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再造伟大-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劲头。其中有两个人特别引起了路胜的注意,一个叫江兆龙,另一个叫江兆虎,是亲兄弟两个,江兆龙是哥哥,长的浓眉大眼、身材匀称,见人略显腼腆,不太爱说话,但是一说起来就显得思路清晰、头头是道,一看就透出一股干练劲来。江兆虎与哥哥不太一样,人如其名,长的虎头虎脑,身板高大壮实,说话特别爽快,瓮声瓮气的,听起来让人感到特别瓷实,是一个典型的东北大汉。这兄弟两个在家时种地打猎都是一把好手,现在到了部队,很快就在各个方面展露手脚,表现出极大的潜力,让人刮目相看。还有一个年轻人叫朴英焕,是一个朝鲜族同志,他的父母早年就随乡亲跨过鸭绿江到东北定居,九一八以后都参加了抗日活动,后来又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部队—东北抗联,并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杨靖宇的直接领导下与日寇英勇作战,1938年东北抗联最为艰难的时期,不幸先后牺牲,朴英焕当时只有12岁,从此四处流浪,直到1945才被党组织找到,作为烈士的后代,他坚决不要任何的特殊照顾,只作为普通一员参加党的军队,立志继承父母遗志,将革命进行到底!

    四平这个地方历史悠久,唐置扶州,治扶余县。辽改扶州为通州,扶余县改通远县,仍为州治,金废。辽开泰七年(1018)置信州,治武昌县,置韩州,明废。清道光元年(1821),在梨树设分防照磨,属奉天昌图厅。光绪三年(1877)置奉化县,属昌图厅;二十六年筑东清铁路在四平街设站,因是长春往南铁路的第五站,又称为“五站”。因此处是哈大线、平齐线和四梅线的交叉点,有四通八达的意思;在此站西二里半的地方有一村落叫“四平街,”因此就命为四平(街)站(1931年)。1937年设四平街市,直隶奉天省, 1947年更名四平市。

    此刻在四平城北的一所大仓库里,路胜和全连近二百人集合在一起,对面是苏军的武器教官,正在向大家介绍苏制冲锋枪——大名鼎鼎的PPSh…41,即”波波莎”冲锋枪:

    苏德战争初期,德军的进攻异常凶猛,由大量坦克、装甲车、机械化炮兵、飞机组成的巨大的钢铁洪流滚滚向前,势不可挡,短短两周内,德军就生生的楔入苏联境内几百公里,苏联由于战争准备严重不足,被打得措手不及,损失惨重,在激烈的战斗中,苏军将士发现己方的步兵火力严重不足,当时苏军步兵主要装备各种型号的莫辛…纳甘1930式步枪(包括狙击步枪),也称为 1891/30步枪,而德军步兵则装备了MP38冲锋枪,这是世界上第一支成功地使用折叠式枪托和采用钢材与塑料制成的冲锋枪,在双方短兵相接的战斗中,往往是苏军士兵刚刚打出一步枪发子弹,就会遭到德军一排冲锋枪子弹的回击,根本没有还手之力,残酷的现实,迫使苏军下决心尽快装备自己的冲锋枪。

    其实早在1939年,苏联的枪械设计大师格里戈利·谢苗诺维奇·什帕金就开始了新式冲锋枪的研制,针对PPD系列冲锋枪的优缺点展开深入研究,同时结合苏芬战争中苏米式冲锋枪的特点,还考虑了苏联工业的条件,经过一年时间的一系列艰苦攻关,终于在1940年9月完成了新式冲锋枪的研制工作,到1940年12月份,经过了三个月的严格测试,最终定型为苏军的制式装备——PPSh…41冲锋枪。

    PPSh…41的在设计时,以适合大规模生产与结实耐用作为首要目标,对成本则未提出过高要求,因此PPSh…41上出现了木制枪托枪身,散热筒等对于其他冲锋枪显得相当奢侈的结构。沉重的木质枪托和枪身使PPSh…41的重心后移,从而保证枪身的平衡性,而且可以像步枪一样用于格斗(死在波波莎木质枪托下的德国士兵不在少数),同时还特别适合在高寒环境下握持。枪管散热筒令PPSh…41与机枪一样能够进行较长时间的连续射击。

    PPSh…41的散热筒比枪管长约一寸,而且稍稍前倾以充当一个粗略的枪口制退器,以进一步减少在全自动射击期间的枪口上扬,当枪口碰触地面、工事胸墙等时,还可以有效地防止尘土进入枪管,其下方没有开口,更防止步兵在卧倒射击时被火药气体吹起的尘土遮蔽视线,暴露了其位置。虽然枪口制退器在这些方面是比较成功的,但亦大大增加了枪口焰和噪音。

    PPSh…41具有一个铰链式机匣以便不完全分解和清洁武器。PPSh…41的枪管和膛室内侧均进行了镀铬防锈处理,这一在当时绝无仅有的设计赋予了PPSh…41惊人的耐用性与可靠性,该枪可以承受腐蚀性弹药、在各种恶劣环境下使用,以及延长其清洁间隔时间。由于较短的自动机行程,加上较好的精度,三发短点射基本能命中同一点。

    在生产过程中除了枪管需要机床加工以外,其余大部分零件都是采用冲压工艺制造,其主要零件可在汽车修理厂或锡厂由不熟练的劳动力使用非常简单的设备生产,使得更多熟练的技术工人可以投入其他更为精密的武器的生产。PPSh…41只是分为87 件零件,而PPD…40则是分为95 件零件。生产一把PPSh…41仅需7。3 个工时,而一把PPD…40则需要13。7 个工时。为了可以简化生产,PPSh…41的枪管更可以使用M1891莫辛…纳甘步枪7。62 毫米手动步枪的枪管生产,只要把莫辛…纳甘步枪枪管削为一半,并且进行适合装填7。62 毫米口径苏联冲锋枪子弹膛室的加工后,就制成PPSh…41的两枝的枪管。

    经典的“波波莎”以高达900发/分的射速和71发弹鼓带来恐怖的火力,无论是在苏军还是德军眼里,这都是一件“完美”的武器,PPSh…41冲锋枪采用气体反冲式枪栓(自由式枪机原理),开膛待机,带有可进行连发、单发转化的快慢机。PPSh…41发射的是TT…33手枪使用的7。62×25毫米托卡列夫手枪弹,是苏联标准手枪和冲锋枪使用的弹药。

    PPSh…41装上35 发可拆卸式弹匣时的重量为4。15 千克(9。15 磅),而装上71 发可拆卸式弹鼓时则为5。3 千克(11。68 磅),并且能够以约1,000 发/分钟的射速射击,射速与其他大多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军用冲锋枪相比而言实在是非常高。这是一枝低成本,容易得到其组成部件,主要是由冲压金属板材和木材制成的高持久性及低维护性武器。

    自装备部队以后,PPSh…41迅速成为苏军士兵的最爱,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它令人恐怖的持续火力,一枝”波波莎”可以在五秒钟内把71发子弹打完,那简直就是泼出去的弹雨,与德军的MP38相比更是占据了明显的优势。

    MP38结构过于精密,零件复杂,不能适应苏联零下三十几度的严寒,故障频出,枪栓常常被冰雪冻住,仅此一点,就让许多德军士兵丧命。PPSh…41的弹夹容量是MP38的两倍还多,在激烈的战斗中,少换几次弹夹,就意味着生存的机会大大增加,真是PPSh…41的优异性能,使苏德战场上出现了奇异的现象,德军士兵扔掉手里的MP38,千方百计的搜寻使用PPSh…41。

    二战后,许多国家的军队都装备了冲锋枪,PPSh…41以其最简单的结构、最可靠的性能、最猛烈的火力、最低廉的成本、最大规模的生产赢得了普遍的青睐,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名枪。PPSh…41不仅打败了德军,还在远东战场上大显身手,日本的三八大盖被打的一败涂地,毫无还手之力,更为PPSh…41赢得了赫赫威名,同时期的其它冲锋枪,无论是德军的MP38或MP40,美军的“汤普森”,英军的“司登”都不能与其相提并论。

    (本章完)

第21章 真正的鸟枪换炮(下)() 
第二十章真正的鸟枪换炮(下)

    苏军的这位教官是中俄混血,汉语非常流利,讲到苏军的“明星武器”更是特别兴奋,说起来滔滔不绝,讲完冲锋枪,意犹未尽,接着介绍起了苏式轻机枪和重机枪:

    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期,随着苏联红军机械化建设的稳步推进,过去只适合静态阵地战的重机枪在运动作战和进攻时使用不方便,红军迫切需要一种能够紧随步兵实施行进间火力支援的轻便机枪。

    在1926年,苏联工兵中将瓦西里·捷格加廖夫也设计出一种结构独特的轻机枪。

    1927年定型并开始制造。

    1928年正式装备苏联红军,是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装备的主要轻机枪,军队称号为DP机枪,国际轻武器界一般通称捷格加廖夫轻机枪。

    捷格加廖夫轻机枪结构简单,全枪只有65个零件,制造工艺要求不高,即便是学徒工也能把它造出来,适合大量生产,而且枪的机构动作可靠。

    该枪全长1270毫米,枪管长605毫米,枪管内有4条右旋膛线,火线高276毫米,全枪质量(不含弹盘)为9。1公斤,质量仍嫌太大。该枪为前冲击发模式的导气式工作原理,闭锁机构为中间零件型闭锁卡铁撑开式(也称鱼鳃撑板式),闭锁时靠枪机框复进将左右两块卡铁撑开,锁住枪机;采用弹盘供弹,弹盘由上下两盘合拢构成,上盘靠弹簧使其回转,不断将弹送至进弹口,该弹盘可容弹47发,平放在枪身的上方。

    发射机构只能进行连发射击,有经常性的手动保险。枪管与机匣采用固定式联接,不能随时更换。枪管外有护筒,下方有活塞筒,内装活塞和复进簧。枪身的前下方装有两脚架。该枪瞄准装置由柱形准星和带V形缺口照门的弧形表尺组成。准星上下左右均能调整,两侧有护翼。表尺也有护翼,该护翼兼作弹盘卡笋的拉手。枪的表面宽大而平滑,不管弄得多脏,对射击性能也不会有多大影响。

    捷格加廖夫轻机枪是一挺操作极其简单,动作十分可靠的机枪,该枪发射M1908 R型7。62毫米带底缘枪弹,枪口初速840米/秒,最大射程3000米,表尺射程1500米,有效射程800米,理论射速600发/分,战斗射速 80~90发/分。

    在1941…1945年伟大卫国战争期间,捷格加廖夫轻机枪伴随苏联红军参加了每一次重大军事行动,得到士兵们的赞誉,号称是德国MG42机枪的“克星”。

    1944年苏联又开发出捷格加廖夫轻机枪的改进型,称DPM机枪,但仍采用弹盘供弹,但是在机匣后端配用弹簧缓冲器,加装厚管壁重型枪管,并采用可长时间射击的金属弹链。

    其实,苏军的捷格加廖夫轻机枪对部分中国军人来说并不陌生,早在抗日战争时期,苏联对中国的抗战进行了大量的军事援助,其中就有早期的捷格加廖夫轻机枪,由于这种枪独特的弹盘供弹方式,中国士兵形象的叫它“转盘子机枪”,虽然这种枪没有捷克的 ZB26 轻机枪那样受中国士兵欢迎,但在抗日战场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苏联枪械大师郭留诺夫在1943年研制出——SG…43重机枪,用以增强捷格加廖夫系列轻机枪的火力,主要杀伤集结有生目标或对付低空飞行目标。

    SG…43重机枪长1120毫米,枪管长719毫米,内有4条右旋膛线,全枪重(不含弹链)13。6公斤,轮式枪架重26。6公斤。该枪发射苏联1908年式7。62毫米有底缘枪弹,枪口初速为800米/秒(使用重弹)或865米/秒(使用轻弹),最大射程为5000米(使用重弹)或3500米(使用轻弹),有效射程为1000米(平射)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