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路胜率领全营扎扎实实一步步推进,尽管也有伤亡,但是在装甲车辆的掩护下,明显小得多,完全可以承受。一天下来,竟然推进了五百多米,生生在德州西北方向杀开一条血路,我军后续部队立即跟上,持续保持着对敌人强大的压力。
在一间昏暗的地下室内,吴余洲胡子邋遢、声嘶力竭,三天来他一直处于高度亢奋中。尽管看到手下部队一个营、一个团的不断拼光,但是他却没有丝毫的心疼和犹豫,反而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快感。战斗打得越是惨烈说明他吴余洲绝不是什么窝囊废、怕死鬼,就是要让那些所谓国军嫡系、精锐们看看,杂牌部队照样可以为国尽忠,同样也能血拼到底。经此一战,老江和那些高级幕僚、甚至外国人也得对他刮目相看。
尽管现在部下已经损失过半,但是也给共军造成了巨大损失,这是有目共睹的,这就是他将来在国民党内立足的资本,也是在老江那里邀功请赏底气。遍地的尸体,废墟一样的城市,在他看来都是自己未来飞黄腾达阶梯。
就在这时,从济南、南京连续发来电报,王兴武和老江都对吴余洲发来热情洋溢的慰问电和嘉奖令。特别是老江在电报中对吴余洲称兄道弟,大加褒奖,称他是“党国栋梁,军中楷模”,并升吴余洲为中将,授一等云麾勋章一枚,奖金十万美元。吴部官兵每人赏大洋十个,各级军官各有奖赏。
吴余洲尽管也知道这是老江一贯收买人心的手段,其实在骨子里还是把他当做杂牌看待,但是眼下也顾不了这么多了,为了鼓舞士气,他命令把这些奖赏全部分给部下,同时再次下达命令,任何阵地必须死守,与共军死拼到底。
西北方向共军的突进,让他感到一丝恐慌,别的地方还不是太要紧,就是这个方向共军进展神速,已经快接近他的核心阵地——指挥所,这还了得。吴余洲气急败坏赶紧调动自己的最精锐的预备队——军部警卫团,出动一个营,不惜一切代价坚决把共军进攻势头阻击住。
越是最后的关头敌人的顽抗越加疯狂。战斗不分白天黑夜的进行着,双方官兵都是精疲力尽,但是谁也不想停下来,都想在最后时刻给对手最致命一击,从而赢得最终的胜利。随着夜幕降临,我军的攻击遇到了跟多的困难,因而进展速度明显降低。
路胜的装甲营也被迫缓慢前进,因为在夜间敌人的偷袭火力更加频繁、猛烈,而且四面八方都有枪弹射过来,不知道敌人到底有多少,也不知道敌人到底躲在哪里,只能一面猛烈还击,一面出动精干作战小组,清除来自各个方向的一切威胁,再逐步向前。
战斗的残酷程度已经远远超出了意料,整个德州城已经变成人间地狱一般,除了死亡、鲜血、尸骨再无其他……
到第五天早上,德州全城的枪炮声终于停息……
六万守军在疯狂坚持了五天后,终于彻底丧失继续抵抗的勇气。大量国军士兵开始不顾督战队的威胁,纷纷走出地堡投降。最后时刻,求生的本能还是战胜了一切。为此,守军内部发生了混战,面对督战队的枪口,许多士兵奋起反抗,打死自己的长官,主动放下武器,以赢得一线生机。
吴余洲在我军多支突击部队逼近其藏身的指挥所时,选择了突围。在仅剩一个排的警卫部队掩护下,吴余洲换上便装,仓皇出逃……然而我军攻击部队已经四面合围,喊杀声震天动地,密不透风的弹雨从四面袭来,无路可逃、无处可躲……
几经拼杀,处处碰壁,四周如铁桶般根本没有任何缝隙,身边的卫士已经伤亡殆尽,吴余洲成了真正的“光杆司令”孤家寡人。直到此时,吴余洲才彻底死心,怎么办?难道就这样被共军活捉?不行,由于自己的一意孤行,导致德州成了一片废墟,死伤浩大,这个责任只有自己来负,共党方面绝不会饶恕自己,就算是侥幸活命,自己的后半生也恐怕要在监牢渡过,如果那样,自己的妻儿老小也会受到牵连。
思来想去,除了一死别无出路。吴余洲举起手枪对准自己的太阳穴,真要开枪离开这个世界,他又有些不甘,如果不是为该死的名声所累,现在说不定自己已是共党的座上宾,还能继续享受生活,或许这是更好的结果……一发流弹突然飞来,不偏不倚正好钻进吴余洲的胸膛……
德州一战,国军六万部队全军覆灭,其中大部死伤,生俘只有不到一万人,这样的结果确实有些出乎意料,而我军为了拿下这个小城竟然付出了伤亡一万五千人的代价,其中阵亡者达三千余人,有些部队减员过半,战斗力严重受损。
路胜的部队也出现较大伤亡,全营减员三分之一,好在大部分都是轻重伤员,死亡者较少。这当然得力于装甲车辆的火力和车体提供的良好掩护,事实证明,在相对复杂的战场,单纯的步兵突击极易造成巨大的损失。如果以步坦协同作战,则可以有效的克服这些不利因素,能够实现以较小的代价达成艰巨任务。
德州即失,济南就直接暴露在我军的攻击之下。但是解放军并没有立即展开对济南的攻势,一方面原因是德州之战后需要进一步调整战术,总结经验。另一方面是需要加强指挥协调。现在面对的可不是仅仅几万敌人的三流部队,而是整个华东国军的重兵集团和重点战略要地。为了加强对济南战役的领导,刘亚飞特意赶到前线指挥部,亲自指挥这场空前的决战。
按照战前早已确定的基本战略方针,我军将集中四个集团军总共五十万大军攻占济南。其中以第一、第三集团军和装甲第一军约三十万人为攻坚主力,原华东之第九、第十集团军约二十万人为助攻,从济南以南地区攻击。再从第七、第八集团军各抽出一个主力军共约十万人,前出置于济南与石家庄之间地区,担任整个战役的预备队。
刘亚飞对德州之战的总结非常重视,一再强调各集团军高级指挥员要下大力气总结经验教训,确保在接下来的大战中能够减少伤亡,避免出现胶着局面,力求速战速决。
在主持召开的高级军事会议上,刘亚飞说:“同志们,大家应该清楚,济南是块难啃的硬骨头,综合来看,济南的城防工事强度已经超过锦州,再加上国民党第五兵团是老江的绝对嫡系部队,攻济作战将是对我军攻坚能力的一次严峻考验。
从兵力上讲,我军略占优势,火力上优势更明显一些,这些都是有利因素,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守城国民党军兵力雄厚,战斗力非常强,特别是第五兵团之主力七十四军,号称‘王牌部队’,据情报显示,这支部队已经完全装甲化,配备大量美英新式坦克、装甲车,无论火力还是突袭能力都有了明显的进步,这将是我军攻克济南的最大障碍。
所以我们必须丢掉轻松拿下济南的幻想,必须准备打硬仗、恶仗、苦仗的思想,绝不能因为打了几次胜仗就飘飘然,就放松对敌人的重视,这是要吃大亏的,今天的德州城就是给我们一个很好的提醒,任何麻痹大意、轻视对手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极其危险的。
当然,我们也不能对眼前的任务感到畏惧和畏难,从当前全国总体形势来看,我军已经展开对国民党反动政权的全面进攻,我们是节节胜利,敌人是步步后退,无论军心还是民心都站在我们一方,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不管即将面对的敌人多么凶顽,最后的胜利必将是我们的!
这一次,林总司令和罗政委非常重视济南的情况,我们也有冲分的准备,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给党中央、中央军委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
(本章完)
第271章 王兴武的赤胆忠心()
第二百七十四章王兴武的赤胆忠心
接下来几天,整个攻城部队在德州附近展开了浩大的军事演习,各兵种部队展开了反复的攻击演练和协同作战技术,并针对济南的城防工事特点,针对性的展开训练。在于树青的协助下,我军对济南城内外的各处核心工事都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虽然敌人一定会进行补救性调整,但是绝大部分应该是无法轻易更改的,这是一个非常有利的因素。
就在我军攻下德州,兵临济南城下之际,王兴武却遇到了一件烦心事。德州城破军败的结果,他是早有预料的,并不感到有什么意外,可是在南京却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有一部分国府要员对王兴武坐视石家庄、德州等重要战略要地丢失而不管大为光火,指责王兴武救援不力、居心不良,要求政府追究王兴武的严重失职行为,甚至有的提出要严惩不贷。这股舆论的尽管在主流媒体并不占多数,却也着实吓了王兴武一大跳。
平心而论,石家庄、德州的丢失虽然看起来都与王兴武有关系,但是真正明白人都知道,这是必然的事情。不要说是王兴武坐镇指挥,就算老江亲自指挥也是一样的结局,“丢车保帅”,这种情况下,这其实就是最好的选择。
老江当然不会被这样的声音所左右,他对王兴武是一百个放心。为了应对这种对心腹爱将的不利局面,赶紧下令大力嘉奖吴余洲,除了厚待吴的家眷,对在德州阵亡的所有军官都一律给予丰厚抚恤,并且让国民党掌控的所有报刊,连篇累牍的报道宣扬吴余洲所部所谓的光辉事迹,已达到转移人们视线的目的。
同时,再次电告济南,让王兴武放胆指挥,放手一搏,坚决守住济南。为此,老江派出国防部副部长梁国忠上将为代表的中央慰问团,亲临济南,以示对王兴武的大力支持。王兴武对老江的一系列动作确实感动。
看来,校长的信任没有变,接下来就看自己如何在济南布下阵势,迎击共军。可是,随后发生的事情,却让他有些疑惑,中央慰问团来去匆匆,本来也没有什么,毕竟现在的济南是前线,战事一触即发,南京的那些达官贵人还不是提心吊胆,谁还有心情观赏大明湖的荷花、千佛山的美景。问题是其它人都走了,独独留下了团长梁国忠,说是协助王兴武守卫济南。
这是什么意思?王兴武一下子紧张起来,无论从资历还是军衔,梁国忠都是自己的顶头上司,这样的人物留在济南,说好听一点是协助指挥,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就可以立即取而代之,看来老江对自己还是不放心,明白了这一层,王兴武顿时一下子如同掉进了冰窟窿里,周身寒彻,心如冰霜……
不过王兴武就是王兴武,尽管有万般怨言,但是没有表现出一丝一毫,反而更加兢兢业业的投入战备之中,就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在他的内心一直有个声音,“校长啊!校长,不管你怎么看待王兴武,我都将以死报效党国,最终要让天下人看看,王兴武的心到底是红的还是白的!”
1947年9月12日开始,我军正式发起济南战役。作为攻城主力,在济南以北,装甲第一军和第一集团军所部从宁津、乐陵、庆云一线齐头并进,铺天盖地杀过来。机械化部队强大的机动性此时展现出巨大的优势,。以坦克为先导,大量装甲车紧紧跟上,机器轰鸣、尘烟滚滚、遮天蔽日,空中不时有战机掠过,随时准备迎击敌人的空中威胁。这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