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太后听到太子如此一问,眼中闪过哀色,缓缓地闭上了眼睛,沉吟了很久很久,才张眼道:“或许,要叫大行皇帝了。”
大行,便有驾崩的涵义。
朱载垚听到那几个字,感到无比的刺耳,身躯一震,道:“一日不见尸首,如何算大行!”
“不。”张太后的眼中闪出了几许泪光,却是极力地忍着心底里的哀伤,摇摇头道:“皇孙啊,而今……哀家比你更加悲痛,可是……在天下人的眼里,你的父皇已经是大行皇帝了。你的母后,还有哀家,便都只能将希望放在你的身上了,你才十一岁吧,十一岁,就该做一个男子汉了。”
朱载垚一副木纳的样子,依旧还是不肯接受这件事。
张太后看着朱载垚,终于忍不住垂泪道:“我们是孤儿寡母,事到如今,哀家心里没底,真的没有底,太子,这两日,你在詹事府,师傅们说了什么?”
“师傅们没有来,都生病了。”朱载垚老实回答。
方才还满心哀伤的张太后,猛地心里咯噔了一下,她的脸色一下子铁青了。
师傅们怎么会没来?
这些人本该和太子荣辱与共的啊,尤其是在这个节骨眼上,莫说是病了,就算是还只有一口气,也该随时陪在太子身边,为太子出谋划策,教导太子在此时应该怎么做,对于外界的事,该如何回应。
可现在……竟都病了?
在这个敏感的时候,那些人如此所为,甚至如此的一致,不得不令张太后认为,这里头定有蹊跷,大有蹊跷,莫不是有人嗅到了风向,又或者……
越是往深里想,张太后越是感到不安,她再坐不住了,豁然而起道:“你父皇在的时候,弘治先皇帝大行,刘健诸人,还有詹事府的诸官,几乎是日夜寸步不离的陪在你父皇身边,这个节骨眼上,最怕的就是生变,作为詹事府的大臣,怎么能舍弃太子呢,皇孙,要出事了,哀家估摸着要出事。”
朱载垚皱着俊眉道:“孙儿也觉得奇怪,倒是只有詹事府的左春坊,叶良辰一直陪在孙儿的身边,他也显得很忧心。”
“姓叶的?是叶春秋的亲戚?”
“是,是叶春秋的堂兄弟。”
猛地,张太后想起了一个人来,她顿时想起了什么,连忙道:“事情紧急,应该让你亚父出马了,哀家越来越觉得不对劲,太不同寻常了。让叶春秋立即带兵入京,带他的新军来。”
朱载垚点头道:“亚父若在,事情必是顺利的。”
张太后点头,却是带着几分犹豫,道:“不过这事儿还是问一问谷大用,谷大用是你父皇的奴婢,而今许多事都要仰仗着他,皇孙,你在外不要露什么声色,该说不该说的话,什么都不要说。可明白了吗?”
朱载垚应道:“孙儿明白,只是……皇祖母也不必过于忧心,需保重身子。”
“呵……”张太后深深地看了朱载垚一眼,目中露出了怜惜之色:“天大的事,哀家也会保重身子,因为这天若是塌下来,哀家还得撑着,哀家撑不了,让你的亚父来撑着。”说到这里,她又变得黯然起来:“只是可惜你的父皇……”
她话说到一半,便顿住了。
朱载垚心情郁郁的,便告辞而出。
等朱载垚走了,张太后才想定了什么,叫人请了谷大用来,谷大用见了张太后,纳头便拜道:“奴婢见过娘娘。”
张太后只冷冷地看着他道:“谷大用,外头可有什么消息?”
“有,再过两日要开廷议,是内阁首辅大学士王华主持,显然是为了陛下的事,京中的百官都要参加……”
“王华那儿怎么说?”
谷大用疑虑地道:“王公什么都没有说。”
“他是老狐狸。”张太后的脸色拉下来,随即又道:“他现在可能比哀家更担心。后日的廷议……不成,不能让大臣们自己议,要让太子去,不……哀家就在附近的殿中旁听,反正不能让人随时造次了,还有那钱谦,让他加紧宫中的卫戍,半分都不可懈怠了。”
谷大用道:“是,奴婢知道了。”
“还有,哀家预备召鲁王带兵入京,你怎么看的?”
“带兵?”谷大用犹豫了一下,才道:“娘娘,奴婢有句话,不知当说不当说,这带兵入关,可不是什么好事啊,一旦带兵入关了,若是……哎……又赶在这个时候,奴婢以为,娘娘眼下,谁都不可深信不疑,何况一旦带兵入关,势必造成群情汹汹,这岂不是摆明着告诉天下人,京里出了乱子吗?眼下这京里,有钱谦牢牢守卫着,京营那儿也没什么问题,何须带兵入关?即便是有一些大臣,可能有其他的想法,可是单靠他们,又有什么用?还有,太后只要下一道懿旨,眼下任何宗亲,都不得擅离藩地,违者死罪,想来也没有什么宗亲敢轻举妄动的,奴婢以为,这样大可不必,太小题大做了。”
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克继大统()
本是刚刚知道亲儿子没了,正是悲痛欲绝之时,可作为当今太后,她终究不能像一个普通人家的母亲那般一门心思扑在丧子之痛上,在这帝皇家,她更多的是忧心于太子,不得不用心地关注起朝中的动向!
可是这个时候,当发现越来越多的迹象显露出了蹊跷,张太后心里越发不安,可她终究是一个深居后宫的女人,心里不免有些慌,六神无主之下,倒是希望有人能给点确切的建议。 .更新最快
听了谷大用的话,张太后倒也在犹豫,只是想了想,张太后觉得谷大用的话的确有些道理,可还是不安道:“可是京里,不是还有兴王父子吗?”
“他们?”谷大用不屑地道:“奴婢的厂卫人手,早已将他们盯紧了,一旦有任何风吹草动,奴婢甘愿冒着杀戮宗亲的风险,将他们斩草除根。”
张太后这才安心了一些,便道:“原来是这样,若是如此,哀家倒是心安了一些了,不过哀家还是暗暗给鲁王一道懿旨吧,让他择机行事,而今京里的气氛变幻莫测,谁也无法预料明日会发生什么,既然是廷议,马上就要开始,那么你去和王公他们打个招唿,让他们早早请太子克继大统吧,这太子一日不登基,哀家啊,心里越发的是不踏实,总觉得,可能会发生什么似的。”
谷大用便道:“奴婢知道了,奴婢这就去知会王公。”
“去吧。”
张太后见了谷大用,心里方才稍安了一些,对于这件事,她思前想后,还是觉得太蹊跷了,尤其是詹事府里的人的反应,还有那一道奏疏,可转念想起谷大用的话,也是在理,不免令张太后觉得,自己是不是有些风声鹤唳了,京卫和厂卫,现在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自己确实不该有这么多的疑虑。
噢,还有那兴王父子,这父子二人,未必是什么省油的灯,可转念一想,这兴王,可是弘治先皇的亲兄弟,打断了骨头连着亲,又有厂卫盯着,应该不会有什么事。
只是眼下,还是等廷议之后才还定断一些事情,只要廷议确定了太子登基,那么一切也就好说了。
两日之后,一大早,天空就下起了雨,雨水飞溅,却没有阻拦得了百官们朝向紫禁城方向而来。
作为内阁首辅,王华这几天都没有睡好,今儿一早就已到了午门,这一场廷议,宫里已经打过了招唿,现在是非常之时,王华显得尤其的谨慎。
他不得不谨慎啊,王华宦海沉浮,怎么看不出自陛下的噩耗传来,这京里的气氛一下子就变得诡异起来。
他作为百官之首,就怕会引起什么动荡,不得不有所防范。
过不多时,杨一清、蒋冕便都来了,谢迁现在则在病重,已不能动身了。
看了一眼杨一清和蒋冕,王华只轻轻地朝他们点了点头。
现在大家各有心事,都是缄默不言。
等到百官纷纷到了,午门终于大开,人流鱼贯而入。
等到了太和殿,朱载早已坐在了御座旁的小锦墩上,而在这附近的耳室里,张太后的凤驾也已是到了,她命人垂了帘子,正襟危坐地旁听。
百官们一看到太子,还有这架势,心里顿时就明白了什么。
再此之后,钱谦一身戎装,亲自带着一队兵马,守卫在了太和殿之外。
等众臣都分班站来好,便纷纷行礼道:“臣等见过太子殿下。”
朱载顿了一下,点点头道:“平身。”
诸人纷纷站起,接着又陷入了沉默。
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若是以往,只怕首辅大学士还未开始主持廷议,大家就已经开始议论开了。
可是现在,大殿之中,每一个人都仿佛怀着心事,都木然地呆立着,大殿里,竟是静得落针可闻。
朱载一时也不知如何是好,他毕竟年纪幼小,从前的事,都有惯例可循,倒是可以应对,可是今日,却显然很不相同,于是他无措地看向王华。
王华朝朱载点点头,方才站出来道:“今日要议的只有一件事,陛下遇难,极有可能已经大行了,而今人心浮动,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今日要议的,就是治理陛下丧事,以及太子殿下登基的事宜,不知诸公,可有什么高见吗?”
王华直接开门见山,到了现在,说任何话都没有意义,就算有天下的事,也及不上太子克继大统。”
张太后躲在珠帘之后,心里暗暗点头。
朱载反而显得紧张,王华说罢,这大殿之中,竟是无一人开口,每一个人都不说话,只是垂着头。
王华忍不住皱眉,按理来说,这个时候,理应开始有人附和的,可是看大家的态度,似乎很是忌讳。
他接着道:“怎么,诸公没有什么高见吗?既然如此,那么……”
“王公……”
就在此时,终于有人站了出来,只是……竟是杨一清。
王华想不到杨一清会打断自己的话,面露诧异之色,道:“杨公有何高见?”
杨一清含笑道:“陛下大行,至今死不见尸,国人相疑,天下非议四起,可是太子殿下太年幼了,王公认为,太子殿下足以担当大任吗?”
这一言,犹如惊雷,万万料不到杨一清居然会说出这样的话,毫无预防下,他不禁呆了一下。
珠帘之后的张太后,也是惊得身躯一颤,她虽是早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可是当知道站出来的是杨一清,却还是没有把持住。
若是站出来的,是一个御史,是一个郎中,是一个主事,甚至是一个尚书、侍郎,张太后都可以接受,可是……怎么可能是杨一清……
杨一清这话并不难读懂,可这居心……
王华心里顿时大怒,厉声道:“这是什么话,太子克继大统,这是祖法,无论他年纪几何,都是理所应当的,杨一清,你何以说这样的话?”
杨一清却是木若呆鸡的样子,并没有咄咄逼人,而是徐徐地道:“可是社稷更重要啊。”(未完待续……)
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你是何居心?()
一句社稷更重要,虽是平淡,可因为在这个时间,这个地点,从杨一清这个人口里发出,却宛如惊雷。
王华彻底懵了,他显得有些震怒,故而铁青着脸。
这一句话,没什么好说的。
而最重要的却是说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