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末玩淘宝-第2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原又举起第二份,关于江南大学堂申请特许户籍在乡村的学子、或是城里的白丁人家入学费用减免八成的票拟,问道,“这个票拟,为什么拒绝?”

    小苑看了看说道,“那些乡村的百姓,城里的白丁,有银子就来学,没银子就不要学,为什么要减免?”

    方原缓缓的说,“小苑,减免学费是为了让更多的百姓,不识字的白丁都能识字,学习,才会知大道,明事理。”

    小苑不服气的反驳说,“孔子有云,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只需要照官府的政策去做就行了,何必令他们懂那么多道理?”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孔子的这句话该怎么断句,怎么解释,是提倡愚民政策,还是提倡仁德爱民。几千年来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完全是根据统治者自己的需要,随意的解读。

    方原也不想去追究孔老夫子的原话到底是出于什么本意,但愚民政策的优劣是一目了然。优点是将老百姓当猪来养,可以保国基长存;但缺点也显而易见,严重遏制了民间的想象力、创造力。

    中国封建社会无一例外不是实行的愚民政策,就是1%的社会精英阶层统治着99%只会干活,没有思考的愚民。

    在没有外来侵略的环境下,这种金字塔型的愚民政策或许是管用的。但若遇上外来的强敌入侵,这种愚民模式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只需要打垮在金字塔顶端的精英阶层,余下的百姓也就随波逐流的张三来了跟张三,李四来了从李四。

    中国历史上两次被只有几百万人口的异族统治,近代被欧美吊打,就是这种愚民政策弊端的综合体现。若不是民国时期开放民智,民族主义思潮崛起,几可预见,抗日战争绝撑不了八年就会全线崩盘。

    眼下的局面就是欧美各国虽然没有大规模入侵,但也已打上门来了。若再闭关锁国,实行愚民政策,历史发展的方向几可想象,又会回到既定的轨道上去。

    这一番道理,方原没打算与小苑交流,因为交流起来就会涉及到他穿越者身份的曝光,只是淡淡的说,“小苑,要强军强国富民,单靠农业可不行,必须要大力发展工业、商业和服务业。若百姓完全不识字,就连最简单的工坊雇工的活儿也胜任不了,除了能种地,还能做什么呢?哪儿来的那么多劳力来从事生产丝绸、瓷器等商品?更不要提造枪造炮造战舰这种高技术含量的活儿。”

    小苑听得是似懂非懂,但方原既然坚持要减免,她也不能违逆,只能应允说,“我说不过公子,这份票拟,公子想怎么批复呢?”

    方原沉思了一会,说道,“票拟可以执行,令江南大学堂专门开设一个普及识字的学院。减免学费的条件只有一个,但凡儒学院毕业的,三年内不能参加科举,必须在江南大学堂担任普及识字的老师,教那些不识字的百姓普及识字。愿意来学习识字的百姓,缴纳五十文学费就能入学。”

    小苑遵照他的心思,再次重新拟定了批文。

    方原再次拿起第三份票拟,是关于柳如是申请主持的江南周报要求改月报为半月报,每月增加经费一千两的票拟,问道,“这份为什么拒绝?”

    小苑低了目光说,“公子,你办这个江南周报就是花钱养着柳姐姐了吧!难道一个月一千两银子还不够她花,为什么还要追加一千两银子?沧浪亭里上百号人,每月也才四千两银子呢!”

    方原伸出手指点了点她的脑门,没好气的说,“你这个脑子里,除了争风吃醋,就不能想点别的?”

    小苑娇嗔说,“这个江南周报有什么用?公子难道不是花钱买柳姐姐开心的?”

    方原听了是哭笑不得,耐心的说,“在宣传领域花一两银子,等于在军事领域花五两银子。争天下就是争民心,既要有军事震慑,更要在宣传领域争夺话语权,明白了?柳姐要将江南周报改月报为半月报,就是加强舆论轰炸,主导话语权,一个月不过花二千两银子,实际的作用要大于二万两,十万两银子,明白了?”

    方原花这个钱,既是给柳如是谋一条她喜欢的生计,也是争夺话语权必不可少的一环。

    舆论宣传的重要性,方原穿越前是深有体会,一大波水军在网上霸屏,就能颠倒黑白,将荡妇包装成白莲花。以最小的本钱撬动最大的杠杆,非宣传莫属。百姓通常是没什么理智和判断能力的,只需要掌控话语权,给他们不停的洗脑,带领他们喊口号就能达到千军万马也达不到的效果。

    小苑轻哦了一声,照着方原的意思拟定了批复。

    方原拿起了第四份票拟,是关于尼德兰东印度公司的科恩要求开放镇海卫为通商口岸的票拟,问道,“这一份呢?为什么拒绝?”

    小苑沉吟着说,“大明的国策就是片甲不得下水,不能与外国通商,怎么能开放通商口岸?万一引狼入室呢?”

    方原笑了笑说,“大明之所以实行海禁之策,无非就是担心倭患,还有子民私通外藩。我大明对西洋是贸易顺差,每年赚取大量的黄金、白银、铁矿,还有世界各地的商品货物,赚钱的生意为什么不做?加强与西洋诸国的生意,还能吸取他人之长,改进我大明的科技短板,为什么不做生意?倭人为患,灭倭就行了,为了区区几个倭人就实行海禁,本就是治标不治本的法子。”

    小苑听出了他其实是想开放镇海卫作为通商口岸,试探的说,“那我就照着公子的想法批复了。”

    “慢着!”

    方原取过了票拟仔细的看了看,又说道,“尼德兰人来得正好,暂时不要批复,只给内阁回复,令东印度公司的科恩来苏州府,我有笔大生意还要和尼德兰人详谈。”

    小苑愕然问道,“还有什么大生意呢?”

    方原凝视着手中的票拟,缓缓的吐出了几个字,“当然是收复台湾的大生意!”

第298章 厚德载物() 
方原要在江南修建一条连接七府,还有大运河航道官道的批复刚刚送到内阁,第三日的午间,大官商徐华就找上门来了。

    他不必去猜,就知道又是小苑在通风报信给了徐华,这么大一笔肥缺,小苑显然是想照顾她那一派的徐华。

    方原悠悠的瞥过小苑一眼,淡淡的说,“苑夫人,又是你给徐华通风报信的?”

    小苑嘟着小嘴说,“公子不喜欢我去见他,我就再没亲自去见过他,这次只是令女婢去传话的。”

    方原淡淡的一笑说,“苑夫人啊,苑夫人!你这是白费心机,因为我这次要提出的承建方案,徐华绝不会应允的。今次借着这条官道的修建,我就再给你上一课,什么是厚德载物!”

    小苑听了是猜不透方原的心思,只能默然不语,方原面不动容的在大堂接见了徐华。

    徐华一进大厅,忙向方原、小苑请安,又赔笑说道,“方总督在浙江大胜归来,回到苏州城,怎么也不知会我一声,我也好替方总督接风洗尘啊!”

    方原随口与他客套几句,便开门见山的问,“徐老板,你今次来找我做什么,直说了吧!”

    徐华搓着手儿说,“方总督,这,坊间传闻在江南要建一条连接七府,大运河的官道,不知是真是假。”

    方原淡淡的说,“是,徐老板的消息很灵通啊!你想承包这条官道的修建?”

    徐华满脸堆笑的说,“是,我在南直隶、浙江的门路较广,这条官道交给我来做,方总督放一千个心,一万个心。”

    方原轻哦了一声说,“徐老板这么热心官府事务,真是令我感动。这条官道确实要修建,估算的银子要两百万两。我呢!最近战事连连,库房的银子都打了个八八九九,一时也凑不出两百万两银子。这么吧!我还有个想法,就是我们一起花钱来修这条官道。”

    徐华一听他这话,笑容一下僵在了脸上,来之前还以为是个肥缺,如今突然发现,原来是跳进了一个方原挖好的坑里,支支吾吾的说,“这,方总督在说笑?我们一起花银子?”

    方原正容说道,“徐老板,我没和你说笑,我的想法是,我出一半,你出一半,共同来修这条官道。修成之后,但凡过这条官道的就要缴过路费,这条官道三十年内的经营权都归你所有,收取的过路费,我们一人一半。算一算总账,你至少要赚一百万两银子以上。若再包括三十年之后的保养、经营费用,那是不计其数。”

    徐华就是个投机赚商品流通快钱的商人,哪里敢大手笔的投入这种未来盈利水平未知的大型基建项目?

    他暗自盘算了一番,思来想去,这个烫手的山芋是千万不能接,苦着脸儿开始推辞,“方总督,我也拿不出这么大笔银子啊!”

    方原是暗自冷笑,这些年徐华从自己这里拿去经销的丝绸至少有一百万匹了,再加上垄断了诸府青楼的生意,他的身家至少在两百万银子以上。区区一百万两银子就在哭穷,那就是不想承建了。

    方原也懒得去揭穿他,只是面色平静的说,“徐老板做不了,那我再问问其他商人吧!”

    徐华拭了拭额头上的冷汗,连声应了,忙不迭的告辞去了。

    方原看着徐华的背影,品了一口碧螺春,冲着小苑冷冷的说,“苑夫人,这就是你想提拔重用的人,烂泥扶不上墙啊!”

    小苑嘟着小嘴,犹自不服气的反驳说,“公子的这个方案也太苛刻了,徐华他不愿也是情有可原,我估计江南就没有商人愿意接手。”

    方原淡淡的一笑说,“是么?那我们再等等吧!”

    五日之后,席本桢、沈祥二人再次一起找上门来了,谈的还是这条官道承建的买卖。

    方原叫上了小苑在座位之侧恭立,也听一听席沈二家的说法。

    方原也不转弯抹角,直接将官府、承建方一家出一半的修建方案报给了二人。

    席本桢、沈祥二人互望了一眼,来之前二人早就得到了徐华讨要承建失败的消息,对方原提出的这个方案也是经过了连日的商议才找上门来。

    席本桢没有太多的迟疑,反问说,“方总督真的愿将这条官道的经营、收费权全都交给我们?”

    方原呵呵一笑说,“我不与你们说笑,三十年内,怎么经营,收费都是你们来决定。三十年后,总督府接管这条官道,这条路的过路费减为五成,但日常的保养仍旧可以交给你们,费用由官府照付。”

    方原的目光落在二人身上,又说道,“我还可以给你们二家一个特权,这条官道的命名,由你们来决定。”

    这条贯通七府、连接大运河的官道至少是江南五十年之计的大手笔,官道的命名交给席沈二家来决定,这就是给了二家一个将家族声名流芳的机会。这种流传地方府志,甚至是整个江南的好名声,绝不是区区一百万两银子能买来的。

    何况修建这条官道,本身还是有不少盈余的,只是需要较长的时间来沉淀,积累。

    席本桢、沈祥二人互视了一眼,齐齐点了点头。

    席本桢说道,“方总督,这条大官道,我席沈二家愿意出一百万两银子承建,就命名成洞庭官道吧!”

    洞庭官道,一听这个名儿,就是洞庭东山经商名门席、沈二家修建的。只要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