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再造伟大-第2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路胜明确提出,今后的战斗将主要在南方进行,那么能不能打胜仗,能不能坚决顺利地消灭敌人,关键性的因素就是能不能迅速的适应新的作战环境?能不能保持好良好的作战状态、能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装备的优势?能不能继续发扬顽强不屈的作战风格?都将是摆在面前的艰巨任务。所以要彻底丢掉那些骄傲自满、盲目乐观的思想,重视敌人、重视困难,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才能在将来的战斗中立于不败之地。

    路胜还强调,要特别注意训练中的细节问题,吃饭、穿衣、睡觉等等任何一个小问题都不能轻易放过,因为细节决定成败。为此路胜深有感触的给大家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在东北剿匪作战期间,我军一名排长,在围歼一伙土匪时,率先冲进土匪窝,举枪就射,但是枪却没有打响,而土匪的枪却响了,排长牺牲,后来人们才弄清原因,原来作战开始前,这位排长没有按照作战要求,仔细检查枪支的部件,导致枪机被冻住,无法击发。就因为这样一个小小的失误,致使一名优秀的战士牺牲,这就是鲜血换来的教训。

    随着部队工作逐渐转入正轨,路胜身上的压力也轻松了不少。但是这个时候,新的整编任务下达了。野战部队的师属装甲营扩编为装甲团,增加一个营的建制。这样,部队的突击火力再次增强,特别是面对敌人坚固城防工事时,就有了更加强大的的突击群,可以轻松撕开敌人的防线,为步兵打开前进道路。

    路胜晋升为装甲团团长,江兆龙接替路胜成为原装甲营也就是装甲第一营营长,张远东则成为另一个装甲营也就是装甲第二营的营长,王海川升为装甲一营的坦克连连长。上级调来的大量人员和装备陆续到位,部队驻地一下子热闹起来,大量的新面孔涌进来,随之部队的营房再次大规模扩建,安排各种各样的工作,协调大大小小的事物,路胜刚刚有所轻松的状态再次调整为紧张模式。

    装甲团指挥机构的组建是当务之急,好在人员充足,抽调的参谋人员和物资也都能很快到位,路胜并不喜欢指挥机关的臃肿,所以尽管职务上有了较大提升,但是他的指挥部还是非常精干、简单,一间屋子、三五个参谋,一个警卫排,简简单单就搭起了基本的构架。最让他感到高兴的是,上级给他派来了政治委员。

    初次见面,路胜就非常惊喜。新政委叫郭云,三十多岁,原来是华中部队的一名团长,并且就是江苏泰兴人。四方方的一张脸庞,中等身材,皮肤黝黑,浑身上下显得非常干练。路胜第一眼就非常认可,自己毕竟是刚刚提升为团长的,可是郭云确实老资格的团长,带兵打仗经验丰富。

    两双大手紧紧握在一起,郭云倒是先开口说道:“路团长,你好啊!来之前,我以为堂堂的装甲团团长应该是个年龄偏大的,没想到你这样年轻,竟然不到三十岁,真是年轻有为啊!今后咱们就是搭档了,工作上的事情咱们互相帮助。说实话,我到装甲团来,压力还是非常大的,你不知道,我一直在步兵工作,对装甲部队不熟悉,在这一方面路团长可要多多指教啊!”

    随即爽朗的大笑起来。对这样的坦荡,路胜从心里面喜欢,军人嘛,就应该这样坦坦荡荡,有一说一。

    “郭政委,欢迎来到装甲团,您太客气了,这里没有指教只有互相学习与进步。我之前也是干步兵的,后来才转到装甲部队,说起来咱们都是一家人。您年龄比我大,经验比我丰富,今后咱们团里的事情就多靠您了。”路胜爽快地说道。

    (本章完)

第300章 大练兵运动() 
    第三百零五章大练兵运动

    简单介绍后,郭云立即投入到新的工作。有了政委的帮助,路胜觉得压力一下子减少了不少,至少,团里的一些工作可以有政委分担,他主要精力放在部队的整编和训练上来。新的装甲营,补充进大量的新兵和装备,这些人中除了少数接触过装甲战车,大部分都是步兵过来的,对装甲兵可以说一无所知。

    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在于装甲部队扩编速度太快,随着中央军委一声令下,即装甲第一、第二军以后,第三装甲军的组建工作也迅速提上日程,再加上野战部队的增编,问题自然就出来了。

    一个是装备不足。我军主要装备苏式坦克、装甲车,可是随着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需要的装备也越来越多,苏联的援助已经不能完全满足需要了,无奈之下,只能暂时选用一部分美式装备。说起来,美式坦克的性能一点不比苏式差,在发动机性能和整车机动性上还要强些。但问题是,缴获的美式装备虽多,但堪用的却非常有限,所以,现在装甲部队的战车装备数量比标准配备要少一些。

    当然这也是当前一个最好的办法,战士们普遍喜欢苏式装备,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对苏联发自内心的好感,再有就是苏式武器最先装备部队,也是部队装备最多的,大家用起来感到比较顺手。还有一个原因是苏式武器虽然看起来有些粗老笨重,也不太美观,但是却非常皮实,结实耐用,对战场环境的适应力比较强。

    相比来看,美式武器就娇贵得多,部件非常精密,这本不是什么坏事,因为越是精密的部件就意味着性能越先进,但是在复杂残酷的作战实际环境中,越是精密的仪器越是容易出问题,并且还不容易及时更换。所以两相比较下来,苏式武器在战场上的大放异彩就得到了士兵们的热烈追捧,美式武器就有点不招待见,冷落一边。

    但是现在装备如此紧张,聊胜于无,所以但凡能够使用的战车,在维修人员的夜以继日的工作下,抢修出一辆辆坦克、装甲车,及时的补充到部队。

    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技术人员太少。战车的驾驶和战斗技能,可不是步枪、冲锋枪的使用那么简单,需要一定的文化知识做基础,还需要较多的时间用来训练、磨合,才能形成战斗力。本来部队中的文化人就少,部队一扩编,缺少合格的人员就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

    除了东北最早建立的军校可以提供一批,最多的就是从俘虏中挑选合格人员,即使这样,也是很难满足需要。编制不够,只能降低要求,一些虽然文化水平低但头脑灵活、作战勇敢的战士也抽掉一批加入装甲部队,这样一来,各部的编制暂时达到了基本要求,至少可以展开正规的训练了。

    路胜的装甲团经过几天的补充,终于算是齐装满员了,更让他高兴的是部队的各项工作终于走上了正轨,各级干部的配备也基本完成,两个营长、四个连长都是非常熟悉、也是最让他放心的。江兆龙、张远东自不必说,即使是刚刚提上来的两个连长,也是非常令人满意,无论个人能力还是组织能力都比较突出。一支部队战斗力的形成往往取决于其指挥员的素养高低,特别是作战风格的养成更是和领头者息息相关。

    当然这里面也有许多急需改变的地方,最让路胜感到焦心的是,部队战士素质高低不齐,特别是坦克团的士兵,大部分根本没有见过坦克什么样子,更不要说驾驶和作战,好在部队还有一批老战士,基层的班排干部也非常合格。为了尽快让新战士掌握基本的技能,路胜抽调一批有技术、有经验的人员组成一个强大的军事技术教导队,在操场进行操作演示。

    三辆坦克、三辆装甲车,分别进行了机动行进、战术演练、射击演示等最基本的装甲战术展示,随着发动机的巨大轰鸣,一股股黑烟弥漫开来,战车时而疾驰奔驰,时而急停转弯,巨大而笨重的钢铁车体在驾驶员的操作下,如同一个灵活的大玩具随心所欲的做着各种动作。射击时随着一阵巨大的抖动,炮口吐出一团耀眼的光芒,巨大的轰鸣声中,炮弹出膛,远处山坡上传来剧烈的爆炸,砂石飞溅,烟尘滚滚。

    这样的场景让那些新兵们看得热血沸腾,跃跃欲试,是啊!那个青年人面对这样的场面不会心潮澎湃,这样的效果正是路胜所需要的,先激发起新战士的热情和动力,才能在接下来的训练中迸发出无穷的力量。

    演示结束后,军事技术教导队一分为四,每个连一个,具体指导部队的训练,以老带新这是快速提高战斗力的最有效办法,老战士不仅把具体实用的技术传授给新战士,还能在训练中把一些战斗经验、技巧甚至一种风格、一种精神潜移默化的进行渗透、影响,这更是一种无价之宝,也是一种无形力量的传承。

    政委郭云很快融入了这个新的集体,对于常年在步兵部队的他来说,装甲部队的一切都是新的,也非常吸引他的注意力,尽管不必像新兵那样,每天都泡在训练场上,一身水一身泥的,但郭云却不这样想。诚然,在部队中一般来讲,政工人员不需要冲锋陷阵,特别是政委这一级的高级政治干部,更不需要掌握太多的军事技术。只要在后方抓好部队思想工作即可。

    但郭云却是一个喜欢学习的人,更是一员猛将。在步兵部队时,他作为部队的军事主官,往往是冲锋在前,身先士卒,其实这也是我军长期形成的一种风格,当然这样做也会导致前线指挥员过多的伤亡,不过确实能够提振士气并取得战斗的胜利。

    虽然现在转到政工工作上来,但是郭云依然保持着这种习惯。所以,尽管没有人要求政委到训练场,郭运却非常严格的对自己提出要求,从一名新兵做起,只要是战士们能够学会的技术自己一定也要会,战士能吃得苦自己也能吃。

    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前提下,郭云把剩下的时间就几乎全部放在训练场上。和战士一样的军装,在热火朝天的训练场上挥汗如雨。无论新战士还是老战士对这位年纪稍大的政委也在共同的相处中逐渐熟悉起来,亲近起来。对于郭云的作为,路胜从心里佩服、欣赏,从这位老同志身上,他看到了一种我军最优良的传统,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善于学习,这也是我军能够在残酷的环境坚持并不断壮大的法宝之一。

    在这种良好氛围之下,部队的训练效果非常明显。新战士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了最基本的技能,战术素养也有了很大的进步,特别是对武器装备性能的了解和把握,许多新战士有着惊人的天赋,比如江兆龙营里一个叫刘华树的小战士,年仅十八岁,入伍不足一个月,却在极短的时间内掌握了所有坦克、装甲车的驾驶技术,无论是苏式T—34还是美式的谢尔曼,都能灵活自如的操纵,俨然是一名老兵。这再次说明,武器的使用最终还是要依靠人来操作,不管什么装备只有彻底掌握其性能,才能真正让其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

    在训练场上,两辆坦克正在比赛,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两部车怒吼着冲出去,沿着崎岖不平的道路奔驰,过水塘、爬斜坡、越路障,两台车一路风驰电掣、不相上下,周围观战的人群大声叫好,当然这样的声音已经完全被战车的轰鸣声掩盖,尽管如此,周围的战士依然叫喊着,为两位勇士加油助威。

    接近终点,两部车几乎同时急停,一个漂亮一百八十度转弯,庞大的车体随之转向,再次开始咆哮起来,给油、加速,车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