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征伐四海-第4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快,黑影来到货船的边缘,顺着栓船锚的绳子上去,来到货船的甲板旁边之时,猫着身体,不断打量货船的甲板之上,确认没有人之后,这才轻手轻脚的翻越而过,来到甲板之上,蹑手蹑脚而行,直奔那堆麻袋而去。

    这一刻,行走的过程中,黑影几乎将心脏提到了嗓子眼处,紧张到了极点,双眼一眨不眨,可谓是万分的小心。

    终于,黑影来到了那一堆小山般的麻袋旁边,开始攀爬而上,来到最顶端,缓缓移动麻袋,腾出一个空间,身体直接滑入,一个个麻袋再次动了起来,将那个空间掩盖了起来,而这一切没有任何人发觉,都在悄无声息之中进行。

    第二天一早,这艘货船之上开始出现了忙碌的人影,一个个力士扛着麻袋,来到货船之上,将其丢在麻袋堆上,越堆越高,规模越来越大。

    与此同时,远在首里城的皇宫之中,尚亲王与德川家齐相聚于琉球国王的勤政殿之内,德川家齐更是肆无忌惮的坐在龙椅之上,脸色不太好,闷声道:“摄政王,一切都在按照咱们的计划进行,非常的顺利。可是,吕子明那个老不死的突然消失了,你说他会逃到哪里?”

    不管怎么弄,尚灏即便坐得再笔直,摆出的再如何成熟稳重,但也掩盖不了他只有十五岁的年龄,依旧是那么的稚嫩,声音的那种属于小孩才有的特点,愈发让德川家齐提不起重视,更谈不上尊重二字。

    “将军,你尽管放心,我已经在全国下达了通缉令,不日就能抓到那个老不死的。”

    面对尚灏的讨好之语,德川家齐并不以为意,而是眉头微蹙,正在想着其他的事情,像是在自语般的说道:“自古以来,琉球国都是华夏的藩属国,不管是那个朝代,那个民族主政,琉球国的国王都要受到华夏朝廷的册封,那样,新的国王才视为正统。”

    尚灏听得一愣,有些晕头转脑,弄不清情况,出口说道:“德川将军,你不是说,现在的华夏已经发生了朝代更迭,清廷被大廣朝取代。而且,大廣朝正在东南亚用兵,能管得到琉球吗?”

    闻听此言,德川家齐的眉头皱的更紧了,显现出一个川字,似有感触的说道:“摄政王,别那么不以为意,安南国就是因为发生了内乱,阮福映窃取了阮光缵的皇位,才会招致大廣军的攻打安南国。”

    “由于大廣朝对东南沿海封锁的非常厉害,商船只能通过指定的海域,咱们所能得到的最新消息也就是安南国已经败了,阮福映被击杀。至于安南国怎样,是并入大廣朝,还依旧是藩属国,目前还不得而知。”

    尚灏似乎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天真的说道:“德川将军,大廣朝只是一个新建国不到两年的朝廷,就凭这么一个新朝廷,他能打得过日本,能打得过幕府吗?”

    德川家齐摇了摇头,有些好像望了望尚灏,暗道:“还真是一个孩子,想法就是这么天真,自以为是,一个能够将满清推翻的朝廷,他的实力能会弱的了吗?”

    “不过,这样也好,琉球国的新国王和摄政王都是半大一点的孩子,心智简单,这样才有利于幕府的控制,为将来的吞并琉球做准备。”

    心里闪过这个念头,德川家齐看向尚灏,带着命令的语气,不可置疑的沉声道:“从现在开始,你要着手准备,一旦时机成熟,立即遣派使团前往华夏,一则打听大廣朝的情况;二则,看大廣朝还是否在意琉球这个藩属国。”

    尚灏再次一愣,听得似懂非懂,径直答道:“好的,德川将军,只要你招呼一声,我立马就派遣使团前往华夏,探听消息。”

    紧接着,尚灏的语气一顿,转而问道:“德川将军,你看,目前的琉球国已经掌控在咱们的手中,我什么时候可以登到琉球国王的宝座啊?”

    看着眼前的这个屁大一点的小毛孩,那对国王之位的向往,没有一点心机,德川家齐心情就好了不少,好像看到了日本已经吞并了琉球王国,面露和蔼之色,语重心长地说道:“摄政王啊,尚温王刚死不久,新的国王才即位几天,你还不能当上琉球国的国王。否则,很容易招来非议,面临全国上下的讨伐。”

    尚灏的神色顿时一暗,变得心情不高起来,德川家齐接下来的话语又让他兴奋起来,看到了希望。

    “你要想登上国王宝座,必须再等个一年半载,尚温王暴毙的事情渐渐淡去,为民众所遗忘。到时候,这个只有两岁的琉球国国王万一夭折,国王的宝座不就是你的了吗?着什么急,这个位置迟早是你的。”

    如此直白而满含深意的话语,即便尚灏只有十五岁,也能听得明明白白,立即来到场中央,躬身行礼道:“德川将军,只要我能登上国王的宝座,一定以你马首是瞻,将日本奉为上国,年年纳贡!”

第六百二十八章 一锤定音() 
大广朝二年,八月份。

    北平城,毓秀宫之中,杨麟与刘墉相对而坐,不仅如此,和赫然在场,位于一旁,担任着大广朝的外交部长一职,发挥着他的语言天赋与灵活的外交才能。

    此刻,和只是大概扫视了一下手中的文件,再次看了一眼其中的内容,就平声静气地说道:“启禀皇上,刘总理,鸿胪寺刚刚接到朝鲜的洪景来向我朝求助,他们王国的金祖淳和朴宗庆之流联合后宫的贞纯王后金氏,把持朝政,玩弄权柄,欺瞒年幼的朝鲜王,搞得民不聊生,希望大广朝能够出兵,扫除朝鲜的这些毒瘤。”

    叙述虽短,但内容却是极为庞大,两人也知道,内容远不于此,只是和精简了一下,浓缩其中的内容。

    和的话刚一结束,刘墉随即抽身而起,紧接着说道:“皇上,不仅如此,自前清干隆末期开始,朝鲜就开了一系列的禁令,不许国内的民众购买唐物,也就是咱们大广朝所产的商品,各种精美的手工艺品。”

    杨麟眉头微蹙,露出疑惑之色,询问道:“刘总理,这是怎么回事儿?你能不能详细给朕说说,也好了解更加的透彻。”

    然而,刘墉并未答话,而是将目光看向了和,后者立即会意,随之答道:“皇上,那个时候对外的关系是由微臣负责的。而且,微臣在前清之时,任六部的各个官职,对于与朝鲜的贸易最为了解和清楚。”

    和语气一顿,看到杨麟点头,默许自己回答,也就继续说道:“是这样的,干隆时期,前清崇尚奢靡、华丽以及享乐的风气,所以,那个时候的清朝手工业极度的发达,盛产各种精美的物品,质量更是绝佳。”

    “上到宫廷内府及两班贵族,下至民间百姓,朝鲜无不依赖清朝的奢侈品,亦或是生活用品。涉及到方方面面,包括日常杂货,斗方纸指南针等等;各种金属用品,譬如铲、犁等;还有金、银、铜等硬通货以及锦缎绫绸、各种染料、各种食品、各种药材。。。。。”

    杨麟明白了,难怪朝鲜会有这样的禁令。如果再这样继续下去,整个朝鲜上下都将离不开华夏,完完全全沦为清朝的附属国,经济命脉被别的国家掌控。

    一个疑惑解开,新的不解随之而来,杨麟又问道:“哎,不对啊,难道朝鲜没有一点收入?难道他们国内生产不了这些物品吗?”

    显而易见,和对这些事情非常了解,如数家珍,张口就答道:“启禀皇上,朝鲜国内也能生产一些。可是,他们的匠人技术不行,生产出的东西远远比不了咱们大广朝的。而且,最为关键的一点是,朝鲜国小民寡,地处边远,根本就没有一些东西的原料。日积月累之下,也就造成了如今的局面,他们就越来越依赖清朝。”

    紧接着,和的语气一变,转而说道:“不过,也不能说朝鲜一无是处,像他们那里盛产的高丽参、高丽纸、裘皮以及海产干货,大广朝的民众对这些需求量很大,每年都能给朝鲜带来九百多万的白银收入。”

    杨麟不住地点头,不管是高丽参,还是裘皮等东西,他都听说过。同时,愈发欣赏和起来。这位仁兄能够获得干隆的信赖,并委以重用,不单单是拍马屁的功夫高超,治国理政的才能也很突出。

    否则,和也不会如此清楚的知道这些事情。

    这一刻,仿佛摒弃前嫌一般,刘墉不再对和怀有偏见,附和道:“不错,皇上,就是因为如此,朝鲜才能勉强支撑,缓解其国内对华夏商品的需求,所带来的白银流失。但,依然改变不了他对大广朝的各种依赖。”

    听到这里,杨麟神色一收,转而郑重地问道:“刘总理,和部长,你们二位觉得,洪景来所讲的事情有多少真的,又有多少是假的?”

    话语刚落,杨麟并未立即得到他想要的答案。而是寂静了片刻,刘墉这才主动地说道:“启禀皇上,根据微臣所看过的一些资料,大广朝与朝鲜的往来贸易量越来越少,大幅度降低,微臣觉得,洪景来所讲的最起码有七成的可能性属实。”

    闻听此言,杨麟立即被吸引住了,出口问道:“哦?刘总理,你的根据是什么?凭什么下这样的判断呢?”

    紧紧思忖了一下,刘墉张口就说道:“皇上,和刚才也说了,朝鲜对咱们的依赖性很大,尤其是日常生活用品。即便是朝鲜王室下达什么禁令,不准购买唐物。可是,像一些生活用品牛、羊、骡、笔、墨、火石、铲、犁等等,这些都是生活必需品,朝鲜的百姓不可能不购买。”

    言虽尽,而意无穷,刘墉没有再说下去,杨麟却已经明白了其中的关键症结,恍然道:“不错,这些商品的贸易量大幅度降低,减少,唯一能够解释通的理由,只有朝鲜的政局不稳,民不聊生,朝鲜国的百姓已经无力购买这些东西,亦或是购买这些东西没有用处。从侧面佐证了洪景来的说法,是也不是?”

    “是的,皇上,正是如此。”刘墉与和同时回答,异口同声道。

    紧接着,又是一片寂静,无人言语,和与刘墉回到了座位,杨麟陷入深思之中。十几分钟过去之后,杨麟这才问道:“关于朝鲜的事情,你们二位怎么看?咱们大广朝应该怎样对待?如何处理?”

    闻听此言,刘墉与和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里看出了一些莫名的东西,前者更是当先说道:“皇上,从明朝开始,朝鲜一直都是华夏的从属国,明朝灭亡之时,在一段时间里,朝鲜的国王一直在与清廷对抗,直到干隆时期,才是真正的归服满清。”

    “所以,无论是出于传统,亦或是为了维持大广朝对其的贸易畅通,朝廷都不能坐视不理,对朝鲜的时局突变而放任不管,最好能够出兵干涉,维护李氏王朝的政权稳定。”

    “启禀皇上,微臣也是这么认为的。”和立即表态。

    然而,杨麟没有立即表态,而是心里想着另一件事情:“出兵朝鲜,不是不可以。但是,不可能单纯的为了维护朝鲜的稳定,更不是为了维持李氏政权。一旦出兵,那么,大广朝就必须看到真真实实的利益,获得好处。”

    紧接着,杨麟又转念一想:“朝鲜滨临日本海,与日本隔海而望,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战略性非常突出。近代时期,日本入侵华夏,朝鲜都是一个绕不开的地方。日本吞并、占领了朝鲜,才有了后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