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帮助劳动力少的人,当然,被帮的人要给帮助的人一定的报酬。
除了分田地外,兴夏会仿照后世建国初那般成立了供销社和粮站,用来销售和收购粮食和各类商品。
在分田地和成立各级机构的同时,兴夏军更次扩编,因为广大百姓分到了田地,税赋又低得令人吃惊,对兴夏军的拥护可说达到最高度,在兴夏军的宣传下,他们也明白,要想拥有这一切,就必须靠兴夏军来保护,否则,他们的田地就会被朝庭没收,他们又会回到当初那般朝不保夕的生活。所以,在百姓们分到田地后,再一次涌现了参军热潮。
短短三天时间,兴夏军又招收了两千六百多人,兴夏军的野战军达到五千多人,不仅如此,经过数次战斗,兴夏军俘虏了五千多清兵,包括战兵和辅兵,这些天来,兴夏军也没有不管他们,在劳动改造的同时,对他们进行了深刻了思想教育,后世红党对俘虏的教育有多恐怖后世的人都很清楚,这几天的教育,那些俘虏的思想已经大大的转变,犹其是在观看那几场戏剧时,几乎个个是痛哭涕零,一部分没有家人的清兵一至要求加入兴夏军,而横峰、弋阳、广丰、玉山和上饶一些农村来的清兵和一部分乡绅护院也要求加入兴夏军,经过筛选,兴夏军只从俘虏里吸收了四百多人,其中还有数十人是秘密吸收的,他们将会混入俘虏队伍回到清兵那一方,到时会成为内应。
最后,兴夏军的人数已经达到六千三百多人。
这些加入的都是野战军,其他还招收了一千多守备军和两千多民兵。
留下一千多人在新兵营训练,五千多野战军和一千多守备军都出动了,他们在张无易、魏怀远、周林启、赵德、魏阿受等人的带领下,分成六路,开始攻占铅山、横峰、弋阳、广丰、玉山及上饶等六县,这些地方的清兵在前一次战斗中已经被打残,其中还包括了那些乡绅的护院,可以说,这些地方已经没有一丝反手之力,只等着兴夏军去接收,最重要的则是那些地方的百姓对兴夏军已经是翘首期盼,他们可是知道在贵溪县内的百姓全部都过上了好日子,当然,好日子是那些人的看法,实际上,贵溪县的百姓只是不再挨饿、挨冻,但说吃多好、穿多好也算不上,每天能吃上几个红署加少量的米饭,每人能得到一件新衣服、一条新裤子、一双新鞋和一件新棉袄。不过,每人能分到四亩田,绝对能让那些百姓为之发狂。
第67章 交易(上)()
所以,在兴夏军进入那些县境之时,那里的百姓可说是热烈欢迎,犹其是兴夏会已经秘密派出一些地下会员潜入那几个县,在那几个县发展了大量的外围人员,互相社也秘密建立起来,因为兴夏军输送了大量的粮食和物资资助那些县互助社的百姓,得到那几个县百姓的拥护,所以,短短几天时间,进入各县的兴夏军队伍就壮大起来,最初进入每个县的兴夏军大约一千人左右,但现在,已经增长了一倍多,达到两千多人,这些加入的人都是青壮年,但因为没有经过专业训练,暂时当辅兵,当然,就算是那一千野战兵,也没有训练几天,其中还有一些是投诚的俘虏。所以说,看似每一路都有两千多人,但战斗力却很弱。不过,现在各县的清兵和护院基本上被打垮了,每县两千多人已经足够了,县城不用攻击,而那些乡绅在知道清兵惨败后,早就吓得逃入县城或府城中,留下的人哪里是兴夏军的对手,就算有留下的人抵抗,在火炮、炸药包的攻击下,一个个庄院被攻破,然后进行公判大会,既得钱财、土地,又能获得百姓的拥护,还能扩展实力,可说是一箭数雕。只是遗憾的是被逮住的乡绅有点少,罪大恶极的几乎没有,缴获的东西也很少,这让兴夏军也没有办法,张无易下令不准进攻县城和府城,只能望那城内的乡绅叹息。
不过,就算如此,兴夏军也比较满意,至少,他们以最少的代价占据了城外所有土地,可以分配给百姓。
张无易负责的是上饶城,这里是信州府的府城,规模比其他几县的县城大多了,城墙既高又厚,城里的人也多,平时就有五六万人,当然,现在应该更多,因为上饶县的乡绅都逃到这里来了。
这一次兴夏军六路出击,可不是只到各县转一圈的,而是准备彻底占领这几个县,在兴夏军占领这里后,就开始派出政务部的人员进驻各县,设置各个机构,组织百姓建家园、建工厂、分田地等。
对于上饶城,张无易没有进攻,自从知道那些乡绅带着大量的财物粮食逃入各个城中后,张无易也起了想进攻县城的想法,不过,最后还是按捺下去。他虽然知道用火药炸城墙这种最简单的攻城方法,却需要大量的火药,以他的估计,要炸垮一段城墙,至少要使用两三千斤颗粒火药,也许不止,但狮子山现在一天的火药生产量才一两千斤,这还是在原材料足够的情况下,否则,还没有这么多,而兴夏军以火器为主,手榴弹、炸药包、炮弹要消耗大量的火药,之前的战斗,已经把之前生产的火药耗用殆尽,就算张无易现在想用火药炸城墙也做不到。其他用炮轰也需要大量的火药。还有就是用云梯附蚁战、云车战、挖地道战等,这些本来就是古代战争的方式,他也没有把握能攻上城墙,就算能攻上去,也会死伤惨重,还会引得朝庭大军立即围剿兴夏军,那就是得不偿失。
当然,不攻城,并不表示张无易就不理睬上饶城,当彻底占据了上饶县所有地方后,他带着四千多人到到上饶城下,四千人中,张无易身边只有六百多人是兴夏军,其他三千多人则是上饶县本地的青壮年,还有三百多兴夏军则分散到上饶县各地。上饶县本地招的青壮年这没有什么战斗力,但用来吓唬上饶府城里的人还是没有问题的,他的目的是让上饶城里的官员接受他的条件,那就是赎回俘虏。
此次战斗,信州府出动两千战兵,一千辅兵和一千五六百护院,结果只逃走五百多人,几乎是全军覆没,已经把上饶城里的官员吓破了胆,眼见城外出现黑压压一大片兴夏军,已经慌了神,
“这,这怎么办才好!这么办才好!”身材干瘦的信州知府崔有田手脚失措地叫道。
在崔有田身边站着的是同知曾大得和通判庄力财。
曾大得身体中等,长相普通,留着半尺长的胡须。
庄力财身材高大,长相还不错,只是一对眼睛显得有点小,显得很精明,此人就是庄富贵的大儿子。
“崔大人,现在当务之急就是调兵和征集民夫上城来守卫,对了,还有那些进入城内的士绅,他们都带着护院。”曾大得说道。
“是啊,是啊,反贼势大,我们需要更多的人上城墙守卫!”庄力财说道,他的脸色苍白,但眼中却闪烁着怨毒的光芒。当初,他得到自己父母、弟弟被兴夏军杀死,庄家被灭的消息,立即就鼓动信州府出兵剿匪,本来,贵溪县县令的汇报并没有把兴夏军说得有多严重,只是说武夷山上有一股山贼下山打劫,攻破了几个庄子,但在贵溪山官兵的奋勇还击下,那股山贼被击溃,逃入武夷山中。崔有田本来也不想管闲事,但在他的鼓动下,才勉强出兵。本来他还担心出兵太少,但没想到南昌府那边也来了一支军队要对付兴夏军,他顿时大喜过望,凭南昌和信州府的联手,哪怕武夷山上面所有山匪联合起来也不是对手。他已经在等待兴夏军被剿灭亡的消息,没想到等来的却是联军全军覆灭的消息,当几天前他看到守备令望北带着几百名残兵败将逃回上饶城时,他就感到心里发慌,而今天,他见到数千兴夏军围城,现在他全身已经是一片冰凉,因为他知道,一旦兴夏军破城,他是绝对不可能活着的。
除了官府的人吓得发抖外,城中的士绅一样担惊受怕,兴夏军对付那些乡绅的手段他们可是清清楚楚,除了被评为善绅的人没有什么损失外,其他四种个等级都会受到损失,而损失最大的自然是恶绅、劣绅和普绅,这三者都会被没收全部田地。良绅会没收一半的田地。只有善绅才不会没收任何财产,但这年头又有几个善绅,可以说,每一个县能有两三个善绅就不错了,所以,上饶县所有士绅全都逃入府城,如果兴夏军攻入府城,除了一两个士绅有可能不会有损失外,其他的几乎不会有好下场,其中还有一部分会全家死光光。
这时候,兴夏军朝着城墙推进,在前上面,就是三十多门大炮,其中几门炮的炮管粗达两尺,黑洞洞地指着城墙。
第68章 交易(中)()
接着,那十门迫击炮开始发射,炮弹并没有打进城墙,而是打在城墙前面的空地上,一声声雷呜般的爆炸声,腾起一团团烟雾,吓得城墙上的守军胆颤心寒,一些人尖叫着朝着城墙下逃去,一时间,城墙上乱成一团。
崔有田见到兴夏军的火炮发射威力也吓得差一点尿裤子,当下就想逃走,还是令望北拉住他道:“崔大人,不要怕,兴夏军只是在示威,并没有攻击城墙。”
崔有田一看,果然如此,炮弹只在城墙前面二三十米处落地,这说明,兴夏军并没有打算轰击城墙,应该只是示威。
“崔大人,看来我们真守不住城墙,兴夏反贼现在发射的只是最小那种火炮,旁边还有更粗的火炮,不知那种火炮的威力有多大。”令望北说道。
崔有田这时也壮着胆子来到城墙边看向兴夏军,果然,兴夏军发射的只是那种最小的火炮,炮管才半尺粗,但威力却是令人胆寒,如果那种两尺粗的火炮发射,不知会可怕到何种程度。
兴夏军发射了三轮火炮后就停下来,开始后退,然后就停在几里外。
崔有田在城墙上看了一阵,没有见到兴夏军进攻,总算放下心来。
令望北在一旁说道:“崔大人,兴夏反贼并没有带来攻城器械,应该不会攻城,就算他们要攻城,也要打造攻击器械,也需要几天时间,足够我们准备了。”
崔有田抚抚胸口道:“还好,我们也有准备时间,令守备,你是府城军队的首领,也深知兵法,守城就指望你了。”
令望北激昂道:“崔大人放心,我会尽我的全力守卫府城,反贼要想攻入城中,除非从我的身体上跨过去!”
崔有田吁了一口气道:“有令守备这一句话我就放心了,这样,令守备你留在这里负责防卫,我们回去,与那些士绅商量一下。”
正在这时,一名清兵跑过来说道:“报告大人,兴夏反贼有人来了。”
“哪里,我们去看看。”崔有田连忙说道。
崔有田等人来到城墙边,看向城下,果然,在兴夏军的列队前,一人朝着城门走来,他的手中举着一杆白旗。
白旗大家自然知道是什么意思,包括投降和和平,至少这时候有人来,表示兴夏军有话要说。
来的是一个清兵装束的人,准确地说,他就是清兵,被俘虏的清兵,还是一个外委把总,相当于后世的排长。
清兵来到城墙前,摇摇白旗,高声叫道:“我是周围志,是兴夏军派来的,有事要与知府大人相谈。”
令望北认得那人,叫道:“周围志,你传什么话?”
周围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