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千古书生-第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知我等是否有耳福能听九儿姑娘也吟诵一首流传千古的佳作。”伍宇说话道,

    “小女子才情薄浅,流传千古的佳作九儿是万万作不出的,”苏九儿说道,“但粗糙之作还是有一首的。”

    这苏九儿也有不服输的傲性啊,说是粗糙之作定是费劲心思的细腻诗作,文人爱名,此言一点不虚。

    “九儿姑娘所作是何雅作,何不吟出来让我等一饱耳福。”顾平说道,

    “公子想听,九儿唯有从命了!”

    苏九儿娇柔的扶着桌角慢慢站起,如若柳扶风般摇晃了两下,

    开口轻吟道:“《阳春曲春景》几枝红雪墙头杏,数点青山屋上屏。一春能得几晴明?三月景,宜醉不宜醒。

    残花酝酿蜂儿蜜,细雨调和燕子泥。绿窗春睡觉来迟。谁唤起?窗外晓莺啼。

    一帘红雨桃花谢,十里清阴柳影斜。洛阳花酒一时别。春去也,闲煞旧蜂蝶。”

    “几枝初开的杏花红雪般堆在土状,点点青山如画屏一样隐现在屋上。一个春季,能有几天这样明媚、晴朗?阳春三月的景致令人陶醉,只适合醉眼朦胧地而不适合清醒地去欣赏。

    花虽残了,蜂儿却把它酿成了蜜,雨虽来了,燕子却借它调好了筑窝的泥。绿荫窗下,浓睡的我醒来已经很晚了。是谁把我叫起?是那窗外早晨鸣叫的黄莺。

    像一帘红雨飘下,那是凋谢了的桃花,十里长的柳荫,树影儿歪斜。一时间来洛阳赏花饮酒的人纷纷都告别了。春天归去了,闲坏了旧日里忙于采花的蜂蝶。这组曲子将春意写得十分浓丽,使人得到暖融融、醉醺醺的感受,并在细小的物像中显出大自然复苏后的生机。”梅盛林说道,

    “九儿姑娘的这首《阳春曲春景》以“阳春曲”曲牌写春景,可谓名副其实。”钟旭接着说道,“九儿姑娘的这组“阳春曲”用三支小令写出,虽是一组曲,但三首又各有侧重。”

    “第一首可名之为“春晴”。首两句写景。首句写墙头杏花。这里的杏花不仅有数支,而且像堆琼砌玉的红雪般,突出了花的繁茂。杏花是是晴天的景物。次句写青山。由于青山在屋后较远的地方,所以看上去像一架屏风。“一春能得几晴明?”强调这晴的难得,“二月景,宜醉不宜醒”,是在赞美令人陶醉的春天二月,显示了九儿姑娘悠然自得的心态。

    第二首可名之为“春睡”。“残花酝酿蜂儿蜜,细雨调和燕子泥。”花虽然残了,蜂儿却还在花丛中飞来飞去,从残蕊中采蜜。这样的残花依然是美好的,不给人以零落凄凉之感。春雨往往令赏春者扫兴,可是燕子却还在雨中穿梭忙碌,衔泥筑窠,纷纷的细雨不但没有妨碍它们,反而帮助它调和泥土。燕子这是非常感激这细雨。燕子无情,人是有情的,九儿姑娘这应该是赞美春雨吧?”

    “钟公子高才,一猜便中了九儿的心思!”苏九儿赞许道,

    “九儿姑娘过奖了,”

    钟旭客套一下继续道““残花酝酿蜂儿蜜,细雨调和燕子泥。”这两句九儿姑娘对生活观察的细致入微,从小小的虫鸟活动中看出了春意。九儿姑娘以喜悦的心情写了残花、细雨,写了春的另一种旖旎。“绿窗春睡觉来迟”写窗内人的浓睡,似与窗外的燕、蜂无关,但一个“春”字点出了前后的内在联系,又加一个“绿”字对“春”做了补充,窗内窗外联成一片了。睡意之酣畅,正因为春天气候之宜人。“觉来迟”,毕竟还是醒了。是因为“窗外晓莺啼”惊醒的,这是对莺声的欣悦。这里写浓睡,是写了春天;写醒叫觉,也是写春天;都写了春天的美好。”

    “而这第三首”钟旭喝了口茶水,

    继续道:“而这第三首可名之曰“春归”。首两句写春归的景色。上句写近景,下句写远景。“一帘红雨桃花谢”是房前景象。“十里清阴柳影斜”是放眼远望的景象。初春之柳,是淡黄疏影;绿柳成荫已是春深了。两句构成残春景象,却仍然是美的:红花绿柳,相映成趣,色彩鲜丽,令人赏心悦目。下一句写人对春去的依依不舍。名花之城洛阳的人们赏春的人比平时多起来,是因为春已无多,也有为春饯别之意。最后两句,感叹:“春去也,闲煞旧蜂蝶。”没有了花,蜂蝶自然无所事事了。虽是感叹惋惜,却并不感伤。”

    “这组曲子渲染出一派风和日丽、蝶逐蜂嚷、百花争艳的烂漫春色。而且这三首曲子除了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外,在写法上也注意了变化。第一首论述,第二首问答,第三首感叹。三首比照,浑然一体而又多姿多彩。九儿姑娘不愧为醉花楼的花魁,能写出如此惊才绝艳的曲子。”钟旭赞叹道,

    “钟公子切莫如此夸赞九儿,”

    苏九儿说道:“能将九儿的这组《阳春曲春景》分析的如此透彻,钟公子才是大才之人。”

    “你们两个就不要在这谦虚了,两位都是高才之人,”梅盛林说道,“钟兄听听我这首《青玉案?一年春事都来几》如何?”

    “梅兄吟来听听?”钟旭得意的说道,

    说着瞟了张大少爷一眼,那眼神的意思好像说,这里还是我的才华最高,都找我点评诗句,却没有人找你点评。

    张大少爷懒得搭理大,自顾自的拿着桌子上的零食无聊的吃着,偶尔看一下外面比赛的诗会,

    苗凤收了第二名的陈奇,第四名的姬秉新和第五名的裴依依作入门弟子,

    而江南四才女的唐婉儿和叶青眉则没有答应拜入苗凤的门下,

    唐婉儿和叶青眉没有拜入西陵中书院并没有人为之感到惋惜,当然以江南四才女之名想进入任何一家学院想必都是易如反掌的。

    “《青玉案?一年春事都来几》”梅盛林开始吟诵诗句了,

    “一年春事都来几,早过了、三之二。绿暗红嫣浑可事。绿杨庭院,暖风帘幕,有个人憔悴。

    买花载酒长安市,又争似、家山见桃李。不枉东风吹客泪。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

    钟旭略一沉吟一下说道:“梅兄的这首《青玉案?一年春事都来几》是一首以伤春、怀人、思归为内容的词作。”

    钟旭开始了他的解析:“全词的大意是:春日里,花红柳绿,本是最教人心悦神怡;可是在这样的季节里,东风吹起,却忍不住泪点垂滴。极写心绪之苦,蕴含着无限伤感,前半片问伤春日之迟暮,春光不能留驻,词中以“绿暗红嫣”暗示春已到头,转眼就将是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流露出了几分伤感。上片侧重写春愁,下片侧重写乡思。思乡不已,梦乡不遇,最后决定唯有归去才是。

    全词语言浑成,感情真挚,动人心魄。“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揭明伤春落泪乃在内心相思情切,连魂灵都日思夜梦“家山桃李”,虽说是空幻无据。春风吹泪,不过是郁于心而形于面而已。抒情真切而富人情味。最后以“惟有归来是”结尾。表示了唯有归返家乡最好,趁桃李芳华,享受团圆美满,以慰藉孤独、寂寞,

    头两句是比兴手法,后半片主要是抒怀人、思归之情,婉转缠绵,与前半片入目景相融汇。全词触景生情,还必须思自近及远,以花为结构与情蕴之脉络,构思新巧,心理刻划深曲婉转。”

第四十四章 一曲凤求凰() 
“堆词砌藻,平庸之极,无聊之极,”一个突兀的声音突然在台上响起,

    众人寻声看去,只见台上站着一个穿着灰色僧袍的小和尚,正傲气的看着众人,

    “好狂妄的小子,”

    “你,你说什么!”众人都被这小和尚的话气的不轻,

    正准备起身的丁璇也是一邹眉,

    “阿弥陀佛,就你们还妄称什么江南才子,所吟诗作徒有华丽其表,而无神韵!伤心桥下春波绿,徒有惊鸿照影来,如此肤浅的诗作还能被评为三马诗,真是可笑。”小和尚宣了句揭语在台上不可一世的指着北闻堂后面站着的一位才子说道,

    小和尚吟的这两句诗作正色这名陈嵘的才子所作,陈嵘此时涨的脸色通红,怒目看着小和尚,恨不得上去教训小和尚一番,

    这个小和尚正是与苏九儿几人踏青南山遇到的的那个抢叫花鸡的小和尚,还是那么的嚣张,还是那么的傲气,

    想起小和尚与张二狗争抢叫花鸡的场面张大少爷就有些想笑,

    台下脾气有些火爆的才子们有些按耐不住的想冲上台暴揍嚣张的小和尚一顿,

    “不知这位小师傅怎么称呼,”说话人眼看场面就有些失控连忙上前打断小和尚的话语,

    “阿弥陀佛,”小和尚瞬间变的一副高人的模样,背着双手,四十五度仰望天空,说道:“你可以叫我佛七。”

    这是一名看不过佛七嘴脸的才子冲破拦住的儒生,等上台对着小和尚轻蔑道,“小秃驴,你这么狂妄可敢与我比试一场,”

    佛七一听有人叫他小秃驴顿时俩眼一瞪气道:“阿弥你个陀佛,你个瘦猴叫谁秃驴呢!”

    佛七说着就要挽起袖子大敢一番,

    这位才子看小和尚的架势顿时吓得一缩脖子,但又想到有失面子顿时有挺了挺胸说道:“你可敢与我比试!”

    “比什么?”

    少年才子善楹联,开口说道:“比作对!”

    “这是诗会,比什么对联!不比,不比。”佛七摆手说道还一副少年老成的摇摇头,

    少年才子一时尴尬,说道:“那就比诗!”

    “好”

    少年才子向北道学院的丁璇丁夫子施礼道:“还请丁夫子出题,”

    丁璇也想杀杀佛七的傲气,想了一会说道:“别的没什么要求,就一点,所作诗词里含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这几个数字,”

    丁璇话很简单,但却是这几个夫子之中出题最难的一个,

    少年书生一邹眉,开始苦苦思索应题之作了,

    “有了,”少年才子一喜,开口吟道:“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都不见。”

    少年书生吟吧后得意的看着佛七,

    佛七撇了撇嘴哼道:“哼~诗作普通,意境平凡,听我的,”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十支花。”

    佛七用数字反映远近、村落、亭台和花,通俗自然,脍炙人口。

    “该你了,”佛七轻蔑的看着少年书生,

    “一,一”书生急的满头大汗也没有一出什么诗作,

    “就你这才学还敢上台,真是不知羞耻二字怎么写,江南才子也不过如此,哈哈……~~”佛七猖狂的大笑道,

    “休得猖狂,听我这首,”台下一位十三岁模样的少年书生喝到,

    “万年诗书千年骚,百感交集,十里长风独舞,九九重阳插遍茱萸少一人,八月中秋桂花香寂寞开无主,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喃喃语,六月天过火焰山,五月端阳汨罗吟九歌,四月人间芳菲尽知音难觅,三月桃花依旧人面不知何处去,二一添作五管它红尘千层浪拾起笔墨作故人。”

    诗中虽然含一到九这几个数字,但此时意境一般,

    “就你这诗作还好意思吟出来丢人现眼!”佛七冷笑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