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子风流-第5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宇的脸色一下子白了,他猛地发现自己出现了失误,他的一切立论基础在于,叶春秋不可能做到奏疏中的这样,可问题就在于,如果叶春秋做到了呢?

    现在来看,叶春秋当真做到了。

    于是这个家伙,毫不犹豫的开始了反击。

    刘宇此时已不敢迟疑,他心里清楚,自己必须认怂,否则,情况恶化起来,对他是大大的不利,不及多想,刘宇立即拜倒在地,道:“臣万死之罪,误信人言,责难忠烈,恳请陛下加罪。”

    未完待续。

第九百三十四章:世袭罔替(第二更)() 
大明的战争,素来是胜多败少的,其中最大的惨败莫过于土木堡之战,可是很快就被北京保卫战挽回了局势。

    可是似这一场平叛的胜利,却是足以让所有人都觉得不可思议了。

    现在叶春秋言之凿凿,细说各种有力证据,那么这件事想必是**不离十了。更是可以想象,这是何等大的功劳。

    即便是堂堂都御史的刘宇,在觉得事情不对劲之后,便立即拜倒认错,这也绝不只是因为他软弱所为,而是因为,若果真如叶春秋口中所说,那么他方才所质疑和污蔑的,就是一群大明朝真正的大英雄,质疑英雄和忠烈是需要勇气的,说不好,就可能担上罪责,所以刘宇毫不犹豫,便拜倒在地,匍匐着说出了臣万死之罪四个字。

    本来叶春秋平安归来,朱厚照便一扫之前的幽暗心情,现在叶春秋口中所说证实了战果的可信性,朱厚照便龙心大悦。

    朱厚照已将朱寘鐇恨透了,可是想到那朱寘鐇处心积虑的谋反,结果竟是一夜之间就被镇国新军击溃,朱厚照甚至在想,这朱寘鐇临死之前,一定是绝望到了极点,可惜,他已经死了,否则,押解到了京师,非要将他碎尸万段不可。

    不过,朱厚照这时候还是收敛着内心的激动和痛快,眼眸冷冷地看着刘宇,他觉得刘宇这个家伙有些讨厌起来,冷哼一声道:“那么依卿之见,这追封的镇国公,刘卿还有意见吗?”

    叶春秋这时听到追封镇国公,也是吓了一跳,自己还没死呢,怎么就追封了呢?

    却听刘宇乖乖地道:“且不说叶侍学功劳甚大,本就该重赏,更何况陛下已开了金口,圣谕也已昭告天下,若是食言而肥,不免引起天下人的猜忌,只是臣”他小心翼翼地看了朱厚照一眼,似乎欲言又止。

    此时此刻,他仿佛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堂堂都御史,居然犯下如此致命错误,这极有可能会使自己陷入了一个十分被动的局面,所以他必须小心应对。

    好人不长命,王八活千年,这其实还是颇有科学依据的,要知道,好人总有底线,会有自己的原则,当他坚持了自己底线和原则的时候,就可能给自己带来祸端。可是王八不同,似刘宇这种人,一旦感觉到了什么危险,他便会立即见风使舵,一切都以自身利益为考量,所以这时候,他的话锋一转,便道:“只不过,若是加封国公,据臣所知,大明尚没有国公拜为学士和公卿的先例”

    这里的所谓公卿,是指文官的系统,也就是说,一旦成为了镇国公,就意味着叶春秋这侍学之职也就没了。

    自然,侍学和国公孰轻孰重,大家心里都有概念,这国公可是与国同休的爵位,和一般的侯爵和伯爵不同,他们往往对朝廷有极大的影响力,与宫中休戚与共,而侍学的顶点,终究只是内阁学士而已,而即便是宰辅,到了最后,终究还是要乞老回乡,子弟们至多,也不过是有机会进入国子监里读书而已,而国公不同,国公的儿子还是国公,国公的次子,至少也可世袭一个指挥使,这是真正的豪门。

    也正因为国公与侯爵与伯爵的不同,所以大明对于公爵一向吝啬,延续至今,各种亲王、郡王多如狗,可是真正的公爵,也不过是魏国公、英国公、定国公、黔国公、成国公这五大公族而已,大明自开国的所谓六大公爵,硕果仅存的,怕也只有黔国公和魏国公,而到了靖难之役之后,方才有了定国公、英国公、成国公,分别是徐氏的魏国公和定国公,张氏的英国公,朱氏的成国公还有沐氏的黔国公。

    此后一百年,虽然朝廷追封了不少公爵,可是这玩意都不是世袭罔替,和叶春秋的追封一样,不过是死后的荣誉。

    也正因为如此,当追封出来,结果大家发现叶春秋还活蹦乱跳的,才会滋生出恩荣太重的争议。

    除了似刘宇、张彩这些人,对叶春秋有提防的,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国公乃是大明至高的荣誉,一旦加封出去,必是大为不妥。

    这大明历史上,多少功勋卓著之人,那开国的功臣更是如过江之鲫,可是能封为国公的,也不过区区六个而已,还被朱元璋砍了几个,因为即便是六个,老朱都嫌多了,可见这国公的含金量可想而知。

    其他五个公族,几乎都是大明的支柱,有的镇在云南,有的世代守在南京,有的专司五军营,监督天下军马,他们大多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经过数代之后,无数的子弟和亲族已经渗透进大明系统的方方面面,他们的子弟无论远近,第一时间往往就是先进入亲军,历练了一些年之后,再封了官职,镇守各地。

    尤其是那云南的沐家,在整个云南,十个武官,至少有三个可能和沐家沾上关系的,每一个公族,都是庞然大物,他们绝大多数和重臣,甚至是皇室有联姻,甚至可以说,他们本就有皇亲国戚的身份。

    也正因为如此,为了保持文官系统的纯洁性,他们和他们的子弟,一般是不经过科举,也不会进入文管系统的。

    因为他们的权势已经太大了,而叶春秋一旦被封为镇国公,虽然只是公一代,这镇国公的体系还未经营出来,可是镇国公的系统,因为此前是天子的爵位,所以经过两年的经营,早就自成体系了,从研究院到镇国新军,从镇国新军再到那个什么劳什子招商局,要钱有钱,要人有人,虽不似其他公族一样开枝散叶,却也是不容忽视的力量。

    刘宇提出这个,这一次倒不是为难叶春秋,他现在没有胡搅蛮缠的胆子了,反而属于绕着弯,认了叶春秋这个镇国公的爵位,镇国公啊,这姓叶的算是真正的发迹了,可你还想做侍学,就真是疯了。未完待续。

第九百三十五章:名门世家(第三更)() 
朱厚照见此,似乎也有犹豫,一旦叶春秋不是翰林侍学,往后入宫可就没这么方便了,从此之后,他的老窝就是那镇国府,想一想,挺不便的。

    不过,他还是乐意,在他看来,叶春秋是自己的兄弟,不过不是宗室,既然不是宗室,自然也就无法封王,若是不能封王,算什么兄弟手足呢?

    可是一旦叶春秋不是翰林,那么就不能参加隔三差五的莛讲,也不能隔三差五入宫了,这确实是一件很让人郁闷的事。

    他便看向刘健道:“刘师傅意下如何?”

    他希望刘健能有个转圜的办法。

    刘健便上前道:“刘都御史所言不差,陛下已经昭告天下,虽是叶春秋幸存,可是他立下大功,何况陛下若是食言而肥,天下臣民不免侧目,所以以老臣愚见,叶春秋这镇国公可谓是实至名归,只是”

    他在这里故意地顿了顿,而后才继续道:“镇国新军屡立大功,尤其是这一次,大破贼军,是否也该予以恩赏呢?”

    对啊,新军这一次立的功劳绝对是不小的,为朝廷解决了一个天大的难题。

    可这该如何是好呢?

    朱厚照道:“愿闻刘师傅高见。”

    刘健便道:“此前就有先例,立功的镇国新军,可赐予功名,那些新兵,都赐个生员吧,可是此前的生员再有什么恩荣,只怕要另行斟酌了,这事儿不急。”

    刘健抿嘴笑着又道:“至于镇国府的参事王守仁,他亦是屡立奇功,难道不该给个名分吗?依着臣看,既然镇国新军中生员诸多,自然免不了要设立讲官,不如就让叶春秋罢去侍学之职,封为镇国府提都督,王守仁为镇国府学正,如何?”

    一时间,整个殿中又议论纷纷起来。

    刘健说的倒是没错的,在大明,任何一个学生都是需要进行管理的,就好像在国子监里,会有专门的国子监祭酒,会有学正,会有博士,而在各省则有提学都督,府里会有学正,县里也有教谕一样的道理。

    这功名,你赐给了人家,当然要进行管理,这即是所谓的学政。

    现在镇国新军也是一样,一个镇国新军里这么多的生员,你总不能撒手不管吧,可镇国新军的体系和其他的学政体系又有一些特殊性,因为人家主要的任务是操练,是上阵,真正适用的是军规,而不是学规,学政既然管不了,那么索性就让镇国公兼任学官,以叶春秋的学问,足以担当了,至于王守仁,资历上也足够成为学正。

    你看,问题解决了,这个学官的体系是在镇国府里的,是镇国府的官职,就好像王府里的长史一样,可是不管怎么说,牵涉到了学政,那么理所应当,也还是清流的身份,大明的学官其实还是很吃香的,比如筳讲,除了翰林之外,学官也要参加。

    刘健终究还是存着私心,他想拐弯抹角地将叶春秋纳入官僚的体系之内,无论怎么说,此人是状元,若是当真弃文从戎,不免有些可惜。

    这等于是设立了一个模糊的地带,你说这个提学都督是学官嘛,它又不是,它属于镇国府的系统,你说他是镇国府的武职系统嘛,可它又和学政沾亲带故,在大明,但凡是沾了一个学字,就属于圣人门下的事了,可以归入教化系统,跟教化沾边的人,不是清流也是清流。

    朱厚照颌首,显得十分满意,随即道:“既如此”

    “陛下。”此时倒是有人急了,却是兵部侍郎杨坚站出来:“陛下,既然叶春秋为镇国公,这镇国新军毕竟战力强大,是否将其归纳入五军营”

    真正的问题来了,镇国公原先是朱厚照的,所以镇国新军理应属于皇帝的私人卫队,性质大抵和勇士营差不多,可现在的问题就在于,既然镇国公已经换了人,这镇国新军岂不是成了镇国公的私兵?这显然是兵部不能接受的。

    所以,现在终于有人开始讨论镇国新军的归属问题了。

    关乎于这个问题,满殿又陷入了沉默。

    倒是这时候,站在朱厚照身边的刘瑾却是突然发话了:“奴婢有句话,本是不该说的。”

    刘瑾按理,是没有资格在这里建言,可是他毕竟是司礼监的秉笔太监,却听他笑吟吟地道:“只是奴婢想问一问,这镇国新军每月军费几何?”

    满殿的人大眼瞪小眼起来,那兵部的侍郎一时也是愕然。

    叶春秋听到有人想将镇国新军纳入五军营,心里不禁有些不喜,无论怎么说,这镇国新军是自己带出来的,算是自己的孩子,现在要分出去,就因为自己成了镇国公,不免有所遗憾。

    可是他万万想不到,刘瑾这个时候要横插一竿子,也不知这刘瑾葫芦里卖什么药,却是道:“而今镇国新军有六百之众,每月从装备的保养,到操练和给养,一月下来,大致靡费白银五万两上下。”

    五万两上下,此言一出,令所有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