嬷嬷领了两个小丫头来找闫钧家的,让帮忙做些洒扫洗刷的活计,又另拨了几个小厮跟着闫钧忙活,闫钧家的喜得满脸堆笑。许嬷嬷随口闲聊片刻,闫钧家的期期艾艾地问及月银的事情,得知一个月两人可得五两银子,越发高兴了。早先在府里得不着差事,跟着闫钧舅家做事,最好的时候不过一个月一二两,好在食宿都不用自己掏钱,到底也攒不下几个。这一下子翻着倍地涨了,又得了伺候的人,早先那点子不乐意立时就烟消云散了。许嬷嬷何等人物,几番对答下来,心里已经有数,指了件事情便先前头忙活去了。

    李纨原先只知道这庄子有田有地,方圆十顷,租户们签了的租地文书,李纨让许嬷嬷收在庄子上,自己却一眼都没看过。这会儿得了闫钧的细目,才晓得这庄子上草坡占了三成,余下的四成旱田,两成水田,另有一些杂地。庄户共三十七户,聚住在一处,唤作草田庄。因这庄上并无特产,良田不多,是以在左近也排不上号。信王府向来驭下极严,庄头也不敢过于作威作福,添抽头、大小斗的事情倒不曾有。只是近两年连着遭灾,不是旱就是冻的,交了租子便甚是拮据了。本来听说换了主家,生怕来个下手狠的,想不到反降了租子,众庄户松口气想着总算可以松宽点了,哪想到又遇着这么个鬼天气。水田是不用说,这入夏以来,都不晓得被淹过了几回,水里一泡再搁日头一晒,都是萎黄萎黄的。再说那旱田,都已经被淋得跟水田一般,这旱地上的作物哪里经得住水泡,烂根烂叶的,眼见着也没了收成,正愁得不知如何是好。另一头,彭巧种的新鲜玩意里,那玉麦长得跟瘌痢头一个模样,一个棒子上零零落落十几二十颗,哪是李纨在珠界里种出来的马牙般排排整齐的样子?!土芋倒还好,不过总共种了巴掌大一块地,能有什么用。最可瞧的要算那番薯,彭巧不知道哪里学来的巧法子,发了苗出来,截了藤扦插的,足足种了六七亩地,种在坡地上,如今长得甚旺。另外的红豆绿豆芸豆花豆的,也是瘪的多鼓的少。这彭巧也是跟庄户一般,整日整日唉声叹气的。庄户眼看着今年的收成无望,又听说主家派了新的庄头来,哪个不是心里一激灵?这些日子相处下来,也晓得彭巧是个什么样的人了,正想着到时候或者还能得条生路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