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在一边,还有一人犹豫了片刻,然后站出来。道:“友若,能否捎上我一个。”
却说这站出来说话之人乃是荀衢,荀昙生有二子荀彝和荀衢,荀彝已经去世。只留下荀攸这个儿子。而荀攸如今在曹操麾下投效,荀衢作为荀攸的亲叔叔,按理来说应该去跟侄子一起投效曹操会更加有利。不过,却因为考虑到两个原因,荀衢便生起了跟随荀谌去幽州投效袁常的想法。
首先一个原因,便是荀衢作为叔叔。若是要靠侄子才能出头,显然就会觉得有些羞愧了,荀衢好歹也是个读书人,自然做不出这种事;第二个原因,便是如家族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的道理一般,他们这一脉就荀彝和荀衢二人。荀彝去世,儿子荀攸在曹操麾下任职,他若是也去曹操麾下任职,日后若是曹操败亡,那他这一脉岂不是就要没落了?而听荀谌所言,袁常似乎挺牛掰的,荀衢便生起了去投效袁常的念头。日后曹操败了,他还可以救得自己的侄子一命;至于说日后袁常败了,荀衢也可以让他的儿子去投效荀攸。如此一算,倒是个极为好的想法,两边都有人,日后自然不会出问题。
“仲启兄长愿往,弟自是替幽州牧欢迎之至!”
荀谌在欢喜的同时,心中也有些感慨,如今的荀家算是四分五裂了。荀彧和荀攸二人在曹操麾下任职;而他如今则带着荀悦,荀錶,荀棐和荀衢四人要去幽州投效袁常;剩下的人自然是待在冀州准备替袁绍效力了。虽然这样的做法也符合家族不把利益放在一块的选择,但是,这并非是出自家族的安排,而是因为各人的理想所致,却是让人不免唏嘘。不过,事已至此,荀谌也自然没什么多想的。
“你们…”
荀焘见几个人都要跟随荀谌去幽州投奔袁常,顿时气的吹胡子瞪眼,他并不认可袁常的变法,荀谌要去投效袁常,在他眼中就是家族的忤逆。而如今,竟然还有不少人跟随荀谌,怎能让荀焘不怒。
“兄长,罢了!家族素来不会干涉族中子弟的选择,既然他们要去幽州谋事,我等也不便劝阻!”
倒是荀汪,虽然如今也安于享乐,却也曾经做过族长,族中子弟投效不同势力,也符合家族的利益。只要其中有一个势力能成长强大起来,荀家便不会灭绝,所以,虽然他不认同袁常的变法,却也不会制止族中子弟的选择。
见荀汪劝说,荀焘这才作罢。
等荀谌几人走后,如今荀谌这个家主辞职不干了,自然要重新选一个家主出来。荀氏八龙八人总共有九个子侄,在曹操麾下任职的一个荀彧,如今去幽州投效的有四个,嫡系的子弟也就四个,荀衍,荀仁。荀德和荀愔四人。这四人的能力可以说是半斤八两,不是很出色,也不是很差,在只有这四个人的情况下。选谁都没有区别。既然如此,自然就按照辈分来选,荀衍的年纪是最大的,老成持重自然应该选他。不过,荀衍却是自言能力不足。无法胜任家主之位,坚持不就,最后,顺位选择就轮到荀仁了。而这荀仁,却是荀焘的儿子。
而看到自己的儿子竟然能够担任家主,荀焘先前还怒气冲冲的脸色,顿时变得喜笑颜开。
上一任的家主之位,在老大荀俭,老二荀绲早丧,老三荀靖无心家主之位。最出名的老六荀爽不符合家主的条件的时候,按理来说也应该顺延到老四荀焘身上。奈何,当时选择家主的时候,几个长辈却是认为荀焘能力稍弱,不如老五荀汪,最后家主反而由荀汪担任。对此,荀焘心中自然是不服,存有芥蒂。然而,如今风水轮流转,家主之位终于轮到荀焘的儿子。老子比不上你。老子的儿子终于比过你儿子,荀焘又岂会没有高兴的理由。
当然,有人欢喜有人愁。而此刻,在冀州治所邺城州牧府衙内。袁绍自然是一脸的怒火。
却说袁绍如今是冀州牧,更是在不久之前有朝廷的使者到袁绍面前,封袁绍领并州牧和青州牧。按理来说,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袁绍又为何发怒?
原来,袁绍发怒的原因就是在于他领并州牧和青州牧这件事。
之前。袁绍同意和袁常联合,就是因为袁常许诺帮助袁绍拿下青州和并州。而如今虽然袁绍同样拿下了青州和并州,但是,这跟袁绍料想中的过程并不一样。在这一次攻打幽州的战事之中,他袁绍可谓是损失惨重,十几万兵马如今尚存不过八万有余,此外,冀州库存的粮草也因为这一次的战事,消耗巨大。而幽州战事,他袁绍可谓是一点便宜都没有捞到,反而是袁常赚得盆满钵满,不仅得了幽州,更是得到刘和,公孙续等人的投效。原本,袁常要帮助袁绍出兵拿下青州和并州,袁绍能够平白获得两个州,心情自然也不会差。可是,现在想到,原来青州和并州可以如此轻易的获得,袁绍的心情就跟吃了苍蝇一般恶心。
之前,并州因为原来的州牧丁原被杀,并州牧一职已经空缺;而青州则因为黄巾余孽不断,初任青州牧被黄巾余孽杀害之后,便无人敢去青州任职。后来,刘虞被公孙续给杀害,为了笼络公孙瓒这个名将,把持朝廷的董卓余部李傕和郭汜二人便封公孙瓒为幽州牧。谁知道,公孙瓒直接扣押使者,抢下符节仪仗,自领青州,并州,幽州和冀州牧。之所以把冀州也捎带上,自然是因为跟袁绍的仇怨。
而公孙瓒败亡,并州和青州自然也就落入了无主之境,只要向朝廷派出使者,这青州和并州自然就可落入手中。李傕和郭汜二人挟持天子,大家心知肚明是叛贼,朝廷的命令是否有效,就看大家认不认可。当然,对于平名百姓而言,谁当州牧都跟他们没有关系,只要不让他们的日子难过就行。而且,如今的天下毕竟还是姓汉,朝廷的任命还是有一点威慑力的。所以,只要朝廷下达了命令,拿下青州和并州自然问题不大。
如此一想,袁绍也算是明白了一个问题。
其实只要击败了公孙瓒,他就能获得幽州,青州和并州三州。结果,他没有想到这一点,白白替袁常出兵出力,最终只获得了两州之地,怎么算这都是一个亏本的买卖。
“可恶,袁常这厮竟然敢算计于我,我必不轻饶!”
袁绍一脸愤怒的说道,目光隐晦的扫向麾下的一干谋士,心中也有少许的失望。这么多谋士,竟然没有人能够想到这一点,而袁常,能够想到这一点,难道就没有麾下谋士的功劳?当然,对于这一点,袁绍还真的想错了。在击败公孙瓒之后,郭嘉确实也想到了这一点,不过,在此之前,郭嘉还没有往这方面去想。
毕竟还是这个时代的人,对于朝廷,还是有些敬畏的。虽然朝廷落入了李傕和郭汜之手,可是,到底还是占着朝廷的名义,一州之首的任命,在他们想来,也应该是由朝廷来安排。谁又能像袁常这个穿越者一样,想到利用李傕和郭汜来给自己谋利。
“主公,袁承志如此行径不当人弟,主公可遣使令其来邺城请罪之!”
郭图身为袁绍的心腹走狗,听了袁绍的怒骂,当即献计到。当然,袁绍是袁常的兄长,敢当场怒骂直呼其名,郭图却不敢这么做。袁绍现在是生气,可是袁绍也向来多变,谁知道过后会不会又变了样。
听了郭图的建议,袁绍却是皱着眉头思考其可行性。
作为袁绍的另一个心腹走狗,郭图的竞争对手,逢纪却跳出来说道:“主公,袁常此举却是不将主公放在眼里,主公若是不惩戒一番,袁常定然会更加无法无天。若是遣使训斥,袁常定然不会重视。不若主公遣一将出兵幽州,让袁常将幽州交由主公,如此,方能显示主公之威严。”
逢纪如此积极,自然是有他的原因。
当初袁绍让逢纪和许攸二人前往渤海郡跟袁绍商讨出兵幽州之事,当时的袁常根本没有把逢纪放在眼里,反而对许攸笑脸以对,让逢纪心中极为不满。如今袁绍因为幽州一事,对袁常产生了不满,逢纪自然是趁机吹耳边风,让袁绍把袁常给撸下来。只要袁常没了这些身份,到时候,他逢纪不就可以跑到袁常面前一番耀武扬威,以解心头只恨。当然,被仇恨给蒙蔽的逢纪,却是选择性的忘记了袁常的厉害。如今的袁常,又岂是袁绍能够逼迫的了的角色?
逢纪忘记了,不代表其他人忘记了,在逢纪说完话之后,立马就有人站出来了。(未完待续。)
第五零八章 深度剖析()
站出来之人却是跟在场一众谋士都无瓜葛,却又是大家眼中钉的田丰。
说田丰与在场其他谋士毫无瓜葛,乃是因为除了公事之外,田丰并不参与几个谋士之间的明争暗斗,没有与任何一人联合,算是袁绍麾下谋士最为独立的一个;至于说田丰是其他谋士的眼中钉,也很好理解。
田丰最初是在洛阳当官,后来因为宦官当道,田丰弃官归家,接着到韩馥麾下任职;而等到袁绍反客为主夺得冀州之后,袁绍听闻田丰的名气,带着礼物去招揽田丰,言词之中极为恭敬,并且在之后任命田丰为别驾。别驾这个职位前文说过,乃是州牧之下,万人之上的一州之地的二号人物,可见袁绍对田丰的看重。如许攸、逢纪等几个跟随袁绍已久的谋士,却也不过获得从事之位,刚加入袁绍麾下就成为凌驾于他们头顶的田丰,岂会不成为他人的眼中钉。
“主公,对于幽州牧之事,主公应当三思而行。”
田丰也没有辜负他刚而犯上的评价,很是干脆直接的说道:“幽州牧自渤海郡之时便已是兵强马壮,麾下贤才猛将辈出;如今更是占有幽州之地,兼有公孙瓒之子公孙续、公孙冉投效,还有前幽州牧刘虞之子的归顺,现如今的幽州怕是以主公兵力,难以企及。主公若是要兴兵征讨幽州,怕是难以成事。”
田丰的话很直接明了,就是现在的袁常兵强马壮,以冀州的实力根本打不过人家,这种话说出来,哪个老大愿意听?摆明了就是涨他人威风,灭己方志气。故此,不要说好脸面的袁绍此刻已是眉头紧皱,脸色不虞,文丑和颜良二人都一脸通红。
“主公,末将倒是不信幽州有如此实力。末将请主公予末将五万兵马。必将幽州拿下,将袁常帮到主公面前。”文丑哇哇大叫着,表示自己的强悍。
“主辱臣死,袁常如此欺辱主公。末将自是看不下去,愿请命攻入幽州,替主公拿下袁常小儿。”颜良也是紧随其后,表达自己的忠心。
若是换成曹操,刘备或者孙权这三个人。他们要么就直接开战,要么就隐忍,都能很干脆的作出决定。然而,袁绍为人素来犹豫不决,色厉内荏。对于袁常如此投机取巧的帮他拿下并州和青州,而袁常却是在幽州战事上获利最多,袁绍自然不满,想要教训袁常一番。然而,田丰的话虽然不中听,却也有些道理。如今的袁常难道还是当初那个软柿子,可以任他袁绍揉捏的?这自然是不可能的事,所以,袁绍极为犹豫,到底是要出兵幽州,还是就此放过此事,若是就此放过此事,内心中又极为不甘。袁绍扫眼望了另外几名还没有发话的谋士,看到许攸的时候,顿时眼睛一亮。连忙询问到。
“子远,前番幽州战事之时,你跟随于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